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82 ,大小:3.69MB ,
资源ID:884319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8431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高三鲁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第3讲 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高三鲁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第3讲 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 .ppt

1、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主干知识 自主排查 目 录 ONTENTSC图表专项突破 4 第三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3讲 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课时作业 课标展示核心素养大气的受热过程。1.综合思维:依据材料或实际案例,综合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所引起的自然环境变化。2.地理实践力:根据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说明局部地理环境特征及产生的原因;分析热岛效应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以及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分析温室效应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基础梳理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1组成低层大气由、和固体杂质三部分组成。2结构垂直分层干洁空气水汽字母名称温度变化与人类的关系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最密切,云

2、、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均发生在本层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C随高度增加气温先降低再升高存在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对流层降低平流层升高高层大气电离二、大气的受热过程1热量来源(1)主要来源:A。(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B。2受热过程(1)地面的增温: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2)大气的增温:地面以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3热力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吸收,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2)保温作用:C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损失起补偿作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长波辐射紫外线大气逆辐射

3、【特别提示】1太阳辐射强温度一定高青藏高原所处的纬度较低,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因此太阳辐射强。但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热量的能力小,通过大气逆辐射返还地面的热量少,造成青藏高原地表热量散失多,温度较低。【素养引领】1(综合思维)出现雾霾天气对大气温度有何影响?提示:白天雾霾天气会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得近地面大气温度不太高;夜晚,雾霾天气会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得近地面大气温度不太低,从而减小了气温的日较差。2(地理实践力)你能说出古诗中“高处不胜寒”蕴含的地理原理吗?提示: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高处”离地面较远,接收到的地面辐射较少,因而

4、温度较近地面低。三、大气的运动1热力环流(1)形成原因:。(2)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高高冷热冷上升 下降水平【特别提示】2关于热力环流,具有“气温越高,气压越低”的规律,切记该规律只适用于热力条件下的下垫面,受动力因素影响的大气环流或者高空不适用于该规律。【素养引领】3(综合思维)“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请解释巴山地区夜雨较多的原因。提示:夜晚山顶空气冷却下沉,沿山坡下沉至谷底,谷地中的暖湿气流被迫抬升,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形成降水。白天,谷地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风的原动力:。(2)高空风和近地面风的比较类型高空风近地面风图示(北半球)受力F1(

5、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与等压线水平气压梯度力平行斜交【特别提示】3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反之,夹角愈小。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及其应用【核心素养下的命题分析】多以示意图、生产实践、模拟数据等为载体,通过探究大气热力原理及其应用、逆温的产生及其影响等,考查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掌握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是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典例 1(高考经典题)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 月至次年 2 月)

6、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2)题。(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 BCD(2)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思维流程我的答案:高于 膜内 大 膜外 小(1)B(2)C一、大气热力作用的应用1分析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全球气候变暖2解释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技术措施(1)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2)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

7、(3)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如:(1)高海拔地区:地势高 空气稀薄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太阳能丰富(2)内陆地区:气候较为干旱 晴天多、阴雨天气少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太阳能丰富(3)四川盆地:4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方面分析。(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3

8、)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二、逆温成因及其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1四种逆温的形成与分布类型发生的条件出现的地区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大气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慢中高纬度大陆冬季黎明前平流逆温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团上中纬度沿海地区地形逆温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空气被较冷的空气抬挤上升盆地和谷地中夜间锋面逆温 锋面之上的暖空气与锋面之下的冷空气

9、之间温度差异显著锋面活动地区2.逆温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成雾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使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颠簸 命题角度一 大气受热过程(2019高考全国卷)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

10、。据此完成13题。1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A连续层片状B鱼鳞状C间隔团块状D条带状2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D热带雨林地带3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A日出前后B正午C日落前后D午夜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积云是由空气对流上升冷却使水汽发生凝结而形成的。因此,积云的外形特征与空气对流运动的特点紧密相关。由于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相间分布,气流上升地方的高空形成积云,气流下沉地方的水汽不易凝结,高空无积云,故积云常出现间隔团块状,C对。连续层片状

11、、鱼鳞状和条带状的云,都在空中大面积连续分布,不符合空气对流运动下积云的特点,A、B、D错。第2题,积云是下垫面受热使空气产生对流运动形成的,热带雨林地带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空气对流运动最显著,因而积云出现频率最高。D对。寒温带针叶林地带分布纬度较高,主要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空气对流运动弱,A错。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主要受温带季风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空气对流运动较弱,B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地处亚热带,属于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虽然气温较高,但空气对流运动比热带雨林地带弱,C错。第3题,一天中日出前后地面温度最低,近地面气温最低,导致空气对流运动最弱,上升气流到达的高度最低,因此积

12、云的云底高度最低,A对。正午、午夜和日落前后的温度一般要高于日出前后,因而对流运动相对较强,其形成积云的云底高度也相对较高,B、C、D错。答案:1.C 2.D 3.A 命题角度二 逆温现象的特征和影响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据此完成45题。4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少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5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

13、值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解析:第4题,根据图示,强逆温层上界海拔低,故A项对;逆温强度在4点左右达到最大,而不是午夜,B项错;逆温现象15点左右出现,10点左右消失,C项错;强逆温前半夜曲线陡、增速快,后半夜曲线缓,降速慢,D项错。故选A项。第5题,逆温层上界峰值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是因为夜晚山风将冷空气带到谷底,且冷空气向上运动需要一个过程,空气热量上下传递存在时间差异。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散射、反射与大气成分相关,与昼夜无关,与高度无关。下垫面反射率与地面性质相关。综上所述,

14、A、B、D项错误,C项正确。答案:4.A 5.C考点二 热力环流与等压面【核心素养下的命题分析】多以气温分布图、等压面图为载体,通过分析热力环流及其影响、等压面图的判读与应用,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学会判读等压面图是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典例2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1)该城市可能位于()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 N附近大陆西岸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D40 N附近大陆东岸(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获取和解

15、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第(1)题,回归线附近纬度较低,大陆东、西两岸冬季气温均高于0;40N附近大陆西岸由于受西风带和暖流的影响,冬季气温也高于0。第(2)题,市中心气温比郊区高,形成近地面大气由郊区流向市中心、市中心气流上升的典型城市热岛效应,因此导致市中心降水的可能性比郊区大,而郊区温度更低则更易形成降雪。我的答案:0 高(1)D (2)A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热力环流的形成要抓住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1)一个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 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造成 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导致 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 热力环流。(2)两个气流运动方向垂直运动:与冷热差异有关,受热上升,

16、冷却下沉。水平运动:与气压差异有关,从高压流向低压。(3)三个关系温压关系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等压面的凹凸关系a受热:低空下凹、高空上凸。b变冷:低空上凸、高空下凹。2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图示海陆风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图示山谷风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图示城市热岛环流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命题角度一 热力环流(2019高考江苏卷)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1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

17、。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1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2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2中()A增大 B增大C减小D减小解析:第1题,库区云海是由于日出前后库区较两侧山壁(陆地)气温高,库区为上升气流,气流上升遇冷凝结而形成,类似于陆风和山风的形成。选A、D。第2题,读图可知,分别对应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云层的反射作用。云海导致大气的削弱作用增强,则增大,减小,进而地面获得的热量减少,导致减小,云量增多,则增大。选B、C。答案:1.AD 2.BC 命题角度二 等压面图的判读与应用3如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

18、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解析:根据图中等压面P2在38N高空向上凸,可以推断出38N高空为高压,其近地面为低压,在水平方向上大气由甲地向38N方向运动,再结合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可判断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西南风。答案:B(2020浙江4月选考)下图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实线为等压线)。据此完成45题。4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则其成因和空气垂直运动正确的是()A动力 辐合上升B热力 辐合上升C动力 下沉辐散D热力 下沉辐散5易形成这种大气物

19、理状况的是()A夏季白天的内陆湖面B冬季晴朗夜晚的谷底C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区D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解析:第4题,图中虚线为等温线,中心向上隆起,表明该地气温高于周边地区;实线为等压线,中部下凹,表明该地气压低于周边地区。图中示意的是热低压中心的温压剖面,这种现象是由当地空气受热做垂直上升运动形成的,B正确。第5题,根据上题分析,这种大气物理状况是由于大气受热形成的,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大气受热最有可能出现这种现象,D正确;夏季白天的内陆湖面因水的比热容较大,水温较低,湖面空气冷却下沉,A错误;冬季晴朗的夜晚,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空气冷重而沿坡面下滑,流向谷底,并抬升谷底的暖气流,谷底温度偏低,B错误

20、;夏季晴朗的白天,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区气温高于郊区,城区受热上升的暖气流在郊区附近冷却下沉,C错误。答案:4.B 5.D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与等压线【核心素养下的命题分析】多以等压线图等图文材料为载体,通过判读风向与风力,考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解决等压线图中风向和风力的判断方法是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典例3 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如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判断此时我国()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思维流程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从季节看,我国此时是,寒潮为活动,其影响地区气压状态为

21、。冬季冷空气高压2从图像中获取信息我的答案:D1大气水平运动中影响风向的主要因素(1)同一水平面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若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与等压线垂直;若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若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应该是斜穿等压线,且从高压吹向低压。(2)近地面的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大。高空的风一般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3)风向与摩擦力的方向相反,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风向、摩擦力的方向垂直。(4)高空和

22、近地面没有明确的高度,但一般以地面以上1 500米为参考数据。2在等压线图上画风向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拟求风向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不一定是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若为高空,则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箭头所指即为经过该点的近地面风向。如图所示(北半球):3在等压线图上比较风力大小(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的地方风力大;等压线稀疏的地方风力小。(2)不同图中,相同比例尺,且相邻两条等压线图上距离相同,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3)不同图

23、中,若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图上距离相等,则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命题角度 结合等压线图判读风向和风力(2018高考北京卷)如图所示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题。1据图推断()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解析:读图可知,北京位于高压(反气旋)中心的东部附近,等压线较稀疏,风速较小,A错。据图判断,甲地位于低压(气旋)中心,且等压线密集,气流上升强烈,水汽易凝结,成云致雨,形成强降水天气,B对。根据等压线数值可知,此时气压最高值出现在北京的西北部,即亚洲的蒙古、西伯利亚一带,C错。由图中亚洲的

24、蒙古、西伯利亚一带是高压中心可推知,此时北半球为冬季,而热带太平洋的台风主要生成于夏秋季节,D错。答案:B2(经典高考题)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下图,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4月14日2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A甲 B乙C丙D丁解析:图中显示,乙地位于低压的东侧,根据气流运动规律,此处吹偏东风,从海洋吹向海岸即“向岸风”。加上该地处于海湾,加剧了风暴潮的强度和危害。答案:B3在下图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A台北B上

25、海C首尔D北京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在两幅等压线图中分别作出各城市的风向(首先作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即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然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半球向右偏,即可获得风向)。由图可知,北京的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答案:D 素养立意:立足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考查热力环流和风 (2020四川内江一模)为了研究山谷风环流中的湖泊效应,地理学者对我国某湖泊T时刻的气温进行了监测并沿25.6N绘制了湖泊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见右图,单位:)。同时,该学者运用相关模型对湖泊周围的气温和气流进行了去湖(湖水干涸)模拟,结果表明去湖之后的山谷风环流与实际情况有明显差异。据此完成(1)(3)题。(1)图

26、中数据表明,T时刻是()A夏季的正午前后 B夏季的子夜前后C冬季的正午前后D冬季的子夜前后(2)T时刻湖泊西岸近地面的盛行风是()A西南风 B东南风C西北风 D东北风(3)与T时刻的实际情况相比,去湖模拟中,湖泊西岸()A风向基本不变,风力增强B风向基本不变,风力减弱C风向改变明显,风力增强D风向改变明显,风力减弱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图示地区位于低纬地区,根据气温可知,此时为冬季;图中显示,接近湖面的区域,等温面向上弯曲,说明相同海拔湖面处气温高;根据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湖区比热容大,白天气温低,晚上气温高,则此时为夜晚,故D项正确。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湖泊处气温高,则湖

27、泊处气压低,湖泊西岸气压高。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风向向右偏,形成西北风,故C项正确。第(3)题,去湖后,谷地不再有湖泊的调节作用。在夜晚,与谷坡相比,谷底气温高,空气沿山谷下沉,空气由谷地四周向中心流去,风向基本不变;湖面对风的阻力小,去湖后,地面对风的阻力增大,风力减弱,故B项正确。答案:(1)D(2)C(3)B等压线图的判读 典题导入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下图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1)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A甲 B乙 C丙 D丁(2)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A

28、晴,西南风B阴,西北风C晴,东南风D阴,东北风图形解读尝试解题(1)(2)提示:冷锋 冷锋 冷锋 高压 晴朗 东南风AC判读方法1判读气压形式气压系统特征注意点高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最外一条封闭等压线以内是高压中心或低压中心的范围低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高高压脊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高压脊控制地区与高压中心天气状况相近低压槽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低压槽往往与锋面结合在一起,其控制地区与低压中心一样以阴雨天气为主2.判断风向首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风向。3判断南北半球(1)风向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右偏北半球。(2)风向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

29、左偏南半球。4判断风力(风速)大小(1)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2)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5判断季节(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一般为高压。6判断天气状况(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3)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4)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应用体验(2020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图为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6日2时、8时亚洲部分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图。读图,完成(1)(

30、2)题。(1)2018年11月26日8时,地()A太阳辐射较强B地面辐射较强C大气逆辐射较弱D云层反射作用较弱(2)2018年11月26日2时至8时()A地风力增强B地气压降低C地经历大风降温过程D地风向由偏北转为偏南解析:第(1)题,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6日8时时,地地方时不到6时,还没有日出,太阳辐射和云层反射都发生在日出后;此时地面温度低,故地面辐射弱;由图可知,此时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第(2)题,读图可知,2时到8时,地等压线变稀疏,风力减弱;8时地气压为10301 035 hPa,2时地气压为1 0201 025 hPa,地气压升高;此时段地有冷锋过境,经历大风降温过程;地由西南风转为偏西风。答案:(1)C(2)C课时作业 点击进入word.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