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一战中,起决定作用的战线是()A东线 B西线C南线 D北线【解析】一战中形成三条战线,起决定作用的是西线。【答案】B2下图所示武器首次使用于()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解析】1915年,英国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坦克。1916年1月15日,英国制造的坦克在索姆河战役中首次用于战场。【答案】C3.下列关于19141916年一战战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互有攻守,难分高下B战况惨烈,消耗巨大C双方皆感精疲力竭、力不从心D向着有利于同盟国的方面转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后,战争的形势开始有利
2、于协约国一方,故D项表述错误。【答案】D4使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的战役是()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C马恩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解析】德国制订的“施里芬计划”的战略意图是速战速决。马恩河战役宣告此战略破产,西线进入相持阶段。【答案】C5右图中的人物是德国战略家施里芬。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为德国制订的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A注重以发展科技赢得战争B强调集中兵力和速战速决C充分重视盟友的合作关系D侧重挖掘各兵种作战潜力【解析】根据“施里芬计划”,战争爆发后,首先要在西线集中兵力,先占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进攻,争取速战速决。然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这个作战计划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强调集中兵力作战
3、,强调速战速决。【答案】B6要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个直观的方法是阅读历史地图。从下面这幅地图中可以看出,德国要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取胜,应当选择的战略是()A速战速决,避免两线作战B突袭对手,两面出击C积极防御,打阵地战D诱敌深入,打运动战【解析】因为德国面临东西两线作战,而且经济基础比英法薄弱,所以只有速战速决才可能取胜。后来的实践证明德国采取了速战速决的战略,但未取得成功。【答案】A7在马恩河战役中,战争双方投入150多万人、6 000多门大炮,在200余千米长的战线上展开激战。但德国未能实现“速战速决”的既定方针。这不能表明的是()A使双方转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之中B实际上宣告了“施里芬计
4、划”的破产C标志着德国在战略上遭到重大失败D使德国的失败成为定局【解析】既然德国不能实现“速战速决”,以后转入阵地战是必然的;“施里芬计划”的要旨是速战速决,故能表明该计划的破产;德国的战略是进攻于不断胜利,一旦进攻受挫,其战略就已经遭遇了失败;马恩河战役发生在大战的初期阶段,以后还要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德国的失败还未成定局。依上述分析,故选D。【答案】D8圣诞快乐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英三国士兵在圣诞之夜宣布停战的故事,回顾战争,在欧洲战场上,其重心转移的顺序是()A南线东线西线 B东线西线东线C西线东线西线 D东线南线东线【解析】本题是顺序排列题,注意时间的先后及第一次世界大战
5、的三个阶段即1914年、1915年、1916年。第一阶段中德国根据“施里芬计划”采取先西后东战略,第二阶段的1915年进攻重点放在东线,而1916年战争重心重新转移到西线,故答案为C。【答案】C9老师在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时,向同学们展示了下列一组图片,下列哪一选项最准确地反映了图片展示的主题()A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施里芬计划”的破产B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旷日持久的阵地战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德的海上争霸战D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新式武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坦克、重炮、飞机、潜艇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新式武器,故D正确。其他选项均不能完整地反映这一主题。【答案】D1
6、0第一次世界大战又被称为堑壕战(是一种利用低于地面,并能够保护士兵的战壕进行作战的战争形式),双方都在试图打破这种格局,而新式武器的运用有利于打破战争的僵局,新式武器的运用可谓是陆战的巨大转折。符合以上论断的典型战例是()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解析】根据“新式武器的运用有利于打破战争的僵局”判断,该次战役应当是索姆河战役。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国使用了最新式武器坦克,对战役产生了重大影响。【答案】C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征兵海报,防务大臣霍拉肖赫伯特基奇纳勋爵动员青年人参军:“同胞们,国家需要你。加入祖国的军队吧!”材料二西
7、线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投入和伤亡人数战役双方投入兵力双方伤亡总人数马恩河战役152万人35万人凡尔登战役112个师70多万人索姆河战役150多个师130多万人材料三当时德国可以征发的男子大约在1 500万人左右,年龄阶段在18岁到55岁之间。当然这部分男子不可能完全调用。后来在征兵环境极度恶化的情况下,德国的征兵年龄甚至放宽到17岁到65岁之间。到了灭亡前一刻,就连12、13岁的小男孩和70岁的老人都被强征去组成国民卫队。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1914年,“国家需要你”参加哪一次作战?对英法而言这次作战最大的意义是什么?(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战争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律?结合所
8、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答案】(1)马恩河战役。意义:打退了德国进攻,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2)规律:战争越来越惨烈,伤亡人数越来越多。原因:作战双方都想通过一次战役给对方以致命一击;越来越多的有更大杀伤力的武器投放到战场上使用;阵地战和攻坚战的陈旧作战方式。(3)随着战争的进行,伤亡人数日益增加,国内兵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德国元气大伤,已无力继续厮杀下去了。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
9、记者曾这样记述:“整个树林被削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1)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2)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指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3)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充分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第(3)问属于主观性试题,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答案】(1)萨拉热窝事件。(2)凡尔登战役。说明了战争
10、的残酷。(3)热爱和平,远离战争;让和平永驻人间等。(言之有理即可)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德国的预备役军人,夏天还是大学生,现在手挽手,唱着歌,去迎接英国人在朗吉玛克的机枪手们送给他们的死亡受到军事专业训练的广大民众怀着充分无比的良好愿望向前挺进。他们踩烂了靴跟去争取实现施里芬的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支撑欧洲的各支大军的热诚在1914年爆发,但在两年后开始低落下来。材料二凡尔登战役开始时,德军集中了所有的火炮,向方圆只有31平方千米的法军阵地发射了100多万发炮弹。战役中,德军投入46个师,法军投入60个师,战争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惨烈程度,伤亡70多万人。有人这样描写:“这个304米高的小山坡被炮火
11、从山顶抹平,在整个战斗期间矮了近8米,战场上全是弹坑、炸倒的树木和尸体。”请回答:(1)材料中“施里芬的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指什么?原因如何?(2)材料二所指战役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第(1)问,解答时应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目标”的所指,解答“原因”时,要注意时间信息“1914年爆发”与“两年后”,由“开始低落下来”判断应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马恩河战役之后,马恩河战役后,西线进入了旷日持久的相持阶段,使得“目标”难以实现。第(2)问解答时,应充分结合材料数字分析战役的特点。【答案】(1)以闪电战打败法国,再回头对付俄国,速战速决。马恩河战役使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并陷于东西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战争进入相持阶段。(2)双方投入兵力多,战事惨烈程度高,伤亡人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