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1 ,大小:557KB ,
资源ID:88400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8400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2015-2016学年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36题,每题1分,共36分)1下列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各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C所代表的生物一定是异养生物D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的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是人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B自由水在体内的流动有利于细胞的新陈代谢C胰岛素等蛋白类激素能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D淀粉、糖原和脂肪都是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酶的基本单位可以是核糖核苷酸B产生胰岛素的细胞也能产生呼吸酶C低温能使酶的催化效

2、率失去D酶的专一性由自身的分子结构决定4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在12h时,种子的呼吸方式只有无氧呼吸;在24h时,能检测到的呼吸产物中有酒精;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无氧呼吸速率明显升高;在48h时,萌发种子呼吸消耗的可能是糖类和脂肪ABCD5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列有关以洋葱鳞片叶为材料的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以内表皮为材料,可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观察DNA和RNA的分布B以内表皮为材料,可利用龙胆紫溶液观察细胞内的染色体C以外表皮为材料,可利用0.5g/mL蔗糖溶液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D以外表皮为材料,在光

3、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任何一种细胞器6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错误的是()AC、H、O、N、P是核糖体、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B线粒体可在有氧条件下将丙酮酸氧化分解为CO2和水C乳酸菌、酵母菌和HIV病毒都有核糖体、DNA、RNAD糖蛋白、抗体、限制酶、载体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物质7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B叶肉细胞在有光与无光的条件下,细胞都可以合成ATPC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不同物质D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8科学家通过实验分别研

4、究了pH对酶A和酶B所催化的反应速率的影响,获得右图所示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酶A与酶B催化活性的最适pH相同B酶B的催化效率高于酶AC酶B很可能取自人体的胃液D酶A与酶B最可能不在同一部位发挥作用9如图表示一株生长迅速的植物在夏季24h内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用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表示(图中A、B、C表示相应图形的面积)下列表述不合理的是()A在18:00时和6:00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B假设该植物在24 h内呼吸速率不变,最大光合速率为85mg/hC该植物在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代数式可表示为A+CBD中午12:0

5、0时左右,叶片上部分气孔关闭,光合速率下降,与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相比,此时该植物叶绿体内C5的含量下降10科研人员为研究枇杷植株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合特征,对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阴天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时间与气孔导度的下降时间不一致B晴天时出现“午休”现象与气孔关闭引起的CO2浓度下降有关C两种条件下枇杷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早晚均与光照强度无关D实验结果显示枇杷植株适合种植在光线弱的荫蔽环境中11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细胞中都存在的生命活动是()A线粒体内膜上O2和H结合生成水B两种细胞都有相同的生殖方式C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D纺锤丝牵引染

6、色体移向细胞两极12某同学为探究膜的通透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开始时烧 杯内的液面和长颈漏斗内的液面相平,在长颈漏斗内液面逐渐上升到最高的过程中()A液面上升的速度先快后慢最终达到稳定值不变B水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从蔗糖溶液向清水扩散C长颈漏斗内液面最高时,半透膜两侧液体浓度相等D长颈漏斗内液面最大高度,取决于蔗糖溶液浓度13医学上常给肿瘤患者采取“化疗”的方法来治疗,其实质就是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DNA复制,这时的肿瘤细胞就停留在()A分裂期间期B分裂期中期C分裂期后期D分裂间期14将在普通培养液中培养的蚕豆根尖转入含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在第二个细胞周期的分

7、裂中期,每个细胞中()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3H标记B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条单体被3H标记C有一半染色体中的一条单体被3H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未被3H标记15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C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象,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D若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

8、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换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16大多数高等动植物细胞的直径一般在2030m之间,根据本实验细胞模型的探究你认为对细胞如此微小的叙述,正确的分析是()A细胞越大,物质运输所需时间相应增加B细胞越小,物质运输所需时间越长C细胞越小,物质运输越快,越旺盛D细胞越小,遗传物质发挥作用越容易17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细胞分裂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B甲、乙、丙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均为1:2:1C甲细胞正在进行中心体复制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18下

9、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19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蛋白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抑制PCNA的合成,细胞不能分裂B只有增殖细胞中含有PCNA的基因CPCNA经核糖体合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D检测PCNA的浓度变化,可以推测细胞周期的时间20如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关系据此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B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C通过抑制纺锤

10、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D通过促进着丝粒断裂,促进细胞分裂21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低等生物细胞特有的分裂方式B也存在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C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D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的变化22下列实例中,可以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是()A皮肤被划破后伤口重新愈合B蜥蜴受攻击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C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各种血细胞D胡萝卜组织块经离体培养产生完整植株23取自同种生物不同类型的正常体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图所示关于此图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基因18中只有一个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则该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2B图中7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C图中7种细胞理论上都具有

11、全能性,经合适条件诱导可在生物体内实现全能性D此图可用于说明细胞分化的本质242012年1月6日,在美国纽约伦斯勒的神经干细胞研究所工作的Sally Tempie等研究人员发现“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存在神经干细胞”,对此种干细胞进行培养后能得到多种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a过程中只有部分基因得到表达B图中b过程中核酸的种类和含量会发生变化C富含脂肪的细胞用苏丹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红色颗粒物质D两种骨细胞代谢相对比较缓慢的原因与自由水所占比例较低有关25如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2个试管,然后将两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T表示

12、)中保温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并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装置ABCDEF水浴温度T/102030405060凝乳时间/min不凝固7.04.01.54.0不凝固关于该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40左右是凝乳酶比较适宜的温度B将装置A内的混合物加温到40会发生乳汁凝固C可先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再保温并记录乳汁凝固所需要的时间D将F内混合物降温到40不会发生乳汁凝固26某同学用30%的蔗糖溶液来处理某生物细胞,在操作步骤完全正确的情况下,细胞没有出现质壁分离现象试分析该

13、同学所使用的实验材料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动物细胞 死细胞 去除了细胞壁的植物细胞ABCD27将某哺乳动物的两种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 Q 溶液中,测定不同情况下吸收 Q 的速率,结果如表所示:细胞类型未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胚胎干细胞3mmol/min5mmol/min成熟红细胞3mmol/min3mmol/min由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A两种细胞吸收 Q 均取决于浓度差B两种细胞吸收 Q 均不需载体蛋白的参与C胚胎干细胞吸收 Q 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成熟红细胞吸收 Q 的方式为被动运输28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

14、水过多会导致死亡),数小时后,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种A比马铃薯更耐干旱B在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蔗糖酶,在最初一段时间,其中的马铃薯幼根细胞液浓度将减小C物种A在与马铃薯根细胞液等渗的完全培养液中不能正常生长D当马铃薯根细胞在乙蔗糖溶液中重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渗透作用依然进行29如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吸水能力增强,使

15、鲜重逐渐提高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30科学家研究发现,向刚刚失去收缩功能的离体肌肉上滴葡萄糖溶液,刺激肌肉不收缩;向同一条肌肉上滴ATP溶液,刺激肌肉很快就发生明显的缩这说明()A葡萄糖是能源物质BATP不是能源物质C葡萄糖是直接能源物质DATP是直接能源物质31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给水稻提供14C02,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02一14C3一(14CH20)B利用15N标记某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

16、放射性C给水稻提供14C0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有可能出现14C2H5OHD小白鼠吸入180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0,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032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2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对此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A卡尔文循环生成的三碳糖磷酸大多数离开卡尔文循环,少数参与C5的再生B25min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各自的光合速率大于其细胞呼吸速率C当CO2浓度约为0.8mmol/L时,B植物比A植物具有更大的净光合速率D从开始到第10min期间,光合作用积累的

17、有机物总量A植物大于B植物33如图所示,将等质量的正在萌发的小麦种子,分别放在内有一杯等体积的NaOH溶液或蒸馏水并用塞子塞紧的两个瓶中,各瓶分别与一个水银流体压力计相连接,由此压力计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可以测量出某种气体的变化量开始时两个水银流体压力计的水银柱a、b高度一致将装置放在适宜的条件下使种子萌发,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a、b高度是()AabBa=bCabDab34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如图所示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Aq+1Bp1Cq2Dp+135如图为某种生物的细胞核及相关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核孔是大分子

18、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不具有选择性B图示中有中心体,说明该生物为动物或高等植物C染色质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D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36研究人员测定了甲、乙、丙三种化合物和动物X、植物Y体细胞干重中某些化学元素含量百分比(如下表),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元素CHONPCaSX55.997.7614.629.333.114.670.78Y43.576.2444.431.460.200.230.17甲73771112.5912乙5258784045丙50556.57.319241524极少极少A同质量的物质甲彻底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于乙和丙,因此甲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B生物个体X

19、、Y的遗传物质不会是甲、乙、丙中的任何一种C由于X体内钙的含量明显高于Y,说明X很可能有肌肉抽搐的症状DX的细胞中C元素的含量很高,说明其体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甲二、非选择题(共54分,)37图甲表示小鼠上皮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4个阶段(G1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是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终止,合成RNA及蛋白质;M期是细胞分裂期)图乙表示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群体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DNA含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由细胞两极的_发出纺锤丝在M期,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_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在_期(2)图乙中细胞数量呈

20、现两个峰值,峰值表示图甲中的_期细胞(3)若向小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期的细胞不受影响现测得小鼠肠上皮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如表所示:分裂时期分裂间期分裂期合计G1SG2M时长(h)3.47.92.21.815.3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_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4)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_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中心体发生倍增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5)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小鼠体细胞分裂模式图,其中错误的是_38如图甲、乙分别表示某植物体内的两种生理过程,图丙表示在CO2充足的

21、条件下,该植物光合速率(mgCO2cm2h1)与光照强度、温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1)图甲中的物质a是_,图乙中产生大量H的阶段是_(填图中字母)(2)若某植物体的根尖细胞通过图乙过程产生的1分子CO2,进入同一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被利用(如图甲),则在这一过程中该CO2分子至少通过_层生物膜(3)图乙中产生大量ATP的场所是_;请结合教材知识再写出一种(除图乙外)能产生CO2的细胞呼吸方式的总反应式:_(4)在图丙中,当温度为10时,如果将光照强度由 4klx瞬时提高至 8klx,此时该植物叶绿体内的C3含量将_(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5)若温度为20时,该植物的呼

22、吸速率为a mgCO2cm2h1,则该植物在温度为20、光照强度为 8klx条件下放置11小时后每平方厘米的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量为_mg39植物细胞受损后通常会释放出酚氧化酶,使无色的酚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质人们利用酚氧化酶的功能和特性加工制作商品请分析回答问题:(1)植物细胞中的酚类物质与酚氧化酶在细胞质中是分隔开的,是因为细胞内具有_系统(2)把含有酚氧化酶的提取液作如下表的处理,请分析并回答:步骤试管酚氧化酶提取液的处理加入缓冲液加入酚类底物实验后的颜色A不作处理2ml2ml褐色B加入蛋白酶,10分钟2ml2ml无色C加入三氯乙酸(强酸),10分钟2ml2ml?从催化反应条件看,酚氧化

23、酶的作用条件_,酶促进反应的机理是_实验后试管C中的颜色是_试管A、C对照,能获得的结论是_(3)茶树叶细胞中存在众多种类的酚类物质与酚氧化酶绿茶制作过程中必须先进行热锅高温炒制以防变色,其原理是_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充分发挥了_的作用,使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大量减少,也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明显增加(4)如要探究温度对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将酶液和底物溶液混合前,需先分别将它们放在等温的水浴锅中保温,这样做的目的是_在本实验中,不同组溶液的pH要保证_40图甲是将刚萌发的且用消毒剂清洗过(不影响种子的生命活力)的小麦种子(以淀粉为主)放入下列装置在温度不变,压力为一个大

24、气压的情况下,测量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强度图乙是细胞呼吸的过程图解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一段时间后,有色液滴停止移动,是否意味着种子停止细胞呼吸?_请说明原因_(2)若图中实验用小麦种子不经消毒处理,则测得的数据与种子实际呼吸强度相比是偏大了还是偏小?_;简述原因_(3)用等量的蒸馏水替代CO2吸收剂,其他条件不变,重复如图所示实验,如果发现有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种子进行了怎样的生理活动_(4)若萌发的种子已长出幼叶,则需要对实验装置做_处理(5)图乙中A、D、E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6)图乙中能生成大量ATP的过程是_(填序号)(7)图乙中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完全相同的阶段是_(

25、填序号),进行的场所_(8)图乙中发生在线粒体的过程是_(填序号)41纳米银由于抗菌性能良好而被广泛应用于食物容器、个人护理品等商品中,但其释放到水环境中的风险也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用单细胞小球藻研究纳米银的毒性,开展了如下实验请回答:(1)用计数法研究“纳米银”对小球藻生长的抑制情况,结果如图甲,据图可知纳米银在_条件下的毒性更强(2)用溶氧法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纳米银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结果如图乙材料用具: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培养液、小球藻若干、密闭锥形瓶若干、溶氧测定仪、蒸馏水等实验步骤:第一步:将小球藻平均分为A、B两组,A、B组又各分为6个小组并编号,分别

26、放入密闭锥形瓶中培养第二步:A、B组中的实验组都分别加_,对照组加等量蒸馏水第三步:A组全部放在40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B组全部放在黑暗条件下培养,温度等其他条件_,培养10min后,检测各个锥形瓶中_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乙其中系列1表示水体中的初始溶氧量,则系列_表示A组实验数据若不加纳米银,小球藻的总光合作用速率约为_mg/Lmin溶解氧综上研究,可得出实验结论:_2015-2016学年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36题,每题1分,共36分)1下列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各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B具有核

27、膜、核仁的细胞是C所代表的生物一定是异养生物D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其中;为草履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为变形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为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为蓝藻,属于原核生物【解答】解:A、细胞生物中均具有DNA、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A正确;B、眼虫、草履虫、变形虫属于真核生物,细菌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细胞不具有核膜、核仁,因此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B错误;C、草履虫和变形虫都属于异养生物,C正确;D、变形虫伸出伪足能够体现细胞

28、膜的结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种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准确判断图中各生物的类型;其次要求考生识记群落的概念,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的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是人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B自由水在体内的流动有利于细胞的新陈代谢C胰岛素等蛋白类激素能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D淀粉、糖原和脂肪都是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1、细胞生物中,既含有DNA,又含有RNA,但

29、遗传物质只是DNA病毒只含DNA或RNA,遗传物质是DNA或RNA2、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是脂肪和多糖3、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中的多糖,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多糖【解答】解:A、人体细胞内含有DNA和RNA,但人体内的遗传物质为DNA,A正确;B、自由水的功能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作为化学反应的介质,直接参与化学反应,运输细胞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自由水在体内的流动有利于细胞的新陈代谢,B正确;C、胰岛素等蛋白类激素能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C正确;D、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多糖,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无机盐的作用,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激素的作用,糖的分布和功能,主要考查

30、学生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酶的基本单位可以是核糖核苷酸B产生胰岛素的细胞也能产生呼吸酶C低温能使酶的催化效率失去D酶的专一性由自身的分子结构决定【考点】酶的特性;酶的概念【分析】酶是一种催化剂,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和RNA,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生物体内的生命活动都需要生化反应的参与,低温能使酶的催化效率降低【解答】解:A、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正确B、每一个细胞内都有呼吸酶,产生胰岛素的细胞中也有呼吸酶,B正确C、低温能使酶的催化效率降低,但不能失去,C错误D、酶的

31、专一性由自身的分子结构决定,D正确答案:C【点评】酶这部分内容在高三复习的时候要把必修一和必修二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这样做一些综合的题目就不会出错4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在12h时,种子的呼吸方式只有无氧呼吸;在24h时,能检测到的呼吸产物中有酒精;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无氧呼吸速率明显升高;在48h时,萌发种子呼吸消耗的可能是糖类和脂肪ABCD【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植物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

32、,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解答】解:在12h期间,已经产了氧气,说明此时的呼吸方式有有氧呼吸,错误;在24h时,二氧化碳的产生速率远大于氧气的消耗速率,说明此时的呼吸方式主要是无氧呼吸,能检测到的呼吸产物中有酒精,正确;只有有氧呼吸才会消耗氧气,胚根长出后,氧气的吸收量明显增多,说明有氧呼吸速率明显提高,错误;在48h时,萌发种子呼吸消耗的可能是糖类和脂肪,正确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及意义,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能根据曲线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层次的考查5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

33、材料下列有关以洋葱鳞片叶为材料的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以内表皮为材料,可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观察DNA和RNA的分布B以内表皮为材料,可利用龙胆紫溶液观察细胞内的染色体C以外表皮为材料,可利用0.5g/mL蔗糖溶液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D以外表皮为材料,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任何一种细胞器【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洋葱作为实验材料:(1)紫色洋葱的叶片分两种:管状叶,绿色,这种叶片可用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鳞片叶,其内外表皮都由一层细胞构成,适于显微镜观察A、外表皮紫色,适于观察质壁分离复原;B

34、、内表皮浅色,适于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2)根尖分生区是观察有丝分裂的最佳材料,一是色浅,无其他色素干扰;二是此处细胞处于分裂周期中,能找到进行分裂的细胞【解答】解:A、洋葱鳞片内表皮无色,可作为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材料,A正确;B、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能利用龙胆紫溶液观察细胞内的染色体,B错误;C、以外表皮为材料,可利用0.3g/mL蔗糖溶液观察细胞质壁分离,但不能自动复原,C错误;D、以外表皮为材料,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紫色大液泡,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观察细胞质壁分

35、离及复原实验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材料的选择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6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错误的是()AC、H、O、N、P是核糖体、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B线粒体可在有氧条件下将丙酮酸氧化分解为CO2和水C乳酸菌、酵母菌和HIV病毒都有核糖体、DNA、RNAD糖蛋白、抗体、限制酶、载体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物质【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解答本题的知识基础有:有机物的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N,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ATP

36、的元素组成也是C、H、O、N、P;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反应为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分解产生CO2和H;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是有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并且核酸是DNA或者是RNA;细胞中的蛋白质大都都是由特异性识别功能的【解答】解:A、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核酸和核苷酸的元素组成都是C、H、O、N、P,ATP的元素组成也是C、H、O、N、P,故A正确;B、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产生的丙酮酸会进入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二三两个阶段的反应

37、,最终生成的CO2和水,故B正确;C、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均有核糖体、DNA、RNA等,而HIV病毒只包含有蛋白质和RNA,没有其他结构或物质,故C错误;D、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功能,抗体能识别特异性抗原,限制酶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一种载体蛋白只能运输一种物质,它们都具有特异性,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7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B叶肉细胞在有光与无光的条件下,细胞都

38、可以合成ATPC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不同物质D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分析】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解答】解:A、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

39、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A正确;B、叶肉细胞在有光与无光的条件下,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合成ATP,B正确;C、ATP中的“A”指腺苷,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腺嘌呤,不是同一物质,C正确;D、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无氧呼吸合成ATP,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8科学家通过实验分别研究了pH对酶A和酶B所催化的反应速率的影响,获得右图所示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酶A与酶B催化活性的最适pH相同B酶B的催化效率高于酶AC酶B很可能

40、取自人体的胃液D酶A与酶B最可能不在同一部位发挥作用【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分析】分析曲线图:酶A的最适PH为4,而酶B的最适PH为6在不同的PH条件下,酶A和酶B的活性大小有区别,PH小于5时,酶A的活性大于酶B;PH等于5时,酶B与酶A的活性相等;PH大于5时,酶B的活性大于酶A【解答】解:A、酶A的最适PH为4,而酶B的最适PH为6,可见酶A与酶B催化活性的最适pH不同,故A错误;B、在不同的PH条件下,酶A和酶B的活性大小有区别,PH小于5时,酶A的活性大于酶B;PH等于5时,酶B与酶A的活性相等;PH大于5时,酶B的活性大于酶A,故B错误;C、人体胃液的PH约为1.5左右,而酶

41、B的适宜PH是6,所以酶B不可能取自人体的胃液,故C错误;D、酶A与酶B催化活性的最适pH不同,应该在人体的不同部位发挥作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对图中所含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能够准确的对各个转折点做出判断,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9如图表示一株生长迅速的植物在夏季24h内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用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表示(图中A、B、C表示相应图形的面积)下列表述不合理的是()A在18:00时和6:00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B假设该植物在24

42、h内呼吸速率不变,最大光合速率为85mg/hC该植物在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代数式可表示为A+CBD中午12:00时左右,叶片上部分气孔关闭,光合速率下降,与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相比,此时该植物叶绿体内C5的含量下降【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分析图解:图中二氧化碳净吸收量大于0时,均表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其净吸收量等于0时,表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当二氧化碳释放量小于0时,表明此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或只进行呼吸作用图中还可以看出,中午12点之前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有所下降,这是由于温度过高导致气孔关闭,二氧化碳的供应减少的缘故另外,在夜

43、间只进行呼吸作用,白天既有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解答】解:A、图中可以看出,在18:00时和6:00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均为0,即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刚好被光合作用吸收,此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A正确;B、图中夜间的只进行呼吸作用,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10mg/h,该值表示呼吸速率假设该植物在24h内呼吸速率不变,在图中C区段二氧化碳吸收的最高值为75mg/h,此值为净光合速率,因此此时的真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75+10=85mg/h,B正确;C、白天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因此A和C区段表示的是白天积累的有机物;而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B区段表示夜间消耗的有

44、机物,因此该植物在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代数式可表示为A+CB,C正确;D、中午12:00时左右,二氧化碳浓度低,导致二氧化碳的固定减少,而C3的还原仍在发生,因此与曲线最高点所对应的时间相比,C3的含量下降,C5的含量上升,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净光合作用强度和真正的光合作用强度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10科研人员为研究枇杷植株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合特征,对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阴天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时间与气孔导度的下降时间不一致B晴天时出现“

45、午休”现象与气孔关闭引起的CO2浓度下降有关C两种条件下枇杷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早晚均与光照强度无关D实验结果显示枇杷植株适合种植在光线弱的荫蔽环境中【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分析】据图分析:晴天中午温度较高、光照较强枇杷植株叶片的气孔部分关闭,同时气孔导度下降,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导致净光合作用下降;阴天时中午光照强度最大,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但阴天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时间与气孔导度的下降时间不一致【解答】解:A、据图分析,阴天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时间与气孔导度的下降时间不一致,A正确;B、晴天中午温度较高、光照较强枇杷植株叶片的气孔部分关闭,同时气孔导度下降,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导致净光

46、合作用下降,B正确;C、两种条件下枇杷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早晚均与光照强度、温度均有关,C错误;D、图示说明,阴天时光照强度较弱,净光合作用速率高于晴天,说明枇杷植株适合种植在光线弱的荫蔽环境中,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识图判断和分析作答的能力11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细胞中都存在的生命活动是()A线粒体内膜上O2和H结合生成水B两种细胞都有相同的生殖方式C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D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

47、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解答】解:A、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A错误;B、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只能进行分裂生殖,酵母菌可以进行出芽生殖和有性生殖,二者没有相同的生殖方式,B错误;C、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都能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C正确;D、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细胞核的结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等,首先要求考生明确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

48、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功能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2某同学为探究膜的通透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开始时烧 杯内的液面和长颈漏斗内的液面相平,在长颈漏斗内液面逐渐上升到最高的过程中()A液面上升的速度先快后慢最终达到稳定值不变B水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从蔗糖溶液向清水扩散C长颈漏斗内液面最高时,半透膜两侧液体浓度相等D长颈漏斗内液面最大高度,取决于蔗糖溶液浓度【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分析】渗透作用: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条件: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据图分析,漏斗内蔗糖溶液浓度高,则漏斗内液面上升【解答】

49、解:A、液面上升的过程中,漏斗两侧浓度差减小,则速率起始最快,之后减慢最终维持稳定;A错误;B、在在长颈漏斗内液面逐渐上升的过程中,有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清水向蔗糖溶液扩散,也有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蔗糖溶液向清水扩散,只是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清水向蔗糖溶液扩散的速度大于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蔗糖溶液向清水扩散,B错误;C、当长颈漏斗内液面最高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但是此时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并不相等,漏斗内是稀释了的蔗糖溶液,烧杯内是清水,C错误;D、长颈漏斗内液面最大高度,取决于蔗糖溶液浓度,蔗糖溶液浓度越大,水分子进入漏斗越多,最终漏斗液面高度越高,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渗透作用

50、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示信息、审题能力以及实验知识,注重学生的重点知识的过关13医学上常给肿瘤患者采取“化疗”的方法来治疗,其实质就是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DNA复制,这时的肿瘤细胞就停留在()A分裂期间期B分裂期中期C分裂期后期D分裂间期【考点】恶性肿瘤的防治【分析】有丝分裂过程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5)末期

51、: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其增殖的方式是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复制发生的间期,所以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这些细胞就停留在分裂间期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癌细胞的特点、增殖方式及癌症的治疗原理,再结合题意选出正确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4将在普通培养液中培养的蚕豆根尖转入含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在第二个细胞周期的分裂中期,每个细胞中()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3H标记B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条单体

52、被3H标记C有一半染色体中的一条单体被3H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未被3H标记【考点】DNA分子的复制【分析】由题干可知,该DNA在两次分裂中复制了两次,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子代DNA中全部被3H标记,有丝分裂中期时每条染色体上都具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3H标记【解答】解:亲代的DNA分子,放在含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基中,复制一次后,每个DNA分子,一条链是3H,另一条链是1H;在第二次复制时,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个DNA中,一个DNA分子既含有3H又含有1H,另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3H,所以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3H标记故选:A【点评

53、】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5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C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象,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D若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

54、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换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检测还原糖时,采用斐林试剂,但斐林试剂的使用需要现配现用,且需要水浴加热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观察有丝分裂实验应该选择根尖分生区细胞【解答】解:A、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A错误;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

55、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B错误;C、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会观察到染色体,C错误;D、用显微镜观察浅色物体时,需要调暗视野,即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换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检测还原糖的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查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否合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和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6大多数高等动植物细胞的直径一般在2030m之间,根据本实验细胞模型的探究你认为对

56、细胞如此微小的叙述,正确的分析是()A细胞越大,物质运输所需时间相应增加B细胞越小,物质运输所需时间越长C细胞越小,物质运输越快,越旺盛D细胞越小,遗传物质发挥作用越容易【考点】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分析】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细胞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二是同时还受细胞核与细胞质之比的限制,细胞核一般不随细胞长大,若细胞体积过大,细胞核则会“超负荷”【解答】解:A、细胞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小,物质运输所需时间相应增加,A正确;B、细胞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大,物质运输所需时间相应减少,B错误;C、细胞越小,物质运输越快,但不是代谢越旺盛,代谢旺盛

57、还要看环境条件,如温度,C错误;D、细胞大小与遗传物质发挥作用关心不大,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主要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7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细胞分裂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B甲、乙、丙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均为1:2:1C甲细胞正在进行中心体复制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细胞含有

58、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解答】解:A、根据试题的分析,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A正确;B、甲、丙二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2,乙细胞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B错误;C、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而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间期,C错误;D、该生物含有中心体,但无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

59、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8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分析】肽键是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中,脱水缩合形成的,故只有蛋白质的合成或分解过程才涉及肽键的数量变化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但是蛋白质结构不变;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蛋白质变性失去空间结构【解答】解:A、染色体的复制包括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即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过程,

60、故A正确;B、酶具有专一性,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多糖,没有肽键数量变化,故B错误;C、氨基酸进入小肠细胞的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载体和氨基酸的性质都没有改变,故C错误;D、向蛋清溶液中加入NaCl析出蛋白质,是用低盐溶液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而使蛋白质析出,此过程没有涉及肽键数量的变化,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从蛋白质的水解与合成的角度,结合蛋白质的功能及酶的专一性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9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蛋白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抑制PCNA的合成,细胞不能分裂B只有增殖细胞中含有PCNA的基因CPCNA经核糖体合

61、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D检测PCNA的浓度变化,可以推测细胞周期的时间【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分析题图:PCNA浓度在DNA复制时期(S期)达到最高峰,随着DNA复制完毕,其浓度又下降,说明PCNA与DNA复制相关,即PCNA能促进DNA的复制DNA复制主要在细胞核进行,所以PCNA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解答】解:A、PCNA浓度在DNA复制时期(S期)达到最高峰,随着DNA复制完成,PCNA浓度快速下降,说明PCNA与DNA的复制有关,可能辅助DNA复制,所以抑制PCNA的合成,细胞不能分裂,A正确;B、每个细胞都含有PCNA的基因,只有增殖细胞中PCNA基因才进

62、行表达,B错误;C、PCNA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PCNA经核糖体合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C正确;D、PCNA只有在S期含量最高,所以检测PCNA的含量变化,可以推测细胞周期的时间,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特点,首先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过程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段发生的主要变化;其次根据PCNA含量变化曲线图,判断出PCNA于DNA复制相关,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20如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关系据此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A通过抑制DNA

63、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B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D通过促进着丝粒断裂,促进细胞分裂【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对比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知,药物处理后DNA含量为2n的细胞数量减少,而DNA含量为4n的细胞数量增加,由此推知该药物可能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解答】解:细胞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有纺锤体出现由柱形图可知,正常培养时DNA含量为2n的细胞数多,即处于分裂间期复制前的细胞多药物处理后,DNA含量为4n的细胞数多,即DNA完成了复制而加倍,且细胞不分裂而保持在4n,纺锤体不形成时细胞就不分裂

64、,该药物类似于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及DNA复制和纺锤体形成等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依据所学,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1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低等生物细胞特有的分裂方式B也存在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C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D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的变化【考点】细胞的无丝分裂【分析】细胞的无丝分裂:概念分裂的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过程细胞核延长核缢裂细胞质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特点(1)核膜和核仁都不消失;(2)没有染色体的出现和染色体复制的规律性变化;(3)染

65、色质、DNA也要进行复制,并且细胞要增大实例蛙的红细胞【解答】解:A、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之一,不是低等生物细胞特有的分裂方式,A错误;B、无丝分裂也存在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B正确;CD、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C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无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无丝分裂的过程、特点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2下列实例中,可以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是()A皮肤被划破后伤口重新愈合B蜥蜴受攻击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C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各种血细胞D胡萝卜组织块经离体培养产生完整植株【考点】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原理【分析】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

66、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原因: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解答】解:A、皮肤被划破后,伤口重新愈合属于细胞的分裂和分化,A错误;B、蜥蜴受攻击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说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B错误;C、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各种血细胞,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个体,不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D、胡萝卜支柱块经过植物组织培养产生完整植物,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全能性实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

67、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胞形成个体,才能体现全能性23取自同种生物不同类型的正常体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图所示关于此图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基因18中只有一个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则该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2B图中7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C图中7种细胞理论上都具有全能性,经合适条件诱导可在生物体内实现全能性D此图可用于说明细胞分化的本质【考点】细胞的分化;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分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的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如呼吸酶基因、ATP合成酶和水解酶基因等,有的基因则选择性表达从图中可知,基因2在各种类型的细胞中都能表达【解答】解:A、

68、不论细胞如何选择性表达,其内都必含有核糖体,所以基因18中只有一个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则该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2,A正确;B、由于同一个体的所有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所以每个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B正确;C、图中7种细胞理论上都具有全能性,经合适条件诱导可在生物体外而不是体内可实现全能性,C错误;D、此图可用于说明细胞分化的本质,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42012年1月6日,在美国纽约伦斯勒的神经

69、干细胞研究所工作的Sally Tempie等研究人员发现“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存在神经干细胞”,对此种干细胞进行培养后能得到多种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a过程中只有部分基因得到表达B图中b过程中核酸的种类和含量会发生变化C富含脂肪的细胞用苏丹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红色颗粒物质D两种骨细胞代谢相对比较缓慢的原因与自由水所占比例较低有关【考点】细胞的分化;检测脂肪的实验;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分析题图:a是细胞增殖过程,该过程中细胞数目增多,但细胞种类不变;b是细胞分化过程,该过程中细胞数目不变,但细胞种类增多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产生的不同种类

70、的细胞所含的RNA种类不同【解答】解:A、图中a过程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个体,说明细胞中只有部分基因得到表达,A正确;B、b是细胞的分化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不同种类细胞中基因转录产生的RNA种类和数量均不同,由此可见,b过程中核酸的种类和含量都会发生变化,B正确;C、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成橘黄色,C错误;D、自由水越多,新陈代谢越旺盛,骨细胞代谢相对比较缓慢的可能原因是自由水所占比例较低,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神经干细胞分裂分化图,考查细胞分裂和分化、干细胞及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属于中档题25如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

71、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2个试管,然后将两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T表示)中保温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并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装置ABCDEF水浴温度T/102030405060凝乳时间/min不凝固7.04.01.54.0不凝固关于该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40左右是凝乳酶比较适宜的温度B将装置A内的混合物加温到40会发生乳汁凝固C可先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再保温并记录乳汁凝固所需要的时间D将F内混合物降温到40不会发生乳汁凝固【考点】酶的特性;探究影响酶

72、活性的因素【分析】本题是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先根据题干和题图分析实验的过程中的准备联合因变量的关系,获取实验结论,然后结合选项描述分析判断【解答】解:A、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乳汁凝固在40左右所需要的时间最短,所以此温度是凝乳酶比较适宜的温度,A正确;B、由于A装置温度低,酶活性降低,若升温到40,酶的活性升高,会发生乳汁凝固,B正确;C、若将酶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后再保温,在达到预设的温度之前,已经发生了反应,影响实验结果,C错误;D、分析F可知,高温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失去活性,降温到40酶的活性不会恢复,不发生乳汁凝固,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温度对酶活性的

73、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控制变量、分析实验结果获取结论的能力26某同学用30%的蔗糖溶液来处理某生物细胞,在操作步骤完全正确的情况下,细胞没有出现质壁分离现象试分析该同学所使用的实验材料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动物细胞 死细胞 去除了细胞壁的植物细胞ABCD【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分析】有大液泡(成熟)的活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动物细胞、无大液泡的或死的植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解答】解: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极强的分裂能力,不属于成熟的植物细胞,没有大的中央液泡,没有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动物细胞细胞由于没有细胞壁,细胞会失水,皱缩,不会发生质壁

74、分离,没有出现质壁分离现象;死细胞细胞由于失去生理活性,不具有选择透过性,故无法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没有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去除了细胞壁的植物细胞,缺少细胞壁,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失水皱缩,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没有出现质壁分离现象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质壁分离的材料选择,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27将某哺乳动物的两种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 Q 溶液中,测定不同情况下吸收 Q 的速率,结果如表所示:细胞类型未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胚胎干细胞3mmol/min5mmol/min成熟红细胞3mmol/min3mmol/min由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A

75、两种细胞吸收 Q 均取决于浓度差B两种细胞吸收 Q 均不需载体蛋白的参与C胚胎干细胞吸收 Q 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成熟红细胞吸收 Q 的方式为被动运输【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根据表格分析,胚胎干细胞对Q的吸收受通入空气的影响,空气是影响呼吸作用生成ATP的因素,说明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对Q的吸收不受通入空气的影响,但能进行无氧呼吸,说明运输方式可能与能量有关,也可能无关,说明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或被动运输【解答】解:A、表中数据无法判断,两种细胞吸收Q与浓度差有关,A错误;B、两种细胞吸收Q均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B错误;C、根据表格分析,胚胎干细胞对Q的吸收受通入

76、空气的影响,空气是影响呼吸作用生成ATP的因素,说明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C正确;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对Q的吸收不受通入空气的影响,但能进行无氧呼吸,说明运输方式可能与能量有关,也可能无关,说明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或被动运输,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分析表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28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过多会导致死亡),数小时后,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种A比马铃薯更耐干旱B在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蔗糖酶,在最初一段时间,其中的马铃薯幼根细胞液浓度

77、将减小C物种A在与马铃薯根细胞液等渗的完全培养液中不能正常生长D当马铃薯根细胞在乙蔗糖溶液中重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渗透作用依然进行【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分析】据图分析,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重量不变,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总量减小,则外界溶液浓度高,细胞失水;总量增加,外界溶液浓度低,细胞吸水马铃薯比物种A吸水能力强【解答】解:A、由图可知,马铃薯吸水能力要比物种A强,所以马铃薯更耐干旱,A错误;B、在甲溶液中,马铃薯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则蔗糖酶将蔗糖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使浓度增大,马铃薯将失水,浓度变大,B错误;C、在甲溶液中,马铃

78、薯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则甲溶液属于马铃薯的等渗溶液,物种A会失去水分,所以不能正常生长,C正确;D、马铃薯根细胞在乙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但细胞形态不再发生变化时,细胞有可能脱水死亡,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运输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渗透作用中水分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29如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吸水能力

79、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分析】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例如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膜;协助扩散,例如葡萄糖穿过红细胞的细胞膜;主动运输,例如 Na+、K+穿过细胞膜【解答】解:A、3h时,两组幼苗重量均已低于初始萎蔫鲜重即发生了萎蔫,一方面是因为蒸腾作用散失了水分,另一方面是因放在比根细胞浓度大的KNO3溶液中,根细胞渗透失水,A正确;B、实验开始时,甲组幼苗根

80、系就已开始吸收K+、NO3,而不是在6h时才开始吸收K+、NO3,到6小时时细胞液浓度大于KNO3溶液浓度,从而使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B错误C、12h后,由于甲组根系不断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NO3,从而保持根细胞内外浓度差,使其吸水量大于蒸腾量而有可能超过处理前的鲜重量;乙组放在比根细胞液浓度大很多的KNO3溶液中,根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和蒸腾作用不断大量失水造成严重萎蔫最后死亡,C正确;D、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植物吸收离子与吸收水分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蒸腾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0科学家

81、研究发现,向刚刚失去收缩功能的离体肌肉上滴葡萄糖溶液,刺激肌肉不收缩;向同一条肌肉上滴ATP溶液,刺激肌肉很快就发生明显的缩这说明()A葡萄糖是能源物质BATP不是能源物质C葡萄糖是直接能源物质DATP是直接能源物质【考点】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分析】葡萄糖虽然是主要能源物质,但是不能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必须通过氧化分解将能量转移到ATP中,才能用于生命活动,因为ATP是直接能源物质【解答】解:根据题意“向刚刚失去收缩功能的离体肌肉上滴葡萄糖溶液,刺激肌肉不收缩”说明葡萄糖不能直接提供能量;“向同一条肌肉上滴ATP溶液,刺激肌肉很快就发生明显的缩”说明ATP是直接能量物质故选:D

82、【点评】本题以实验的形式考查糖类和ATP的功能,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个关键是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结论31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给水稻提供14C02,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02一14C3一(14CH20)B利用15N标记某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放射性C给水稻提供14C0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有可能出现14C2H5OHD小白鼠吸入180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0,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0【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题目综

83、合考查放射性元素的应用,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即把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添加到其他物质中去,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放射性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就可知道放射性原子通过什么路径,运动到哪里了,是怎样分布的具体考查知识点有:用15N标记丙氨酸,探究分泌性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合成、运输与分泌途径;用14CO2探究光合作用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利用18O作为示踪原子研究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的转变途径,揭示呼吸作用的机理,例如,用18O标记的氧气(18O2),生成的水全部有放射性,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无放射性,即18OH218O【

84、解答】解:A、给水稻提供14CO2,则14C在光合作用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A正确;B、利用15N标记某丙氨酸,如果是分泌蛋白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如果不是分泌蛋白也可以游离的核糖体出现放射性,B错误;C、给水稻提供14CO2,14C在水稻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6H12O6,根细胞在缺氧状态下进行无氧呼吸时,14C6H12O6会分解形成14C2H5OH,C正确;D、关于呼吸作用元素的去向分析:所以18O2标记以后放射性元素首先出现在水中,随后水又参与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中也有放射性,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

85、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为素材,考查分泌蛋白、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泌蛋白的过程,能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32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2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对此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A卡尔文循环生成的三碳糖磷酸大多数离开卡尔文循环,少数参与C5的再生B25min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各自的光合速率大于其细胞呼吸速率C当CO2浓度约为0.8mmol/L时,B植物比A植物具有更大的净光合速率D从开始到第10min期间,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总量A植物大于

86、B植物【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分析图解:A、B两种植物均处于密闭透光的小室,由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需要的CO2浓度除来自呼吸作用外,还从密闭小室中吸收,故导致密闭小室内CO2浓度变化趋势均是逐渐降低;一段时间后,由于小室内CO2浓度越来越低,导致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最终CO2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后不再降低且维持在这个水平上但是图中看出,B植物能够利用较低浓度的二氧化碳【解答】解:A、卡尔文循环生成的三碳糖磷酸少数离开卡尔文循环,多数参与RuBP的再生,A错误;B、25min以后,密闭小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均保持稳定,说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等于呼吸作用

87、释放的二氧化碳,表明两种植物叶片各自的光合速率等于其细胞呼吸速率,B错误;C、图中看出,B植物能够利用较低浓度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当CO2浓度约为0.8 mmol/L时,B植物比A植物具有更大的净光合速率,C正确;D、从开始到第10min期间,小室内的二氧化碳减少量相等(均为1.60.8=0.8),说明两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总量相等,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属于考纲中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要求,考查综合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及识图、析图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能够根据密闭小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来判断植物干重的变化33如图所示,将等质量

88、的正在萌发的小麦种子,分别放在内有一杯等体积的NaOH溶液或蒸馏水并用塞子塞紧的两个瓶中,各瓶分别与一个水银流体压力计相连接,由此压力计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可以测量出某种气体的变化量开始时两个水银流体压力计的水银柱a、b高度一致将装置放在适宜的条件下使种子萌发,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a、b高度是()AabBa=bCabDab【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本题是通过实验研究有氧呼吸过程,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解答】解:由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与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与a相连的瓶内装有蒸馏水,对二氧化碳没有吸收作用,所以

89、瓶内气压不变,所以a不动;与b相连瓶中装有NaOH,能吸收吸收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因此瓶内气压下降,b升高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通过实验探究有氧呼吸的产物,NaOH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分析题图明确实验的自变量,是解题的突破口,对有氧呼吸过程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34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如图所示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Aq+1Bp1Cq2Dp+1【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分析】分析这四种氨基酸可知,每个氨基酸都只有1个羧基(COOH),由它们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肽中含有的O原子数为氨基酸总数加1,所以该条多肽链

90、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p1【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只有赖氨酸的R基上有氨基,分子式中的N原子应是肽键中的N原子数+游离的氨基中的N原子数,因不知道赖氨酸有几个,故无法利用N原子数来计算,O原子数是肽键中的O原子数+游离羧基中的O原子数,而题意中的氨基酸R基都没有羧基,故肽键数是p2+1=p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计算能力35如图为某种生物的细胞核及相关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不具有选择性B图示中有中心体,说明该生物为动物或高等植物C染色质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D核仁与

91、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1)结构: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2)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3)功能:起屏障作用,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解答】解:A、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A错误;B、图示

92、中有中心体,说明该生物为动物或低等植物,B错误;C、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C错误;D、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结构,掌握各结构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6研究人员测定了甲、乙、丙三种化合物和动物X、植物Y体细胞干重中某些化学元素含量百分比(如下表),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元素CHONPCaSX55.997.7614.629.333.114.670.78Y43.576.2444.431.460.200.230.17甲73771112.5912乙5258784045

93、丙50556.57.319241524极少极少A同质量的物质甲彻底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于乙和丙,因此甲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B生物个体X、Y的遗传物质不会是甲、乙、丙中的任何一种C由于X体内钙的含量明显高于Y,说明X很可能有肌肉抽搐的症状DX的细胞中C元素的含量很高,说明其体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甲【考点】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分析】分析表格:甲和乙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且甲中C和H的比例明显高于乙,因此甲是脂肪,乙是多糖;丙中含有C、H、O、N,还还有少量P、S,应为蛋白质【解答】解:A、同质量的物质甲彻底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于乙和丙,因此甲是生物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

94、A错误;B、生物个体X、Y的遗传物质是DNA,而甲是脂肪,乙是糖类,丙是蛋白质,因此不会是甲、乙、丙中的任何一种,B正确;C、由于X体内钙的含量明显高于Y,说明X很可能有肌无力的症状,C错误;D、生物体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即丙,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及其元素组成,能正确分析表中数据,同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二、非选择题(共54分,)37图甲表示小鼠上皮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4个阶段(G1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是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终止,合成RNA及蛋白质;M期是细胞分裂期)图乙表示流式细胞仪

95、测定细胞群体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DNA含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由细胞两极的中心体发出纺锤丝在M期,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后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在前、中期(2)图乙中细胞数量呈现两个峰值,峰值表示图甲中的G1G2和M期细胞(3)若向小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期的细胞不受影响现测得小鼠肠上皮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如表所示:分裂时期分裂间期分裂期合计G1SG2M时长(h)3.47.92.21.815.3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7.4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4)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

96、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中心体发生倍增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5)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小鼠体细胞分裂模式图,其中错误的是【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分析甲图:图甲表示小鼠肠上皮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4个阶段(Gl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是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终止,合成RNA及蛋白质;M期是细胞分裂期)分析乙图:图乙表示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群体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DNA含量,其中DNA含量为2的细胞应处于G1期;DNA含量为24的细胞应处于S期;DNA含量为4的细胞应处于G2期和M期【解答】解:

97、(1)小鼠为动物,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M期中的前期和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2)图乙中,左侧峰值表示细胞中DNA含量为2,包括G1的细胞;右侧峰值表示细胞中DNA含量为4,包括G2和M期细胞(3)若S期刚结束时加入过量胸苷,要使所有细胞都停留在S期,需要时间为2.2+1.8+3.4=7.4h(4)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是纺锤体的形成,发生在前期;中心体发生倍增,发生在间期;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发生在中期,故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5)解

98、:中心体在间期复制,正确;后期,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级,正确;动物细胞分裂末期,不能形成细胞板,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布于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该图象不会发生在体细胞的有丝分裂中,错误;分裂结束,形成2个子细胞,正确故选:故答案为:(1)中心体 后 前、中(2)G1 G2和M(3)7.4(4)(5)【点评】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及细胞周期,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周期的概念及阶段;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图表,并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38如图甲、乙分别表示某植物体内的两种生理过

99、程,图丙表示在CO2充足的条件下,该植物光合速率(mgCO2cm2h1)与光照强度、温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1)图甲中的物质a是H,图乙中产生大量H的阶段是B(填图中字母)(2)若某植物体的根尖细胞通过图乙过程产生的1分子CO2,进入同一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被利用(如图甲),则在这一过程中该CO2分子至少通过6层生物膜(3)图乙中产生大量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请结合教材知识再写出一种(除图乙外)能产生CO2的细胞呼吸方式的总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能量(4)在图丙中,当温度为10时,如果将光照强度由 4klx瞬时提高至 8klx,此时该植物叶绿体内的C3含

100、量将基本不变(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5)若温度为20时,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a mgCO2cm2h1,则该植物在温度为20、光照强度为 8klx条件下放置11小时后每平方厘米的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量为30mg【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据图分析:图甲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能够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图乙表示有氧呼吸过程,其中A表示第一阶段,B表示第二阶段,C表示第三阶段,表示氧气,表示水图丙表示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的曲线,图中看出,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饱和点不同【解答】解:(1)光

101、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能够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因此图甲中物质a是H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能产生H,其中第二阶段(B)能产生大量H(2)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若某植物体的根尖细胞通过图乙过程产生的1分子CO2,进入同一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被利用(如图甲),在这一过程中该CO2分子依次需要穿过两层线粒体膜,两层细胞膜和两层叶绿体膜,即至少通过6层生物膜(3)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能够释放大量能量,即在线粒体内膜中能够产生大量ATP;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均能够产生CO2反应式为:(4)在图丙中,当温度为10时,在光照强度为4klx已经达到了光饱和点,如果将光照强

102、度由4klx瞬时提高至8klx,光合速率不变,因此植物叶绿体内的C3含量将基本不变(5)由于图丙曲线表示的是总光合速率,因此计算时无需考虑呼吸速率该植物在温度为20、光照强度为8klx条件下,植物的光合速率为4mgCO2cm2h1,放置11小时后,总光合作用量=411=44mgCO2cm2h1,因此每平方厘米的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量=(44180)264=30mg故答案为:(1)HB(2)6(3)线粒体内膜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4)基本不变(5)30【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的

103、物质变化;能够根据图丙显示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有关计算,难度适中39植物细胞受损后通常会释放出酚氧化酶,使无色的酚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质人们利用酚氧化酶的功能和特性加工制作商品请分析回答问题:(1)植物细胞中的酚类物质与酚氧化酶在细胞质中是分隔开的,是因为细胞内具有生物膜系统(2)把含有酚氧化酶的提取液作如下表的处理,请分析并回答:步骤试管酚氧化酶提取液的处理加入缓冲液加入酚类底物实验后的颜色A不作处理2ml2ml褐色B加入蛋白酶,10分钟2ml2ml无色C加入三氯乙酸(强酸),10分钟2ml2ml?从催化反应条件看,酚氧化酶的作用条件温和,酶促进反应的机理是酶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实验后

104、试管C中的颜色是无色试管A、C对照,能获得的结论是强酸使酶失去活性(3)茶树叶细胞中存在众多种类的酚类物质与酚氧化酶绿茶制作过程中必须先进行热锅高温炒制以防变色,其原理是高温使酚氧化酶失活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充分发挥了酚氧化酶的作用,使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大量减少,也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明显增加(4)如要探究温度对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将酶液和底物溶液混合前,需先分别将它们放在等温的水浴锅中保温,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酚氧化酶和底物溶液混合前温度一致,使酶促反应实验在预定温度下进行在本实验中,不同组溶液的pH要保证相同且适宜【考点】酶的特性【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

105、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1)细胞中具有生物膜系统,将细胞中的酚类物质与酚氧化酶在细胞质中分隔开(2)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酶促进反应的机理是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C试管加入强酸使酶失活,不能使无色的酚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质;B试管用蛋白

106、酶处理,也不会变色,说明酚氧化酶被蛋白酶水解了,说明酚氧化酶的本质是蛋白质;A、C试管对照,强酸条件下,酚氧化酶也会失去作用,所以强酸使酶失去活性(3)高温可以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活,绿茶制取过程中必须先进行热锅高温炒制以防变色,红茶发挥酚氧化酶的作用,使茶多酚大量减少(4)如要探究温度对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将酶液和底物溶液混合前,需先分别将它们放在等温的水浴锅中保温,这样保证酚氧化酶和底物溶液混合前温度一致,使酶促反应实验在预定温度下进行,在本实验中,PH属于无关变量,不同组溶液的pH要保证相同且适宜故答案为:(1)生物膜(2)温和 酶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无色 强酸使酶失去活性

107、(3)高温使酚氧化酶失活 酚氧化酶(4)保证酚氧化酶和底物溶液混合前温度一致,使酶促反应实验在预定温度下进行 相同且适宜【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40图甲是将刚萌发的且用消毒剂清洗过(不影响种子的生命活力)的小麦种子(以淀粉为主)放入下列装置在温度不变,压力为一个大气压的情况下,测量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强度图乙是细胞呼吸的过程图解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一段时间后,有色液滴停止移动,是否意味着种子停止细胞呼吸?不一定请说明原因种子可能在进行厌氧呼吸(2)若图中实验用小麦种子不经消毒处理,则测得的数据与种子实际呼吸强度相比是偏大了还是

108、偏小?偏大;简述原因种子表面的微生物呼吸作用也会消耗一定量的氧气(3)用等量的蒸馏水替代CO2吸收剂,其他条件不变,重复如图所示实验,如果发现有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种子进行了怎样的生理活动萌发的小麦种子以葡萄糖为原料进行需氧呼吸(4)若萌发的种子已长出幼叶,则需要对实验装置做黑暗处理(5)图乙中A、D、E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丙酮酸、氧气、酒精(6)图乙中能生成大量ATP的过程是(填序号)(7)图乙中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完全相同的阶段是(填序号),进行的场所细胞质基质(8)图乙中发生在线粒体的过程是(填序号)【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装置中萌发的小麦种子产生的C

109、O2都被CO2吸收剂吸收,因此装置中会因O2的消耗,而导致气压的下降,所以液滴会向左移动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表示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的多少图乙中: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A为丙酮酸,B为二氧化碳,C为H,D为氧气,E为无氧呼吸产物酒精【解答】解:(1)一段时间后,有色液滴停止移动,但萌发的小麦种子能进行厌氧呼吸,所以不能说明此时种子停止细胞呼吸(2)由于种子表面的微生物呼吸作用也会消耗一定量的氧气,所以若图中实验用小麦种子不经消毒处理,则测得的数据与种子实际呼吸强度相比要偏大(3)用等量的蒸馏水替代CO2吸收剂,其他条件不

110、变,重复如图所示实验,如果发现有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小麦种子以葡萄糖为原料进行需氧呼吸,消耗的O2与产生的CO2量相等(4)若萌发的种子已长出幼叶,则需要对实验装置做黑暗处理,以防止幼叶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实验现象(5)图乙中A是葡萄糖的水解产物丙酮酸,B是二氧化碳,C是还原性氢,D是氧气,E是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6)图乙中能生成大量ATP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7)图乙中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完全相同的阶段是第一阶段,进行的场所细胞质基质(8)图乙中发生在线粒体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的二三阶段,即故答案为:(1)不一定 种子可能在进行厌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吸收)(2)偏大 种子

111、表面的微生物呼吸作用也会消耗一定量的氧气(3)萌发的小麦种子以葡萄糖为原料进行需氧呼吸(4)黑暗(5)丙酮酸 氧气 酒精(6)(7)细胞质基质(8)【点评】本题要求学生理解小麦种子呼吸作用过程,未消毒则存在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等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若二氧化碳被吸收,则导致密闭容器中气体体积减少,压强下降41纳米银由于抗菌性能良好而被广泛应用于食物容器、个人护理品等商品中,但其释放到水环境中的风险也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用单细胞小球藻研究纳米银的毒性,开展了如下实验请回答:(1)用计数法研究“纳米银”对小球藻生长的抑制情况,结果如图甲,据图可知纳米银在黑暗条件下的毒性

112、更强(2)用溶氧法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纳米银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结果如图乙材料用具: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培养液、小球藻若干、密闭锥形瓶若干、溶氧测定仪、蒸馏水等实验步骤:第一步:将小球藻平均分为A、B两组,A、B组又各分为6个小组并编号,分别放入密闭锥形瓶中培养第二步:A、B组中的实验组都分别加等量的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对照组加等量蒸馏水第三步:A组全部放在40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B组全部放在黑暗条件下培养,温度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10min后,检测各个锥形瓶中溶氧量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乙其中系列1表示水体中的初始溶氧量,则系列2表示A组实验数据若不加

113、纳米银,小球藻的总光合作用速率约为1.0mg/Lmin溶解氧综上研究,可得出实验结论:纳米银能抑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对呼吸作用的抑制更为显著【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1)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纳米银”对小球藻生长的抑制情况,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因变量是小球藻的生长状况,由甲图的实验结果可知,在黑暗的条件下,纳米银对小球藻的抑制作用更强,当纳米银的浓度为4mg/L时,纳米银对小球藻的抑制率高达100%,相同浓度下,对于在光照条件下的小球藻的抑制率较低;(2)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用溶氧法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纳米银

114、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因变量是氧气的释放量,可以用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变化来表示【解答】解:(1)分析甲图可知,相同纳米银浓度下,黑暗时对小球藻生长状况的抑制率比光照条件下更高,因此黑暗条件下纳米银毒性更高(2)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纳米银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因此实验分为两大组,一组是黑暗条件下探究纳米银的浓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光照条件下探究纳米银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因变量是培养液中氧气的增加量或减少量,曲线中有5个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加上空白对照,每一组有6个实验试管,

115、按照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实验步骤如下:第一步:将小球澳平均分为A、B两组,A、B组又各分6小组并编号,分别放入密闭锥形瓶中培养;第二步:A,B组中的实验组都分别加等量的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对照组加等量蒸馏水;第三步:A组全部放在40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B组全部放在黑暗条件下培养,温度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量,培养10分钟后,检测各个锥形瓶中溶氧量的变化;由于A组是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若初始培养液中氧气浓度是系列1,光合作用过程释放氧气,因此系列2为A组条件下的实验结果,系列3是B组,黑暗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强度是指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

116、度+呼吸作用强度,分析题图可知,10分钟后,不加纳米银的情况下氧气浓度增加了146=8mg/L,即净光合作用强度是每分钟为0.8mg/L,黑暗条件下,10分钟后,不加纳米银的氧气浓度为4.5mg/L,即呼吸作用强度是每分钟(64.5)mg/L10=0.15mg/L,因此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0.8+0.15=0.951.0mg/L分析题图曲线可知,纳米银既能抑制小球藻的呼吸作用也能抑制小球藻的光合作用,而且对呼吸作用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故答案为:(1)黑暗(2)等量的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相同且适宜溶氧量2 1.0纳米银能抑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对呼吸作用的抑制更为显著【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纳米银浓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分析题干明确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变量和实验原理是解题的突破口,对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的应用及分析题图曲线获取信息并根据信息进行推理、判断获取结论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