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 1.社是土地之神,稷是五谷之神,古时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社稷祭祀反映的观念是A. 以民为本B. 以农立国C. 封建迷信D. 重农抑商【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材料中君主对土地神和五谷神的祭祀体现的是农业立国,B选项符合题意;民本思想与材料无关,在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者很少坚持民本理念,A选项排除;封建君主对土地神和五谷神的祭祀体现的是对农业的重视,与封建迷信无关,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景,C选项
2、排除;材料未涉及抑商政策,D选项排除。2.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A. 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B. 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C. 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D. 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5人”可知,这是小农经济的规模;表格中的支出总额超过了收入,说明了小农经济之下,农民的生活比较困顿,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精耕细作,故A错误。材料中有耕无织,未体现小农经济中的男耕女织,故B错误。支出高是材料中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不能概括全部材料,故C错误。3.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的经济因素。下列现象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 汉口“人
3、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B. 吴郡“游手之徒,十室九空”C. 苏州机户“设机督造,雇匠织造”D. 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口”【答案】C【解析】【详解】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产生,“设机督造,雇匠织造”存在雇佣关系,C正确; “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描述的是汉口人数众多,从事商业的人比较多,A错误;“游手之徒,十室九空”说明游手好闲之人众多,并没有体现雇佣关系,B错误;“绅士商民近百万口”也是描述从事商业人数多,D错误。4.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面积265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 国家授田B. 豪
4、强地主拥有强权C. 土地私有D. 土地兼并【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根源是土地私有制,故C项正确。国家授田是北魏至唐朝前期,故A项错误。豪强地主拥有强权是土地兼并的直接原因,故B项错误。土地兼并是现象,故D项错误。5.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了借口,而黄金提供了动机”这反映了当时A. 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B. 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动力C. 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D. 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欧洲商品经济发展,传播基督教只能作为西方殖民者的借口或精
5、神动力,对黄金的需求成为新航路开辟的强大动力,故D项正确,A项排除;在殖民扩张过程中,欧洲是把美洲的大量黄金运回欧洲,不是输出黄金,故B项说法错误;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手段之一,故C项错误。6.英法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为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 使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对英法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要辩证看待,一方面殖民扩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另一方面通过掠夺殖民地的财富,为英法等国的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符合题意;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
6、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不符合题意,排除。综上所述,排除BCD,故选A。7.全球因焚烧矿物燃料而释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A. 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B. 蒸汽机的大量使用C. 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D. 人类对核能的利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全球因焚烧矿物燃料而释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蒸汽机的大量使用,对煤炭的燃烧,故B正确。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没有焚烧矿物燃料,故A排除。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不是这种现象的出现最早的时期
7、,故C排除。人类对核能的利用,不需要焚烧矿物燃料,故D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8. 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导致英国该比例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 工业化进程的深入B. 城市化的发展C. 就业观念的变化D. 非洲移民的大量涌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与理解。分析图片可见在就业结构中农业比例逐渐下降,而工业和服务业比例逐渐上升,这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ABC描述均符合史实;新航路开辟后的三角贸易中非洲黑人主要运往美洲,故选D。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影响
8、9.1904年,美国318个大企业中有26个控制了本部门生产的80%以上,有57个控制了本部门生产的60%以上,有78个控制了本部门生产的50%以上。这表明美国A. 政府注重工业生产B. 垄断组织的出现C. 工厂制度普遍实施D. 企业数量的减小【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大企业中有26个控制了本部门生产的80%以上,有57个控制了本部门生产的60%以上,有78个控制了本部门生产的50%以上”表明20世纪初美国生产逐渐集中,这说明了美国出现了垄断组织,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政府的干预,故A项排除;工厂制度是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企业生产的集中,
9、没有体现出企业数量的减少,故D项排除。10.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由“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可知外来工业品深入到中国的民众生活中,可知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11. “文章合为时而
10、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过上好日子B. “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C. 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D. 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过上好日子。1956年,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的完成,标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人民开始过上了好日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是在57年以后才出现,排除BC。改革开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开始的排除D。故选A项。考点:现代中国的
11、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三大改造12.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关起门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外;还有一种是对国内,就是一个地区对另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对另外一个部门”,我们的经济改革“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也是对内开放”。下列对“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理解,正确的有( )两者主要目的分别是改善外交关系与发展国内经济 两者都起到了开拓市场、助推经济的作用 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互促进 两者都具有经济体制改革性质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并不是为了改善国际关系,故错误;对内改革和对
12、外开放都推动了经济发展,故正确;对内的改革更有利于对外开放,而对外开放可以学习先进的理念,更有利于对内改革,因此二者相互促进,故正确;“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都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故正确。所以应选D。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改革开放13.1961年6月,中共中央对精减职工工作进行了部署。精减的对象主要锁定在“1958年1月以来参加工作的来自农村的新职工(包括临时工、合同工、学徒和正式工),而原先就是城市居民的职工,不论新老,一般的都不精减”。这种精减安排意在A. 纠正工作中的右倾错误B. 稳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C. 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D. 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13、【答案】C【解析】【详解】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1960年,中共八大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以纠正建国以来在国家建设上的“左”倾错误,1961年精减人员的决定正是纠正在城乡发展上的“左”倾错误,故A错误。在1958年开始“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中国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1961年精减农村新职工,压缩城镇人口数量,是为了调整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协调,而不是固化城乡二元结构,故B错误,C正确。精减职工主要是农村的务工人员,而城市职工不在此列,此举压缩城市人口,使农村人口回归农村,并不能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故D错误。14.1
14、97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提出,要解决广东长期存在的“偷渡外逃”难题,需中央给政策,让广东“先行一步”。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同意。“先行一步”是指A. 实行“大包干”B. 实行市场经济C 给企业放权D. 建立经济特区【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广东有很多居民外逃香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习仲勋提出在深圳、珠海建立经济特区,引进外资和技术,故D项正确;实行“大包干”涉及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B项是在1992年提出,排除;C项涉及的是国有企业改革,材料没有体现,排除。15.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83.9亿元,超过原定计划21%,比1952
15、年增长128.3%,平均每年增长18%.其中,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这种变化反映了A. 三大改造已经完成B. 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C.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D.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三大改造1956年已经完成,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是在1952年底,故B项错误;19531957年是一五计划实施时间,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是在1956年,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二.材料题16.
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吕氏春秋上农材料二 今背本而趋末,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三 苏州东城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清长洲县志材料四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
17、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主要特点是什么?这种生 产模式最早产生于何时? (2) 据材料二分析,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统治者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材料三反映出手工业部门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这种新的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根据材料四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传统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答案】(1)封建自然经济(小农经济); 自给自足;春秋战国时期(2)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稳定社会,巩固统治。(3)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
18、展。(4)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解析】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它反映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其主要特点是自给自足。这种生产模式最早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2)据材料二“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即可分析出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统治者的目的是稳定社会,巩固统治。(3)据材料三提到,“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这反映出
19、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这种新的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4)根据材料四“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述近代中国传统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是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小农经济;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资本主义萌芽;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
20、17.材料一 “保守的大清国正在觉醒。”这是1896年11月29日纽约时报一篇报道的开篇语。这篇关于中国丝绸工业的报道说,江苏镇江新建了两家缫丝厂,现代化厂房内安装了最新型的机器设备,高达90英尺的烟囱,坚固地竖立在厂房附近。“烟囱对清国人的封建迷信是个重大打击,是对所谓风水观念的极大挑战。此前,清国民众是多么崇尚迷信和风水呀!毫无疑问,他们连句抗议的话都没说。”摘编自刘青松缫丝厂的风化和风水材料二 在洋布畅销的情势下,90年代以后,中国官商也开始自设机器织布厂。先是上海设机器织布局,后来湖北也设立了机器织布局,开始在本土生产机织布。此后至20世纪初的一二十年间,各地商人纷纷开设机器织布厂。仅
21、在18971912年的15年间,全国各地就新开设机器织布厂约60家。从地域来看,北至奉天、长春、南到广州、福建闽侯,东至上海,西到重庆,可谓遍地开花,掀起了一股设厂热潮。从此,民间俗称的“洋布”不再只是指由外洋输入的外国棉织品,而成为以新式机器纺织的机织布的通称。随着中国本土机器纺织业的发展,本土机织布因工价低、运费省等,成本和价格比舶来品更低,遂日益取代进口洋布,中国人购用“洋布”也更为方便和普遍。摘编自李长莉洋布衣在晚清流行及社会文化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清国正在觉醒”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机器纺织业兴起和发展的特点。【答案】(1)原因:
22、甲午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加深;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影响;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2)特点:以官办企业为引导;甲午战争后开始迅速发展;形成了全国性设厂浪潮。【解析】【详解】(1)根据“1896年”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大清国的觉醒”主要和甲午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和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有关。(2)根据“90年代以后,中国官商也开始自设机器织布厂”得出以官办企业为引导;根据“此后至20世纪初的一二十年间,各地商人纷纷开设机器织布厂。仅在18971912年的15年间,全国各地就新开设机器织布厂约60家”得出甲午战争后开始迅速发展;根据“北至奉天、长春、南到广州、福建闽侯,东至上海,西到重庆,可谓遍地开花,掀起了一股设厂热潮”得出形成全国性的设厂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