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9 ,大小:431KB ,
资源ID:88081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8081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胰岛A细胞合成胰高血糖素时需要的氨基酸直接来自A. 血浆B. 淋巴液C. 组织液D. 消化液【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其中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详解】人体的胰岛A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人体的胰岛A细胞直接从组织液中吸收氨基酸合成胰高血糖素。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2、。故选C。2.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 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被转化成肝糖原B.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C. 蛋白质在胃蛋白酶催化下被初步水解D. 体液免疫过程中抗毒素与毒素的结合【答案】D【解析】【分析】1.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2.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不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是

3、反应。【详解】A、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被转化成肝糖原发生在肝细胞内,而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A错误;B、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甲状腺细胞内,而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B错误;C、胃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发生在消化道中,而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C错误;D、体液免疫过程中抗毒素(抗体)与毒素的结合发生在细胞外液中,D正确。故选D。3.为了让狗听到主人喊它的名字“小白”时,能快速跑到主人面前,最科学的训练方法是A. 持续食物刺激或体罚B. 多次喊“小白”强化刺激C. 体罚十喊“小白”刺激D. 食物十喊“小白”刺激【答案】D【解析】【分析】1.给狗进食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同时给狗声音

4、(喊名字)刺激不会引起唾液分泌,声音刺激与唾液分泌无关,称为无关刺激。但是,如在每次给狗进食之前,先给声音刺激,这样经多次结合后,当声音刺激一出现,狗就有唾液分泌。这时,声音刺激已成为进食(非条件刺激)的信号,称为信号刺激或条件刺激。由条件刺激(声音刺激)的单独出现所引起的唾液分泌,称为食物唾液分泌条件反射。使狗建立了“声音刺激-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可见,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2.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非条件刺激与无关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任何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后,当无关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时,条件反射也就形成了。当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必须用非条件刺激物强化条件刺激物

5、,才能巩固已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否则,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退。【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给狗进食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给狗声音(喊名字)刺激不会引起唾液分泌,声音(喊名字)刺激与唾液分泌无关,称为无关刺激。但是,如在每次给狗进食之前,先给声音(喊名字)刺激,这样经多次结合后,当灯光刺激一出现,狗就有唾液分泌。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4.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纤维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时,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是A. 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B. 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C. 一直保持正电位状态D. -直保持负电位状态【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

6、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即静息电位;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即动作电位。【详解】正常安静状态下神经纤维上的电位是外正内负,当给以一定刺激产生兴奋后,Na+内流,由外正内负电位变成外负内正,即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5.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大量饮酒后出现意识模糊的原因是酒精使小脑受损B. 某人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受损会导致其不能听懂话C. 学习和记忆都涉及神经递质的作用和某些蛋白质的合成D. 婴儿不能主动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其大脑皮层发育不

7、完善【答案】A【解析】【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脑干组成。大脑皮层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功能区如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知识、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言语区中的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受损伤,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W区受损,会患失写症,H区受损会导致听觉性失语症,V区受损会导致失读症。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因此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和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8、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详解】A、大量饮酒后出现意识模糊的原因是酒精使大脑皮层受损,而小脑与维持躯体的平衡有关,使动作准确协调,A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分析,某人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受损会导致其患上运动性失语症,即不能听懂话,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学习和记忆都涉及神经递质的作用和某些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D、排尿反射是由大脑皮层和脊髓共同控制的,其中大脑皮层可以控制脊髓低级中枢的活动,婴儿不能主动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其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D正确。故选A。6.下列关于常见动物激素或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 促胰液素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C. 垂体

9、中具有多种不同功能的内分泌细胞D. 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数量多于甲状腺激素的【答案】D【解析】【分析】1.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加速物质的氧化分解,促进产热;促进幼小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促胰液素是由小肠粘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液的分泌。3.垂体中具有一类可以分泌促激素的分泌细胞,除外垂体还具有分泌生长激素的分泌细胞存在。4.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A正确;B、促胰液素是由小肠粘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垂体中具有多种不同功能的内分泌细胞,C正确;D、甲状腺激素

10、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组织细胞,而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只是甲状腺细胞,D错误。故选D。7.人体I型糖尿病与胰岛素分泌失调有关,其病因主要是胰岛中的胰岛B细胞受损。下列不属于该病患者特征的是A. 血糖利用率降低B. 脂肪堆积,身体变肥胖C. 饮水增多,尿量增加D. 肝细胞合成糖原的量下降【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人体I型糖尿病与胰岛素分泌失调有关,其病因主要是胰岛中的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的,胰岛B细胞可以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作用促进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I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即多食、多尿、多饮和体重减

11、少。【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由于患者缺乏胰岛素,导致患者血糖利用率降低,A不符合题意;B、此人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促使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被转化为脂肪,且由于糖供能出现障碍,会导致机体利用脂肪为能源物质进行供能,导致患者机体消瘦,B符合题意;C、I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多尿导致体内水分丢失,使得机体感觉口渴,引起多饮的现象,C不符合题意;D、由于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使得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减少,故肝细胞合成糖原的量下降,D不符合题意。故选B。8.当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低于正常值时,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 大脑皮层产生渴觉B. 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降低C. 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D.

12、组织细胞体积略有减小【答案】B【解析】【分析】水盐平衡调节【详解】A、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引起渴觉中枢兴奋,产生渴觉,A错误; B、当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低于正常值时,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降低,B正确;C、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错误;D、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导致组织细胞失水,组织细胞体积略有减小,D错误。故选B。9.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高等动物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的调节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参与B. 人体中神经细

13、胞遍布全身,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比体液调节的更广泛C. 体液调节通过激素发挥作用,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比神经调节的更短D. 神经调节过程中没有信号分子的参与,体液调节过程中有信号分子的参与【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传递方式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递质)激素及其他化学物质调节方式反射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作用对象效应器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联系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详解】A、高等动物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的

14、调节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参与,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比较准确、局限,而体液调节的范围更广泛,B错误;C、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发挥作用,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比神经调节的更长,C错误;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中都会涉及一些信息分子,如神经递质、激素等,D错误。故选A。10.按照现代免疫概念划分,下列最不可能属于抗原的是A. 受体接受的外来器官B. 自身的癌变细胞C. 自身新生成的红细胞D. 因外力受损的组织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抗原: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花粉等;非正常组织:自身破损、衰老、死亡或病变的组织细胞,既可来自体外,也可来自体内。【

15、详解】A、受体接受的外来器官会引起免疫反应,属于抗原,A错误;B、自身的癌变细胞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属于抗原,B错误;C、自身新产生的红细胞能替补衰老和死亡的红细胞,不是抗原,C正确;D、因外力受损的组织细胞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属于抗原,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抗原的相关知识,识记抗原的概念结合选项作答。11.人体通过鼻黏膜阻碍病原体进入体内的免疫属于A. 细胞识别B. 非特异性免疫C. 特异性免疫D. 免疫排斥【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组成功能免疫类型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

16、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特异性免疫【详解】人体通过鼻黏膜阻碍病原体进入体内的免疫属于属于第一道防线,因此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疫苗的发明和应用,是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这主要是因为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将A. 产生抗原,获得免疫力B. 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获得免疫力C. 产生大量的吞噬细胞,消灭流感病毒D. 产生淋巴因子,促进浆细胞增殖分化【答案】B【解析】【分析】接种的疫苗是经过处理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的病原体或者起到抗原作用的物质,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

17、,但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进而清除抗原,记忆B细胞在人体内存留,当相同的病原体第二次入侵时,能更快的做出反应,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浆细胞再次产生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者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消灭,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它比初次反应更快,也更强烈。【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效应B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力,A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疫苗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获得免疫力,B正确;C、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抗体和流感病毒结合,导致流感病毒失去毒性,进而被吞噬细胞消灭,C错误;D、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

18、分化,D错误。故选B。13.某研究者发现,部分儿童的免疫系统对HIV采取尽量回避的方法,不跟这种病毒“开战”,这种比较“容忍”的免疫特点减少了免疫系统的分子暴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会使正常人患艾滋病B. 比较“容忍”的免疫系统,构成儿童体内独有的自然防线C. 艾滋病病毒主要感染人体的T淋巴细胞,使人体免疫功能几乎处于瘫痪状态D. 如果人体的免疫系统试图与HIV作斗争,可能导致更多的免疫防线“失守”【答案】A【解析】【分析】关于“艾滋病”:(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艾滋病的致病原

19、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蚊虫叮咬,因此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不会使正常人患艾滋病,A错误;B、根据题意可知,比较“容忍”的免疫系统,构成儿童体内独有的自然防线,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艾滋病病毒主要感染人体的T淋巴细胞,而T细胞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关,使人体免疫功能几乎处于瘫痪状态,C正确;D、如果人体的免疫系统试图与HIV作斗争,可能导致

20、T细胞大量遭到破坏,使得更多的免疫防线“失守”,D正确。故选A。14.在空间站中生长的拟南芥植株上,最能体现两重性的生理过程是A. 根的向地性B. 茎的背地性C. 顶端优势D. 植物的向光性【答案】C【解析】【分析】1.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2.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根的背光性等。【详解】根据题意,由于在空间站中生长的拟南芥植株失去了重力的影响,因此不会表现出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生长,由于不存在单侧光的影响,因此也不会有植物的

21、向光性表现;而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仍然存在,因此仍然可以表现出顶端优势的现象。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发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达尔文通过胚芽鞘向光实验发现了生长素B. 温特从尿液中提取出生长素并鉴定其化学组成C. 拜尔的实验需要在完全光照下进行D. 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答案】D【解析】【分析】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实验过程: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不透光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2)詹森的实验

22、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篇传递给下部。(3)拜尔试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4)温特的试验:实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5)郭葛的试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实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详解】A、达尔文并没有发现生长素,只说明某种刺激,A错误;B、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

23、质,这种物质可由尖端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郭葛从人尿中分离出生长素,B错误;C、拜尔的实验是在暗箱中进行的,C错误;D、詹森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D正确。故选D。16.下列不属于植物激素都具有的特点的是A. 在植物中含量较少B.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C. 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D. 能促进种子萌发【答案】D【解析】【分析】1.植物激素是植物自身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自身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也不起催化作用、不提供能量,只是作为一种信息分子,对细胞代谢起调节作用。【详解】A、根据以上分

24、析可知,植物激素具有微量高效性的特点,A不符合题意;B、由植物激素的概念可知,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有机物,B不符合题意;C、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是作为一种信息分子,对细胞代谢起调节作用,C不符合题意;D、有的植物激素能促进种子萌发,但是不属于植物激素的特点,D符合题意。故选D。17.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变化起着不可或缺的调节作用,保证了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小麦成熟时遇连绵阴雨,种子在穗上发芽是因为潮湿导致了脱落酸含量升高B. 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淀粉酶以降低啤酒成本C.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

25、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是乙烯催熟D. 用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青椒,可得无子果实,但处理未授粉的小麦意义不大【答案】A【解析】【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

26、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详解】A、小麦成熟时遇连绵阴雨,种子在穗上发芽是因为高温导致了脱落酸的分解,使脱落酸含量减少,A错误;B、啤酒生产中,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生产-淀粉酶,从而简化工艺、降低成本,B正确;C、乙烯具有催熟作用,成熟的木瓜释放了乙烯促进红柿的成熟,C正确;D、用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青椒,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可得无子果实,而小麦要获取种子,因此用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小麦

27、不能获得种子,D正确。故选A。18.下图表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系列实验(一表示光照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b的生长素含量相等,胚芽鞘将直立生长B. 将向右侧弯曲生长,将直立生长C. 胚芽鞘直立生长,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D. 和都会向暗箱开孔处弯曲生长【答案】D【解析】【分析】识图分析可知,图中燕麦胚芽鞘尖端由于匀速旋转处理后a、b琼脂快上生长素的含量相等,故直立生长;图由于含生长素的琼脂快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因此出现弯向右侧生长的现象;图用锡箔小帽罩住燕麦胚芽鞘的尖端,故出现直立生长的现象;图燕麦胚芽鞘尖端的中间插入云母片,故出现直立生长的现象;图在燕麦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侧插入

28、云母片,阻断了这一侧生长素的运输,因此出现向右弯曲生长的现象;图在胚芽鞘的尖端一下放入琼脂快,直立照射,胚芽鞘出现直立生长的现象;图由于暗箱不动,花盆匀速旋转,故出现直立生长现象;图整个装置运输旋转,导致植物出现弯向小窗的生长现象。【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的生长素含量相等,胚芽鞘将直立生长,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将向右侧弯曲生长,将直立生长,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胚芽鞘直立生长,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即向光弯曲生长,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出现直立生长,会向暗箱开孔处弯曲生长,D错误。故选D。19.下列有关种群的数量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 种群数量是种群最基本

29、的数量特征B. 任何种群都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C. 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D. 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一定不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1.种群特征:种群的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2.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详解】A、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错误;B、不一定任何种群都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如大肠杆菌构成的种群,B错误;C、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分为幼年个体、成年个体、老年

30、个体的比例,C正确;D、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不一定不变,因为迁入率和迁出率也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D错误。故选C。20.下列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培养后期,培养液中代谢废物的积累会降低K值B. 每次计数前都需要振荡以使培养液中酵母菌混合均匀C. 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时再计数D. 该实验需要设置不加酵母菌的空白对照组【答案】D【解析】【分析】1、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原理:(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

31、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2、注意事项:用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至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详解】A、培养后期由于营养物质和溶解氧减少,同时培养液中代

32、谢废物的积累会降低K值,A正确;B、每次计数前都需要振荡以使培养液中酵母菌混合均匀,B正确;C、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时再计数,避免结果偏小,C正确;D、该实验为前后自身对照实验,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空白对照实验,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能力。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方法。21.下列有关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块荒地上的全部杂草能构成一个群落B. 研究哪

33、些种群数量占优势属于种群水平的研究C. 某种群个体数量的减少会导致群落丰富度的降低D. 区别群落最重要的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答案】D【解析】【分析】1.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2.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3.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等。【详解】A、群落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一块荒地上的全部生物构成群落,A错误;B、研究哪些种群数量占优势属于群

34、落水平的研究,B错误;C、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的数目,某种群个体数量的减少并没有改变物种的数量,因此不会导致群落丰富度的降低,C错误,D、区别群落最重要的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D正确。故选D。22.一个位于红树林和山毛榉林旁的湖泊,由于某种原因干涸后很快长出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减少,各种灌木逐渐繁茂起来,最后这个湖泊演变成了一个混交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由湖泊演替为混交林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B. 演替为混交林后,原有的杂草物种会消失C. 从杂草演替到混交林群落,植物群落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D. 人类的活动能影响干涸湖泊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答案】B【解析】【分析】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

35、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演替的种类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因此一般森林是群落演替的顶级群落。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详解】A、由湖泊演替为混交林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B、演变的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在不断增加最后趋于稳定,取代的是杂草的优势地位,杂草不会消失,B错误;C、随着演替的进行,生物种类不断增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不断复杂,植物群落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C正确;D、人类的活动能影响干涸湖泊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的相关知识,识记群落演替的概念,区分初生演替和次

36、生演替。23.下列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依次是果园中的鸟类以某种害虫为食盲蝽取食棉花的汁液并在其茎叶中产卵兔子盲肠为微生物提供营养和场所,微生物有利于兔子消化植物多糖果园中存在两种以同一果树为食的害虫A. 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竞争B. 捕食、捕食、互利共生、竞争C. 捕食、寄生、寄生、竞争D. 竞争、寄生、互利共生、捕食【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的种间关系:1、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2、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4、互

37、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详解】果园中的鸟类以某种害虫为食属于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即捕食;盲蝽取食棉花的汁液并在其茎叶中产卵属于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即寄生;兔子盲肠为微生物提供营养和场所,微生物有利于兔子消化植物多糖属于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即互利共生;果园中存在两种以同一果树为食的害虫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即竞争。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2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从草原演替到森林的过程中,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会增加B. 冰川泥

38、演替为山丘生态系统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C. 光照强度对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有一定影响D. 影响海洋中不同植物垂直分层的最显著的因素是温度【答案】D【解析】【分析】1.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上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影响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影响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为食物和栖息空间。(2)群落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阴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密度也有差别。群落水平结构的特征是镶嵌性。镶嵌性即植物种类在水平方向不均匀配置

39、,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的现象。2.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主要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增多,净光合产量增加,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减弱。【详解】A、从草原演替到森林的过程中,随着演替进行物种多样性会增加,因此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会增加,A正确;B、冰川泥演替为山丘生态系统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演替的起点没有土壤条件和植被,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光照强

40、度对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有一定影响,C正确;D、影响海洋中不同植物垂直分层的最显著的因素是光质,D错误。故选D。25.图为某湖泊几种生物的食物网关系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有5条食物链,鲫鱼占2个营养级B. 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 螺蛳与鲫鱼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D. 若水草、绿藻数量减少,则图中所有生物数量都减少【答案】B【解析】【分析】识图分析可知,图中包括5条食物链,即绿藻螺蛳鲫鱼、绿藻鲫鱼、绿藻轮虫鲫鱼、水草螺蛳鲫鱼、水草鲫鱼。【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有5条食物链,鲫鱼占有二、三2个营养级,A正确;B、群落包括生活在一定自然环境中的所有生物,包括

41、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图中生物只有动物和植物在内,缺失微生物,B错误;C、根据食物网的分析可知,螺蛳与鲫鱼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都以绿藻为食的竞争关系,C正确;D、若水草、绿藻数量减少,即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数量减少,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基石,因此导致图中所有生物数量都减少,D正确。故选B。2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往往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C. 能量金字塔的最底层一定是第一营养级D. “桑基鱼塘”体现了生态系统中能量循环流动的特点【答案】D【解析】【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1.能量的输入:能量流

42、动的起点是从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太阳能开始的。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而流入到各级消费者的总能量是指各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不计入排便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中。2.能量的传递:(1)传递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2)传递的形式: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可以认为,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十分解者释放的能量。但对于最高营养级的情况有所不同,它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3.能量的转化:光能生物体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4.能量的散失:热能是能量流动的最终归宿(热能不能重复利用,所以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

43、循环的)。【详解】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A正确;B、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太阳能开始的,B正确;C、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而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因此能量金字塔的最底层一定是第一营养级,C正确;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错误。故选D。27.下列实例不是对生态系统功能进行描述的是A. 碳在生态系统中主要以CO2的形式进出生物群落B. 花生地的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比较简单C. 春天草“返青”后,为草食动物提供可采食的信息D. 每个营养级都有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答案】B【解析】【分析】信息传递、

4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三者的关系:(1)信息传递、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生态系统各组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使生态系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信息传递是长期的生物进化的结果,具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2)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这三者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而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在生态系统中,种群和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甚至生物和环境之间都有信息传递。【详解】A、碳在生态系统中主要以CO2的形式进出生物群落属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A不符合题意;B、花生地的生物种类少

45、,营养结构比较简单,属于生态系统的结构,B符合题意;C、春天草“返青”后,为草食动物提供可采食的信息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C不符合题意;D、每个营养级都有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属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功能,D不符合题意。故选B。28.下列生态系统在遭到破坏后,最容易恢复到原状的是A. 苔原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C. 海洋生态系统D.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能维持平衡,是因为它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其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生态系统的平衡就越容易被打破。题中所列四种生态系统中,农田生态系统成

46、分最单纯,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调节能力最小。【详解】A、苔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食物链非常简单,其自动调节能力非常小,最容易受到破坏,破坏后也不易恢复,A不符合题意;B、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少,群落的结构简单,食物链简单,某种动物数量减少或绝迹,可能造成系统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受阻,因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弱当草原生态系统遭遇火灾,受到破坏,短时间即可恢复到火灾前的状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即恢复力稳定性强,B符合题意;C、全球海洋是一个大生态系统,其中包含许多不同等级的次级生态系统。每个次级生态系统占据一定的空间,由相互作用的生物和非生物,通过能量流和物质流形

47、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到原状,C不符合题意;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杂,营养结构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强,不容易遭到破坏,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但是如果遭到破坏很难恢复原状,D不符合题意。故选B。29.碳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重要元素之一。下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往复性B. 能实现过程的生理作用不一定是光合作用C. 生物群落内部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D.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使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答案】C【解析】【分析】1.大气中CO2的一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二是动植物

48、的呼吸作用,三是化石燃料的燃烧;碳在无机环境中是以二氧化碳或碳酸盐的形式存在的,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的。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往复循环的特点2.据图分析:图示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表示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表示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详解】A、物质循环的特点具有全球性和往复循环性,A正确;B、据图分析,表示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表示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B正确;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的,而不是循环的,C错误;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使大气中CO2浓度升

49、高,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因此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有效缓解温室效应,D正确。故选C。30.下列有关生态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态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关注与合作B. 臭氧层被破坏会使人患皮肤癌和白化病C. 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是要禁止开发和利用D. 植被大量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答案】B【解析】【分析】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2)水资源短缺;(3)臭氧层破坏;(4)酸雨;(5)土地荒漠化;(5)海洋污染;(6)生物多样性锐减。这些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 臭氧层破坏(1)臭氧层作用

50、: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对地球生物具有保护作用;(2)破坏原因:空气中的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3)机理:氟利昂遇紫外线即放出氯,氯破坏臭氧分子的能力极强,一个氯原子能破坏10个臭氧分子;(4)危害:臭氧层破坏后,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将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生态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关注与合作,A 正确;B、人类皮肤癌患病率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臭氧层的破坏,而白化病发病率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不是臭氧层的破坏,B错误;C、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是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C正确;D、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使得营养结构简单

51、化,导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D正确。故选B。31.肝脏是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肝衰竭患者失去肝脏的正常调节功能时,极易出现水潴留(组织间隙过量的体液滞留)、酸碱失衡、营养代谢失调等内环境紊乱的现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内环境稳态通过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作用来维持B. 肝脏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又称细胞间隙液C. 肝衰竭患者表现为尿量增加,下肢浮肿,体重增加D.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

52、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详解】A、内环境稳态通过神经一体液一免疫的网络调节机制来维持的,A正确;B、肝脏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又称细胞间隙液,B正确;C、肝衰竭患者表现为尿量减少,严重腹水等现象,C错误;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D正确。故选C。32.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切除器官丙,血浆中激素X含量减少,激素Y含量增加B. 机体缺碘会导致激素Y含量增加,刺激器官丙增生C. 乙是垂体,该器官含有激素X和激素Z

53、的受体D. 激素Z能作用于几乎全身的组织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1、甲状腺激素的分级反馈调节: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甲状腺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2、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丙是甲状腺、X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Y为促甲状腺激素、Z为甲状腺激素。【详解】A、切除器官丙甲状腺,则直接导致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那么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

54、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血浆中激素X和激素Y含量增加,A错误;B、机体缺碘会导致激素Z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因此导致激素Y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刺激器官丙增生,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乙是垂体,该器官含有激素X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激素Z甲状腺激素的受体,C正确;D、激素Z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几乎全身的组织细胞,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能够正确识图判断图中的结构名称和激素名称,把握激素含量变化对调节过程的影响,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33.下图表示免疫过程中免疫细胞之间、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55、 细胞A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可能发挥作用B. 细胞B和细胞C的起源场所相同,成熟场所不同C. 物质I、都属于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D. 图中细胞A、B、C、D都能特异性地识别病原体【答案】D【解析】【分析】识图分析可知,图中细胞A为吞噬细胞,细胞B为T细胞,细胞C为B细胞,细胞D能够产生抗体物质,为浆细胞,物质为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详解】A、细胞A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第二道防线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可发挥作用,A正确;B、细胞B为T细胞,细胞C为B细胞,二者均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B细胞在骨髓中继续发育成熟,而T细胞转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B正确;C、图中物质I为淋巴因子,由T细胞增殖

56、产生的,物质II为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和抗体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正确;D、T细胞和B细胞均能够对病菌进行特异性识别,吞噬细胞能够识别病菌,但没有特异性,浆细胞不能识别病菌,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免疫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类型以及组成,把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理解在免疫过程中涉及到的免疫细胞的功能和特点,能够正确识图判断图中的细胞名称和物质名称是突破该题的关键。34.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促进大蒜鳞茎生根的最适3一吲哚丁酸浓度,预实验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组别生根数量3一吲哚丁酸浓度 (mo1.1-I)重复1重复2平

57、均013210-653410-81291010-1019161810-128109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3一吲哚丁酸浓度,因变量是生根数B. 正式实验中也要设置不添加3一吲哚丁酸的空白对照组C. 正式实验应在10-10 mo1/1附近设置浓度梯度进行重复实验D. 该实验中各组3一吲哚丁酸的处理方式和处理时间应一致【答案】B【解析】【分析】1.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并且在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两侧有一个低浓度和一个高浓度,它们的生理作用相同。2.在设计该项实验时,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不同浓度的3一吲哚丁酸的浓度;同时要遵循对照性原则,实验中应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实验的对

58、照组,以比较3一吲哚丁酸对生根的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3一吲哚丁酸的浓度不同,因变量为生根的数量。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3一吲哚丁酸的浓度不同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生根数量均多,说明实验中的3一吲哚丁酸的浓度均促进生根,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增强,超过一定浓度后促进作用减弱。【详解】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3一吲哚丁酸浓度,因变量是生根数,A正确;B、预实验的目的是确定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因此在正式实验中不需要设置不添加3一吲哚丁酸的空白对照组,只需要判断出最适浓度即可,B错误;C、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3一吲哚丁酸浓度为10-10 mo1/1

59、时生根数量最多,因此正式实验应在10-10 mo1/1附近设置浓度梯度进行重复实验以判断准确的最适浓度,C正确;D、该实验中各组3一吲哚丁酸的处理方式和处理时间应一致,保持无关变量的一致性和适宜,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以研究促进大蒜鳞茎生根的最适3一吲哚丁酸浓度为背景考查实验设计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预实验的特点,能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和实验目的进而判断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能够根据所学的生长素的知识点正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35.已知物种甲是某生态系统的某种动物。1949年,将100只某动物新物种乙引人该生态系 统,之后的70年中,两物种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60、时间(年)19491959196919791989199920092019甲的种群数量(只)16200169001220092007100720071007200乙的种群数量(只)100118192240170160170160A. 在引种最初的4年内,新物种乙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 新物种乙的引入不会改变物种甲的环境容纳量C. 种群甲是引起种群乙的数量发生变化的唯一因素D. 若物种甲和物种乙为捕食关系,则二者共同进化【答案】D【解析】【分析】从表格数据中看出,乙种群迁入后,甲种群数量下降,而乙种群数量增加,而后乙种群数量降低,在1989年后甲乙种群数量达到平衡。【详解】A、在引种最初的

61、4年内,种群乙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增长率不断下降,所以不是“J”增长,A错误;B、引入乙物种后,种群甲的环境容纳量降低,B错误;C、引起种群乙变化的因素还有空间资源,C错误;D、从表中看出甲降低后乙的数量也降低,所以二者属于捕食关系,甲被乙捕食,二者共同进化,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需要从表格中分析甲乙之间是捕食关系,在结合选项答题。36.某玉米地中玉米螟的能量流动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玉米螟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是1402 kJB. 玉米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C. 玉米螟呼吸散失的能量是499. 84 kJD. X可代表玉米螟流向下一营养级和未被利用的能量【答案】A【

62、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玉米田中能量流经玉米螟的示意图,玉米螟的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其中玉米螟的同化量包括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和自身呼吸消耗的,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又分为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和未利用的,因此图中X表述流向下一个营养级和未利用的能量。【详解】A、玉米螟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即遗体残骸中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是1402 kJ属于上一营养级玉米同化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A错误;B、玉米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玉米固定的太阳能,B正确;C、根据图示和以上分析可知,同化量为1970-1402=568kJ,则玉米螟呼吸散失的能量是568-68.16=499. 84 kJ

63、,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可代表玉米螟流向下一营养级和未被利用的能量,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以及能量流经每一个营养级时的途径,能够正确识图分析图中的数据关系,判断每个能量流经的途径进而进行正确的计算,这是突破该题的关键。37.下图表示人胃部活动的有关调节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冲动在与之间双向传递B. 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作用于神经元C. 胃泌素与胃黏膜壁细胞的结合不具有特异性D. 图中促进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调节是神经调节【答案】D【解析】【分析】识图分析可知,图示为胃酸分泌调节过程,该调节过程既

64、有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参与,也有胃泌素参与,所以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过程。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在突触上,电信号不能进行传递,因此需转变成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到达突触后膜后又转变成电信号。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长、作用范围广。【详解】A、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图中与之间有突触,故传递是单向的,A错误;B、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B错误;C、胃泌素是一种激素,胃泌素与胃黏膜壁细胞的结合具有特异性,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促进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调节是神经调

65、节,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以人胃部活动的有关调节过程为背景考查神经调节和计算调节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神经调节过程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和特点,能够正确识图分析获取有效信息,判断图中的调节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根据神经递质和激素的作用特点解决问题。38.科研人员连续两年对某岛屿社鼠种群的数量和性别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据图可知,不同季节社鼠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生存能力不同B. 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C. 从春季到夏季,社鼠雌性个体存活率要小于雄性个体D. 第二年的秋季,该岛屿上社鼠种群数量比第一年

66、的更少可能与环境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对某岛屿的社鼠种群数量和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性比进行统计的结果。秋冬季社鼠种群中雌性明显多于雄性,该季节社鼠种群数量相对较少;春季社鼠种群中雌性仍多于雄性,但性比有所下降,而社鼠种群数量有所增加;春季和春夏之交更时,社鼠种群中雌性数目接近于雄性,此时种群数量达到高峰期;夏季社鼠种群中雄性多于雌性,此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详解】A、由图可知,在秋冬季,社鼠雌性明显多于雄性,说明社鼠雌性个体在秋冬季环境中生存能力高于雄性个体,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性别比例可以反映种群中雌雄个体的生存能力,B错误;C、由图可知,从春季到夏季,社鼠的雌

67、雄比例小于1,因此雌性个体存活率要小于雄性个体,C正确;D、由图可知,第二年的秋季,该岛屿上社鼠种群数量比第一年的更少,这可能与环境有关,导致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环境因素,能够正确识图分析判断,进而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的种群的知识点解决问题。39.景观破碎化是指由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是生物多样性丧失主要的因之一。近年来,人类对自然的干扰能力越来越强,因而导致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也逐

68、步加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景观区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 斑块镶嵌体描述的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受光照、地形变化的影响C. 景观破碎化的形成,表明人类活动能够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 景观破碎化改变了物种生存所需的地理环境,使物种生存空间增大【答案】C【解析】【分析】1.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 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

69、直方向上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影响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影响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为食物和栖息空间。(2)群落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阴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密度也有差别。群落水平结构的特征是镶嵌性。镶嵌性即植物种类在水平方向不均匀配置,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的现象。【详解】A、景观区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B、斑块镶嵌体描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受光照、地形变化的影响,B错误;C、景观破碎化的形成,表明人类活动能够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正确;D、景观破碎化改变了物种生存

70、所需的地理环境,使物种生存空间减小,环境容纳量减小,D错误。故选C。4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依据科学的方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治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多B. 原产于美洲的互花米草入侵我国沿海一带增加了物种多样性C.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D.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措施【答案】D【解析】【分析】1.农业生态工程,就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因地制宜应用生态农业技术,将多种农业生物生产进一步组装为合理的生态农业系统。农业生态工程有效地运用生态系

71、统中各生物种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生物群落共生原理,多种成分相互协调和促进和功能原理以及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和转化的原理,从而建立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详解】A、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A错误; B、原产于美洲的互花米草入侵我国沿海一带降低了物种多样性,

72、使得一些生物灭绝了,B错误;C、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可实现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但是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41.神经元是具有长突触(轴突)的细胞,它由细胞体和细胞突起构成,下图表示离体的联结起来的两个兴奋性神经元。请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Na+浓度的分布特征是细胞外的Na+浓度_(填“高于”或“低于”)细胞内的。神经纤维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_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2)给予B点一个有效刺激,图中的 _(填字母)点能检测到电位变化。刺激D点,B点

73、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原因是_。(3)神经冲动在C处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要慢,原因是 _ 。(4)神经递质和激素都在动物生命活动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相同点表现在_(答出2点即可)。【答案】 (1). 高于 (2). K+ (3). A、C、D(或A、B、C、D) (4).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 触后膜 (5). 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要经过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变,而在神经纤维上只通过电信号进行传导,电信号的传导速度远远高于化学信号的 (6). 均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后起作用、都作为信息分子、作用结束均被灭活等【解析】【分析】1.静息时,

74、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2.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相连,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到突触前膜,由突触前膜中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转变为化学信号,经过突触间隙,作用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发生改变,又转变为电信号进行传导。3.识图分析可知,图中A是上一个神经元的树突,B是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C为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突触,D为下一个神经元的

75、轴突。【详解】(1)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Na+浓度的分布特征是细胞外的Na+浓度高于细胞内,而K+浓度相反,细胞内的浓度高于细胞外,因此K+外流是神经纤维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2)由于在神经纤维上兴奋可以双向传导,因此给予B点一个有效刺激,图中的A、B点均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而在神经元之间,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在C、D点也均可检测到电位变化。(3)C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要经过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变,而在神经纤维上只通过电信号进行传导,电信号的传导速度远远高于化学信号的传递。(4)神经递质是

76、由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的信息分子,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立即被酶分解或者移走;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者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信息分子,作用于靶器官或者靶细胞,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调节靶器官或者靶细胞的代谢活动,发挥作用后会立即被灭活。【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兴奋的产生机理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把握突触的结构组成,立即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特点,能够正确识图判断图中的结构名称,结合所学的神经调节的知识点解决问题,这是突破该题的关键。42.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去除种皮和喷洒赤霉素对桃树种子发芽的影响,

77、甲、乙组除与丙组用等量蒸馏水处理外,还对桃树种子作了如下处理,10天后测定其发芽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组别处理播种数发芽数发芽率(%)甲组去除全部种皮3030100乙组赤霉素处理302790.0丙组只用蒸馏水处理301860.0(1)植物体合成赤霉素的主要部位是_。赤霉素除了能影响种子萌发外,还能通过促进_,从而引起植株增高。(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有 _ 。(3)某实验小组欲探究种皮的抑制作用来自种皮的机械阻力还是来自种皮内所含化学物质,用细针划破种皮,但不去除种皮。若实验结果为_,则说明种皮的抑制作用来自种皮的机械阻力;若实验结果为_,则说

78、明种皮的抑制作用可能来自种皮内所含化学物质。【答案】 (1).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芽 (2). 细胞伸长 (3). 是否去除种皮和是否用赤霉素处理 (4). 去除种皮和赤霉素处理都能促进种子的萌发 (5). 划破种皮后,种子萌发率显著提高 (6). 划破种皮后,种子萌发率基本不变【解析】【分析】1.赤霉素主要合成部位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的发育。在生产上的应用:促进矮生植物茎秆伸长;解除种子休眠,提早播种。2.根据题意和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去除种皮和喷洒赤霉素对桃树种子发芽的影响,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去

79、除种皮和是否用赤霉素处理,因变量是种子的发芽率。【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植物体合成赤霉素的主要部位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赤霉素除了能影响种子萌发外,还能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去除种皮和是否用赤霉素处理。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与对照组丙组相比,甲乙组的发芽率都较高,因此去除种皮和赤霉素处理都能促进种子的萌发。(3)欲探究种皮的抑制作用来自种皮的机械阻力还是来自种皮内所含化学物质,用细针划破种皮,但不去除种皮。如果种皮的抑制作用来自种皮的机械阻力,那么划破种皮后抑制作用减弱,因此种子萌发率显著提高;如果种皮的抑制作用可能来自种皮内所含

80、化学物质,那么划破种皮对种子的发芽率基本无影响。【点睛】本题以探究去除种皮和喷洒赤霉素对桃树种子发芽的影响为背景考查实验设计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赤霉素的产生部位、生理作用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能够根据题意分析找出实验的目的,进而判断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对实验做出分析和判断,对实验结果结合所学的知识和题意能够正确预测和推断,这是突破该题的关键。43.某研究小组研究某草原甲、乙两种啮齿动物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得到图所示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除出生率和死亡率外,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还有_。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两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是

81、因为这两种动物具有 _的特点。(2)04年,乙种群增长曲线呈_ 。第_年,乙种群密度最小,造成46年曲线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至少答2点)。【答案】 (1). 迁入率和迁出率 (2).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 (3). “S”型增长 (4). 8 (5). 食物减少、天敌增多(或传染病等)【解析】【分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2.S”型曲线的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S型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

8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3.识图分析可知,甲种群的R值一直保持不变且大于1的水平上,甲种群的增长曲线为J型增长曲线;乙种群的R值在04年先增大后减小且一直大于等于1的水平上,因此乙种群的增长曲线为S型增长,第4年以后R值一直减小且小于1,到第8年时恢复到1的水平上,因此48年间种群数量一直减少,到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种群密度最小。【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和活动范围广的动物。(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04年,乙种群的R值先增大后减小且大于1的水平上,因此增长曲线呈S型增长。由于48年间R值一直减小且小于1,因此第8

83、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种群密度最小,造成46年曲线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是食物减少、天敌增多、气候的改变或传染病发生等。【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种群的数量特征以及特征之间的关系,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特别是掌握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特点以及影响种群曲线变化的环境因素,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能够正确识图分析判断图中R值的变化与种群数量的变化关系,这是突破该题的关键。44.近年来,许多农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观光、休闲、度假场所,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还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光农业园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其中草莓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2)花开时

84、节,花香四溢,吸引大批蜜蜂前来采蜜,花香属于生态系统中_信息。(3)蔬菜园内所有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丰富度是指_。蔬菜园抵抗力稳定性低的原因是_(4)图为桃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1。从图中可以看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有_。由生产者到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百分数保留一位小数)。用于植食性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J(cm2a)-1。【答案】 (1). 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2). 种群密度 (3). 化学 (4).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5). 蔬菜园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6).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7). 12. 7% (8). 12【

85、解析】【分析】1. 种群数量特征(核心问题):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2.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中的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叫做丰富度。3.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或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4.识图分析可知,图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去向包括:被分解者分解、流入下一营养级、呼吸热散失和未利用,故生产者固定

86、的总能量=(16-2)+3+70+23=110103 J(cm2a)-1;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包括生产者传递的14 J(cm2a)-1和人工输入的2 J(cm2a)-1,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去向包括呼吸热散失和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其中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又分为:流向下一个营养级、分解者分解和未利用。图中A为呼吸热散失的能量。【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或食物链食物网)。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2)在生态系统的信息类型中花香属于化学信息。(3)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自我调节能

87、力有关,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反之,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弱,抵抗力稳定性较低。(4)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识图分析可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16-2)+3+70+23=110103 J(cm2a)-1,生产者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植食性动物固定的能量中来自生产者的能量/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100%=(16-2)/110100%12.7%。用于植食性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减掉呼吸散失的能量,即16-4=12 J(cm2a)-1。【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识记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群落的概念以及丰富度的概念,识记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和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以及实例,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能够正确识图分析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生产者和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以及能量流动的途径,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