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表显示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资料。X地位于美国西部,Y地位于印度中部。据此回答13题。地点人口密度(人/km2)与震中的距离(km)地震发生时间(当地时间)震级死亡人数(人)X2005.8上午10:257.48Y5002.5凌晨4:007.11 8201.从表中资料看,下列哪一项不能明确判断出来()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BX地地震产生能量大于Y地C两地都不位于震中D两地都受到了地震波的强烈冲击2Y地死亡人数较多的可能原因,从以上资料中看不出的是(双选)()AY地地质脆弱BY地人口密度大CY地震源深度浅DY地地震发生在凌晨3与地震有密切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
2、双选)()A洪涝B滑坡C崩塌D寒潮解析:第1题,表中有震级、震中距等相关资料,可以明确判断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和是否位于震中,但是没有震源深度的详细信息,不能明确判断出两地的震源深度。第2题,Y地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从材料中无法看出该地地质脆弱和震源深度浅。第3题,洪涝为水文灾害,寒潮为气象灾害。答案:1.A2.AC3.BC下图为我国某年2月旱灾(阴影区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受此次旱灾影响最严重的农作物是()A水稻B甜菜C春小麦D冬小麦5缓解该区域旱情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有(双选)()A减少工业用水量B发展节水农业C大力开采地下水D实行跨流域调水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本次旱灾主要分布在华
3、北平原、黄土高原等暖温带地区;由题干可知,本次旱灾发生在2月份,暖温带越冬农作物主要是冬小麦,故选项D正确。第5题,减少工业用水量,会影响工业生产,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故A项不可取;大力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面沉降等危害,故C项不可取;发展节水农业、培育耐旱作物品种可减少水资源的消耗量,实行跨流域调水可以开辟水源,有助于缓解旱情,故选项BD正确。答案:4.D5.BD下图表示了某海域四次地震的发生地、震级和震源深度。读图回答67题。6该海域地震频发的原因是()A板块碰撞B板块张裂C岩浆活动D变质作用7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一般当海底浅源大地震(震源深度小于50 km,震级大于里氏6.5级)造成大洋地
4、壳局部隆起或陷落,并且带动震源上方的深层(水深不小于1 000 m)海水做大规模扰动时,就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若图中的四次地震都造成了地壳陷落,则四地中最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的是()A地B地C地D地解析:第6题,由图中“台北”可知为台湾地区,这里是板块交界处,是板块相互碰撞而形成的消亡边界,地震、火山较多,A正确。第7题,图中地震级小于6.5级,地和地水深小于1 000 m,都不会发生海啸,只有地最可能发生灾害海啸。答案:6.A7.B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回答810题。8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台风C洪涝D寒潮9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7、8月B甲3、
5、4、5月C乙5、6月D乙12、1、2月10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A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D气温高,蒸发量大解析:第8题,该类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东部季风区,范围广大,出现次数多,应该为干旱,故A正确;台风只能影响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洪涝灾害频次极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基本不受寒潮天气影响。第9题,读图可知,甲为我国华北地区,主要是春旱,出现在3、4、5月;乙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出现在7、8月。故B正确。第10题,丙区域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由于喀斯特地貌不容易储存地表水,地表水缺乏,使土壤水
6、分比较缺乏,导致干旱,故C正确。答案:8.A9.B10.C下图为台风导致中国部分地区出现大风的极大风速(单位:m/s)极值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11由图中可以推断出海南岛()A地势西南高东北低B是我国经受最大风力台风的地方C东部比西南部受台风影响更多D是我国台风影响频率最高的地方12下列四个省份中台风引发次生地质灾害几率最低的是()A赣B闽C桂D晋解析:第11题,海南岛地形是中间高四周低,A错;由图中等值线可以看出,海南岛、山东半岛东部、辽东半岛南部风速都超过40 m/s,B错;由图可知,由于夏季东南风的影响,台风登陆途径为由东到西,海南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西南一侧风速小于40 m/
7、s,东部一侧风速大于40 m/s,C对;台风影响频率可理解为受台风影响的次数,该图只提供了台风产生风速极值,与频率无关,故不能得出D。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晋纬度高、位于内陆且靠近大风的极大风速极值为010,受台风影响小,由台风引发次生地质灾害几率最低;赣、闽、桂极大风速值远大于晋,受台风影响大,由台风引发次生地质灾害的几率高。答案:11.C12.D下图为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关于图中四个滞洪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B都位于河流上游地区C都位于河谷地带D都位于北方地区14我国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稀少B降水量少C
8、河网密度小D平原面积少解析:第13题,滞洪区是滞纳洪水的地区,因此,滞洪区应该在地势较低的地区。由图中也可以看出,四个区域均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第14题,与东部地区相比,我国西部地区地势较高,降水较少。答案:13.A14.B下图为非洲某种自然灾害多年平均频率的分布图,读图回答1516题。15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最可能是()A旱灾B地震C沙尘暴D泥石流16图示自然灾害最主要的原因是()A气温高,蒸发旺盛B人类过度开垦草原C地壳运动的结果D降水多,坡度大解析:第15题,该自然灾害位于板块边缘交界地区,故应为地震,B正确。第16题,由上题可知,图示灾害为地震,地震发生与气候、人类活动无关,故C正确。答
9、案:15.B16.C甘肃省舟曲县持续半年干旱后,2010年8月7日山区突降暴雨,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左图为泥石流发生时应急逃生示意图,右图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读图回答1718题。17舟曲县特大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起伏大且坡度较陡,重力作用弱B暴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大量碎屑物质C持续干旱是引发泥石流的根本原因D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泥石流的直接原因18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右图中O点,合理的逃生线路有()ABCD解析:第17题,读图可以看出,该地地势起伏大且坡度较陡,重力作用强,A错;暴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大量碎屑物质,B对;持续干旱与泥
10、石流的形成无关,C错;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地表缺乏植被保护,碎屑物质多,是造成泥石流的重要原因,D错。第18题,泥石流发生时,合理逃生路线是垂直于等高线逃生。右图中符合,A对;不容易脱离泥石流的危险,B、C、D错。答案:17.B18.A19下图为我国西部某高山区遥感影像图。若该地气温异常升高,最有可能诱发的灾害是()A干旱B沙尘暴C地震D泥石流解析:选D。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地形起伏较大,且沟谷中含有大量土石碎屑物,当气温异常升高时,气流上升形成降水,可能诱发泥石流灾害。矿山地质灾害是人类在采矿过程中发生的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和崩塌等灾害。矿产开采方式、矿区地质地貌、降水特征、地表植被
11、覆盖率等因素与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直接关联。下图为我国两省矿山地质灾害分布图,其中甲省盛产煤炭,乙省盛产有色金属,两省矿产露天开采比例不高。据此回答2022题。20甲省西部区、乙省西部区均有分布的矿山地质灾害有(双选)()A崩塌B滑坡C泥石流D地面塌陷21据材料可知,甲、乙两省以地面塌陷、地裂缝居多的共同原因是()A耕地占比大,地表植被稀疏B位于我国二、三级地形阶梯之间C矿产开发以地下采掘为主D降水量集中,土壤侵蚀强22关于两省矿山泥石流灾害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有(双选)()A乙省矿山泥石流灾害较甲省多发B乙省较甲省纬度低,热量充足C乙省较甲省降水量小,持续时间短D乙省西部为山地,地
12、形起伏大解析:第20题,结合图例可以看出,两省两个区域都有的矿山地质灾害是崩塌和滑坡。第21题,“耕地占比大,地表植被稀疏”“位于我国二、三级地形阶梯之间”“降水量集中,土壤侵蚀强”均和“以地面塌陷、地裂缝居多”无关;两省均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资源开采以地下采掘为主,因此易造成地面塌陷、地裂缝。第22题,结合图例,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省泥石流灾害范围广,A说法正确;和甲省相比,乙省纬度较低,热量充足,但是热量条件和泥石流无关,B不符合题意;乙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雨季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更易造成泥石流,C说法错误;乙省西部为山地,地势起伏大,易发生泥石流,D说法正确。答案:20.AB21.C22.
13、BC23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A泥石流B地面沉降C陨石坠落D滑坡解析:选D。泥石流是一种突然爆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地面沉降,又被称为地面下滑、地陷;陨石是从宇宙行星际空间落到地球的固体物质;斜坡上大量土体和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称滑坡;仔细观察图片可知该灾害类型是滑坡。故答案D正确。2017年8月8日晚,九寨沟地震发生后,网上立即出现了“地震人口热力大数据”。大数据准确地估算出了震中附近的人口总数:震中20 km范围内人口数约为2.1万,50 km范围内约6.3万,100 km范围内约30万。人口热力图就是利用获取
14、的手机数据,定位该区域的用户数量,通过用户数量渲染地图颜色,实时展示该地区人的密度。人口热力图便于观察一个地方的人口密集数量及实时的人流量情况。据此回答2425题。24人口热力图使用的技术有()AGPS,GISBGIS,RSCGPS,RSDGPRS,RS25通过对人口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不能()A评估区域商业价值B助力交通部门决策C助力地震应急救援决策D核定景区最大承载量解析:第24题,读材料可知,人口热力图就是利用获取的手机数据,定位该区域的用户数量,通过用户数量渲染地图颜色,实时展示该地区人的密度。由此判断,该过程是基于手机定位来统计数据的,定位需要GPS系统,然后根据获得的信息进
15、行分析,分析所需技术为GIS技术,故答案选A。第25题,由材料可知,热力图便于观察一个地方的人口数量及实时的人流量情况。因此可知通过某区域的人口流动量来评估区域商业价值,A对;将地震前后的热力图进行对比,可以快速找到哪些地方受地震破坏严重,为地震应急救援提供最及时的分析和决策依据,C对;同时也能够检测交通流量,助力交通部门决策,B对;但是景区的承载量主要是由环境来决定的,不能通过热力图来核定,D错,故答案选D。答案:24.A25.D二、综合题(共50分)26贵州省是我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下图为贵州省19402005 年滑坡灾害点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简述图中灾害点的空间分布特点,并
16、分析贵州省该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解析:读图,图中灾害点空间上总体分布不均,东北部和西南部较多,东南部少(或西北部多,东南部少)。这种分布特点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气候、地质构造、岩石特点分析。答案:特点:总体分布不均;东北、西南部较多,东南部少(或西北部多,东南部少)。自然原因:该地位于湿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出现暴雨的频率大;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位于地震带附近,地壳运动较活跃,岩石破碎,易风化侵蚀;地震强度和频度较大,易诱发滑坡;流水溶蚀作用较强,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易发生坍塌,且植被覆盖率较低,容易引发地质灾害。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据山西省民政厅报告:20
17、17年春以来,山西省吕梁、朔州、忻州、大同、临汾等地降水量与往年相比明显偏少,春夏连旱,多个县市遭受多年未遇的严重旱灾,农业生产严重受阻,人民群众生活发生一定困难。截至2017年7月16时统计,旱灾造成吕梁、大同、忻州等6市41个县(市、区)285万人受灾,113.5万人因旱需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540 700公顷,其中绝收87 40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0.6亿元。(1)防御自然灾害的措施可以分为哪两类?(8分)(2)防御旱灾应采取哪些措施?(10分)答案:(1)防御自然灾害的措施有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和工程性防御措施两类。(2)进行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旱灾多发区,种植耐旱作物和品种,大力推广
18、喷灌、滴灌技术;节约用水;进行跨流域调水;适时进行人工增雨;进行农业灾害保险;加强植树造林等。(任答5点即可)28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达300多米的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伸入森林带。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爆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结合下图回答问题。(22分)(1)说明古乡沟多泥石流爆发的原因。(6分)(2)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8分)(3)说明我国泥石流多发区的分布特点。(6分)(4)沿山谷徒步行走时,当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我们一定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当发现泥石流来了,我们应如何自救?(2分
19、)解析:(1)泥石流的形成和碎屑物质、地形、降水、植被等因素有关,结合古乡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可从上述几方面分析古乡沟多泥石流的原因。(2)冰川泥石流主要是冰川融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所形成,古乡沟有深厚的松散堆积物,而夏季时丰富的降水、大量冰川融水提供了丰沛的水源,加之古乡沟狭窄的河谷和巨大的落差,使泥石流造成的破坏力巨大。(3)该题考查泥石流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般可从分布是否均匀、哪多哪少、集中分布区等几个方面描述,结合图中信息和我国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回答。(4)泥石流发生时,要马上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两侧的山坡上跑。答案:(1)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此处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夏秋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降水量大且多暴雨。(2)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条件;夏秋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此时降水较为丰沛,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丰沛的水源;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3)西南地区最为集中;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三大阶梯之间的接触带或过渡带上;泥石流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较暖湿、局部暴雨强大、冰雪融化快的地区。(4)要马上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两侧的山坡上跑,离山谷越远越好,跑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