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8 ,大小:8.88MB ,
资源ID:880464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8046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届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教师用书: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届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教师用书: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考纲点击: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地壳物质循环。1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及影响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3)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2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主要表现形式表现影响因素作用风化作用温度、水、生物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

2、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等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坦。 ab cd外力作用及形成的地貌(1)依据地貌形态判断外力作用类型图a的球状碎块是在_和_作用下形成。图b表示的是_,它是在风力的_和_作用下形成。图c表示的地貌是_,它是在流水的_作用下形成。图d表示的地貌是_,其成因是_。(2)掌握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岩石通过a_和_作用形成碎屑,通过b_和_作用形成堆积地貌,经过_作用,形成新的岩石,周而复始。答案:(1)风化侵蚀沙丘搬运沉积河口三角洲沉积冲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

3、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而成(2)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名师点拨要点)内力作用以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为普遍,以水平运动为主形成的高大山脉、山系、裂谷等是地表形态的基本构架,同时伴随发生的垂直运动在大范围区域和小范围区域形成更为多样的地形地貌。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运动方向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对地形的影响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平原等地貌相互关系它们相伴发生,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就全球

4、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2.其他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地表经冷凝形成火山、熔岩高原等地震地表下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震动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3.内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1)水平运动形成的典型地貌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水平挤压作用,使岩层弯曲变形形成的褶皱山脉。东非大裂谷:是由地壳强大的水平张裂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而形成的。(2)垂直运动形成的典型地貌台湾海峡:在远古时代,台湾是与中国大陆相连的,约在几百万年前,由于

5、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将台湾岛与大陆隔开。 (2016北京模拟)2015年初,群岛国家汤加附近洋面形成了一个新岛屿。读汤加位置与新岛形成图,完成12 题。1该国()A地震、火山频发 B位于印度洋东部C各岛日期不一致 D受赤道低压控制2该新岛()A因地壳抬升而形成B物质主要源于地幔C主要由石灰岩组成D有丰富的淡水资源解析:1.A2.B第1题,图片显示该新岛为火山喷发而成,再结合位置,可判断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火山频发。汤加各岛位于180以东,即位于国际日界线的同一侧,故日期一致。第2题,火山喷发的物质是岩浆,而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为岩浆

6、岩;小岛地表径流少因而淡水资源少。3(2016广州模拟)如图为某板块边界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相邻板块的运动方向。由于板块的相对运动,边界处可能形成()A甲、乙之间裂谷、海洋B甲、丙之间海沟、海岭C甲、丁之间海沟、岛弧D甲、戊之间褶皱山脉、高原解析:选C读图,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相对的箭头是消亡边界,背离的箭头是生长边界。甲、乙之间是消亡边界,形成的是山脉、岛弧、海沟;甲、丙之间是生长边界,形成的是裂谷、海洋;甲、丁之间是消亡边界,形成的是海沟、岛弧;甲、戊之间是生长边界,形成的是裂谷、海洋。主要外力作用及形成的地貌(名师点拨要点)主要的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多种形式,其中

7、以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最为常见,其动力多为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它们各自对地貌的影响和典型分布区如表所示。1侵蚀作用与地貌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沟谷、风蚀柱、风蚀蘑菇、戈壁、裸岩荒漠等干旱地区(如新疆地区的风蚀城堡)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地、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红色沙漠”“石漠化”湿润、半湿润地区(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如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

8、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如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海浪侵蚀形成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拱桥等海蚀地貌滨海地带2.沉积作用与地貌作用沉积特征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流水沉积沉积物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具有分选性形成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风力沉积形成沙漠(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黄土沉积地貌干燥内陆及邻近地区冰川沉积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冰碛地貌有冰川分布的高山中下部地区和高纬度地区(2016衡水模拟)黄山有著名的“天狗望月”景观。“天狗”是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翘首望月。据此回答第1题。1将棱角分

9、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天狗”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 D风化作用解析:选D题干所说的作用为花岗岩受风化作用,即花岗岩的球状风化。(2016天津模拟)土林是一种特殊的流水侵蚀地貌。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盆地是我国土林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粘土等组成。下图示意札达土林景观。读图完成23题。2形成札达土林景观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岩石风化 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 D河湖沉积3札达土林得以保存完整的气候、气象条件为()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B天气寒冷,暴雨多C空气干燥,降水少D大气稀薄,光照强解析:2.D3.C第2题,砾卵石属于典型

10、的流水侵蚀作用产物,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粘土等组成,体现了沉积过程,则主要地质作用是河湖沉积。第3题,土林是流水侵蚀地貌,保存完整说明外力作用较弱。暴雨和光照强不利于保存,一般空气干燥、降水少则风化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弱,利于保存。(2016南京检测)在英国的尼德河畔,有一口神秘的水井,任何物体只要接触了这口井里的水,都会慢慢石化,曾有居民坚信这口井被魔鬼诅咒。读图完成45 题。4关于该水井说法正确的是()A石化功能主要是泥沙堆积B该石化地貌不利于地表水储存C因矿物含量高是矿泉水的好水源D石化作用是水圈的内部作用5该水井石化魔咒最“灵”的月份是()A1月 B4月 C7月 D11月解

11、析:4.B5.C第4题,水井的石化作用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中的流水淀积作用,属于化学堆积;该石化地貌即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不利于地表水的储存;矿泉水并非要求含钙多,往往需要去除过量的钙镁而使水软化;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该井水的石化作用是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共同作用完成。第5题,石化魔咒最“灵”时,也就是喀斯特作用化学反应最强时,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利于喀斯特作用的发生,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夏季气温高,将最利于化学反应的发生。1主要岩石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2主要地质作用(1)形成岩浆岩的作用为冷却凝固。(2)形成沉积岩的作用为固结成岩。(

12、3)形成变质岩的作用为变质作用。(4)形成岩浆的作用为重熔再生。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根据岩石成因判断岩石种类和作用(1)A_只有一种成因。(2)B_一定经变质作用形成。(3)A岩石经C_形成沉积岩。(4)D_经F_形成A岩石。答案:(1)岩浆岩(2)变质岩(3)外力作用(4)岩浆冷却凝固 (2016石家庄质检)山东潍坊昌乐古火山口,是郯庐断裂带上的新生代第三纪火山口,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呈放射状排列,直插云天,充分显示了距今1 800万年前火山爆发的气势。据此完成12题。1图中六棱石柱呈放射状排列的原因是()A流水沉积作用 B地壳运动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2若下图中甲、乙、丙表示三大类岩

13、石类型,箭头表示不同的地质作用,昌乐火山口岩石属于下图中的()A甲 B乙 C丙 D三者皆可解析:1.C2.B第1题,岩浆喷发后,经过成岩作用,形成图中的岩石,该岩石呈放射状排列。第2题,根据图中甲岩石由外力作用形成,则甲为沉积岩;再根据乙形成丙,则乙为岩浆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丙。(2016南京联考)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34 题。3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4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

14、不能导致的结果是()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B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C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D通过大量地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解析:3.B4.D第3题,由图中指向可以判断,a表示形成沉积岩的作用,为外力作用;b表示形成岩浆岩的作用,为冷凝作用;c表示形成变质岩的作用,为变质作用;d代表形成岩浆的作用,为重熔再生。第4题,通过岩浆和岩石圈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矿产资源,塑造地表形态,实现岩石圈与其他圈层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大气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本讲课堂小结知识构建关键点拨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主要表现形式是地壳运动、

15、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2外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能,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侵蚀和堆积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较大。3岩石圈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5年全国2年地方考向一内力作用与地貌 (2015江苏高考)如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题。1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A沿经线方向发育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解析:选C安第斯山脉位于板块交界处,是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因此其南北狭长的形状和走向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的。(201

16、4全国高考)如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第2题。2K岛处于()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解析:选C由经纬度可知,K岛位于印度尼西亚,结合板块分布知识可知该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考向二外力作用与地貌(2015全国高考新课标卷)如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34题。31975

17、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4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解析:3.D4.B第3题,根据题意,要明确以下关系:该海域海底若以淤积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浅,那么水深2 m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变大,反之,该海域海底若以侵蚀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深,那么水深2 m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缩小。从图中不难发现,此距离在1979年之前不断扩大,说明该时间段海底以淤积为主;1979年至2004年两者距离总体趋势逐渐缩小

18、,说明海底以侵蚀为主,因而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为先淤积、后侵蚀。第4题,读图可知,1992年至1997年间,水深2 m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在总体上趋于缩小,说明该海域海底的淤积在持续减弱。由于该海域位于黄河三角洲近岸,所以首先要考虑这是黄河输沙量变小所致。而黄河输沙量变小存在两种可能:一是黄河水量变小导致其搬运能力降低;二是黄河流域的植被覆盖率提高导致入河泥沙减少。若该时间段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增加,那么黄河的水量会增大,河流输沙能力会提高;此时段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小,会导致入海泥沙量减少;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进入黄河的泥沙量会增多;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也会使黄

19、河水量增加。(2015安徽高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第5题。5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解析:选C由图可知,甲地位于湄公河的入海口处,该处形成了湄公河三角洲,该三角洲的形成是由于湄公河从上游进入下游后,地势变缓,水流变慢,泥沙大量沉积。风力堆积和风力侵蚀常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区,流水侵蚀往往形成峡谷,不会形成三角洲。(2014安徽高考)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2)。图2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

20、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图完成第6题。 图1图26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 、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 、流水侵蚀解析:选C由沙山的物质组成(松散沙粒)和垄槽相间的地形特点可知,该地貌是典型的风力作用地貌(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考向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2015天津高考)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第7题。某古火山及附近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7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A

21、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解析:选C从地质作用的规律来看,岩浆喷发之前岩层首先要受到内力作用的冲击而发生断裂,形成火山通道,然后岩浆才会沿火山通道喷出地面,形成火山地貌。出露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之下首先被风化和侵蚀,然后被外力搬运到低处堆积。(2015上海高考)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据此完成89题。8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岩浆冷却较快岩浆冷却较

22、慢在地表形成在地下形成A BC D9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A喷出岩 B侵入岩C沉积岩 D变质岩解析:8.D9.D第8题,由“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推断该岩浆岩应该是花岗岩,在地球内部形成,为侵入岩,冷却较慢。第9题,生产优质砚台的原料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最符合变质岩特征。(2013上海高考)图示的岩石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据此完成1011题。10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D温度降低,压力降

23、低11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A B C D解析:10.C11.C第10题,石灰岩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变质成大理岩。过程代表变质作用,则这一过程中温度升高,压力升高。第11题,大洋中脊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岩浆从板块的分离边界处喷发形成海岭。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是因为岩浆活动形成。图中表示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第2讲山地的形成考纲点击: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褶皱山(1)褶皱概念: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名称地形判断依据背斜未受侵蚀,成为山岭;久经侵蚀,形成谷地中部岩层较老,两翼

24、岩层较新向斜未受侵蚀,成为谷地;久经侵蚀,地形倒置,形成山岭中部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2)2断块山(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2)断层的位移类型位移类型表现水平方向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垂直方向相对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相对上升发育成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3.火山1地质构造地表形态示意图(1)看地表,认地形A_、B_、C_、D_(2)看岩层,识构造甲乙丙丁岩层的新老关系:_。A处地质构造:_,B处地质构造:_,C处地质构造:_,D处地质构造:_。(3)看内外,知

25、变化A处地形的成因:_。B处地形的成因:_。2板块分布示意图(1)从大洲大洋分布认识六大板块A_板块,主要由_和_组成;B_板块,包括大洋洲、M_半岛和N_半岛;C_板块。(2)从板块边界判断板块运动趋势“”是生长边界,主要分布在_内部。“”是消亡边界,主要分布在_交界处。地中海面积逐渐_;红海面积逐渐_。甲山脉是_板块与_板块碰撞形成;乙山脉是_板块与_板块碰撞形成;丙山脉是_板块与_板块碰撞形成。答案:1.(1)谷地山地谷地块状山(2)由老到新背斜向斜地堑地垒(3)背斜顶部受张力而岩层破碎,易被侵蚀成为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2(1)美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阿拉伯印度非洲

26、(2)大洋大洋与大陆缩小增大美洲太平洋美洲南极洲亚欧印度洋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名师点拨要点)1褶皱与断层的比较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判断方法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侵蚀后地貌 2.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方法技巧地质构造

27、的判读方法(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图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如图中丙)。(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中甲处为断层。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2016长沙联考)读等温线及地质剖面图,回答 12 题。1乙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A山地、背斜B山地、向斜C盆地、向斜D

28、盆地、背斜2有关岩层沉积的先后顺序是()甲处先沉积,乙处后沉积乙处先沉积,甲处后沉积上部先沉积,下部后沉积下部先沉积,上部后沉积A B C D解析:1.D2.C第1题,读图可以看出四周气温都比乙地气温低,说明周边地区地势都比乙地高,所以乙地地形为盆地;读垂直方向的地层结构图可以看出,乙地下方地层向上拱起,对应地质构造应为背斜。第2题,地下岩层沉积总是下方的先沉积,后沉积的岩层覆盖在上方,所以说法正确;对照图中岩石可以看出,发生褶皱前甲处对应岩层位于乙处对应的岩层上方,所以沉积顺序应是乙处先沉积,甲处后沉积,说法正确。(2016临沂模拟)读沿回归线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回答34题。3与图中丙处山地

29、形成无关的是()A岩浆活动 B断层C板块挤压 D背斜拱起4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甲处相比,乙处地质构造更适合建设隧道B图中海沟位于板块生长边界CA处可能存在油田D丁处岩层地质年龄最新解析:3.D4.C第3题,丙处山脉岩石属于岩浆岩,所以该处山地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根据其左侧岩层的运动方向可以判断山脉位于断层上升的一侧,该山脉的形成与断层有关;根据海沟可以判断丙处位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该山脉的形成与板块挤压有关。第4题,甲处为背斜,更适合建设隧道;海沟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A处有含油岩层,且是背斜构造,因此可能存在油田;丁处位于消亡边界,所以地质年龄不可能最新。

30、(2016泰安模拟)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完成56题。5图示地区,出露地表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A自A向B由老到新B自B向C由老到新C自B向A向C由老到新D自A向C由老到新6图中长腰山是()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解析:5.B6.D第5题,根据岩层的弯曲可知,A、B之间为向斜,岩层从A到B由老到新再到老;C位于向斜的中心,从B到C岩层由老到新。第6题,长腰山位于向斜的槽部,岩层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因而成山。(2016南京模拟)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处石柱林立、排列整齐,柱子之间

31、垂直裂隙发育,每根石柱高约2030米、直径4060厘米,横切面大致呈六边形。据此回答78题。7图示地区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A褶皱、断裂、砂岩沉积、砾岩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B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C褶皱、断裂、抬升侵蚀、岩浆侵入与喷出、砂岩沉积、砾岩沉积D沉积、挤压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8图中所示石柱林是()A砂砾岩 B片麻岩C玄武岩 D花岗岩解析:7.B8.C第7题,由图中剖面可知,表层的砾岩和砂岩都属于沉积岩,而且呈水平完整保留,说明沉积是在下面的岩层变动完成之后;岩浆岩侵入与喷出应该发生在沉积之后;下面的石灰层既有褶皱,也有断层,从其

32、分布形态分析,应是先褶皱,然后出现断层;石灰层与砂岩交界面比较平整,说明石灰层曾抬升后被侵蚀,后又下沉发生砂岩和砾岩的沉积。第8题,石柱林出现在岩浆岩喷出地表后形成的火山口处,属于岩浆岩,喷出地表的岩浆岩为玄武岩。1山区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1)交通运输方式:主要以公路为主。(2)原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2山区交通运输线路的选址通常把线路地址选在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3克服地形障碍的措施交通线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某地交通线路布局图(1)看等高线判断地形图示地区的地形是_,该地形条件的地区以_交通运输方式为主。(2)看地形分析交通线路的分布与特点铁路线选址在_,原因是_。甲乙间的公路线较

33、曲折,原因是_。若在乙丙间修建公路,最佳线路是_。答案:(1)山地公路(2)河谷地带地形平坦,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投入少坡度大,迂回前进可降低施工难度,保证交通安全沿等高线(800900米)走向修建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名师点拨要点)1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山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原则及原因一般原则原因方式首选是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所以,一般情况下,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公路为主,之后才是铁路线路走向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线路一般呈“之”字或“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开陡坡和断层、

34、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尽量选择两地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尽量节约建设成本的需要降低技术难度的需要工程施工安全的需要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的需要(如果像平原地区那样,选取最直、最短的线路,就必须开拓较多的山坡,填实沟谷,建造较多的桥梁或隧道,这将会增加工程量和工程难度,严重破坏山体,从而导致山体不稳定,引发地质灾害。但线路也不能完全随地形的变化而变化,这样会使线路过分曲折和起伏,导致营运困难)线网密度一般来说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山岳地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联系较多的居民点,方便人

35、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运营量,增加经济效益 (2016湖北三市联考)读我国西部某区域水系图,回答12题。1两河流流经地地质构造的名称和走向为()A裂谷、东西走向B断层、东北西南走向C背斜、西北东南走向D向斜、东北西南走向2计划从图中的M到N修建一条公路,假设所经河流的水文和地质状况都相同。四个方案中,最合理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1.B2.B第1题,分析如下图:通过上图可以看出画圈处河道都发生了90转折,且三处位于同一直线上,由此可判断出此处为断层,东北西南走向。第2题,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图中M到N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所以乙线路基本沿着等高线方向,是最

36、合理的线路。读我国部分已建成的高速客运铁路分布示意图,回答34 题。3假如图中四条高速铁路按同等级别建设,则线平均每千米工程量最小、造价最低的影响因素是()A地形 B地质C气候 D水文4铁路的最大特点是()A呈“之”字形B平行于等高线C沿河谷分布D隧道长度占比高解析:3.A4.D第3题,线主要经过我国东部的平原地区,地势起伏较小,故单位长度的工程量最小、造价最低,而其他几条线都要穿过大型山区,地势起伏较大。第4题,铁路为石太高铁,其经过太行山,隧道长度占全线58.7%,是目前我国建成通车最长的铁路山岭隧道。读某岛屿图,回答56题。5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最主要的地形是()A平原 B山地

37、C高原 D盆地6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A虚线处是鞍部B虚线处是河谷C虚线处等高线稀疏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解析:5.B6.D第5题,从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分析,图为日本本州岛的一部分,该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铁路围绕该岛呈环状分布,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第6题,没按虚线修建铁路最可能的原因是其地势陡(等高线密集),不适宜铁路选线;如果是鞍部,则该线处地势较低,可以修建铁路线;如果是河谷,其海拔较低,修建铁路线工程量比较小,适合修建铁路线;如果等高线稀疏,则坡度小,也可以修建铁路线。本讲课堂小结知识构建关键点拨1“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向斜

38、成山”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经过外力作用而形成的。2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形成。3山地交通线路的建设需要考虑工程量、造价、技术、需求程度等,走向要沿等高线、减少道路的坡度,增加安全性。5年全国2年地方考向一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2015福建高考)如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第1题。1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A背斜谷B背斜山C向斜谷D向斜山解析:选A由于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即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故X地的地质

39、构造为背斜;从地形上看,X地属于河谷地带,故该地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背斜谷。(2015浙江高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据此完成第2题。2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解析:选C首先根据图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地质构造名称。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向斜槽部因受挤压比较坚实,不容易被外力侵蚀而保留下来,成为山地;乙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背斜顶部因为受到张力的影响比较容易被外力侵蚀,成为谷地。(2015山东高考)某地理兴趣小组在

40、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据此完成第3题。地层新老关系地层代号观测点坐标新老C(313813N,1175012E)(313754N,1175059E)D(313810N,1175019E)(313757N,1175052E)S(313805N,1175032E)(313801N,1175043E)3.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A BCD解析:选C根据出露地层“CDS”由新老的年龄变化,可以看出是“中间老,两翼新”的背斜构造,C项为背斜构造,D项为向斜

41、构造。A、B两项中的C、D点都只有一个,不符合题目要求。(2014山东高考)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为观测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据此完成第4题。4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A、 B、C、 D、解析:选B图中岩层为上覆新形成的沉积岩层,故岩层最新;该观测点观测内容为向斜两翼中的东翼的地层关系,根据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可知岩层较岩层老。(2014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6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解析:5.B6.A第5题,根据等高线可以判断出M位于山坡上

42、;再结合向斜构造的地层向槽部延伸的一般规律,可判知岩层应向山顶方向倾斜。第6题,根据等高线和地层分界线的分布可知,同一地层分界线在图幅的西北和东南分布的高度较高,沿XY线方向分布的高度较低,可推出XY线方向即为向斜槽部延伸的方向,且大致呈水平状。又因为1与4,2与3分别处于同一地层界线上,且1与4高度大致相当,2与3高度相同,由此可推出正确选项为A。考向二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201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第7题。7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 B聚落 C耕地

43、D地形解析:选D读图可知,铁路基本上与1 000 m等高线平行,地势平坦开阔,利于修建铁路,故当时铁路选线主要考虑的是地形。8(2012北京高考)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解析:从图中看出高原、山地地区,地势起伏大,城镇数量少,密度大,交通线路稀疏,交通落后;平原地区,城镇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交通发达。答案:平原:城镇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山地和高原:城镇数量少,密度小,交通线路稀疏。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考纲点击:1.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2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侵蚀地貌(1)初期:河流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深而

44、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2)中期:向下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3)成熟期: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型。2河流堆积地貌(1)典型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2)各堆积地貌的分布与成因上游山区堆积条件堆积地貌与发展水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平缓,河道变开阔,流速减慢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洪(冲)积扇,不断扩大,相互联合,形成洪积冲积平原中下游地区堆积条件堆积地貌与发展河道弯曲,凸岸堆积枯水期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多个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河流入海口堆积条件堆积地貌水下坡度平缓,海水顶托,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在河

45、口前方,形成三角洲河流地貌的判断(名师点拨要点)1河流侵蚀地貌的判断(1)河流侵蚀的几种方式方式溯源侵蚀下蚀侧蚀概念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垂直地面的侵蚀垂直两侧河岸的侵蚀影响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河床加深,河谷向纵向发展河床展宽,河谷向横向发展(2)两种河谷形态的判断河谷河谷特点河流形成时间不同河段位置V型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河流的初期河流上游U型谷河谷宽而浅河流的成熟期河流中下游2.河流堆积地貌的判断堆积地貌分布地貌特点图示洪(冲)积扇山前以谷口为顶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地势平坦、宽广三角洲河口地区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

46、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注意一般来讲,河流上游为侵蚀地貌,下游为堆积地貌。但是,河流的上游也有堆积地貌,如冲积扇、洪积扇等;河流的下游不一定有堆积地貌,例如,刚果河河口地势落差大,泥沙不易沉积,就没有堆积成三角洲。(2016中原名校联考)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弘磅礴。下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蛇曲”。读图回答12题。1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向斜成谷 B断裂下陷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2下面的地形剖面图(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m,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中,最可能是由至(在左、在右)的是() AB CD解析:1.C2.B第1题,内蒙古草原地形平坦,水流缓慢,

47、河水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使得河道弯曲。第2题,为河流的凹岸,河水流速快,泥沙沉积少;为河流的凸岸,河水流速慢,泥沙大量沉积;该处河流以侧蚀为主,因而河道较浅,A图中河道深度约为1 000米,显然不正确。3(2016河南实验中学模拟)读贺兰山东麓堆积地貌及其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描述图中地貌类型及沉积物分布特点。(2)以河流的出山口为界,说明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的变化特点及其反映的地理现象。解析:第(1)题,扇顶到冲积扇末端,由于流速的降低,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第(2)题,河流在出山口前落差较大;出山口后坡度变小,搬运能力下降,泥沙、石块堆积,形成冲积扇。答案:(1)冲积扇(洪积扇)。呈

48、扇形分布,从扇顶到冲积扇末端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2)出山口前等高线向西北弯曲且较稠密,出山口后向东南弯曲且较稀疏;数值自西北向东南递减。其反映了河流在出山口前穿行于河谷且落差较大;出山口后坡度变小,泥沙、石块堆积,形成冲积扇,河流发育在扇面之上。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影响(1)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2)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3)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1)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2)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大。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成线状分布。(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流域聚落分

49、布示意图(1)从宏观看聚落特点聚落分布特点_。聚落规模变化_。(2)从微观看聚落差异A聚落规模比B聚落大,原因是_。甲支流沿岸聚落比乙支流沿岸聚落多,原因是_。答案:(1)沿河流成线状分布由上游向下游规模不断增大(2)A聚落位于干支流交汇处,地形比B处平坦、开阔甲支流区域坡度比乙支流区域坡度小,流程长,更利于聚落建设(2016苏锡常镇四市联考)下图为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12题。 史前某原始村落平面复原图史前某原始村落沿AB线 的地形剖面图1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生物2古代的居民点多分布于河流两岸

50、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雨热同期,气候优越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利于农耕便于搬迁和居住A BC D解析:1.A2.B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史前居民点布局在河流沿岸,说明聚落布局考虑的主要因素为地形。第2题,居民点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不易遭受洪水的威胁;同时河流沿岸地区的地形、土壤和水源条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016衡水模拟)下图是黄河干流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两图分别表示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Aab BbdCac Dcd4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聚落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C聚

51、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解析:3.C4.D第3题,地貌为“V”型谷,位于河流上游;地貌为冲积扇,常出现在河流流出山口的位置。a位于河流上游,出现“V”型谷;bc位于太行山区,但c位于黄河流出山口的位置,会出现冲积扇。第4题,山区聚落布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流谷地,规模较小,呈狭长带状分布。本讲课堂小结知识构建关键点拨1河流发育初期,河谷横剖面呈“V”型,后逐步展宽成为“U”型。2河流沉积地貌主要有三种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3河流的供水、运输以及河流地貌提供土地等条件对聚落的形成、规模和分布有重要的影响。5年全国2年地方考向一河流地貌1(2

52、015广东高考)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A岩石性质 B通航里程C地质构造 D降水多少解析:选B河流的河床形态主要受流水的侵蚀和堆积等作用的影响,因此水量多少、流速快慢、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等都可能影响河床形态,而轮船主要在水中及水面航行,故通航里程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2014重庆高考)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24题。2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A河源 B凸岸C凹岸 D入海口3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A石笋 B冰斗C风蚀蘑菇 D花岗岩风化

53、球4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 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映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A B C D解析:2.B3.C4.D第2题,在河道的不同位置,流水的冲刷或沉积作用不同。图中砾石的体积和质量较大,不易被流水冲到河流入海口;河流的源头以下蚀作用为主,沉积物少;在河流的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颗粒物易被流水冲刷带走,而在河流的凸岸,流水以沉积作用为主,导致砾石堆积。第3题,河流中的砾石变圆主要是由长期的外力侵蚀作用造成的,风蚀蘑菇也是由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在长期的外力侵蚀作用下,同样具有相对圆滑的外表。第4题,在弯曲河道的凸岸沉积物中,受水流速度影响

54、,颗粒较小的物质被河水携带走,颗粒较大的物质在河道上游沉积下来,再由图中“9 cm”可知,图中的砾石以9 cm左右的粒径为主。考向二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2014浙江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读图完成56题。5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A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B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沙砾洪积C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D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6图中城市历史上曾是某王朝的都城,该王朝一般会选择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皇家陵墓。图中较为理想的地方是()A B C D解析:5.C6.B第5题,结合图示信息综合分析可知,地岩石为花岗岩,由岩浆侵入形成,地地质构造成因是断裂抬升,其侵蚀地貌并非由黄河干流流水侵蚀形成的;地为断裂下沉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积倾斜平原一般位于出山口处,故其不可能由黄河干流沙砾洪积形成;地为断裂下沉区域,其上面覆盖的沙质沉积物是由黄河泥沙冲积形成的;地为断裂抬升区域,其地貌的成因为风力堆积。第6题,题干中提到,皇陵选址的条件是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题组材料中说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两地土层薄,地地下水位浅,只有地符合上述条件。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