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稳定程度的影响。结合实例,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掌握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情况,并能结合实例加以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自主学习】1有利影响人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2不利影响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1)人类哪些活动会增加地表环境的稳定性?(2)人类哪些活动会降低地表环境的稳定性?提示:(1)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加固陡坡等。(2)破坏植被、围湖造田、陡坡开荒等。【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
2、一在防洪区上游河道适当位置兴建水库,利用水库库容拦蓄洪水,削减进入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达到减免洪水灾害的目的。水库对洪水的调节作用有两种不同方式,一种起滞洪作用,另一种起蓄洪作用。材料二某河流修建水库前后径流量的变化图。(1)修建水库前后,河流径流量有何变化?(2)修建水库可以减少哪些自然灾害的发生? (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为何多建有规模大小不等的水库?提示:(1)修建水库后,枯水期径流量相对增加,洪水期径流量相对减少,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2)减少汛期发生洪水灾害、枯水期发生旱灾的频率。(3)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修建水库可以调节径流,减少旱涝灾害的发生。【核心归纳】人
3、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1生态环境建设可以增加地表环境的稳定性。如下图所示:2超强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会降低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如下图所示:【跟踪训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东、西两坡在暴雨时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是_坡,原因是什么?(2)该城镇在地下水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是_,若继续发展下去,将造成怎样的后果?(3)随着城市化发展,图中西侧的森林被砍伐,这将会引起地下水、河水怎样的变化?解析:第(1)题,西坡坡度小,且有植被保护,故在暴雨时水土流失较轻,东坡则严重。第(2)题,由图中地下水位线及地面以上多城镇分布可分析出该地地下水位已明显下降,与过量开采地下水有关;若继续发展会造
4、成地面沉降、建筑物坍塌等。第(3)题,植被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若森林被砍伐,将使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流量季节变化大,洪水水位抬高。答案:(1)东坡度较大,且缺乏植被保护。(2)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并引起建筑物坍塌,有可能诱发地震或塌方。(3)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下降;河水含沙量增加,流量季节变化加大,洪水水位抬高。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自主学习】1影响人自身的易损程度(1)人口是最脆弱的受灾体:灾害中人员伤亡是最重要的,是衡量灾情大小的重要标准。(2)人口是最活跃的受灾体。人能以各种行为来影响其他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人本身的灾前防范意识、灾中的
5、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都影响到人自身的易损程度。2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性(1)同级地震,建筑用地的易损性远远大于耕地。(2)城市化使城市用地扩大,耕地、林草用地减少,加重城市的洪水灾害。3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可以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从而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图表导读读教材P20图1.29“深圳某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洪水的影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2)该变化对该流域的地表洪水流量和地下水有何影响?(3)如何减轻城市洪水灾害?提示:(1)耕地、林地、果园、灌草地、水体、湿地的面积减少;城镇用地增加。(2)导致洪水流量加大
6、,地下水减少。(3)加强城市绿化;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加强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等。【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暴雨过后,积水成涝,已然不是新闻,2016年的夏季,武汉、长沙、昆明、广州等多个城市,暴雨过后都出现了令人苦不堪言的内涝。不少网友戏谑:如今可以“去武汉看海”“到杭州观水漫金山”。(1)城市内涝带来的主要危害是什么?(2)城市内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道理?提示:(1)交通受阻、低洼地被淹、造成人员的伤亡等。(2)(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划存在缺陷,城区建筑密度过大,地表硬化,下渗弱,排水能力不足(或排水系统老化),遭遇暴雨时雨水易在短时间汇集。(3)人类活
7、动会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核心归纳】1人类活动影响人自身易损性的因素2人类活动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程度的影响3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对受灾体易损程度的改变【跟踪训练】1关于人类活动与地震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发生的原因都与人类活动有关B人类活动诱发的地震多为破坏性地震C发生在海底的地震不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D人类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减轻地震的破坏程度解析:选D。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引起地面震动或岩层错动,一般与人类活动无关,A错。人类活动诱发的地震多为重力地震,破坏性小,B错。发生在海底的地震可能引起海啸,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C错。人类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减轻地震的破坏程度
8、,D对。2导致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国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自然灾害种类多样灾害频发ABC D解析:选B。我国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较大,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较严重,主要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受灾人口往往较多,从而导致成灾人口多;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但农业水利设施不完善、农业水平低下等使灾情加重,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多样且频发的国家之一,故选项B正确。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及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自主学习】1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1)不同地区的不同人类活动对灾情的影响地区人类活动对灾情影响社会经济基础雄厚、政治稳定的地区建设防灾
9、系统,迅速救援缩小社会经济基础薄弱、时局动荡、人心失稳的地区减灾不力放大(2)高风险区人类活动对灾情的影响高风险区是人类活动对灾情“放大”或“缩小”的最敏感区域。具体影响图表导读1读教材P21图1.30“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机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上图到下图承灾体发生了什么变化?(2)该图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提示:(1)在洪水高风险区,农田面积扩大,房屋建筑增多,经济密度明显增大。(2)同样灾害强度下,人类在自然灾害高风险区的活动(如耕作、建房等)强度和范围越大, 高风险区的经济密度越大,则灾情放大;反之,则灾情缩小。人类活动有可能导致大灾小害,或小灾大害。2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
10、(1)地质历史时期只有“灾变”没有“灾害”。主要灾变:火山喷发、岩浆活动、海侵与海退、气候剧变、生物灭绝以及陨石撞击等。(2)人类历史时期图表导读2读教材P22图1.32“自然灾害随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原始社会到工业社会,人类的抗灾能力有何变化?(2)为什么工业社会的灾情远大于原始社会?提示:(1)抗灾能力逐渐提高。(2)工业社会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财产高度集中,资产密度大,而原始社会人口、财产密度低。【合作探究】1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当地时间2017年4月24日,智利比尼亚德尔马发生7.1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预警,海岸地区展开大规模撤离。材料
11、二智利地震示意图。材料中哪些行为体现了人类活动对“灾情”的“缩小”?提示:发布预警,提早撤离沿海居民等。2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该流域开发过程中,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将如何变化?原因是什么?提示: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会增加。流域开发过程中,居民点增多,植被减少,植被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增多。因而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会增加。【核心归纳】1人类活动对灾情的影响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类(强度)、减灾能力。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类(强度)与灾情呈正相关,减灾能力与灾情呈负相关。人类社
12、会不同发展阶段,由于在以上三因素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成灾特点是不同的。2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财产密度低经济有所发展,人口相对集中人口、财产集中,资产密度大减灾能力抗灾能力极弱抗灾能力不高抗灾能力提高,灾后恢复加快灾情人员伤亡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巨灾伤亡人口多,普通灾害伤亡人口减少,财产损失巨大也可用下图表示:【跟踪训练】1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程度。自然灾害的频率和损失出现加速增长态势的根本原因是()A世界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B迅猛的城市化进程C防灾体系建设的相对滞后D人类为中心的传统发展模式解析:选D。
13、自然灾害的频率和损失出现增长态势的根本原因是人类为中心的传统发展模式。2长江三角洲城市化速度加快,成为我国重点建设的三大城市群之一,但也发现其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在加大,原因是()A寒潮频繁南下B台风登陆次数多C人口增长迅速 D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解析:选C。长江三角洲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增加的原因是人口的迅速增加、经济密度增加。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没有掌握以下内容?重点必背1.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2.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4.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微点拨1.人类活动既可以增加地表环境的稳定性,也会降低地表环境的
14、稳定性。2.影响不同社会时期灾情大小的因素主要从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类(强度)、减灾能力三方面分析。一般地,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类(强度)与灾情呈正相关,减灾能力与灾情呈负相关。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属于我国丘陵山区,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水土流失造成的侵蚀作用严重,使得红土地区放眼望去一片红色,故称为“红色荒漠”。据此完成12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开山取石C过度放牧 D环境污染2上述情况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是()A使环境更不稳定,更易引发自然灾害B产生新的环境,更不易引发自然灾害C使环境更稳定,更不易引发自然灾害D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解析:南方的“红色荒漠”
15、是由于人类过度砍伐森林,导致山体红色基岩裸露形成的,这也体现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地表环境更不稳定,更易引发自然灾害。答案:1.A2.A下图为我国某年2月旱灾(阴影区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受此次旱灾影响最严重的农作物是()A水稻 B甜菜C春小麦 D冬小麦4缓解该区域旱情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减少工业用水量发展节水农业大力开发地下水实行跨流域调水培育耐旱作物品种迁移人口A BC D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本次旱灾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暖温带地区,水稻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甜菜、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中温带,由题干可知,本次旱灾发生在2月份,暖温带越冬农作物主要是冬小麦,故选项D正确。第4题
16、,减少工业用水量,会影响工业生产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故不可取;大力开发地下水会造成地面沉降等其他危害,故不可取;本区域人口众多,农业生产所占比重大,迁移人口成本高,故不可取;发展节水农业、培育耐旱作物品种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量,实行跨流域调水可以开辟水源,有助于缓解旱情,故选项B正确。答案:3.D4.B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的是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时期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56题。5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B
17、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C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6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A B C D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林地面积下降,耕地面积和建设用地上升,我国华北地区河流为外流河,降水为其主要补给类型,华北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林地减少使森林调节能力下降,降水时地表径流增加,汇水时间减少,河流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A对。第6题,由图中可知该地主要是
18、森林减少,不是草场,不是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错;图中没有湖泊,不是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错;森林面积减少是过度砍伐、开垦山地的结果,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对;城市化面积扩大,地面硬化,下渗能力下降,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对,选B。答案:5.A6.B7下列人类活动属于减少受灾体易损性的是()A家里没人时关闭煤气阀门B地震发生时跳窗逃生C山区砍伐森林减轻对水流的阻力D开垦草原,增加耕地面积解析:选A。A项是灾前正确的防范意识,有利于减少受灾体易损性,而B、C、D三项则为错误的应急措施或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8提高房屋的抗震强度属于()减少人
19、自身的易损性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减少易损性工程措施减少易损程度增加地表环境的稳定性A B C D解析:选C。提高房屋的抗震强度属于通过工程措施减少受灾体的易损程度,减轻灾情。9下列关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严重B工业社会的灾情比农业社会小C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灾情不断变化D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灾情大解析:选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包括人类抗灾减灾的能力和经济密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自然灾害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但人类抗灾减灾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二者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能片面地说原始社会抗灾能力弱,灾情比工业社会大;也不能
20、说工业社会经济密度大,灾种多,灾情比原始社会大。10如果下图表示的是某条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域可能()修建了水利工程开辟了运输线加固了防洪大堤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A BC D解析:选C。图中a、b两条曲线具有明显的差异,a曲线起伏和缓,说明径流量季节变化小;b曲线起伏大,说明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易出现洪灾,枯水期易发生旱灾。由两条流量过程线的比较可知,若由b曲线变为a曲线,说明径流受到了调节作用,有可能在河流上游修建了水库。若由a曲线变为b曲线,有可能流域内植被受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出现“大雨大水,无雨无水”的现象。人类活动可以“放大”或“缩
21、小”灾情,据此完成1112题。11在同一次灾害中,能“缩小”灾情的行为是()A迁入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B到有肥沃的火山灰土的活火山附近种田居住C加强对灾情的监测D尽快恢复灾区的生产、生活12下列人类活动能“放大”灾情的是()A恢复灾区的生产、生活B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救援C在洪水高风险区开垦耕地D修建水库,避开断层解析:第11题,自然灾害发生后,尽快恢复灾区的生产、生活,可以减小灾害造成的损失,能“缩小”灾情。第12题,在洪水高风险区开垦耕地,发生洪涝灾害时造成的经济损失大,能够“放大”灾情。答案:11.D12.C132016年上半年,全国除北京、天津、上海、内蒙古、吉林、海南外,都发生了地质灾害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16年16月,我国共发生地质灾害2 817起,其中滑坡2 066起、崩塌441起、泥石流141起、地面塌陷106起、地裂缝56处、地面沉降7处,92%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8%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灾害共造成190人死亡、13人失踪、14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14亿元。2016年16月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发生情况材料二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进入主汛期后,遭受暴雨袭击,局部暴雨诱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比较严重。6月中下旬,重庆大部、四川东北部出现较大范围强降水过程,过程降水量达100200毫米,此次过程造成湖北巴东县,重庆万州区、涪陵区、长寿区,四川达县等
23、地区发生规模较大或灾情较重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1)试述我国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2)试分析我国西南地区暴雨滑坡泥石流分布区域的相关性。答案:(1)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集中,多暴雨;开垦、开矿等人为因素也易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2)我国西南地区水源充足、降水丰沛,多暴雨;多山地,地形复杂、构造活跃,地表不稳;暴雨使岩体疏松,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极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滑坡、泥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它们发生的时间规律与西南地区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因此在同一个地区,暴雨可以引发滑坡、泥石流,形成灾害链。14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
24、题。世界性自然灾害的重灾区是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这两个地区的自然灾害占全球自然灾害的60%70%。(1)分析材料所属地区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的原因。(2)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会起到加剧或减轻的作用。分析说明人类活动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原因。解析:第(1)题,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势起伏大,多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该地区气候条件复杂,多台风、旱涝等气象灾害,各种灾害相互作用又产生多种灾害。第(2)题,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产生强烈破坏作用,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会起到加剧或减轻的作用。答案:(1)这里是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
25、活跃,易发生地震、火山灾害;这里是世界高大山脉集中地带,山高坡陡,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这里气候复杂,大气运动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洪水、干旱、台风等灾害;各种灾害相互作用,又能产生海啸、风暴潮等灾害。(2)人类不合理地、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造成生态破坏,导致环境承载力下降,不稳定性增强,加剧灾害的发生。人类活动会使地表财富积累增多,加剧灾害损失程度。中新网2017年1月13日电据民政部网站消息,2016年中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台风、风雹和地质灾害为主,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近1.9亿人次受灾,1 432人因灾死亡,27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5 032.9亿元。总体看,2016年灾情与“十二五
26、”时期均值相比基本持平,与2015年相比明显偏重。据此回答12题。1材料充分反映了()A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可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B人以各种行为来影响其他受灾体的易损程度C人类通过生态建设,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D自然灾害可造成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2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日趋强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类可以对地面状况施加影响从而改造局部地区环境,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B人口是最活跃的受灾体,能以各种行为影响其他受灾体的易损程度C社会经济基础雄厚、政治稳定的地区,往往受灾严重,“放大”灾害效应D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影响人类的灾害种类不断增多,影响范围也在扩大解析:第
27、1题,通过阅读材料可知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包括对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产生的损失。第2题,社会经济基础雄厚、政治稳定的地区,一般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来建设防灾系统,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救援,恢复灾区的生产,“缩小”灾害影响。答案:1.D2.C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城市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读图回答34题。3结合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示意图,判断下面对城市化前后的部分水循环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变化曲线B城市化后地下径流量变大C城市化后地表径流量减少D城市化后的蒸发量减少4为了减少城市洪水的发生频率,应采取的措施是()A架设高架桥,增高道路的路基B对楼房建筑进行加固,减小易损性
28、C开辟绿地,转变土地利用类型D使河流渠化,加快泄洪解析:第3题,图中有三条曲线,其中一条表示自然降水过程,在图中已作说明。曲线与相比,洪峰陡且出现的时间提前,应该是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变化曲线。城市化后由于建筑用地取代了草、林地,水循环中下渗水量减少,与其相伴而生的是地表径流增加,而地下径流减少。楼房与硬化的路面不仅阻碍了水下渗的通道,也截断了蒸发的渠道,城市化后的蒸发量会减少。第4题,开辟绿地,可以增加降水的下渗,从而减小城市洪水的发生频率,其他选项的措施对减小洪水的发生频率作用不大。答案:3.D4.C5读某次震级为7.8级地震构造图及统计资料,回答问题。总人口(万人)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地震
29、中灾后死亡人数(人)伤亡人数(人)经济损失(亿元)倒塌建筑(万平方米)A1278 119 74634 762176.3103 187 789187B1668 8371 4873.46234 16377C0.23362560.000 87217.232(1)此次地震中城市A的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远高于县城B和乡村C,试分析原因。(2)地震造成的建筑损毁最严重的是_,试分析原因。(3)分析灾后死亡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说明特点并分析原因。(4)根据材料,为减轻地震灾情,地震多发区应做好哪些工作?解析:该题考查不同条件下的灾情差异。结合图表资料分析。第(1)题,人口越集中,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严重。第(2)题,经计算,建筑损毁比例最大的是乡村C,这与建筑物抗震能力有关。第(3)题,灾后人员的伤亡与灾后救援及救助、自救水平有关。第(4)题,从灾害预报及加强抗灾、救灾能力等方面分析。答案:(1)城市A人口多、密度大,经济发展水平高。(2)乡村C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建筑水平低,房屋建筑抗震能力差。(3)由城市A县城B乡村C比重增大。城市医疗水平高,救助能力强,对灾中伤员救治及时到位,而县城、乡村相应条件较弱。(4)加强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设计和加固;加强救灾队伍和设施建设;加强民众自救训练,增强应对灾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