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江苏省邗江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1据嘉靖徽州府志记载:“家多故旧,自唐宋来数百年世系,比比皆是。重宗谊,讲世好,上下六世之施。村落家构祠宇,岁晚殂豆。”与此现象密切相关的古代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王位世袭制D礼乐制度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关键词“百年世系”、“重宗谊”、“家构祠宇”等,从中可以看出家族血缘关系维系其关系,这与宗法制有关,B项正确。其它三项与此材料无关,ACD三项均排除。故选B。2管子小匡记载了齐国的选
2、官之法:“于子之乡,有居处为义好学,聪明质仁、慈孝于父母、长弟闻于乡里者,有则以告。公设问国家之患而不肉,退而察问乡里,以观其所能,而无大过,登以为上卿之佐。”后世与此法一脉相承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实禄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B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为义好学,聪明质仁、慈孝于父母”,“ 察问乡里”,可见这种选官制度的标准是德才品行,方式举荐,B项正确。A项的标准是血缘,C项中靠家世门第,D项中靠考试,三项都与材料不符,均排除。故选B。3西汉武帝中期规定:除京畿所在州(司隶)、郡(京兆)、县(长安)外,
3、其他地方,上至郡国守相,下迄县令、长、丞、尉、均不用本郡国人,刺史均不用本州人。这是明确规定籍贯回避的最早记载。实行籍贯回避制度( )A利于解决王国割据问题B旨在避免地方势力坐大C能够杜绝官员结党营私D成为汉代选官的主流方式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籍贯回避制度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严格控制地方官,B项正确。籍贯回避制度指的是地方官,与王国问题无关,A项排除。一定程度解决官员腐败问题,但“杜绝”绝对化,不符合史实,C项排除。汉代选官主流方式是察举制度,D项排除。故选B。4唐太宗时期编撰氏族志,将皇族定为第一等,外
4、戚为第二等,山东崔氏等大士族为第三等,后在新兴庶族地主的努力下,武则天主持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武氏成为第一等,其余各等按照当朝官品高低划定。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B中央集权的加强C科举制的进一步推行D宗法制得到完善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发现,导致世家大族权势下降的原因与选官标准有关,原来九品中正制度下依靠家世门第,后来科举制度下靠真才实学,靠考试,C项正确。皇族第一,不一定是女性,A项排除。BD两项与材料无关,均排除。故选C。5元代各级地方官吏必须“受命于朝而后仕”,行
5、省对绝大多数地方官的任用和铨调整(根据考绩迁调官职)是无权过问的,只能会同朝廷行使者铨官及自行委任部分州县低级吏员。据此可知元朝的行省( )A丧失了对官员任用与铨调的权力B权力行使不再受中央节制C未能从中央分化出重要人事任免权D下设郡府州县等行政区划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能力。材料中提及是对“绝大多数的地方官”无权过问其任用和铨调,但对部分州县低级吏员自行委任,A项排除。行省仍受中央节制,B项排除。它“受命于朝而后仕”,可见C项正确。D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旨意不符,排除。故选C。6“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6、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 )A“丞相者,朕之股肱,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B“以天下之广,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C“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设相之患”D“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能力。材料中的主张废除丞相,A项强调丞相的作用,与材料不一致,排除。B项反君主专制,要发挥丞相的作用,与材料主张不一致,排除。C项“不鉴设相之患”,可以看出反思丞相的隐患,与材料主张一致,C项正确。
7、D项反对明废除丞相这一举措,与材料主张不一致,排除。故选C。7清军机大臣张廷玉被雍正帝评价为“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遗诏允其配享太庙,从而成为清代唯一获此殊荣的汉官。张廷玉获此殊荣的原因是,他( )A文笔谋划严格,秉承皇帝意旨B因满官职权下降而掌大权C处理军机处事务决策得当D在僵化的体制下认真监察百官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能力。“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才被“配享太庙”,可见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在这方面张廷玉做得好,才拥有此殊荣,A项正确。其它
8、三项均与材料无关,即BCD三项均排除。故选A。8参与签订南京条约的清大臣耆英和伊里布向道光帝报告说:“臣等伏思该夷所请各条,虽系贪得无厌,而其意不过求赏码头,贸易通商而止,尚非潜蓄异谋。”封建统治者所说的“异谋”是指英国( )A推翻清政府统治B变中国为其殖民地C鸦片贸易合法化D打开侵略中国大门考点: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旨在考查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报告的大致意思是清大臣们反思南京条约各项条款,外国只是想与中国通商,要求开放口岸,不是蓄谋推翻清廷统治,A项正确。BCD三项的表述
9、都是中英南京条约签署后,英国获得的权益表现,与材料的设问都不符,均排除。故选A。9“外国人始终想将贸易从五个通商口岸扩展到全中国,在北京设立常驻使节以绕开顽固的广州当局,以及由于战后商品价格普遍下降而产生的降低关税要求。这些问题汇集到一起,在外国人中间引发一种要求修约的强烈冲动。”这种修约要求( )A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意图B通过武力方式最终得以实现C引发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导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考点: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是第二次
10、鸦片战争的起因,B项正确。AC两项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后,D项是在辛丑条约签署后,三项都与材料无关,均排除。故选B。101900年6月29日,慈禧太后在对外宣战八天后即令驻外使节向各国解释:“朝廷非不欲将此种乱民下令痛剿,而肘腋之间操之太蹙,深恐各使馆及,酿成大祸。中国即不自量,亦何至与各国同时开衅,并何至恃乱民而与各国开衅,此意当为各国所深谅。”这表明慈禧太后的意图是( )A甘心充当列强侵华助手B利用民众力量抵御侵略C满足列强瓜分中国要求D对外求和维护自身统治考点: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旨
11、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并何至恃乱民而与各国开衅”指清政府不会依仗乱民对抗各国,B项排除。材料强调希望各国能谅解中国的这种情况,可见AC两项与此不符,均排除。对外妥协,维护自身统治,她真实的意图就是这两样,D项正确。故选D。11事实上辛亥革命是对封建主义旧制度、旧观念、旧习俗的一次猛烈冲击,是对国民半殖民地意识(奴性意识)的洗礼,是对民族虚无主义、欧化主义的扬弃。由此可见,辛亥革命在中国国民主体意识觉醒的曲折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下列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辛亥革命使民主意识深入人心B辛亥革命激发了国民的人格独立意识和维权意识C辛亥革命使国民从迷茫中清醒,思维方式更加科学D辛亥革命建立了中
12、华民国,结束了帝制考点:辛亥革命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旨在考查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文字“辛亥革命在中国国民主体意识觉醒的曲折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可以看出A项表述正确;民主意识的觉醒,可以得出国民独立人格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B项表述正确;由材料文字“是对国民半殖民地意识(奴性意识)的洗礼,是对民族虚无主义、欧化主义的扬弃”可知C项表述正确,但是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D项表述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信息无关,最符合题意,正确。故选D。121926年12月,湖南省农民协公决议减租、减押、禁止高利贷、反对苛捐杂税,1927年1月,农民协会的会员增至二百万人。农民已土豪劣绅不法地主特
13、权彻底打倒,农民协会成为唯一的权力机关。这说明( )A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发展B土地革命取得了初步的成果C中共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D国民革命以农民运动为核心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间为“1926年12月”和“1927年1月”,此时正处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农民协会会员增加,提出决议,并成为维护农民权益的权力机关,可见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A项正确。土地革命出现于1930年后的中国,中共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是1927年9月后,都与材料时间不符,BC两项均排除。材料未提及农民运动,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13朱
14、德说:“有什么金钱,就打什么仗,没有本钱,打什么洋仗。”彭德杯说:“博古与华夫(李德)同志坐在瑞金,连迫击炮放在地图某一曲线上都规定了。实际上,中国这一带的十万分之一的地图,就根本没有实淍过,有时连方向都不对。”上述发言表明( )A秋收起义后决定走向农村B条件不完善是军事受挫主因C百团大战时作战争方针有争议D左倾错误导致红军斗争失利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所述历史事件指红军反围剿过程中博古李德等人犯了左倾错误思想,导致战争失利,D项正确。AC两项与材料无关,均排除。军队受挫的原因是左倾错误的指挥,与条件不完
15、善无关,B项排除。故选D。14毛泽东在秦娥娄山关1935年中写道:“西风烈,长空雁叫对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对“而今迈步从头越”理解正确的是( )A反“围剿”失利,红军开始战略转移B日本侵略中国,中共决定北上抗日C遵义会议召开,最终摆脱了敌人 “围剿”D国内形势变化,毛泽东重获指挥权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间为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重新确立了毛泽东为指导核心的领导权,D项正确。A项是1934年,B项是1931年,都与材料时间不符合,均排除
16、。C项中最终摆脱了敌人的“围剿”,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D。15某上海市民在其日记中记录了三则本地时事:“(民国)廿六年十一月一日星期一时事;敌军屡次偷渡苏州河均未得逞北新泾小南翔均有激战敌通知各国领事将轰炸南市”该日记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 )A成为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开端B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D取得了敌后战场抗击日军的重大胜利考点: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民国廿六年十一月一日即1937年11月1日,国共合作抗战的开端是1937年9月,国民
17、党发表了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A项排除。1937年8月,淞沪会战是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此次战役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B项正确。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C项排除。百团大战是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击日军的重大胜利,发生在1940年,D项排除。故选B。16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制定了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婚姻法、工会法、惩治贪污条例、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法律。1954年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1949年到1957年,中央制定的较重要的法规
18、性文件共1 261件。这说明新中国初期( )A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的立法经验B法律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发挥了重要作用C政协很好地代行了人大的职能D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推动了立法工作考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建国之初,中国效仿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但不是立法领域,A项排除。时间为1949-1957年间,整体历程中立法工作贯穿于中国社会主义过渡期,B项正确。政协代替人大发挥职权是1949-1954年间,但1954年后的立法工作就与政协无关了,C项排除。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推动立法工作,这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多种
19、因素的作用,如政府政策,立法制定者等,D项排除。故选B。17下图为1959年主政台湾的国民党“外交部”对其外交人员的指示。这反映出当时台湾当局( )A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B坚持“一个中国”的理念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D放弃了敌视中共政权的立场考点: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红色中国”和“中华民国”,这是一个中国,两种说法,B项正确。从材料信息中“红色中国”、“中共政权”等关键词,可以看出当时的台湾当局没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A项排除。两岸和解的信号无法体现,更不能确定他放弃了敌视中共的立场,CD两项均
20、排除。故选B。18“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各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为此,中国( )A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B参加不结盟运动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改善同日本关系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边倒”指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与材料无关,A项排除。不结盟运动,中国是观察国,支持者,但不是成员国,B项排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新兴独立国家成立后,中国为了发展与其关系而提出,后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C项正确。D
21、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19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种措施所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求同存异”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一边倒”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求同存异”是1955年万隆会议时周恩来提出的方针,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排除。“另起炉灶”是指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这与材料现象不符,B项排除。“打扫干净屋子再请
22、客”,就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以巩固新的中国的独立和主权。材料中对“外轮”的航行和进入中国境内有特殊的要求,可见C项正确。“一边倒”指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与材料无关,D项排除。故选C。20对中俄关系,有专家指出:由于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相互心理要求和预期更为适度,这种关系的稳定也具有更大的弹性空间,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是有根本不同的。这里的“根本不同”是指( )A中美关系比中俄关系更为重要B两国关系的发展出现了曲折C当今两国是伙伴关系而非盟国D不再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考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在曲
23、折中发展,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属于同盟关系,共同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由材料可以看出“中俄关系属于战略伙伴关系”,从原来的盟友变成了伙伴,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中美关系,更谈不上和中俄关系的比较,A项排除。B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旨意无关,排除。当今,中国仍坚持独立自出的和平外交政策,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C。二、解答题(共5小题)21.从分封制到郡县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子以诸侯为臣,大夫以士为臣。据礼记王制记载:诸侯又可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要定时向周天子进贡,定期朝见周天子,周
24、天子出兵征讨时要带领本国军队随同出发,诸侯还要对天子的出巡、婚嫁、死丧等尽一定的义务。程幸超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二:西周是拥有主权的政治实体。然而西周这种对天下的最高统治权仅行使到邦君这一层次(各邦的最高统治层),并不贯彻到社会结构的末端,所以这种统治权事实上有一部分被分割了,由天子分别授予了庶邦的邦君 。所谓“授民授疆土”就是指这种统治权由天子到邦君的转移。李若晖郡县时代由权力建构与社会控制论秦至清的社会性质材料三:郡县制在秦代作为地方行政体制正式被确定为国家的结构形式和治理形式,与官僚政治紧密配合。皇族在秦代等同庶人,他们参政主要不是作为宗族的身份,而是作为臣僚履行职责。三代王权的独尊和
25、大一统集权统治受到了宗法分封制的制约和分割,秦汉时期因实行郡县制和官僚政治而使皇权达到了真正意义的独尊和大一统集权统治。高兵大一统再认识(1)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2)据材料二,指出分封制下的权力分配机制。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机制带来的不利影响。(3)据材料三,郡县制否定分封制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并指出由此带来的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分封制到郡县制演变的认识。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答案:(1)等级秩序严格;诸侯要对周天子履行义务。(2)机制:周天子拥有最高统治权;邦君获得地方统治权。影响:王权无法贯彻到社会结构的末端,诸侯具有相对独立性,容易导致
26、地方割据。(3)表现:不以宗族作为参政的条件,郡县制与官僚政治紧密相连。影响:消弱了宗法制的作用,实现了皇权独尊,加强了中央集权。(4)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变革;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与君主权力的变化密切相关。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论证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提取材料一信息即可,从材料中“天子、诸侯”的划分,“诸侯又可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中得出特点之一,等级秩序严格;“诸侯要定时向周天子进贡诸侯还要对天子的出巡、婚嫁、死丧等尽一定的义务”等,可以看出诸侯祥周天子尽义务。第(2)问,第一小问
27、,依据材料二信息“授民授疆土就是指这种统治权由天子到邦君的转移”,从中概况得出结论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信息“西周这种对天下的最高统治权仅行使到邦君这一层次(各邦的最高统治层),并不贯彻到社会结构的末端”,从中可以看出权利被分割,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这样分封制的弊端,易造成地方割据势力。第(3)问,第一小问,提取材料三信息,“与官僚政治紧密配合”,“他们参政主要不是作为宗族的身份”从中概况表现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三的最后一句和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结论。第(4)问,抓住主体,“对分封制到郡县制的演变的认识”,前提条件是“综合上述材料”。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得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
28、变革;从郡县制的出现和其影响来看,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与君主权力的变化密切相关。22.2014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有必要理性地反思这两次中日战争,发掘它的现代意义以及对我们的启示,以避免新的历史悲剧出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光绪年间,官吏“唯知民耗,殚民力其能实心为民者无有也”。清朝的军队既不是人民的军队,也不是国家的军队。唯此,它对人民没有爱心,对国家亦缺乏忠心。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元气大比拼。日本,几乎从明治维新开始即全面展开的对华调查和情报收集工作对清朝内部的一切情况了若指掌。甲午战争之际,基督信徒内村鉴三(1861-1930),曾把当时的“
29、日、支两国关系”解释为“代表新文明之小国”与“代表旧文明之大国”的关系,于是,这场战争便不但不是什么“侵略”与“被侵略”,而是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实际上,日本对待周边国家的态度,明治以来一直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韩东育甲午战前清朝内治环节的阙失与战后中日落差分析材料二:甲午战争使日本军国主义尝到了侵略战争的甜头,刺激了它向外扩张的贪欲,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加速了民主革命进程,为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材料三:1940年3月,国民党正式尊孙中山为“国父”。国民党在这时
30、将孙中山从党的“总理”转化为“国父”,其寓意显然是要将孙中山塑造为全民族共同的精神领袖,促使全体国民接受民族主义思想,从而唤起民众,凝聚民心,团结御侮,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认为,“今天中国人民正努力于抗战,从抗战的胜利中建造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这正是执行马克思的指示,继承孙中山的遗志。”邵雍历史记忆与书写(1)材料一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以内村鉴三为代表的日本人对侵略中国的态度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甜头”是什么?列举甲午战争后日本向外扩张的史实。(3)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促进中华民族觉醒方面的贡献。(4)综合上述材料,从历
31、史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两次中日战争的认识。考点: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答案:(1)官吏腐败,清朝政府失去民心、军心;日本蓄谋已久。义战(解放中国)(侵略有理,侵略有功)(2)甜头:马关条约(或答条约内容)史实: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东北发动日俄战争,吞并朝鲜,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等。(3)贡献:提出新三民主义;促进国共第一次合作或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或推动国民革命兴起;成为激励全民族抗日的精神领袖。(4)认识:两次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觉醒。(甲午战败带来了灾
32、难也激发了中华民族觉醒,为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抗日战争中国付出巨大代价,但也为民主革命胜利,为民族复兴奠基。)民族凝聚力的强力与否影响着战争的结果。(从民心角度作答,言有之成理即可。试题解析:本题考查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论证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提取材料信息,可以得出清朝官吏不管人民死活,军队也不是国家和人民的军队,可见“官吏腐败,清朝政府失去民心、军心”;另一方面, 日本“几乎从明治维新开始即全面展开的对华调查和情报收集工作”可见“日本蓄谋已久”
33、。第二小问,从材料信息“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可以看出日本对侵略中国战争的态度为“义战”。第(2)问,第一小问,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中国战败,签署马关条约,日本从中获取很多权益。甜头即此。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日本侵华的史实即可。(逐一所学事例的时间必须是1895年之后的即可)第(3)问,从材料三“将孙中山塑造为全民族共同的精神领袖”关键信息中可以看出孙中山的贡献之一:成为激励全民族抗日的精神领袖。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唤醒民众民族精神的贡献还有“提出新三民主义;促进国共第一次合作或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或推动国民革命兴起”。第(4)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可以锻炼
34、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辩证分析两次中日战争,只要抓住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即可。23.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对两国及世界产生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京欢迎尼克松来访既有实际原因,也有心理原因。虽然中国人以前谴责尼克松是帝国主义战争贩子,但现在他们发现他代表了一种可能有用的历史能力。中国人正是要同这个人讨论联合国席位、美国的承认、台湾问题的解决、日本潜在的重新武装、购买美国飞机和科学仪器等事项,最重要的是要同他讨论改善国际地位,以遏制苏联可能的进攻。无可置疑,这次访问还将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心理满足。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从物质利益的角度看,美国最显著的
35、收获是中美贸易的增长,这帮助缓解了美国的逆差问题。中国渴望得到美国科技和农产品的愿望远远超过美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因此美国获得了巨大的贸易顺差。下表显示了中美和解带来的中美贸易的趋向: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三:在尼克松通过电视广播,宣布他要访问北京正好一个月之后,他又在广播中宣布了有关另一重大措施的消息,这一回是拯救美国经济。的确需要想想办法了。美国已开始陷入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货币危机。(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材料四:20世纪70 年代初正是中美关系缓和给朝鲜半岛带来一股强劲的缓和潮流,双方对南北关系都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经过双方
36、高级官员秘密互访,双方于1972年7月4日发表联合声明,就实现国家统一的三原则:自主统一、和平统一、民族大团结达成协议, 这是南北关系中的一个重大转变, 表明双方都开始承认对方是一个客观存在, 是对话对手, 这为双方的对话交流奠定了法律基础。菅广峰20 世纪70 年代初中美关系缓和对朝鲜半岛局势的影响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尼克松“代表了一种可能有用的历史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中国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2)表格显示1980年中美贸易急剧增长,其直接原因是什么?综合材料二、三,中美和解对“拯救美国经济”有何作用?(3)据材料四,概括中美关系缓和带来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从中美关系和解中能得到什么
37、启示?考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答案:(1)改善国际地位、保障国家安全、解决内政问题、促进国家发展。(2)中美建交。通过中美贸易,实现贸易顺差;打开中国市场,缓解经济危机。(3)影响:稳定朝鲜半岛局势,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和平。启示:合作才能共赢。试题解析:本题以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材料有效信息,“中国人正是要同这个人讨论联合国席位、美国的承认、台湾问题的解决、日本潜在的重新武装、购买美国飞机和科学仪器等事项,最重要的是要同他讨
38、论改善国际地位,以遏制苏联可能的进攻”,可以得出结论:解决中国的内政、外交、国际地位等问题。第(2)问,第一小问,从表格中可以发现中美贸易剧增的时间是1980年,联系所学可知与中美关系的建交有关。第二小问,从材料二可以看出,“通过中美贸易,实现贸易顺差”;从材料三中“这一回是拯救美国经济”,“美国已开始陷入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货币危机”等信息可以看出“打开中国市场,缓解经济危机”。第(3)问,第一小问,材料四关键信息“20世纪70 年代初正是中美关系缓和给朝鲜半岛带来一股强劲的缓和潮流”由此可以概括出中美关系缓和带来的影响。第二小问,综合上述中美关系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美的缓和对双方均有利,可见
39、合作才能共赢。24.近代各国的教育改革,是世界现代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863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恢复了1853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1864年6月14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充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1864年11月19日,颁布了中学章程。根据这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用中学(重点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两类。刘祖熙改革与革命材料二:今此次设立学堂之意,乃欲培植非常之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其言中学者,荟萃经子史之精要,及与时务相关者编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其言西学
40、者,译西人学堂所用之书,加以润色,既勒为定本。除学堂学生每人给一份外,仍请旨颁行各省学堂,悉遵教授,庶可以一趋向而广民智。1898年5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代总理衙门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1)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2)据材料二,概括康、梁主张开办京师大学堂的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的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看法。考点:戊戌变法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答案:(1)内容:扩大大学的自主权;鼓励社会与私人办学;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2)目的:培养人才,开启民智。内容:中学与西学相结合。(3)看法:多渠道办学;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教学立足培养有用人才。试题解析:
41、本题以中西教育改革为切入点,考查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第(1)问,结合材料一的信息逐次概况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的关键信息“培植非常之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 “广民智”,可以得出教学目的是培养人才,开启民智。第二小问,内容特点从中学与西学的言论中可以看出是“中学与西学相结合”。第(3)问,谈看法属于开放性问题,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多渠道办学;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教学立足培养有用人才。25.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涌现出了两位杰出的民族主义者孙中山和甘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
42、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逐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1905年)“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1904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1912年)“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1924年)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材料二:并不是不列颠人民统治印度,而是近代文明利用铁路、电报、电话以及差不多每一件被成为文明的胜利的发明在统治着印度印度只有忘却它在以往五十年左右所学到的东西,才能得救。铁路、电报、医院、律师、
43、医生以及这一类的东西都必须取消。 南布迪里巴德著(何新译)圣雄甘地与甘地主义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演变过程。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提出民族主义目的。(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甘地民族主义的内涵。(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和甘地民族主义的异同考点:“亚洲觉醒”的先驱答案:(1)过程:从排满独义到五族共和再到中华民族独立和各民族平等。目的:民族独立,建立现代民主政治国家。(2)抵制西方物质文明;恢复印度传统的民族经济;实现印度自治。(3)异:孙中山学习西方文明;甘地抵制西方文明。同:反对西方侵略,实现民族独立。试题解析:本题以孙中山和甘地为切入点,考查“亚洲觉
44、醒”的先驱,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抓住“演变过程”,突出变化性,结合材料一信息,“从驱逐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到“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再到“民族自求解放”可以得出结论:从排满独义到五族共和再到中华民族独立和各民族平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倡民族主义目的是:民族独立,建立现代民主政治国家。第(2)问,据材料二的核心信息“铁路、电报、医院、律师、医生以及这一类的东西都必须取消”可见其“抵制西方物质文明;恢复印度传统的民族经济;实现印度自治”。(3分)第(3)问,分析二者的异同点,可以从对西方文明的态度和目的入手,得出结论。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