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2015学年湖北省咸宁市鄂南高中高二(上)起点生物试卷(B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总计40分)1(2分)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C人体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版权所有分析: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是:,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答:解:A、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A正确;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B正确;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
2、液又叫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C错误;D、人体内细胞不能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内环境的作用,对于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2分)下列关于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B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C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水分的多少,水分越多,渗透压越大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版权所有分析:关于“渗透压”,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外液渗透压是
3、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过来,溶液微粒越少即,溶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小(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4)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解答:解: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A正确;B、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B正确;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
4、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正确;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重点考查渗透压,要求考生识记渗透压的概念、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2分)(2006上海)如图表示午餐以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版权所有分析:进食后,血糖含量升高,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分泌量减
5、少,因此a是血糖,b是胰岛素,c是胰高血糖素解答:解:进食后,由于消化吸收,使得血糖会首先升高,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所以血糖升高在前,胰岛素分泌在后,a曲线与b曲线相比,a曲线的峰值先出现,所以a是血糖,b是胰岛素;而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则c表示胰高血糖素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曲线图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胰岛素能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4(2分)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当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处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
6、是单向的D若从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版权所有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2)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图中的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和E效应器解答:解:A、图中的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和E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反射弧,A正确;B、当处受刺激时,该
7、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B错误;C、图中是树突,接受信息并将之传给胞体,再通过轴突将接收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这决定了神经传导的方向只能是:从,这就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C正确;D、若从处剪断神经纤维,反射弧不完整了,刺激处,效应器能发生反应,但是不能称为是反射,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组成以及兴奋的传导,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5(2分)(2005广东)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去除成
8、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ABCD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版权所有分析: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此外生长素还具有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等作用解答:解: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可以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和错误、正确;植物扦插繁殖时,由于没有形成根,吸水能力比较差,因此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进而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原理,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的作用及应用,明确生长素能促进插条生根,还要求学生能区分新叶和老叶的作用,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6(2分)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
9、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如图中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ABCD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版权所有分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双重作用体现在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生长素的双重作用与浓度和器官有关,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解答:解:A、横放植物后,受重力作用,生长素从主根背地侧向近地侧运输,所以主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逐渐升高,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由促进到抑制,A正确;B、横放植物后,受重力作用,生长素从主根背地侧向近地侧运输,所以主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逐
10、渐升高,B错误;C、在发生向地生长之前,生长素的浓度应该是促进植物生长的,C错误;D、最终主根表现为向地生长,主要原因是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了生长,所以最终浓度应该高于虚线处浓度,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2分)如图示意几组研究生长素产生部位及运输方向的实验,对实验结果表述正确的是()A、琼脂块中都有IAA,B、琼脂块中都有IAA,C、琼脂块中都有IAA,=D、琼脂块中含有的IAA与、相等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版权所有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
11、本题涉及的知识有生长素产生部位及运输,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琼脂块中都有IAA,由于云母片阻止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所以、中生长素浓度相等,A错误;B、琼脂块中都有IAA,因为生长素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又因为没有尖端不能感受单侧光,所以,B正确;C、琼脂块中都没有IAA,因为生长素不能从形态下学端向形态学上端运输,C错误;D、琼脂块中含有的IAA,而、中没有,所以不相等,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8(2分)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
12、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内保持不变B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种群密度C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D人类活动一般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考点:种群的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群落的演替;种间关系版权所有分析:年龄结构:(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解答:解:
13、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中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在近期内是处于动态平衡,A错误;B、种群是一定区域内的同一物种,而杂草是多种生物的集合,B错误;C、生态系统中的种群之间捕食关系能调节种群数量,进而维持群落的稳定,C正确;D、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朝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种群密度的测定、群落演替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9(2分)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和群落的是()某一个池塘边的一棵柳树一片棉田中的所有幼年有翅和成熟无翅棉蚜一片农田中所有的普通小麦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某一池塘中的全部生物某草原的全部生
14、物和无机环境ABCD考点: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2、群落的概念: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它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地段可以重复出现3、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解答:解:某一个池塘边的一棵柳树是个体,错误;一片棉田中的所有幼年有翅和成熟无翅棉蚜是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但不是全部个体,故不是一个种群
15、,错误;一片农田中所有的普通小麦是一个种群,正确;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不是所有的生物,故不是群落,错误;某一池塘中的全部生物是群落,正确;某草原的全部生物和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错误所以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10(2分)如图表示为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6、阴影部分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a为“J”型曲线,b为“S”型曲线阴影部分的个体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K值为环境容纳量ABCD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版权所有分析: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2、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解答:解:J型曲线与S型曲线间差值表示环境阻力,即被淘汰
17、的个体数,正确;a种群数量无限增加,表示“J”型曲线,b曲线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表示“S”型曲线,正确;阴影部分的个体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正确;K值表示该环境下对于该种生物的最大数量,即环境容纳量,当环境条件改变时K值会发生波动,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J型曲线和S型曲线,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11(2分)关于池塘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A在垂直方向上,鱼类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鱼类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主要依赖植物C池塘中的植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D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特征1、垂
18、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2、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解答:解:A、在垂直方向上,不同的鱼类栖息在不同的水层,鱼类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A正确;B、鱼类在种群中垂直分布和食物有关,主要依赖植物,B正确;C、池塘中的植物群落有水平结构,C错误;D、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异,形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群落的特征,要求学生的识记和理解群落的垂直结构及影
19、响因素,试题难度一般12(2分)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说明()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B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版权所有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1)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如莴苣在适宜的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蝙蝠依赖超声波进行定位、取食和飞行;(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如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狼能够根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追捕兔子解答:解: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
20、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的种类,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3(2分)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C物质循环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D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版权所有分析: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但不能循环往复;能量是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直接往复循环;物质循
21、环的过程中伴随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解答:解:A、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但不能循环往复,A错误;B、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直接往复循环动力是能量,B正确;C、物质循环的过程中伴随能量流动,能量为物质循环提供动力,C正确;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依存,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不可分割,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14(2分)有关如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有两条捕食链B狐与鸟之间既捕食又竞争C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D体内含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草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版权所有分析:食
22、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细菌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不占有营养级,图中共有2条食物链,分别是:草昆虫鸟狐;草兔狐据此解答解答:解:A、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细菌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所以图中共有2条食物链,分别是:草昆虫鸟狐;草兔狐,A正确; B、狐与鸟之间只有捕食关系,B错误;C、细菌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不占有营养级,C错误;D、体内含重金属由于生物富集沿食物链积累,故最多的生物是狐,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相关知识,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的组成以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5(2分)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
23、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点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为306只B若标记物有部分脱落,则会导致最后计算的值偏小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有竞争关系,鼠害严重会影响畜牧业发展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版权所有分析: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
24、,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m解答:解:A、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m可估算出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为=306只,A正确;B、若标记物有部分脱落,则会导致最后计算的值偏大,B错误;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都取食草,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C正确;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导致鼠的种群数量下降,因此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此类题目需要考生提炼题目中的有用信息,并结合相关知识点去解决问题16
25、(2分)木匠蚁和一种蝶类幼虫共同生活在一起蝶类幼虫以植物为食,其分泌物是木匠蚁的食物木匠蚁则为蝶类幼虫杀灭各种天敌,否则蝶类幼虫不能存活24小时以上,那么,木匠蚁与蝶类幼虫的关系是()A寄生B竞争C互利共生D捕食考点:种间关系版权所有分析:1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外一种生物的体内或者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2竞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4捕食:一种生物以另外一种生物为食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蝶类幼虫的分泌物是木匠蚁的食物,木匠蚁为蝶类幼虫杀灭各种天敌”,即木匠蚁与蝶类幼虫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属于互利共生
26、的关系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种间关系,意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7(2分)如图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的理解有误的是()AB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不一定比A少B若M表示各营养级所含的能量,当MA5MB时,生态系统将会崩溃CD体重增加1kg,至少需要消耗A 1000kgDA所固定的能量大于B、C、D所含能量之和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版权所有分析:图中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者,D是三级消费者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解答:解:A、B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总能量一定比A(第一营养级)少,数量一般也比A少,但是也有特殊的,如昆虫的数量要
27、远多于树的数量,A正确;B、因为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率最大为20%,即B最多能从A处获得A同化量的五分之一,则A至少要满足拥有是B五倍的同化量,即Ma5Mb,否则这个生态系统无法维持,B正确;C、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率最大为20%,生态系统D体重增加1kg,至少需要消耗120%20%20%=125kg,C错误;D、A所固定的能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的,则A所固定的能量大于B、C、D所含能量之和,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能量流动知识的要点的理解,具有识图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生物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18(2分)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说法
28、错误的是()A温带针阔混交林比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低B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C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D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版权所有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不同的生态系统会因为营养结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抵抗力或恢复力稳定性解答:解:A、温带针阔混交林比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度低,自我调节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低,A正确;B、同等强度干扰下,由于沙漠环境比较恶劣,恢复力比较弱,所以草
29、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快,B错误;C、不同的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同,则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C正确;D、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后,通过负反馈调节能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使生态系统达到和维持稳态,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低19(2分)如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与图示不相符的是()ABCD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生态系统的功能版权所有分析:草原生态
30、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同属于自然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既不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又不属于海洋生态系统;“J”型增长和“S”型增长为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变化曲线;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种群间为包含关系;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解答:解:A、草原生态系统既不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又不属于海洋生态系统,A错误;B、“J”型增长和“S”型增长为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变化曲线,B正确;C、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构成一个种群;生物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生态系统则包括生物群落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故三者之间为包含关系,
31、C正确;D、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生物概念间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中等20(2分)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亿元为治理国土荒漠化“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的生态学原理是()A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B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C增加食物链中的营养级D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版权所有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
32、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解答:解:A、应该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错误;B、应增加的不只是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还有相应的各级消费者,B错误;C、应是增加食物网的复杂性,C错误;D、增加生物种类,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意在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把握所学生物学要点的能力二非选择题(总计50分)21(11分)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矮茎豌豆,母本是高茎豌豆(2)操作叫去雄
33、,操作叫传(授)粉;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要在要在花药未成熟之前进行进行,操作过程中要动作轻、干净、彻底,操作后要套上纸袋(3)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播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红色色(4)若P皆为相对性状的纯合子,让F1进行自交,F2的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3:1,F2的遗传因子类型有AA、Aa、aa,且比值为1:2:1考点:单因子和双因子杂交实验版权所有分析:分析题图:人工异花授粉过程: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所以操作是去雄,操作是传粉解答:解:(1)在豌豆
34、杂交实验中,提供花粉的植株是父本即矮茎植株,接受花粉的植株是母本即高茎植株(2)根据图示可知操作是去雄,操作是传粉;由于豌豆为自花传粉且为闭花受粉植物,为确保杂交实验成功,应在要在花药未成熟之前进行,其动作要轻、要干净、到达彻底去雄,操作后还要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实验(3)已知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Aa)播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红花(4)若P皆为纯合子,则F1为杂合子(Aa),F1自交,F2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高茎):Aa(高茎):aa(矮茎)=1:2:1,所以F2代高茎和矮茎之比为3:1故答案为:(1)矮茎豌豆高茎豌豆 (2)去雄传(授)粉要在花药未成熟之前进
35、行 动作轻、干净、彻底 套上纸袋 (3)红色(4)3:1 AA、Aa、aa 1:2:1点评:本题结合人工异花授粉的过程图,考查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首先要求考生掌握人工异花授粉过程,能判断图中各操作的明确及父本、母本的性状;其次还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能根据题干要求答题22(7分)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根、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1)由乙图可知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2)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
36、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两侧浓度的分别是乙图中的e、a点浓度,因此根将向重力弯曲生长(3)乙图b或d点浓度可表示甲图处生长素浓度,f点表示处生长素浓度处结构生长受抑制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处,抑制侧芽生长,解决的办法是去除顶芽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版权所有分析:据图分析,图甲中处是顶芽,具有顶端优势,生长素接近最适浓度;顶端优势,即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促进顶芽生长,同时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附近,抑制侧芽的生长植物水平放置时,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而根对生长素最敏感,所以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背地侧浓度
37、低促进生长植物存在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同时还与植物器官的种类有关,如乙图可体现解答:解:(1)由乙图可知生长素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其作用表现出两重性(2)若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由于生长素受重力的作用,会从侧运输到侧,使侧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根的生长,对应于乙图的e点,侧生长素浓度降低,会促进根的生长,对应乙图的a点,因此根将向重力弯曲生长(3)由于植物存在顶端优势,则甲图处为植物的顶芽,生长素促进顶芽的生长,乙图中促进芽生长的浓度有b、d点;甲图处为植物的侧芽,生长素抑制侧芽的生长,对应乙图的f点,处结构生长受抑制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
38、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处,抑制侧芽生长,解决的办法是去除顶芽故答案为:(1)两重性(2)e、a 向重力弯曲(3)b或d f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处,抑制侧芽生长 去除顶芽点评: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能够分析植物向光性的原因;能够运用植物生长素的作用、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特点和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解释生物现象进行相关解答23(8分)如图中图甲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
39、问题:(1)图甲中若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为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2)若刺激图甲中b点,图中a、c、d、e点可产生兴奋(3)图乙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 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兴奋或抑制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版权所有分析: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1)分析示意图,表示感受器、表示传入神经、代表神经中枢、表示传出神经、表示效应器(2)兴奋在神经纤
40、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刺激b点,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a、c、d、e(3)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者是抑制故答案为:(1)神经中枢(2)a、c、d、e(3)神经递质 兴奋或抑制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组成以及兴奋的传导,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24(14分)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序号)箭头是不应存在的(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序号)(3)图中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有4个营养级属于第三营养级的是C(4)图中所指的是生产者
41、呼吸消耗的能量,E代表的成分是分解者(5)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版权所有分析:分析题图可知,B为初级消费者,C为次级消费者,D为三级消费者,E为分解者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为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解答:解:(1)生产者不能利用分解者的能量,所以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箭头是(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3)图中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有A、B、C、D4个营养级,属于第三营养级的是C(4)图中表示生产者呼吸消耗的能量,A、B、C、D都指向E,则E代表分解者(5)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故答案为:(1)(2)(3)4C(4)生产者
42、呼吸消耗的能量分解者(5)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点评: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同化能量,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25(10分)在一有限的环境中引入一小白鼠种群,给予充足饮水和定时恒量食物,经一阶段观察统计,获得如图所示的数量增长曲线,请分析回答:(1)这个白鼠种群增长速度最快在C点上,此时种群的数量为(2)鼠群繁殖开始明显受限制在D点上,原因是食物、栖息空间有限,种内斗争加剧(3)从E点到F点看,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当不存在捕食者的情况下,单从种间关系分析,这个种群数量下降可能是寄生生物引起疾病,使死亡率增加造成的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特征版权所有分析
43、:分析题图:在一有限的环境中引入一小白鼠种群,其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又减少;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在种群数量为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解答:解:(1)这个白鼠种群增长速度最快在C点上,此时种群的数量为(2)鼠群繁殖开始明显受限制在D点上,原因是食物、栖息空间有限,种内斗争加剧(3)从E点到F点看,种群数量有所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当不存在捕食者的情况下,单从种间关系分析,这个种群数量下降可能是寄生生物引起疾病,使死亡率增加造成的故答案为:(1)C (2)食物、栖息空间(3)小于 寄生生物引起疾病,使死亡率增加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有限的环境中引入一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不完全等同于S型曲线,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审题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