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示意某时昼半球状况。该日,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动。读图,完成第12题。1.此时一架飞机从地起飞,10小时后到达地。到达时地的区时为()A.18:00B.22:00C.21:40D.22:202.若不考虑天气的影响,此时下列四地中相同物体日影最长的是()A.B.C.D.解析:第1题,读图,图示为昼半球,地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间,是正午12时。图中显示,该地经度是40W,所以该地使用西三区的区时,即45W经线的时间,此时区时是11:40。根据图中经度判断,经度差是20,所以地经度为100W,起飞10小时
2、后到达,地也经过了10小时,所以区时是21:40,C项正确。第2题,图示昼半球是以太阳直射点为圆心的大圆,离圆心越远,离大圆越近,即离晨昏线越近的点,太阳高度就越小,影子越长。读图,此时四地中相同物体日影最长的是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远、离晨昏线最近的点,四地中离晨昏线最近,A项正确。答案:1.C2.A(2016北京高考)2016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在北京举办。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读图,完成第3题。3.本届大会期间,北京()A.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B.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C.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D.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晚解析:秋分之前的第二个节气为处暑,一个节气时间间隔一
3、般为15天,秋分为每年的9月23日左右,所以8月23日左右为处暑,A选项正确。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出现在秋季;北京和首尔均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且首尔纬度低于北京的纬度,任何时候首尔的正午太阳高度都大于北京;大会期间北半球昼长夜短,北京位于华盛顿东边,日出时间早于华盛顿。答案:A读图,完成第45题。4.若图中曲线为等高线,b地海拔小于d地,则()A.该区域属于向斜构造B. a地可以看到c地C. b地可能发育溪流D. d地土壤水分条件较差5.若图中曲线为北半球的某段纬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a地在d的正东方向B. b、d两地元旦同时日出C.元旦白昼最短的是c地D.元旦白昼最短的是d地解析:第4
4、题,若图中曲线为等高线,bd时,等高线向海拔低处突出,该地为山脊,为分水岭,因而b地不可能发育溪流。该地只显示等高线的弯曲状况,没有显示出岩层的弯曲状况,因而不能判断地质构造类型。由于山脊阻挡,a地看不到c地。d地位于山脊,水往低处流,土壤水分条件较差。第5题,若图中曲线为北半球的某段纬线,则d所在纬线的纬度应高于a、b、c所在纬线的纬度。由于a、d不在同一纬线上,因而不是正东、正西方向。元旦时,b、d两地不同时位于晨线上,不会同时日出;b、d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只有春、秋分日才会同时日出。d地纬度最高,元旦时白昼最短的是d地。答案:4.D5.D读我国南方某河谷剖面图,完成第67题。6.图中地层
5、中()A.处地层受变质作用明显B.处地层年龄最老C.处地层断裂下陷D.处地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7.甲、乙两处对应的位置正确的是()解析:第6题,从图例中看出,处地层是沉积岩层,受外力作用形成;处位于各沉积岩层的最底层,形成年代最早,地层年龄最老;图例显示处是沉积物,表明是河流沉积物堆积而成;处位于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易受侵蚀,因而形成河谷。第7题,甲位于河流北岸,乙位于南岸,排除B、C两项;甲处堆积,说明位于河流的凸岸;乙处侵蚀,表明位于凹岸;因而,A项正确。答案:6.B7.A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及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分布状况。读图,完成第89题。8.有关图中相关内容的叙
6、述,正确的是()A.地气压低于地B.a的风向为东南风C.d为上升气流D.甲地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9.下面四图中可能为该环流近地面气温、气压分布状况图的是()注: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气温单位为摄氏度。A.B.C.D.解析: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近地面与600米高空的垂直气压差较乙地大,可以判断出近地面甲地气温低,b为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弱,气温日较差大;乙地气温高,d为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强,气温日较差小。由以上可得地气压高于地,地气压高于地,a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从指向,c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从指向,所以a的风向为西北风。第9题,甲地近地面是高压
7、,等压线上凸;甲地近地面气温较低,等温线下凹。答案:8.C9.D2017年4月20日,一个低压区在楚克岛南方海域形成,4月26日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当日9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国际编号1701,并命名为梅花。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系统。读台风遥感图,完成第1011题。10.甲乙丙丁,各气象要素的变化正确的是()A.气压由低到高B.风力由大到小C.降水由多到少D.云层由厚到薄11.台风灾害主要是由狂风、暴雨及风暴潮带来的。下面四幅图中,与台风雨降水类型相同的是()解析:第10题,图中甲为台风眼,气压最低,风和日丽,碧空无云;乙为旋涡风雨区,是台风风速最大
8、、降水最强的区域;再向外风力减小,云层变薄,降水强度减弱。台风属于气旋,气压由内到外逐渐升高。第11题,A项是地形雨;B项表示低压中心控制的区域,四周气流向中心辐合,引起气流的上升运动,产生降雨,该种形式的降雨属于气旋雨,台风是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形成的,台风雨就降水类型而言属于气旋雨;C项表示地面受热引起空气膨胀上升,产生降雨,该种形式的降雨属于对流雨;D项是锋面雨。答案:10.A11.B右图所示海峡的最冷月平均水温北侧为-1.7 ,南侧为2.1 ;最热月平均水温北侧为58 ,南侧为1520 。读图,完成第1213题。12.影响海峡南、北两侧水温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洋流C.季
9、风D.海陆位置13.该海峡航行条件较差的原因是()冬春多大风夏季有浓雾夏秋多台风冬季多流冰A.B.C.D.解析:第12题,从经纬度看出,该海峡位于日本群岛附近,其北侧受千岛寒流影响,南侧受日本暖流影响。第13题,该海峡纬度较高,离副热带洋面距离较远,受台风影响较小。答案:12.B13.C下图中四地位于同一大陆西岸沿海低地。读图,完成第1415题。14.图中四地位置最靠南的是()A.B.C.D.15.图中四地终年降水量稀少的是()A.B.C.D.解析:第14题,由图可知,地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且7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说明地位于10N20N。地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7月
10、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说明地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位于回归线附近。地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1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说明地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故四地中位置最靠南的是。第15题,由上题解析:可知,两地属于沙漠气候,故两地终年降水稀少。气候类型相同,都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答案:14.D15.A高山林线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林线植被生长在其生态适应的极限附近,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而且受到人为的干扰少,是研究植被气候关系很好的场所。读中国林线高度等值线(单位:米)图,完成第1617题。16.沿AB线和AC
11、线方向,林线分布高度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叙述正确的是()沿AB线,林线高度从东到西显著升高沿AC线,林线高度随纬度升高逐渐升高纬度越低,林线分布的高度越高降水越少,林线分布的高度越低A.B.C.D.17.图中3 800米林线的走向与其他等值线存在明显差异,下列关于该线走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 3 800米林线的走向东半段大致为南北走向B. 3 800米林线的走向西半段接近与经线平行C.影响我国高山林线分布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D.我国高山林线的高度只受纬度因素影响解析:第16题,沿AB线,林线高度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陆)显著升高;沿AC线,林线高度随纬度升高逐渐降低;纬度越低,热量条件
12、越好,林线分布的高度越高;降水越少,水分条件越差,林线分布的高度越低。第17题,3 800米林线东半段大致为南北走向(与经线平行);该等值线西半段接近于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影响我国高山林线分布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高山林线既受纬度(热量)因素影响,也受水分因素影响,还受到地形等因素影响。答案:16.B17.A(2016北京高考)读图,完成第1819题。18.芬兰()A.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B.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C.人口稀疏区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D.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19.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国()A.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B.西部受暖流、地形
13、影响,气温偏高C.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D.西北部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解析:第18题,考查芬兰的地理环境特点。芬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且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芬兰植被覆盖率高,森林资源丰富,水土流失较轻,木材加工业发达;人口稀疏区多为丘陵地形,不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第19题,考查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由图中可以看出燕麦种植北界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部种植的纬度偏高,说明气温较高,主要是西部有暖流经过,加上地势相对较低,气温较高。答案:18.D19.B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第2021题。20.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A.西北向东南流B.东南向西北流C.
14、东北向西南流D.西南向东北流21.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A.WB.XC.YD.Z解析:第20题,根据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反可以得出结论。第21题,Z在河流凹岸,且位于山谷,易发生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答案:20.A21.D读某时间段影响我国农业的某类自然灾害发生频率等值线(单位:次)图,完成第2223题。22.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可能是()A.洪涝灾害B.霜冻灾害C.生物灾害D.台风灾害23.下列人类活动可能导致此类灾害加剧的是()兴修水库围湖造田乱砍滥伐开垦草原A.B.C.D.解析:第22题,从图上可以看出,该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我国东部的河流
15、中下游地区,故可判断该自然灾害最可能为洪涝灾害。第23题,围湖造田使河流泄洪能力减弱,洪峰流量加大;乱砍滥伐、开垦草原会使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导致洪涝灾害加剧;水库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洪水期能够蓄水,枯水期能够排水,故兴修水库会减轻洪涝灾害。答案:22.A23.B下图示意世界四个国家21世纪初期能源消费情况。读图,完成第2425题。24.图中表明上述国家中()A.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B.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C.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最大D.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25.四个国家中,能源利用率最高和最低的国家是()A.B.C.D.
16、解析:本组题考查世界能源消耗、能源利用率。第24题,国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构成中虽然为50%,但该国能源消费总量小,石油消费量并不是四国中最高的;国煤炭消费量最大;国以天然气消费为主,但该国能源消费总量小,天然气消费量并不是四国中最高的。第25题,能源利用率主要看单位GDP能耗,图中国单位GDP能耗最小,故能源利用率最高;国单位GDP能耗最大,故能源利用率最低。答案:24.B25.C二、综合题(共50分)26.(10分)读北京时间某日10时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虚线为极圈),完成下列各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多少?(2分)(2)图中各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哪里?正午太阳
17、高度最大的是哪里?(2分)(3)此日E地的日落时间为多少?昼长为多少?(2分)(4)此日后两个月,郑州昼长变化的特征是怎样的?西沙永兴岛(16.8N,112.3E)的正午太阳高度如何变化?(2分)(5)M点到C点最短路线的方向是怎样的?(2分)解析:第(1)题,根据图上所标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判断该图所示半球为北半球。当北京时间为10时时,150E的地方时为12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发生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第(2)题,图中F点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北回归线)最远,正午太阳高度最小;M点距离北回归线最近,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第(3)题,150E的地方时为12时,30W的地方时为零
18、时,则E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3时,且E点位于晨线上,因此E点的日落时间为21时,昼长为18个小时。第(4)题,夏至日后两个月,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赤道方向移动,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郑州白昼逐渐变短,但白昼时间仍比黑夜时间长。夏至日后的两个月后,太阳直射点已经移至16.8N以南,因此夏至日后的两个月,西沙永兴岛的正午太阳高度先是增大至90,而后变小。第(5)题,M、C两点都位于晨昏线上,晨昏线是地球上的大圆,从M点沿晨昏线至C点是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方向要分两段来讨论:从M点至晨昏线与北极圈的切点,是向东北方向;从晨昏线与北极圈的切点至C点,是向东南方向。答案:(1)(2326N,150E)。(
19、2)最小的是F,最大的是M。(3)21时。18小时。(4)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增大90减小(或先增大,后减小)。(5)先向东北,再向东南。27.(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L河一年四季均清澈见底,掩映在绿树红花中,似项链般点缀着M城。B海峡一年中只有两个多月风平浪静,是游泳爱好者横渡海峡的最佳季节。M城多年气候统计资料(1)说出M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的表现。(2分)(2)分析L河一年流量平稳、四季清澈见底的自然原因。(4分)(3)判断游泳爱好者横渡B海峡的最佳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解析:第(1)题,通过经纬度可知,M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在40S附近,受西风影响时间较长,因而气
20、温年较差较小,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大,气候呈现出明显的海洋性特征。第(2)题,L河一年中流量平稳,从降水量大小与季节变化、地势起伏、流速快慢、径流量等方面分析;四季清澈见底从落差、径流量、植被覆盖率、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考虑。第(3)题,采用逆推法分析,风浪小、气温高适合游泳;当地夏季,水温高,再加上B海峡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风浪较小,适合游泳横渡海峡。答案:(1)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降水量均匀,径流季节变化小;地势平缓,落差小,流速缓慢;流域面积小,径流量小,水浅;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 ,无结冰期;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3)夏季。(B海峡)受南移的副热带高
21、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浪小;夏季水温高。28.(10分)读世界略图,完成下列各题。(1)比较两地气候。(3分)地地气候类型特点分布规律(2)在五地中气候受洋流影响最明显的是地。影响地和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2分)(3)地常年盛行风,该地的盛行风是(填字母)。(1分)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C.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4)与地相比,地海陆间水循环活跃,表现在、等主要环节上。(2分)(5)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其形成原因是什么?(2分)解析:由图中各地所在的地理位置,联系全球气候分
22、布,可知各地的气候类型,根据各地具体的地理特征,可分析其气候形成的原因。两地水循环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降水和径流方面。地被称为“绿洲”说明其降水丰富,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形成了季风环流,夏季风从太平洋上带来充沛的水汽。答案:(1)地地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特点终年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低温)少雨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2)地形(3)西南(西)D(4)降水地表径流(5)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形成季风环流;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带来充沛的降水。29.(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在新疆,天山被称为垂直的牧场。
23、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生活在新疆广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材料二天山自然带示意图(图甲)和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图乙)。图甲图乙(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3分)(2)天山天然草场资源地广、质优、种类多,试分析其原因。(3分)(3)简述天山牧民放牧转场的大致过程,并简要评价转场放牧的好处。(4分)解析:第(1)题,自然带差异可从自然带多少、具体类型及分布海拔角度比较。第(2)题,注意问题包括三方面:地广、质优、种类全,可从气候及地形角度分析。第(3)题,结合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分析,注意气温变化是其转场的根
24、本原因。答案:(1)北坡自然带种类丰富,有云杉林带,南坡缺失云杉林带;南坡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于北坡;北坡的雪线较南坡低。(2)天山地处中纬度地区,光热充足,气候适宜牧草生长;山地面积广大,草场分布区域广;海拔高,终年积雪,冰雪融水丰富,为草场提供充足水源,牧草繁茂;从山麓到山顶,垂直高差大,气候差别大,牧草种类因地区、季节不同而有差异,种类繁多。(3)冬季,牧民在(林带及以下)海拔较低的(山地荒漠)草原放牧;春季转暖向高处(山地)草原转移;夏季在(林带及以上)海拔较高的(高山)草甸、草场放牧;秋季转冷,向海拔较低的(荒漠)草原转移;冬季在山麓牧场(利用囤积的牧草)过冬。评价:转场不仅可以充
25、分利用不同海拔的草场资源;同时也保护了草场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草场可持续发展。30.(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新疆近30年来的部分地理资料。天山冰川面积雪线约9 500多平方千米,减少22%年均上升2至6.5米博斯腾湖(1986年以来)水位面积上升4米多由880平方千米扩大到1 000多平方千米南疆气候相对湿度降水量平均增加4%10%平均增加20.4%材料二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于2030年达到峰值;在2030年前,中国的企业将会明显更有效率地运作,相同生产,将会最多减少6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截至2030年,非化石燃料比例将提高约20%。(1)从水循环角度解释全球气候变暖对博斯腾
26、湖水文特征和南疆气候变化的影响。(2分)(2)据表信息,分析表中要素的变化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可能产生哪些影响。(4分)(3)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请列举我国在控制CO2排放量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解析:第(1)题,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使湖面水位上升,从而蒸发量增大。第(2)题,影响可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其利弊。第(3)题,从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能源利用结构等方面作答。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补给量增大,造成汇入湖泊的河流径流量增加;(气温升高和湖泊面积的扩大)蒸发量增加,促进了水汽循环,导致当地湿度和降水量增加。(2)有利:降水、河流径流增多,对缓解干旱有利(或对植物生长有利)。不利:冰川消融,将导致淡水资源的短缺(或降水、河流径流增多,容易引发洪水、泥石流等灾害)。(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开发利用新能源;发展清洁燃烧技术;制定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