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扬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疫情留给湖北的是很多人力无法承受的有毒残留,网络上有关“湖北农产品残留新冠病毒”的说法 。受此影响,湖北无数农产品滞销腐烂,相关从业者可能因此遭受灭顶之灾,这绝不是 。但就在4月12日,央视新闻频道出手了,主播欧阳夏丹与“云搭档”王祖蓝组成首席带货官,进行公益直播,为湖北带货。“谁都无法祖蓝我夏丹”,相信接下来中国人的胃,一定 得了湖北人的苦。”A. 满城风雨 耸人听闻 消融B. 甚嚣尘上 耸人听闻 消化C. 甚嚣尘上 骇人听闻 消融D. 满城风雨 骇人听
2、闻 消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在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结合“网络上有关湖北农产品残留新冠病毒的说法”分析,选用“甚嚣尘上”。骇人听闻:某种事件使人听了感到恐惧。耸人听闻:夸大事实,使人听了感到震惊。结合“湖北无数农产品滞销腐烂,相关从业者
3、可能因此遭受灭顶之灾”分析,选用“耸人听闻”。消化:食物在人和动物体内,经过物理和化学作用而变为能够溶解于水并可以被机体吸收的养料。比喻理解、吸收所学的知识。消融:雪原、冰川、海冰等形态上的雪、粒雪或冰的损耗。或指物体消失、融化。“消化”与“胃”搭配。故选B。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就美感作为一种情感来说,它也是非常复杂的, 同一美感中也有发展转变的过程,往往是生理和心理交互影响的。可是它又不等于一般的快感,喜剧和滑稽事物所产生的美感也是如此。过去美学家们大半认为美感是一种愉快的感觉,有时美感也不全是快感,不像渴时饮水或困倦后酣睡那种快感。悲剧和一般崇高事物如狂风
4、巨浪、悬崖陡壁等等所产生的美感之中却夹杂着痛感。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结合“愉快的感觉”“一般的快感”“那种快感”分析,应该在的前面,可以排除B项、C项。是对的更一步说明,应该在的前面,排除D项。故选A。3.兰亭集序有“惠风和畅”一句,下列诗句中的“风”最具有“惠风”特点的是A.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B.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C. 昨夜朔风能凛冽,冰花亦结砚池中。D.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
5、剪刀。【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兰亭集序有惠风和畅一句,下列诗句中的风最具有惠风特点的是”,需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例句中“惠风”指和风;A项,“长风”指远风,大风;B项,“东风”指从东方吹来的风;C项,“朔风”指北风;D项,“春风”指的是和风。故选D。4.对下列材料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驴子一直怀疑马的听力有问题,决定好好考验一下它的听觉。有一天,它轻手轻脚地走到马背后10米的地方。“喂,老马,你听到我的声音了吗?”马没有反应,它又走到5米的地方。“老马,你听到我的声音了吗?”马依然没有答腔,它只好走到离马3米的地方。“
6、你听到我的声音了吗?”“听见了。”马说,“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回答你了!”A. 一个人最大的弱点,在于他自以为很聪明。B. 无论是为人还是做事,我们要多一点耐心。C. 一个人自以为是之时就是他愚昧开始之际。D. 当你封闭自己的内心时,就难以接受别人的劝告。【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下列材料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结合“驴子一直怀疑马的听力有问题,决定好好考验一下它的听
7、觉”“马说,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回答你了!”分析,材料主要讲驴子的自以为是。A项,“最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驴子也没有认为自己“聪明”;B项,所讲内容不是材料核心意思;D项,“封闭自己的内心”理解错误,马的回答也不是“劝告”。故选C。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赠熊兵宪进秩序归有光镜湖熊公初举进士,受命守太仓州,稍迁为吴郡别驾,寻升太仓兵备佥宪。今又奉玺书,有宪副之擢。自筮仕迄今为方面,几及一纪,官凡三迁,而不离太仓治所。太仓,旧昆山沿海之地,前代备御日本,惟庆元、澉浦、上海置戍,无言太仓者。自淮阳王建海运,则泛海之役,皆自此始,当时屹为巨镇。国家罢漕事,设两卫,百数十
8、年间,海外无事。嘉靖初,言者欲罢新建州,请置兵备分司,朝廷留州而置分司。先是,浙省有水利佥宪,兼领吴中水利,今则并归于兵备。自建兵备而后,日本之患作矣,盖若有前兆焉者。寇之始至,实公为州之日也。能以承平狃习之民,而捍蚁附之众,城守之功为最,而言者欲以微文致罪。然州人爱公如父母,故夺众议而留公于吴。及秉宪节以来,日率拊循之民,而督之以疆场之事,威行惠孚,指麾如意。朝廷知公声望日隆,东南之寄,无以易之,故有今日之擢,而余独以为吾民之幸焉。天下皆言久任之利,而未有行者,盖其势有所不能也。公虽为州人所爱,即征擢以去,阖郡之民,伏阙请留,亦未有能从者。今事势相维,公乃又为郡、为宪司,屡迁而不易其地,至十
9、数年,势位日崇,无异于为州之日。其治于民,可谓习矣。汉侍御史贾昌与州郡讨贼,岁馀不克,时议遣大将发兵。李固以为发兵州郡可任,但选有勇略仁惠能任将帅者,以为太守,可责其成功。遂用张乔、祝良二人,卒平岭外。今太守无兵权,而武将不与民事,唯公兼兵民之任,李固之议,庶其在此。余论国家所以待公者,盖合于古之道,用是深为叹息。且公内抚疮痍,外严捍御,岛夷阻隘,不能内薄,久知为寇之无利,亦将自戢矣。(节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节)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自淮阳王建海运 建:建立B. 而言者欲以微文致罪 致:导致C. 屡迁而不易其地 易:改换D. 岁馀不克 克:战胜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
10、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筮仕:文中指初出做官。古人做官前往往会用蓍草卜问吉凶。B. 迁:文中指官职升迁。古人也有“左迁”之说,指贬官。C. 寇:本有强盗之意,也常指外部侵犯之敌,尤指入侵之外族。D. 伏阙:拜伏于宫阙下。特指犯错后服罪认罚。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日率拊循之民,而督之以疆场之事,威行惠孚,指麾如意。李固以为发兵州郡可任,但选有勇略仁惠能任将帅者,以为太守,可责其成功。8. 熊公得以升迁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答案】5. B 6. D 7. (1)(他)每天率领参加训练的百姓,用打仗的事情来督促他们,用威势使他们行动起来,用恩惠使他们信服,所以指挥起来
11、得心应手。(2)李固认为发兵事务州郡地方便可胜任,只要选择有勇有谋并能爱民惠民能够担任将帅的人,让他担任太守,可以要求他平息叛乱成功。 8. 对内治民有方,爱民惠民,民众拥戴他;对外抗寇有功,不可替代,朝廷倚重他。【解析】【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致”,结合“城守之功为最,而言者欲以微文致罪”分析,熊公作为城防守官功劳最大,但谏官还是想以苛细的法律条文来给他
12、施加罪罚。应该译为施加。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特指犯错后服罪认罚”错误。意思是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故选D。【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日”,每天;“率”,率领;“拊
13、循”,也作抚循,抚慰;“之”,助词,的;“以”,介词,用;“而督之以疆场之事”(状语后置句);“孚”,使动,使信服;“如意”,符合心意。(2)“任”,胜任;“但”,只要;“勇略仁惠”,有勇有谋并能爱民惠民;“以为”,以为,让担任;“责”,要求;“其”,代词,他。【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熊公得以升迁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需要结合文本内容,筛选文本信息分析概括。结合“公虽为州人所爱,即征擢以去,阖郡之民,伏阙请留,亦未有能从者”“其治于民,可谓习矣”“然州人爱公如父母,故夺众议而留公于吴”“及秉宪节以来,日率拊循之民,
14、而督之以疆场之事,威行惠孚,指麾如意”分析,对内治民有方,爱民惠民,民众拥戴他。结合“能以承平狃习之民,而捍蚁附之众,城守之功为最”“外严捍御,岛夷阻隘,不能内薄,久知为寇之无利,亦将自戢矣”“汉侍御史贾昌与州郡讨贼,岁馀不克,时议遣大将发兵。李固以为发兵州郡可任,但选有勇略仁惠能任将帅者,以为太守,可责其成功。遂用张乔、祝良二人,卒平岭外”等分析,对外抗寇有功,不可替代。【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
15、。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参考译文:镜湖熊公刚中进士时,接受任命担任太仓州太守,逐渐升任为吴郡别驾,不久又升任太仓兵备佥宪。现在又接到朝廷的诏令,被擢升为右副都御史。从一开始做官到现在担任独
16、当一面的官员,将近十二年,官职共三次升迁,却没有离开太仓治所。太仓,是以前昆山沿海的地方,前代防备抵御日本,只在庆元、澉浦、上海设置戍卫兵营,没有提及太仓。自从淮阳王建立海上运输,那么乘船航海的差事,都从这里开始了,(太仓)在当时屹然成为一方重镇。国家停止了漕运事务,设置两卫,一百几十年间,海外太平无事。嘉靖初年,有人进谏想撤去新建州,请求设置兵备分司,朝廷保留了州同时还设置兵备分司。在这之前,浙江省有水利佥宪,兼管吴中水利,从这时起一并归入兵备分司管理。自从建立兵备分司后,来自日本的倭患就开始了,大概好像在这之前就有征兆吧。倭寇刚来的时候,实际上正是熊公担任太仓太守的时候。(他)能够率领习惯
17、了长久太平的百姓,抵御多如蚂蚁的贼寇,熊公作为城防守官功劳最大,但谏官还是想以苛细的法律条文来给他施加罪罚。然而百姓都像爱戴父母一样爱戴他,所以朝廷力排众议,将熊公留任于吴地。等到担任佥宪以来,(他)每天率领参加训练的百姓,用打仗的事情来督促他们,用威势使他们行动起来,用恩惠使他们信服,所以指挥起来得心应手。朝廷知道熊公的声望一天比一天高,寄托于他的东南地区治理重任,没法可以更换他人,所以有了现在这样的提拔。而我只认为这是我们百姓的幸运啊!天下人都说在一个地方长时间做官会有很多便利,但事实上没有人能这样,大概是因为形势不允许啊。当初熊公虽然被太仓州的百姓爱戴,如果他被朝廷调离,整个郡县的百姓都
18、跪在宫殿下请求他留任,朝廷也不会听从。现在事情与形势交织,熊公才又担任行政长官和司法长官,屡次升迁而没有改换为官之地,长达十多年,他在这里的权势和地位一天比一天高,与当初治理太仓州时没有不同。他对治理百姓,可以说太熟悉了。汉代御史贾昌与州郡一起讨伐地方叛乱,过了一年多也没有取胜,当时朝廷商讨对策,准备再派大将率兵增援。李固认为发兵事务州郡地方便可胜任,只要选择有勇有谋并能爱民惠民能够担任将帅的人,让他担任太守,可以要求他平息叛乱成功。于是朝廷便任命张乔、祝良二人为岭南地区的地方长官,最终平定了岭外的叛乱。如今太守这样的地方长官没有兵权,而军队武将又不参与地方事务,只有熊公这样的人兼任兵事和民事
19、,李固的想法,大概就是这样的吧。我认为朝廷之所以这样重用熊公的方式,大概是符合古人的用人之道,因为这个我深为感叹。而且熊公对内能抚慰老百姓所遭受的创伤,对外能有效抵御贼寇,那些岛国上的贼寇被阻挡,不能进入内地来骚扰,时间一长也就觉得当贼寇并没有好处,慢慢也就自行收敛了。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行路难三首其一柳宗元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须臾力尽道渴死,狐鼠蜂蚁争噬吞。北方竫人长九寸,开口抵掌更笑喧。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睢盱大志小成遂,坐使儿女相悲怜。【注】虞渊:神话传说中的日入之处。决汉:冲破银河。沆漭:
20、水气茫茫的样子。瞥裂:迅疾的样子。睢盱:睁目悲愤激昂的样子。小:通“少”。9. 诗歌从哪几个方面将“夸父”和“竫人”进行了对比?请简要分析。10. 古人评点此诗“用寓言之体”,请根据这首诗概括说明“寓言”具有哪些特征。【答案】9. 外在形象:夸父是个巨人,而竫人矮小;理想追求:夸父志向远大,竫人目光短浅;结局命运:夸父逐日身死,竫人终养天年。 10. 故事性:假托神话故事体现主旨;形象性:借助比喻、象征等手法体现深刻的道理;讽刺性:对某些人或社会现象进行批判。【解析】【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诗歌从哪几个方面将夸父和
21、竫人进行了对比?请简要分析”,需要立足诗句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概括。夸父:古代神话中英雄人物。夸父跳踉北海、腾越昆仑、披霄决汉、瞥裂天宇、遗落星辰。夸父是个巨人,志向远大。结合“北方竫人长九寸”分析,竫人矮小;“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目光短浅。结合“须臾力尽道渴死,狐鼠蜂蚁争噬吞”“生死亦足终天年”分析,夸父没过多久便筋疲力尽在半路上干渴而死,成了豺狼野鼠争相吞食的美餐。竫人终养天年。【10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分析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古人评点此诗用寓言之体,请根据这首诗概括说明寓言具有哪些特征”,需要结合诗句
22、内容分析。“夸父”,自古以来,是一个勇者的象征,而柳宗元却为他的结局而迷茫困惑。借助比喻、象征等手法体现深刻的道理。取材于神话故事,并以磅礴之势对“夸父”逐日的理想与胆识,以及夸父奔走的速度与形态进行了夸张性的概述。尽管夸父跳踉北海、腾越昆仑、披霄决汉、瞥裂天宇、遗落星辰。然而,人的体能毕竟有限,于是,没多久便精疲力竭渴死路边,成了野鼠山狐的美餐。这里虽未对夸父的行为进行价值评判。诗的后半部分笔锋一转,对高不过九寸的北方矮人的生活大加赞赏起来,这明显地表现出对夸父情感的矛盾心态。北方矮人不仅个子矮小,而且饮食也不过粒米滴水足矣,没有鸿鹄之志,但能整日无忧无虑地雀跃于狭小的空间之中,自得自乐地枯
23、荣于岁月的长河里,得以终年,这实是夸父所不如的。其实,夸父与矮人,鲲鹏与蓬间雀,都为世间之肉体凡物,因此都只能在“有所待”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其行为也必须与现实合拍。一旦脱离客观实际,力所不能及的理想再美好再伟大也只能成为空想和梦幻,于现实毫无裨益的。通过夸父与矮人的对照,再回想到屈原、贾谊、阮藉、陶潜、王勃、李白、孟浩然等历代学子的悲壮路,不由得感慨万千:古来宏志少成愿,空使儿孙相悲怜。对某些人或社会现象进行批判。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朝菌不知晦朔,_。(庄子逍遥游)(2)_故不积跬步。(荀子劝学)(3)_,何不改此度。(屈原离骚)(4)座中泣下谁
24、最多?_。(白居易琵琶行)(5)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_。(陶渊明桃花源记)(6)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_。(论语八佾)(8)闲云潭影日悠悠,_。(王勃滕王阁序)【答案】 (1). 蟪蛄不知春秋 (2). 无以至千里 (3). 不抚壮而弃秽兮 (4). 江州司马青衫湿 (5). 落英缤纷 (6). 欲渡黄河冰塞川 (7). 既往不咎 (8). 物换星移几度秋【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
25、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蟪”“至”“秽”“咎”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摩天轮汤成难傍晚,下了一点雨,地面就湿透了,预报说夜里会有大雪。游乐场里看不见游人,她买了一张票,往摩天轮走去。工作人员会不会下班了?正疑虑着,黑暗中有人问:“一个人坐吗?”她迟疑一下:“一个人也会开吗?”“开,一个人也开。”说话的是个老头,瘦瘦小小,语气很和蔼。老头走出来检票,又问:“这么晚了,怎么一个人坐摩天轮?”她不知道如何回答。“您喜欢坐摩天轮吗?”她
26、突然问。“喜欢。”老头不假思索。“我也喜欢,可我,第一次坐”“哦,第一次。”老头重复一遍。“您经常坐吗?”“经常坐,天天坐,头都转晕了。”老头一阵大笑,像在说一个好玩的笑话。她深吸了口气,跨进车厢。门关上了,“咔哒”一声,切断了什么似的。二十多年前她就想坐摩天轮了。不过那时她刚参加工作,在这个城市形单影只,没人陪她坐。车厢轻轻晃了晃,摩天轮缓缓上升。售票亭、广告牌、路灯,都跑到了身下,霓虹灯使得满眼都是绚丽色彩,红色、黄色、橙色使人恍惚置身于春天。后来,她有了女儿。本想能和女儿一起坐摩天轮,但女儿胆小,还没坐上去就狂哭,她只好慌乱地抱她下来。她想到一生中很多美好的事情都发生在春天,仿佛带着花朵
27、香甜而美好的气息。但,这些气息早已停留在远处。又上升了。马路在身下蜿蜒游动,一盏盏路灯串成钻石般的项链。目光向前,绕过明月湖,一直到达最明亮处。她知道那儿有家商场,门口会停上一溜出租车,她总能从长得一模一样的车队里准确无误地找出那一辆。又慢慢爬升。树叶被雨洗得发亮,绿色愈发浓郁深绿,这是盛夏的颜色,恣意而蓬勃。随着摩天轮转动,季节仿佛也在更替。她很少坐那辆车。在为数不多的几次里,听他讲述令人兴奋的事情“载了个远途刚下车一刻没耽搁,又上来一个价都没还”她在黑暗中吐了口气,四周十分安静。很快,绿色远了,团团绿色之间有三三两两的黑点是人,小得像秋天的大雁。摩天轮已到达群楼之上,城市五彩斑斓变成单一的
28、白色,像冬夜的星空。坐在这城市地标的最顶端,她百感交集,想到高楼后面,有一扇窗户是属于自己的。巨大的轮子载着她缓缓而行,整个城市都在她的身下。她看见了熟悉的人、熟悉的路,以及那些早已擦肩而过的熟悉的日子,都在身下奔流不息。慢慢地,摩天轮停了,悬浮于夜空。她喜欢站在厨房窗口看摩天轮。有一次不小心把什么碰掉了,是不锈钢汤匙,女儿癫痫发病时要立即塞进口腔。由于使用频繁,汤匙已变了形。女儿倒成了爸爸出租车的常客他开车送她去学校,或者将她从医院接回来。摩天轮下降了,四周的黑暗层层叠叠。她习惯性地皱起眼睛,发现周遭的黑色不那么浓烈了。像在墨色里掺进钛白,如同白雾弥散。那年整个冬天似乎都被白雾笼罩。她每天早
29、晨送父女俩出门,看着绿色出租车慢慢被雾气吞去。那天的雾和眼前的雾是一样的黑暗,深不见底,她跟在车后送了很远。可是,他们再没能回来她第一次认真地回忆起那个早晨。她穿过层层叠叠的浓雾,路没有尽头,那是她一生中走过最漫长的路了。她凝视着黑夜,黑洞一样的眼睛慢慢涌出泪来。她没有发出抽泣的声音,任由眼泪流淌。她紧咬嘴唇久不涂抹口红的、倔强的双唇,颤动不已。她在黑暗中石碑一样立着,往事如潮水涌上退下。摩天轮如同巨大的时钟,她正是针尖上那个小小的点,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走。只是,这个时钟的刻度上并不是时分秒,而是春夏秋冬。窗外有光照进来,快接近地面了吧?她蹲下来,感到一阵眩晕。眼前突然明亮起来,是远处的灯光,耳
30、边出现嘈杂声。声音、光亮,在这个嘈杂的世界又找到原初的位置。突然,她看见相邻的车厢里,有一个瘦瘦的身影。小老头正向她挥手,在对她说话“一点儿都不用害怕的,你看,我又转了一圈哦,头都转晕了哦”她听得不太清,但能看见他那皴而黑的脸,在五彩斑斓的灯光下格外明亮。从摩天轮下来,已经下雪了。摩天轮继续缓慢地转动,像童话世界里的风车,一片雪花旋出另一片雪花。天地之间被白色填得满满的,雪不像是从天上飘落下来,而是从地上腾空而起。眼前逐渐明亮了,黑暗慢慢地被银白替代。(节选自人民文学2020年第3期,有删改)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开头对天气的描写,以及提及游乐场里
31、没有其他游人,暗示着主人公有着哀伤情绪,也吸引着读者的阅读兴趣。B. 老头是游乐场的工作人员,待人热情,有善心,带给主人公温暖的感觉,给小说增添了一抹亮色。C. 作者设置悬念,随着主人公独自乘坐摩天轮的原因逐步展示,读者能更真切地体会到她面对生离死别时的巨大悲痛。D. 主人公一生中很多美好的事情都发生在春天,但春天里也有丈夫和女儿逝去这样令人悲痛的事情发生。13. 结合全文,请分别概括主人公乘坐摩天轮过程中的复杂心情。14. 摩天轮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请探究其对刻画主人公的作用。【答案】12. D 13. 乘坐前,既有期盼又有迟疑;乘坐时,既有温馨甜蜜又有悲伤痛苦;乘坐后,虽有迷茫又有希望。 1
32、4. 摩天轮是城市的地标,寄托了主人公对生活的美好期望;摩天轮像时钟一样转动,隐喻了主人公人生经历的各个阶段;摩天轮的继续转动,暗示了主人公新生活的开始。【解析】【1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D项,“但春天里也有丈夫和女儿逝去这样令人悲痛的事情发生”错误。结合“那年整个冬天似乎都被白雾笼罩。她每天早晨送父女俩出门,看着绿色出租车慢慢被雾气吞去。那天的雾和眼前的雾是一样的黑暗,深不见
33、底,她跟在车后送了很远。可是,他们再没能回来”分析,丈夫和女儿的逝去是在冬天。故选D。【13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结合全文,请分别概括主人公乘坐摩天轮过程中的复杂心情”,需要立足文本内容,筛选相关信息分析。结合“正疑虑着”“她迟疑一下”“我也喜欢,可我,第一次坐”等分析,乘坐前,既有期盼又有迟疑;结合“巨大的轮子载着她缓缓而行,整个城市都在她的身下。她看见了熟悉的人、熟悉的路,以及那些早已擦肩而过的熟悉的日子,都在身下奔流不息”“慢慢地,摩天轮停了,悬浮于夜空。深不见底,她跟在车后送了很远。可是,他们再没能回来”分析
34、,乘坐时,既有温馨甜蜜又有悲伤痛苦;结合“摩天轮继续缓慢地转动,像童话世界里的风车,一片雪花旋出另一片雪花。天地之间被白色填得满满的,雪不像是从天上飘落下来,而是从地上腾空而起”“眼前逐渐明亮了,黑暗慢慢地被银白替代”分析,乘坐后,虽有迷茫又有希望。【1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本中物象的作用。解答此类试题,准确把握物象作用的答题角度:从人物塑造方面思考,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从环境方面思考。指的是它对时代特色氛围作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以及对人物活
35、动的具体环境的作用。从主题方面思考,“物象”往往具有衬托或象征意义,有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结合“摩天轮已到达群楼之上,城市五彩斑斓变成单一的白色,像冬夜的星空。坐在这城市地标的最顶端,她百感交集,想到高楼后面,有一扇窗户是属于自己的”分析,摩天轮是城市的地标,寄托了主人公对生活的美好期望。结合“摩天轮如同巨大的时钟,她正是针尖上那个小小的点,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走。只是,这个时钟的刻度上并不是时分秒,而是春夏秋冬”分析,摩天轮像时钟一样转动,隐喻了主人公人生经历的各个阶段。结合“摩天轮继续缓慢地转动,像童话世界里的风车,一片雪花旋出另一片雪花。天地之间被白色填得满满的,雪不像是从天上飘落下来,而
36、是从地上腾空而起”“眼前逐渐明亮了,黑暗慢慢地被银白替代”分析,摩天轮的继续转动,暗示了主人公新生活的开始。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春节永远是中国人心底最深处的文化胎记“莫嗟年景暮,转眼是新春。”看那人潮如织的车站机场,看那欢乐祥和的万家灯火,看那采购年货的喜乐表情,就能明白:中国人对年文化的崇尚从未改变,中国人对家的信仰从未改变。在这个最能寄托和承载中国人情感的节日里,我们一起守望梦想花开,瞩望新的一年国泰民安、家和事顺。春节文化的醇厚绵长,为奔跑中的逐梦人提供了殊为难得的心灵栖居所。团圆过年,本身就是中华文化深入人心的生动写照。不管回不回家,不管在哪里过
37、年,春节都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每个人,这就是文化的凝聚力、穿透力。春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正如冯骥才先生说的:“春节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道德、价值观和审美的传承载体,是中华文化形象最迷人的体现”。春节里团圆祥和、事亲尽孝、慎终追远、除旧布新、祈福纳祥等文化讲究和仪式,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生活根脉,代表着中华文明数千年来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和生活理想。把春节的风俗习惯都讲究一番,年味自然就出来了。曾经一段时间,麻将通宵、红包攀比、酒桌奔波、奢靡享乐,一度成为冲毁春节年味的“泥石流”。如果轻视了春节的文化意味,那么无论再多的消遣和吃喝,也弥补不了精神的空虚。对待春节这一文化传统,最令人忧心的事
38、情莫过于:“物的败坏尚可恢复,而文化精神一旦败落下去,要挽救回来,恐怕就难以计算时日”。由此而言,春节不仅是一道如何过节的生活命题,更是一道维护什么价值、追寻什么使命的文化命题。当我们的物质生活丰富起来,我们还需要学会过殷实的文化生活,学会取舍选择,懂得守望坚持。面对春节,对每个中华儿女而言,应有守护传承创新的文化自觉,应有凝神铸魂立根的文化自信。春节是先人留给后人的迷人文化风景,也是今人创新探索的时尚文化大餐。春节是农耕文明赐予中国人的礼物,但文化不会停留在昨日,正如崭新未来总是永不停歇奔涌前行。从反对铺张浪费、吃喝跑送,到崇尚健康、热爱运动,从注重家风家教,到学习过节、读书过年,新风新气、
39、新文化新程式,为春节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里开枝散叶、赢得新生。传统过年方式是赶年集、逛庙会,现在也盛行反向春运、旅游过年。过去烘托家庭幸福的是一桌丰盛年夜饭,如今全家一起看场电影、拍张合照,同样定格幸福团圆。让温润文化生活、慰藉人伦情感的“文化粮食”丰富起来。变化的是年俗形式,不变的是文化追寻和情感密度。其实我们完全不必担心年味变淡、春节消失,因为春节里蕴含的是生活的哲学,而生活之树常新。世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全家团圆,共度节日良辰。过年的魅力不仅在于舌尖或放假,更在于亲人的深情相拥、朋友的互道祝福,更在于触摸传统文化、弘扬时代价值,在安心顺心开心中拉近亲情爱情友情,在忆
40、苦思甜、继往开来中凝聚奋斗再出发的力量。纵然社会变迁、时代变化、文化变革,春节永远是中国人心底最深处的文化胎记,永远是中国人安放文化乡愁的精神家园。(选自2020年1月24日人民网)1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节是最能寄托和承载中国人情感的节日,中国人对年文化的崇尚和对家的信仰从未因为时代更迭而发生改变。B. 春节是中华文化形象最迷人的体现,慎终追远、除旧布新、祈福纳祥等文化讲究和仪式里包含着浓厚的年味。C. 麻将通宵、红包攀比等一度冲毁了春节年味,维护什么价值、追寻什么使命是比如何过节更重要的生活命题。D. 生活之树常新,春节的生活哲学也会随之而变,所以因为年俗形式的
41、变化而导致春节消失的担忧属于杞人忧天。1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节的文化凝聚力和穿透力表现在无论国人在何地过年,都会被春节文化的魅力所感召。B. 对春节文化的守望坚持,体现了中华儿女守护传承创新的文化自觉以及凝神铸魂立根的文化自信。C. 反向春运、旅游过年、全家一起看场电影、拍张合照的过年方式虽不同于传统,却使得春节的“文化粮食”更加多样。D. 春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不会随着社会、时代的改变而淡化,因为从每一个国人的诞生之日起,它首先就在生理上留下了烙印。17. 依照本文作者的观点,以下哪个诗句的内容最能体现春节的魅力?请说明理由。笑声处处传入耳,美味佳肴上餐桌
42、。道平常庆新年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林伯渠春节看花市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答案】15. C 16. D 17. 选。此句表达了除夕夜诗人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以及渴望团圆之情。不同于句感官需求和句的娱乐追求,更侧重于春节时人们的精神需求。蕴含了传统文化内涵,展示了其凝聚力和穿透力。【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与选项对应的区间,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分析比对确定答案。分析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含义要准确,所涉及内容的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要注意分辨可能与必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
43、特称。选项的表述能不夸大不能缩小,也不能无中生有。C项,“麻将通宵、红包攀比等一度冲毁了春节年味,维护什么价值、追寻什么使命是比如何过节更重要的生活命题”张冠李戴。“如何过节”是一道生活命题,“维护什么价值、追寻什么使命”是一道文化命题。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D项,“因为从每一个国人的诞生之日起,它首先就在生理上留下了烙印”错误。结合“纵然社会变迁、时代变化、文化变革,春节永远是中国人心
44、底最深处的文化胎记,永远是中国人安放文化乡愁的精神家园”分析,春节是中国人心底最深处的文化胎记,不是生理胎记,对文章比喻论证的手法理解有误。故选D。【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依照本文作者的观点,以下哪个诗句的内容最能体现春节的魅力?请说明理由”,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笑声处处传入耳,美味佳肴上餐桌”,这是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时享受美味佳肴的场景。“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新年佳节大家约好了一起去看花,外面十分热
45、闹好看就好像走在画中。“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我还在万里之外作客飘零未能回转家门。题干要求“依照本文作者的观点,以下哪个诗句的内容最能体现春节的魅力”,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概括。结合“春节文化的醇厚绵长,为奔跑中的逐梦人提供了殊为难得的心灵栖居所。团圆过年,本身就是中华文化深入人心的生动写照。不管回不回家,不管在哪里过年,春节都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每个人,这就是文化的凝聚力、穿透力”分析,侧重强调春节时人们的精神需求,展示了春节的凝聚力和穿透力。句表达了除夕夜诗人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以及渴望团圆之情。符合题干要求。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
46、小题。4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首先介绍说,4月11日,全国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97例,为疫情发生以来单日最高,提示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增大,给入境城市带来压力,各地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境外疫情输入的工作准备,进一步提升检测和救治能力。材料一:有记者提问,当前疫情防控的形势下,全国爱卫办组织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对疫情防控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全国爱卫办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介绍,针对疫情防控不同阶段的要求,他们从抓设施、强基础的角度出发,以城乡的垃圾、污水、厕所的整洁卫生等为重
47、点,加强公共卫生环境设施的管护,推动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此外,他们还针对如何加强个人防护、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摒弃不良的卫生习惯等问题开展了科普宣传。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仅有效地改善了环境的卫生状况,为疫情防控奠定了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广泛的社会发动,引导我们每个人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健康治理,形成群防群控、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毛群安司长还提到,下一步,全国爱卫办和各相关部门将及时总结推广各地的好经验,把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大家比较关注的分餐制,把它形成制度。”材料二: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副司长周志强说,随着武汉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武汉市医疗废物的产生量也已经从高
48、峰的247吨/天下降到117吨/天,全国接收医疗污水的202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平稳,均严格落实了消毒措施。针对北京的情况,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表示,疫情防控中,共计组织了140万人参与维护社会防控秩序、劝导居民改变不文明不健康的行为等等。4月份以来,北京市一共累计组织了80万人次,开展周末大扫除、城市清洁日等活动,共清理垃圾20万吨,处理病媒孳生地17.7万处,整治各类超市市场640个,投放鼠药28吨,进一步强化了广大群众健康意识、家园意识、责任意识和公德意识。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社区的爱卫活动和疫情防控工作,将会推动社区管理、群众运动和疫情防控三者有机结合,实现共建、共治、共
49、享,有效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各项任务要求。材料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李峰介绍,环卫工人承担的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日常环卫作业,另一方面,除日常工作以外,还承担了疫情防控的应急任务,比如集中隔离点消杀、方舱医院公厕管理、医疗废弃物协同处置等。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环卫工人的应急任务有所下降,垃圾清运等日常工作量有所增加。进一步做好生产调度,通过轮休、调休、补休等措施,能够让一直高负荷奋战在一线的环卫工人身心得到调整。同时,加强人文关怀,落实补贴措施,也能帮助环卫工人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目前各地都将启动这些工作。材料四: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疫情发生以来,不少城市
50、对一些小区实行了封闭化管理,这些小区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就会积极投身于抗击疫情当中,这是否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李峰回应称,截至2019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小区覆盖率已经接近70%。其他地级以上城市,这项工作也全面启动。总的来看,生活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引领低碳生活的新时尚。他表示,疫情的发生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也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是生活垃圾分类的入户宣传以及在小区内生活垃圾投放环节的现场引导等工作没有办法正常开展。但是从了解的情况来看,上海、广州、厦门、杭州、宁波、苏州等一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启
51、动早的城市,群众工作基础好,很多小区居民在疫情期间,在没有现场引导、监管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自觉地定时定点地分类投放垃圾。“下周开始我们将努力补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短板,把疫情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确保完成好全年的目标任务。”他说道。(选自4月13日环球网)1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爱国卫生运动中广泛的社会发动,不仅可以引导全民承担社会责任,更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的卫生状况。B. 北京市多次组织居民参与社会防控、劝导以及卫生清理工作,有利于强化群众的责任意识和公德意识。C. 落实补贴措施和调节休息时间一样,都可以让一直高负荷奋战在一线的环卫工人得到切实
52、的关怀。D. 疫情很大程度上造成入户宣传以及在小区内现场引导等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导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难度加大。19.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增大,入境城市特别要做好应对境外疫情输入的工作准备,进一步提升检测和救治能力。B. 加强个人防护、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摒弃不良的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宣传也属于抓设施、强基础的工作范畴。C. 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武汉市医疗废物的产生量也大幅下降。全国接收医疗污水城镇均严格落实了消毒措施。D. 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小区覆盖率已经接近七成,说明生活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引领低碳生活的新时尚。20. 根据以上
53、材料,分别概括政府部门开展了哪些方面的疫情防控工作。【答案】18. A 19. B 20.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动员群众参加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环卫工人的人文关怀和补贴措施;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与选项对应的区间,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分析比对确定答案。分析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含义要准确,所涉及内容的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要注意分辨可能与必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选项的表述能不夸大不能缩小,也不能无中生有。A项,“广泛的社会发动,不仅可以引导全民承担社会
54、责任,更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的卫生状况”因果关系有误。结合“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仅有效地改善了环境的卫生状况,为疫情防控奠定了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广泛的社会发动,引导我们每个人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健康治理,形成群防群控、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分析,引导全民承担社会责任是广泛发动群众产生的效果,而有效地改善环境的卫生状况是其他措施产生的效果。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项,“加强个
55、人防护、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摒弃不良的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宣传也属于抓设施、强基础的工作范畴”归类有误。结合“针对疫情防控不同阶段的要求,他们从抓设施、强基础的角度出发,以城乡的垃圾、污水、厕所的整洁卫生等为重点,加强公共卫生环境设施的管护,推动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此外,他们还针对如何加强个人防护、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摒弃不良的卫生习惯等问题开展了科普宣传”分析,抓设施、强基础的工作不包括围绕个人防护、良好的饮食习惯、摒弃不良的卫生习惯等,这些是科普宣传工作的范畴。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
56、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结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情况”“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仅有效地改善了环境的卫生状况,为疫情防控奠定了良好基础”分析,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结合“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社区的爱卫活动和疫情防控工作,将会推动社区管理、群众运动和疫情防控三者有机结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有效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各项任务要求”分析,广泛动员群众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结合“随
57、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环卫工人的应急任务有所下降,垃圾清运等日常工作量有所增加。进一步做好生产调度,通过轮休、调休、补休等措施,能够让一直高负荷奋战在一线的环卫工人身心得到调整。同时,加强人文关怀,落实补贴措施,也能帮助环卫工人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分析,进一步加强对环卫工人的人文关怀和补贴措施;结合“疫情的发生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也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是生活垃圾分类的入户宣传以及在小区内生活垃圾投放环节的现场引导等工作没有办法正常开展”分析,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应该
58、根据时代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答案】例文:善于改变自己人生往往是不会一帆风顺的,有些时候,为了更长足的进步,我们需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三国时期的东吴名将吕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吕蒙开始时只是晓得舞刀弄枪,不能勤于文化知识的培养,孙权在给吕蒙指出这一点之后,吕蒙发奋读书,后来连鲁肃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吕蒙因为孙权的一席话,改变了自己,真正做到了文武双全,为成就吴国的霸业打下基础。而吕蒙自然也就完善了自己的人格和修养,成功的改变了自己。改变自己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毛毛虫变成蝴蝶,经过了千辛万苦的蜕变,如果它一旦放弃,那将功亏一篑。改变自己的过程就好像登山一样,面对山顶那
59、崭新的自己,你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山顶。尽管在登山的过程中会遇到你根本预想不到的困难,但是你如果去克服它,最终你会发现,你的意志力比以前更强。在你改变自己的同时,也磨练自己的意志。这在根本上是必然的,是相辅相成的。改变自己可以使我们更好适应生活。每个人的生活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遇到崭新的生活环境,你将怎么办?答案就是改变自己。因为你不能要求社会或别人为你改变什么。我认识两个人,甲和乙。他们的性格都很内向,甚至有些闭塞。上初中后,甲为了能更好的适应生活环境,主动地改变自己,在初中毕业时有了很多好朋友,他的社交能力变强,交际面也更广;反观乙,他甚至比原来更闭塞。由此可见,改变自己是能让我们更好
60、的适应生活环境的。改变自己,从根本上说是对自己的再认识和再创造。当你发现自己需要做出改变时,这说明你有很清醒的头脑。能够意识到自己需要做出一些改变才能更好的活着。这是对自我认识程度的提升。这种提升是我们需要的,而在这种再认识的驱使下,你对自己做出了再创造,能改变自己的人是不平凡的人,这种再创造有助于以后的生活。当我们面对逆境或坎坷时,马上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并能立刻付诸行动,已经能够达到“改变”的境界了。所以,让我们都来学会改变自己,为了更长足的的进步,我们要善于改变自己,要敢于改变自己,从而获得崭新的自己!【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
61、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审题】材料是一句含蕴丰富,可以引发读者悠远想象的话。要想写好这篇由富有哲思的话引发出来的作文,要深层次地挖掘话语的含义。西汉学者桓宽在盐铁论中说:“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意思是聪明的人往往会根据时期的不同而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方法,有大智慧的人会伴随着事物发展方向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分析材料内容,抓住“时代发展”“改变”分析。首先需要知道应该要改变什么,改变自己的口才,改变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还是改变自己的办事能力,每个人都需要改变,只是改变的点不一样而已。其
62、次,需要分析在什么情况下的改变。最后,可以写顺应时代发展的改变带来的收获等。参考立意:顺应时代的发展,善于改变自己;做一个识时务的人;紧跟时代步伐;善于变革自己等。行文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确定标题善于改变自己。开头可以用一些精彩的语句,也可以用一些事例故事等引入,得出结论“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进而取得成功”。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来写,如一棵深山里的大树,只有被修剪枝叶移入城市才能得到人们的赏识,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样,一个人只有懂得改变自己,学会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充分发掘出自己的潜力,获得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的变化是受一定客观条件制约的。鲁迅面对暂时无法改变的黑暗
63、社会,毅然改变了自己的志向,弃医从文,希望通过改变人们的思想进而改变社会环境。由此看来,从自我的改变做起,也是有利于改变环境的。人人都随着社会向前发展,人人都在改变,但很多情况下,改变环境确实不如改变自己,当我们与环境发生矛盾时,应该首先学会改变自己,这也是发展自己的必要条件。最后可以写自己的启示或呼吁。【素材】尝试接受外面的新鲜事物,而不是固定的在一个模式当中,老话说的好,人是活的,规矩是死的。改变自己,适应环境,不是甘于平庸,不是流于世俗。改变自己是要在困难面前改掉自己的惰性,在集体中改掉自己的任性,在未知世界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面对众人的批评时,不应寻找新的朋友,而应改掉自身缺点;在
64、工作中遇到挫折时,不应想着跳槽,而应改掉失误,东山再起。改变自己,就像雨花石经过打磨,少了些许锋芒,多了几分精彩。适者生存,做时代的强者。纪伯伦曾说:“也许时间给煤炭下的定义是钻石,也许时间给贝壳下的定义是珍珠。”那掩埋于地下的煤,要经过多长时间的洗礼,才能变得坚硬夺目?那粗糙沙砾要经受怎样的考验,才能变为耀眼的明珠?然而它们要做的只能是适应多变的环境,做一个适者生存的强者。试想它们若不是如此,也许现在还是不名一文的煤沙。正是有了这种适应的精神,人们才为之欢呼,为之赞叹。假如每一个人都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心、修正自己的行为,就无法改变那“恶”的土壤,恶的土壤没有得到改变,就一定会长出恶的果实。你一
65、定要正视这一点。不要抱有一种侥幸的心理,盼望心外的某种强大存在,能惩治那些贪污受贿的人,能为社会伸张正义,能让社会上的罪恶一扫而尽。你要牢牢记住一句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这个世界上充满了贪婪的土壤,就一定会不断产生各种罪恶的现象。要减少罪恶,甚至消除罪恶,唯一的方法就是从改变自己做起。例如鲁迅弃医从文。鲁迅的初衷本是要引进西方先进科学的医学,改变中医半奇幻的状态,使国人的身体更为强健。但在日本留学时,他深切地体会到了中国人思想上的落后和愚昧,意识到身体的强健不能改变精神的空缺。于是毅然决然弃医从文,他怀着深厚的对祖国的热爱和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投身文学创作。对中国的现代文学做出了
66、不可磨灭的贡献。做为中学生的我们也要改变自己,这种改变可能只是握笔的姿势,解题的方法,上课听讲的效率。这一点一滴的改变积累在一起,虽然不会决定历史长河的流向,但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让我们从自我改变开始,在自我改变中走向成功,创造向往中的人生。【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
67、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语文II(附加题)2020.05一、(10分)阅读材料,完成各题。余尝谓鱼门云:“世人所以不如古人者,为其胸中书太少。我辈所以不如古人者,为其胸中书太多。昌黎云: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
68、观。亦即此意。东坡云:孟襄阳诗非不佳, 可惜作料少。施愚山驳之云:东坡诗非不佳可惜作料多诗如人之眸子一道灵光此中着不得金屑作料岂可在诗中求乎?予颇是其言。或问:诗不贵典,何以少陵有读破万卷之说?不知破字与有神 三字,全是教人读书作文之法。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节选自随园诗话)22.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23. 文中的“孟襄阳”指_, 他是_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24. 对于读书,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请加以概括。【答案】22. 东坡诗非不佳/可惜作料
69、多/诗如人之眸子/一道灵光/此中着不得金屑/作料岂可在诗中求乎? 23. (1). 孟浩然 (2). 山水田园 24. 读书要广博;读书要有选择;读书要思考消化。【解析】【2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可惜”是对前面内容的转折,和前面句子需要断开;“诗”作为后面句子的主语,前面需要断开;“此
70、”是代词,指前面的“人之眸子”,作为句子的主语,前面需要断开;“作料”指的是典故,作为“求”的宾语,“作料岂可在诗中求乎”表达一个完整的句子。其他地方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断句即可。句意:苏轼的诗不是不好,可惜的是其中的典故多了。诗好像人的眼睛,有如一道灵光,这里边容不得金屑,怎么能够在诗中寻求典故呢?【23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他是襄阳人,把自己的名叫做“浩”,字浩然。孟浩然,唐代诗人。汉族,
71、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曾隐居鹿门山。【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结合“为其胸中书太少”“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等分析,主要讲读书应
72、该广博,有选择,要思考消化。【点睛】参考译文:我曾经对程鱼门说:“现在的人之所以比不上古人,是因为他们胸中所读的书太少了。我们这些人之所以比不上古人,是因为我们胸中所读的书太多了。韩愈说:不是夏商周三代、两汉的书,不敢去读,也就是这个意思。苏轼说:孟浩然的诗不是不好,可惜的是其中的典故少了。施愚山反驳说:苏轼的诗不是不好,可惜的是其中的典故多了。诗好像人的眼睛,有如一道灵光,这里边容不得金屑,怎么能够在诗中寻求典故呢?我很赞成他的话。有人问:诗不注重用典,怎么会有杜甫读破万卷书的说法?那是他不知道破和有神三个字,全是教人读书做文章的方法。大概是说读透书卷,汲取其中的精神,而不是让人囫囵吞枣连同
73、其中的糟粕也一起吸收。蚕吃桑叶而吐出来的是丝,不是桑叶;蜂采花粉而酿出来的是蜜,不是花粉。读书就好像吃饭,会吃的人长精神,不会吃的人长痰瘤。”二、名著阅读题(15分)2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 三国演义 中,刘备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周瑜趁机施以妙计软禁刘备。赵云惶恐不安,打开第二道锦囊,向刘备谎报曹操攻打荆州,最终让刘备清醒过来。B. 茶馆 中,旗人常四爷只盼国家像个样儿不受外国人欺侮。他与不打洋人、专欺百姓的唐铁嘴,吃洋饭的马五爷,抽洋鼻烟、戴洋表的刘麻子格格不入。C. 边城 中,在原始乡村的孕育下,翠翠的爱情是自然恬淡的,没有浓情蜜意,没有大喜大悲,在充满诗情画意的风俗
74、画卷里,展现出自然、朴素的人性美。D. 家 中,觉新始终接受的是旧思想、旧文化的教育,因而总是顺从和妥协。在陈姨太以“血光之灾”为由,将瑞珏迁到城外分娩时,他也没有反抗,最终害死了妻子。E. 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的人生被夏尔的来信彻底毁灭了,她一生中唯一的一段爱情破灭后,痛不欲生。在神父的开导下,她选择了婚姻,接受了世俗的安排。【答案】B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的能力。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回答此题,要根据平时对课外著作阅读的记忆,根据题目要求选择。B项,“不打洋人、专欺百姓
75、的唐铁嘴”错误。“不打洋人、专欺百姓”的是二德子。D项,“觉新始终接受的是旧思想、旧文化的教育”错误。觉新上过新式学堂,接受过新式教育,接触过新思想。故选BD。简答题(10分)26.红楼梦)第八十五回“贾存周报升郎中任,薛文起复惹放流刑”中,贾府一为贾政升迁,二为林黛玉庆生,大家聚在一起看新戏蕊珠记,其中有一句戏文:“人间只道风情好,那知道秋月春花容易抛?几乎不把广寒宫忘却了!”请结合前后情节,分析这句曲词暗示了宝黛二人怎样的情感结局?【答案】贾母等人已为宝玉商量亲事,暗示宝玉另娶、黛玉未嫁而逝时愤恨;黛玉此回生日出场像“嫦娥下界”,暗示黛玉死后,宝玉伤心欲绝,却用相信黛玉成仙来宽慰自己。【解
76、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名著阅读。本题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解答此种题型,需要学生平时多读经典作品,多记忆,多感悟。第八十五回“贾存周报升郎中任”中,写了贾政荣升“郎中”,加之黛玉生日,凤姐说:“不但日子好,还是好日子呢。”贾母对黛玉说:“你舅舅家就给你做生日,岂不好呢。”随后写“黛玉略换了几件新鲜衣服,打扮得宛如嫦娥下界,含羞带笑的出来见了众人”。听见外面人说:“这是新打的蕊珠记里的冥升。小旦扮的是嫦娥,前因堕落人寰,几乎给人为配,幸亏观音点化,他就未嫁而逝,此时升引月宫。不听见曲里头唱的人间只道风情好,那知道秋月春花容易抛,几乎
77、不把广寒宫忘却了!”联系第二十二回宝钗的生日宴上,众人眼中的小旦与黛玉长相酷似。而此回,黛玉的打扮“宛如嫦娥下界”,而戏中也是小旦扮嫦娥。因而,黛玉形象的艺术构思,在前文“绛珠仙草”和“阆苑仙葩”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嫦娥仙子“堕落人寰”,且“未嫁而逝”的悲剧意蕴。暗示黛玉死后,宝玉伤心欲绝,却用相信黛玉成仙来宽慰自己。27.下面是阿Q正传插图。请分别概括图1、图2对应的事件:并比较两幅插图,简析阿Q前后遭遇发生变化的原因。【答案】(1)图1:阿Q说自己姓赵,与赵太爷家攀转折亲,遭到赵太爷的责打;图2:阿Q大叫“造反了”,受到了赵太爷的主动逢迎。(2)底层人民地位的低下;封建地主阶级对革命的恐慌和
78、投机。【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名著阅读。本题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解答此种题型,需要学生平时多读经典作品,多记忆,多感悟。图1,根据阿Q抱头等动作,及边上的人物分析,应该是阿Q说自己姓赵,与赵太爷家攀转折亲,遭到赵太爷的责打。原文中有相关的语句,如“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等。图2,明显是阿Q走在门口,有人出来迎接的,应该是阿Q大叫“造反了”,受到了赵太爷的主动逢迎。赵太爷,在小
79、说的描述当中,应该算是在阿Q所生活的地方,一个最具有权势的人,是所有未庄的居民都崇拜和憧憬的对象。因为有钱、有权利、有大房子、有文化,所以可以有身份、有尊严、有剥削他人的可能。赵太爷是小说当最能够反衬出阿Q形象卑微的一个人物。在小说当中,赵太爷表现出了对封建统治和封建意识的绝对维护,比如,讨厌假洋鬼子;对假洋鬼子的假辫子表现出了反感;反对革命。但是关于革命,赵太爷在最初的反对过后,又为了赚取自身的利益而反而“投身革命”,这种腐朽的自保观念,也是赵太爷具有强烈封建意识的表现之一。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赵太爷却对革命深恶痛绝,而且内心非常明白,作为封建势力的残余势力,革命以及人民的觉醒,会给他的地位带
80、来实质性的威胁。封建地主阶级对革命的恐慌和投机。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长沙走马楼吴简书法填补了东汉末期和西晋之间的缺环,具有重要的书法研究价值。吴简中行书和楷书中隶书的痕迹仍较普遍,用笔不够精到,书写还没有成熟行书和楷书的使转技巧。但作为新书体,吴简中一些适应快速书写的笔法和结构已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正在迅速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吴简多为实用书体,为应付繁重的文书任务,书写者更多表现出各自的书写惯性,同一简册的字迹形态相对稳定,没有多变的艺术风格。与走马楼吴简出土地毗邻的东牌楼汉简要早五六十年,简牍性质相同。其行书主要用于书信,仍保留较多隶意,容易识读,
81、文字趋向简易。与吴简同地区出土的数百枚“郴州晋简”,内容有薄籍、文书、记事及习字等。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隶意尽脱,活泼灵动,字体更趋整饬,最终形成了成熟的楷书和行书,沿用至今,不再有新的书体出现。长沙走马楼昊简上承东牌楼东汉简,下启楼兰魏晋简,使这一演变的时间序列得以完整。吴简中的早期楷书是钟繇、王羲之书法的渊源,而作为新书体的行书,起源于汉魏,到晋代成熟。对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的“兰亭论辩”,王素先生认为:“从东汉晚期到东晋中期,行书的革新、发展的脉络一环扣一环,证据链十分完整和清楚。因此,兰亭论辩是否存在兰亭这类行书的问题,确实如前所说,应该已不成其为问题。”此外,走马楼吴简为
82、我们当前进行书法创作也提供了借鉴意义。(节选自张永强闭合证据链:走马楼昊简在书法史上的位置,有删改)28. 简要概括长沙走马楼吴简书法的特征。29. 为什么说“长沙走马楼吴简书法填补了东汉末期和西晋之间的缺环”?30. 文章画线句表明王素先生怎样的观点?他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答案】28. (1)隶书痕迹普遍;(2)书写使转技巧欠成熟;(3)笔法和结构显示出生命力。 29. (1)时间序列上:上承东汉简,下启魏晋简;(2)功能转变上:吴简的实用书体是从主要用于书信转向多方面使用的纽带;(3)风格演化上:吴简各自相对稳定的书写习惯促进了书法从东汉简的简易走向晋简的整饬。 30. (1)王羲之的兰
83、亭行书是存在的。(2)在书体传承上,王羲之书法源于吴简早期楷书;从发展轨迹上,行书的演变脉络为王羲之兰亭的出现提供完整和清楚的证据链。【解析】【2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结合“吴简中行书和楷书中隶书的痕迹仍较普遍”“用笔不够精到,书写还没有成熟行书和楷书的使转技巧”“但作为新书体,吴简中一些适应快速书写的笔法和结构已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等分析,概括长沙走马楼吴简书法的特征即可。【2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84、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为什么说长沙走马楼吴简书法填补了东汉末期和西晋之间的缺环”,需要立足文本内容,筛选相关信息分析。结合“长沙走马楼昊简上承东牌楼东汉简,下启楼兰魏晋简,使这一演变的时间序列得以完整”分析,时间序列上,上承东汉简,下启魏晋简;结合“吴简多为实用书体”“与吴简同地区出土的数百枚郴州晋简,内容有薄籍、文书、记事及习字等”“其行书主要用于书信”等分析,吴简的实用书体是从主要用于书信转向多方面使用的纽带;结合“吴简多为实用书体,为应付繁重的文书任务,书写者更多表现出各自的书写惯性,同一简册的字迹形态相对稳定,没有多变的艺术风格”“仍保留较多隶意,容易识读,文字趋向简
85、易”“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隶意尽脱,活泼灵动,字体更趋整饬,最终形成了成熟的楷书和行书,沿用至今,不再有新的书体出现”等分析,吴简各自相对稳定的书写习惯促进了书法从东汉简的简易走向晋简的整饬。【30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文章画线句表明王素先生怎样的观点?他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如下:语境分析法、关键词分析法、句子特色分析法、句间关系分析法。首先回归文本找到设题的句子,然后结合前后的语境理解意思。问题分析,结合“兰亭论辩是否存在兰亭这类行书的问题,确实如前所说,应该已不成其为问题”分析,王羲之的兰亭行书是存在的。原因,结合“从东汉晚期到东晋中期,行书的革新、发展的脉络一环扣一环,证据链十分完整和清楚”分析,行书的演变脉络为王羲之兰亭的出现提供完整和清楚的证据链。结合“吴简中的早期楷书是钟繇、王羲之书法的渊源,而作为新书体的行书,起源于汉魏,到晋代成熟”分析,王羲之书法源于吴简早期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