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总结与提升模块一 中国史篇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18941919年)栏目导航123纵横贯通大题增分单元过关测试(七)纵 横 贯 通 1一、全面认识列强侵华1主要侵略方式主要方式表现举例军事侵略近代西方列强主要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政治侵略割占土地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国强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马关条约: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等获取特权南京条约附件的“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辛丑条约规
2、定的驻兵权等以华制华从瓜分中国到扶植代理人:如慈禧太后、袁世凯等经济侵略开埠通商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天津条约: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北京条约:天津;马关条约: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获取特权南京条约:中英两国议定关税;天津条约: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列强攫取海关权、筑路权等战争赔款南京条约:向英国赔款 2 100 万银元;北京条约赔款英法各 800 万两白银;马关条约赔款白银二亿两;辛丑条约赔款白银 4.5 亿两镇压革命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破坏辛亥革命思想渗透利用传教士的传教特权,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3、;日本全面侵华时推行奴化教育2.基本认识(1)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变化。(2)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欧美列强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日本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殖民地化。(3)从结果看:除了抗日战争中国取得完全胜利外,其他战争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说明了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
4、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针对训练|1南京条约第九款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然免罪”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已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也必须全部“加恩释放”。此条款表明英国()A与清朝关系友好B对中国内政事务的干涉C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D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解析:选 B 南京条约是不平等条约,中英关系也不平等,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南京条约第九款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然免罪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已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也必须全部加恩释放”可知,这是英国殖民者在培植代理人和干涉中国内政,故 B 项正确;材料条款中并没有对中
5、国领土主权的侵犯的相关体现,故 C 项错误;领海主权与材料内容无关,故 D 项错误。二、近代前期中国人民进行的抗争与探索的特征(18401911 年)时段项目 19 世纪 70 年代之前19 世纪 70 年代之后史实禁烟运动、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两次鸦片战争中爱国官兵的抵抗、林则徐等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政府新政、立宪领导阶级主体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基本是旧式斗争,地主阶级的探索最终失败现代化色彩明显,程度渐深,大部分活动都有新的目标和手段,占领导地位的是资产阶级性质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都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当时还未产生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和资产阶级
6、。但爱国官兵的抵抗不再是单纯地维护清朝统治,已是捍卫民族权益的爱国主义抗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具有救亡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双重属性|针对训练|21861 年,洪秀全邀请美国传教士罗孝全到南京并度过了十五个月。对此,罗孝全曾声称:(洪秀全)要我来,是让我来做官,让我宣扬他的那套教条,还让我说服外国人皈依他本人。洪秀全此举意在()A用外交手段迫使清政府承认其合法B利用宗教信仰实现其政治目的C重振太平天国政权的内政以及外交D打破清政府对太平天国的围剿解析:选 B 罗孝全不能代表美国官方立场,因此不是外交手段,故 A、C 两项错误;根据材料“是让我来做官
7、,让我宣扬他的那套教条,还让我说服外国人皈依他本人”可知当时洪秀全想利用宗教宣传,巩固其统治地位,故 B 项正确;洪秀全此举不是军事措施,与打破清政府的围剿无关,故 D 项错误。三、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作用1经济上:有利于近代化。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2政治上: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这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准备了阶级条件。3思想上:有利于近代民主思想文化的传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
8、断冲击着封建正统思想,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如促进了康梁维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的传播。|针对训练|3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时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1913 年698330 824 000270 7171920 年1 759500 620 000557 622A.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B抵制了外资经济的入侵C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D促使近代民主革命转入新阶段解析:选 D 材料数据体现了从 19131920 年华资企业数量、资本和工人人数的增长情况,华资企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应从社
9、会转型角度思考。A、B 两项都是直接影响,故排除;华资企业虽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中国社会的工业化仍然非常缓慢,故排除 C 项;华资企业增长使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促使近代民主革命转入新阶段,故 D 项正确。四、比较欧洲启蒙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异同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不同点所处时代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开始确立时发生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接近尾声时主要任务主要是为了反对封建压迫面临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理论体系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具体影响召唤了法国大革命召唤了五四运动不同点深远影响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导局
10、限方面思想家的思想中掺杂有一定的唯心成分前期没有同劳动人民相结合;在思想文化方面存在形式上的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相同点背景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封建思想文化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内容两者都反对专制,追求政治民主,反封建成为共同的内容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作用都极大地批判了封建思想,都为以后的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都当之无愧地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针对训练|4中国新文化运动和欧洲启蒙运动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A都是发生在新时代的思想解放运动B主要是同封建思想作斗争C运动中主流思想发生了变化D运动中宣传的资产阶级文化具有中国特色解析:选 C 中国新文化
11、运动前期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后期主要传播马克思主义,具有无产阶级性质。欧洲启蒙运动自始至终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故 C 项正确;A、B 两项为其相同点,排除;D 项不是其最主要不同之处,排除。大 题 增 分2旷古变局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真题示例|(2017 年全国卷)(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摘编自吕思
12、勉中国通史等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增分策略|析题从哪些角度入题本题要求自拟论题,答题时应注意遵循以下三步:第一步,精析材料,提炼观点,找准适合自己论证的角度;第二步,回归教材,联系所学,依据观点检索所需史实;第三步,亮明观点,组织论据,采用规范格式作答。一、从主流观点求稳的角度可结合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从农民阶级、开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等阶层救亡图存的史实得出论题“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曲折”。二、从唯物史观求高的角度可结合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观点,即西方殖民扩张虽给殖民地和半殖民
13、地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社会转型,由此可得出论题“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三、从求异思维求新的角度可结合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的抗争探索,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史实,得出论题“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断地探索救国之路,最终走上了光明之路”。答题如何组织史实论证一、主流观点角度人人笔下有,我比他人亮一点论题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曲折。(2 分)阐述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虽然没有实践,但是促使中国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虽然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开启了中国经济、军事、
14、外交、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实行戊戌变法,虽然结果失败,但是促进中国的思想解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进行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中国政治近代化;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促进中国的思想解放。(8 分)总结 由此可知,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曲折,但是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2 分)二、唯物史观角度他人想到未必做到,我比他人高一点论题 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2 分)阐述 19 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发动了一
15、系列的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灾难,但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也给中国带来近代化的机遇。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洋务运动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并曲折发展。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动摇,维新运动主张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文化上,封建思想受到冲击,维新思潮、民主共和思潮、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华民族的思想启蒙。生活习俗上,近代中国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发生变化,出现简约文明婚姻等。中国近代化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过程。(8 分)总结 总之,中国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被迫开始近代化进程,加速了中国由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2 分)三、求异思维角度人人笔下无,我比他人新一
16、点论题 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断地探索救国之路,最终走上了光明之路。(2 分)阐述 明清之际,中国衰落,西学东渐之势渐强,鸦片战争迫使中国人开始主动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中体西用”成为主流。但后来的一系列中外战争的失败使后继的先进的中国人再次觉醒,进而掀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政治运动,不仅学习西方的军事,更重要的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最终历史选择了无产阶级来完成任务,从而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8 分)总结 近代中国由于闭关锁国而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列强竞相侵略中国,在巨大的变故面前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断地探索救国之路,由军事而政治,由政治而思想文化,探索的主体,由资产阶级而至无产阶级,最终走上了光明之路。(2 分)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单元过关测试(七)3谢 谢 观 看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