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时2 传统节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前导入你想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相应的习俗吗?让我们到课文中去了解一下吧!品读鉴赏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写出了人们过春节时非常快乐。习俗朗读指导:重读“欢笑”,要读出人们过春节的无比高兴的的心情。春节是中国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也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贴窗花放鞭炮春节习俗还有:包饺子、贴春联、拜年等 你知道的春节习俗,除了这些外还有什么?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朗读指导:这两句要读出热闹、欢乐的感觉,重读“炮”“潮”,读出对这两个节日的喜爱。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或灯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时,人们会吃汤圆,并举行一
2、些娱乐活动(如看花灯、猜灯谜等)庆祝。习俗吃元宵猜灯谜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街上的热闹场景,人们像潮水一样,涌来又散去。“大街小巷人如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清明节是祭祀的日子,“雨纷纷”衬托了人们低落的心情,朗读指导:重读“雨纷纷、祭扫”等词语,声音低沉,读出缅怀之情。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佩戴白花,怀着敬仰的心情来扫墓,并且向烈士墓碑鞠躬,表达自己的敬意。不能追逐打闹。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朗读指导:以热情、稍微紧张的语气读本段,读出人们过端午的热闹景象。端午节也叫端阳节、龙舟节等,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3、相传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习俗包粽子赛龙舟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乞巧节是指农历的七月初七,又叫七夕节。传说,天上的牛郎和织女每年这天晚上会在喜鹊搭成的鹊桥上相会。朗读指导:重读“飘”“桥”,读出对端午节的喜爱和对乞巧节的期盼。鹊桥相会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等。习俗中秋节当天,圆月非常明亮,人们赏月吃月饼,一家人团圆。中秋圆月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重阳节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赏菊、秋游等,“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因此人们常在这
4、一天祭祖与举行敬老活动。习俗朗读指导:重读“高”,读出对重阳节的期盼。赏菊登高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全家团圆”写出人们对春节的美好期盼。照应开头,与第一句相呼应,表示一年过去,新春佳节转眼又至朗读指导:重读“真热闹”,读出春节的喜庆。这篇课文一共介绍了哪几个传统节日?介绍了7个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节日名称习俗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贴窗花,放鞭炮看花灯扫墓、祭祀(s)赛龙舟、吃粽子乞巧吃月饼,赏月秋游,赏菊,登高本文是一首以我国()为题材的韵文。文中按照()介绍了7个一年中重要的传统节日和相关习俗。不仅写出了传统节日在人们
5、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还引导我们感受、继承和弘扬()。主旨提炼时间顺序传统佳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习题答案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点拨 本文是按照节日时间的先后顺序组织行文的,都是先说节日,再介绍节日的习俗。背诵时,先熟读课文,然后结合自己过这些节日的实际情况,这样背诵就会容易很多。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再选一两个说说你是怎样过节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农历正月初一农历正月十五农历三月农历五月初五农历八月十五农历九月初九 选做:我国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点拨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大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而且都不尽相同,我们可
6、以通过请教家长、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方式了解我国其他民族的传统节日。苗族:苗年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主要是庆祝丰收、家人团聚;龙船节有龙舟竞渡的习俗。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七八月间举行,以摔跤、赛马、射箭等民族传统项目庆祝节日。傣族: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人们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课外拓展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元宵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端午节: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文秀端午乞巧节: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中秋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练习一、仿写词语。请同学们观察“大街小巷”这个词语,你会发现这个词语中_和_是一对反义词,下面请你仿写三个有这样特点的词语吧。大小声东击西大材小用生离死别二、根据课文内容,将下面的节日与其相对应的习俗连一连。元宵节赛龙舟清明节登高端午节扫墓重阳节看花灯课后作业1.了解我国其他民族的节日和习俗,感受祖国文化的灿烂。2.完成作业课件中的相关练习。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