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命题人 审核人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纤维(qin) 龟裂(jn) 逾庖而宴(po) 期功强近(q)B、茕茕孑立(ji) 缂丝(k) 扃牖而居(jing) 呱呱坠地(gu)C、挣揣(chui) 玉醅(pi) 松了金钏(zhun) 鄙陋没世(m)D、坳堂(o) 慰藉(ji) 物之汶汶(mn) 长歌当哭(dng) 2、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桀骜锋利 门衰怍薄 险衅 修葺B、陨身不恤 壳如红缯 毅然 奥秘C、妄自菲薄 和蔼可
2、亲 映衬 炫耀 D、日薄西山 形影相钓 慷慨 萌蘖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则芥为之舟 A、以五百岁为春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倩:使B、予以究天人之际 际:关系C、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听:允许D、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严厉5、下列各句没有古今异义词现象的一项是( ) 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6、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彼且奚适
3、也?A、且何谓阁子也? B、圣人不凝滞于物C、求人可使报秦者 D、沛公安在?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有似丁香,也叫焦核。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 。因为没有四肢的阻碍,蛇反而可以深入别的动物无法 的领域;明亮的歌喉和绚美的羽毛,将消失于蛇像地狱那样狭长而腥臭的肠胃。我 一次感受到,好的男子汉本质上都是农夫,朴实,宁静,沉湎于自己的园地, 那是音乐、绘画 书籍。A、退化 涉足 不止/不管/还是 B、退化 插足 不只/不管/还是C、蜕化 涉足 不只/如果/或者 D、蜕化 插足 不止/如果/或者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
4、是( )A、匍匐在地,很容易被人们的平视习惯所忽略蛇悄无声息地接近,而它的攻击目标毫无察觉。B、两者之间有时也相互模仿,比如无毒昆虫狐假虎威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C、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D、对烦心的事、不顺心的事应豁然大度,泰然处之,付之一笑,古语中早就有“既来之,则安之”的格言。9、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荔枝的花多,花期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B、随着6月1日塑料袋免费使用的大限临近,杭州个别超市开始提早实施“限塑令”,环保塑料袋发了一批又一批,但是推广情况令人不容乐观。C、绵阳安县桑枣中学全体师生在“512”
5、特大地震中无一伤亡,这得益于平时强化消防演练是分不开的。D、他们简直是在刺绣,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10、下列说法正确一项是( )A、庄子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与老子并称,在我国思想史上构成与儒、释并称的道家学派。庄子文章极富有想象,鲁迅先生称其“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B、元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剧本体裁一般每本分为四折,每折用同一曲牌的若干宫调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C、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莎士比亚,他的四大悲剧有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和罗密欧和朱丽叶,喜剧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
6、梦等。D、文艺性说明文是指用文艺笔调或形式写成的说明文,活泼有趣,如斑纹、景泰蓝的制作;阐述性说明文着眼于事物形成、发展等原理的探讨,有较深的内涵,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物种起源绪论等。二、名句默写(共6分,每空格0.5分)11、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陈请表)(2)一骑红尘妃子笑, 。(过华清宫绝句)(3)人固有一死, , 。(报任安书)(4)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 。(长亭送别)(5)真的猛士, 。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记念刘和珍君)(6)碧云天,黄花地, ,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长亭送别)(7)欲以究天人之际, , 。
7、(报任安书)三、阅读分析(共54分)(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1214题。(6分)所以,洞察变化和相互适应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我开始观察的时候,便觉得细心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会给了解这个难解的问题提供良好的机会。结果没有使我失望,我经常获得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的知识,虽然不完备,却能给研究提供最良好的和最安全的指导。此项研究虽然通常为自然学者们所忽略,我却要冒昧地表示我对于它的高度价值的确信。由于这种理由,我把“摘要”的第一章用来专门讨论“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我们将由此看到,大量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并且,同样重要的或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人类的“选种”在累积连续的微小变异中,具有何
8、等巨大的力量。然后,我要讲一讲“物种在自然状况下的变异”。但是很不幸,我只能把这个问题讲得十分简单,因为如果要把它好好地讲起来,必须举出大量的事实。12、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目的是什么?(不超过25个字)(2分)13、作者论述生物变异有哪几种类型?(2分) 14、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获得的两点认识是什么?(2分)(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1519题。(10分)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料之外。一是当局者 这样的凶残,一是流言家 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 如是之从容。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
9、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找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15、在第段 里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A竟至 竟会 竟能 B竟能 竟至 竟会C竟会 竟至 竟能 D竟能 竟会 竟至16、在第段中加点的“之”字指代的内容是什么?(3分)17、第段中画线句子的主干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主语是“这一回”,谓语是“互相救助”,宾语是“终
10、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B主语是“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谓语是“压抑至数千年”,宾语是“明证”。C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D是二重复句,第一层是递进关系。18、对文中第段理解正确的是( )A是对刘和珍等烈士死难意义的高度评价,烈士的鲜血不会白流,对苟活者来说,会使他们日益觉醒,对革命者来说会使他们受到鼓舞。B苟活者只能看到一点点的微茫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加奋勇前进。C苟活者是作者自谦的说法,这里是说自己在淡红的血色中,看到一线希望,只有革命者才能更加奋勇前进。D作者将苟活者和真的猛士加以对比,苟活者会看到希望,真的猛士将受到激励。19、对文中第段理解正确的是( )A呼应开
11、头“菲薄的祭品”,表达的是一种深深的歉疚。B呼应前文“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呢”,“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表达的是一种无可奈何。C言已尽而意未穷,直接并强烈地表现了作者对暴行、流言的激愤之情。D“说不出话”的缘由是作者对刘和珍等烈士的死难极度哀痛和对暴行、流言的激愤之情。(三)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2023题。(8分)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2
12、0、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凭几学书 几:茶几 B述诸小妹语曰 述:转述 C且何谓阁子也? 且:那么,还有 D今已亭亭如盖矣 盖:古称伞21、对下列句中的“归”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吾妻来归 吾妻归宁 A意思相同,都表示“女子出嫁”。 B意思不同,表示“出嫁”,表示“回娘家”。 C意思相同,都表示“女子回娘家”。D意思不同,表示“回娘家”,表示“出嫁”。22、对“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所作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一句是个主谓句,其主语“枇杷树”承前而省,“植”是谓语,“手”是名词作状语,指妻子亲手栽种。 B“亭亭如盖”的
13、枇杷树如同一个特写镜头,写出作者睹物思人,以枇杷树寄托对亡妻的缅怀和眷恋之情。 C由枇杷树想到妻子,“手植”是楔机,表现丧偶之痛,思念之深。“已”字是关键。 D枇杷树在这里有象征意义,“亭亭如盖”象征了自己对亡妻排遣不开的浓浓恋情。23、这两段文字,写到有关亡妻的几件事:“凭几学书”、“归宁述语”和“手植枇杷”,对这种写作的安排,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文已忆及祖母和母亲,这里忆及妻子,以补先前写作之缺憾。 B这几件事均与“项脊轩”有关,又可表怀念亡妻之意。 C本文主题在“念旧”,由物及人,亡妻几件事的补记应是顺理成章。D三个细节平实真切,尤其是最后一个细节意味深长,融入了作者绵绵不尽之
14、思。(四)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2429题。(1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
15、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2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愤怒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名:命名C.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是:表判断D.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25.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不知其几千里也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A.句相同,句相同 B.句不同,句相同C.句相同,句不同 D.句不同,
16、句不同26.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B.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7.“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是比喻说理,还是举例说理?(3分)28.“天之苍苍”的实例,“水之积也不厚”,“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等比喻究竟侧重说明什么道理?(3分)29.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五)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30-36题(16分)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17、,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
18、感于斯文。30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3分)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31、与“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以”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足以极视听之娱、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君臣固守以窥周室32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岂不痛哉 死生亦大矣 当其欣于所遇 则与斗卮酒A感叹句 感叹句 宾语前置句 陈述句B反问句 判断句 介宾结构后置 省略句C反问句 判断句 陈述句 宾语前置句D感叹句 反问句 介宾结构后置 省略句33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B后来的人读我的
19、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34判断下列各句对错,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语段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是一篇书序。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本语段内容突出了书序的特点。B本语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但这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合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
20、的情怀说明了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35第二段段末说“岂不痛哉”,作者为什么感到“痛”?请用原文中的话分条回答。(4分)36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五、语言运用(6分)37、学校举行课本剧汇报演出,请你结合剧情内容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下面三个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每段不超过40字。第一个节目雷雨演出结束串联词(1) 下面请观看第二个节目罗密欧与朱丽叶,由高二(1)班演出串联词(2) 下面请欣赏高二(4)班演出的西厢记长
21、亭送别 六、作文(40分)38、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提炼一个有意义的话题,然后围绕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老酋长病危,找来村中三个年轻人,要他们尽可能爬到神山最高处,回来报告见闻,以便确定接班人。三天后,第一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笑生双靥,衣履光鲜:“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繁花夹道,流泉淙淙,鸟鸣嘤嘤。”老酋长笑笑:“孩子,你说的地方不是山顶,而是山麓。你回去吧!”一周后,第二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神情疲倦,满脸风霜:“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高大肃穆的松树林,看到秃鹰盘旋。”“孩子,那是山腰。不过,也难为你了,你回去吧!”一个月过去,当大家开始为第三个年轻人担心时,他一步一蹭,衣不蔽体地回来了。他发枯唇燥,只剩下清迥的眼神:“酋长,我终于到达山顶。但是,我该怎么说呢?那里只有高风悲旋,蓝天四垂。”“你一无所见吗?”“是的,一无所有。能看到的,只有自己,只有自己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年轻人,祝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