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庄浪县紫荆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中期考试试题(卷) 高二历史 命题人:高二备课组第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A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2、有史家在评价商鞅立木为信的史事时写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该史家关切的是A“善
2、恶必书”的秉笔直书精神 B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C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 D史家当具史才、史学、史识、史德3、司马迁继父志,任史官,受宫刑,发愤著史记,终成“史家之绝唱”。子长著史有血有肉,“史”“我”相融,史家的“爱憎分明”尽显其中。由此可见A历史研究从来都不是客观的B史学家的个人情绪情感、是非标准左右了史书的编撰过程C研究历史、再现历史,应先对历史认知者的人格心理作一番考察D太史公以史抒情、以史达志,个人心理对著史影响超越社会心理4、秦兵马俑出土的陶俑、陶马都经过精心彩绘且几乎无一雷同,青铜兵器制作精良且形制、大小几乎一致每批陶俑、陶马、兵器上都打印或刻有工匠的名字。这反映当
3、时A法家思想在国家管理上的体现 B陶器制作工艺达到巅峰C工匠制造技艺高超、产品精美 D战争催生青铜制造产业5、东汉时,中医发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而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但直至19世纪,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才最终明了其原理,后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中医曾长期领先欧洲医学 B中医对发现阿司匹林具有重要启发作用C传统医学具有定性研究特征 D近代医学重视通过理论研究而深入本质6、董仲舒言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
4、。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由此可见,董仲舒A主张以德治国少刑罚 B宣扬阴阳家的学说C全盘否定了法家思想 D摆脱先秦儒学影响7、北宋著名的瓦市艺人张山人说:“某乃于都下三十余年,但生而为十七字诗,鬻钱以糊口。”至北宋末期,东京的瓦子勾栏已热闹非凡了。这体现了北宋A写诗足以谋生 B文艺商业化 C经济重心南移 D已暂停抑商8、下列诗句中,能够充分体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写实倾向的是 A采采茉莒,薄言采之。采采苯苜,薄言有之 B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C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9、北宋李觏明确指出:“人非利不生,曷为不言”,他还批判孟子“何必曰利
5、”的说法太偏颇。王安石也反对以往儒者“耻言理财”的旧传统。苏洵也主张“徒义”是行不通的。这反映了北宋时A孟子的学术和社会地位降低 B政府逐渐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价值观念 D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的10、宋史以前的列女传,可以说是优秀女性的集成。宋朝以后就不同了,一是数量大增,元史收入了一百八十七个,明史则收入了三百零八个。二是这些女性基本上都是所谓“贞、孝、节、烈”的典型。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 B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C理学强化了纲常伦理观念 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11、周先慎在其明清小说里说到“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
6、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据此,说明“明清小说”能够“走进了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是A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B封建君主制的需要C商品经济的开放性 D自身较强的适应性 12、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C主张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13、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
7、“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明显缺乏理性精神 B求善而不在存真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落后于西方国家14、“二千年以来无议论,非无议论也,以孔夫子之议论为议论,此其所以无议论也。二千年以来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此其所以无是非也。”李贽的这一观点反映了A儒家思想被彻底否定 B清代前期思想界的活跃局面 C作者否定帝权的主张 D作者反对盲从孔子15、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
8、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A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B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C降低了生产成本 D提高了纸张质量16、以诗词为内容的书法作品常被置于特定的场所作为装饰。以下诗词内容与装饰场所的设计,恰当一项应该是A.某夫妇卧室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B.某酒店大厅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C.某森林公园小亭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D.某校教学楼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17、蔡元培曾评价:“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故中国之画,以气韵胜,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
9、”他强调中国画A与书法相伴而生 B与文学相兼而成C追求神韵与意趣 D画、诗、书相融18、下面是我国宋代至清代不同性质书院比例状况表。对此表解读错误的是 官办 民办 其他% 不明% 宋代 1528 7069 0 1403 元代 1723 6115 0 33 2129 明代 5721 2984 0 24 1271 清代 5667 2411 0 56 1866 A书院比例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必然结果 B宋代民办书院的繁荣与理学的发展有关C民办书院比例下降制约古代文化的发展 D封建政府对思想控制呈现出加强的趋势19、中国古代的文学形式经历了由唐诗到宋词,由元曲到明清小说的演化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我国古代
10、文学发展的趋势是:A贵族化 B文人化 C、通俗化庶民化 D政治化2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把人类划分为天生的主人和天生的奴隶是天经地义的,他说:“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别人,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统治别人”。下列与之有类似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应是: A无为而治 B君权神授 C“兼爱” “非攻”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21、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这种历史认识论,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22、鸦片战争前,在外交文书的问题上,
11、中英之间有着长期的冲突,清政府坚持用“禀”“谕”的体制(英国官员用下对上的“禀”,清政府官员用上对下的“谕”),而英国主张用平行的照会文书。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之间“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这个变化反映出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B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涌现C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冲击 D中英两国开始平等交往23、甲午中日战争前两年,军机处章京陈炽在庸书中说“琉球、越南、缅甸,其亡不旋踵也;日本,变法者也,而至今存也,强且富焉;暹罗、朝鲜,欲变而末变者也,其势岌岌然如不终日。”下列属于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这一思想主张的是A“商战 B“自强”、“求富”C“师夷长技以制夷”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
12、者天下之公理”24、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A宣传了实业救国思想 B抨击了民主革命言论C反映了社会契约精神 D提出了救亡图存要求25、“冲击一反应”理论认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受甲午中日战争的直接冲击,中国发生了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26、上海租界在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夷场”、“冒险家的乐
13、园”、“文明的窗口”、“外人居留地”等,其中最淡化价值判断的称谓是A夷场 B冒险家的乐园 C文明的窗口 D外人居留地27、孙中山是近代坚定的民主革命家,但他同时又说:“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 “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在这里,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A革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 B民生问题解决要立足和谐互助C国内各民族要平等、团结、互助 D以和平方式实现财富国有,国民共享28、图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含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是:A顾炎武 B林则徐 C洪秀全 D严复29、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抗争 B探索 C屈辱
14、 D复兴30、“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A经世致用 B中体西用 C维新思想 D兼容并包31、有学者指出:“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地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的结果。可见这种顽固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而至。”文中“”处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亡国 B革命 C帝制 D尊孔32、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全党已经空前自觉地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
15、列宁主义的思想更普遍地、更深入地掌握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革命实践,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材料描述的理论是 A新三民主义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城市中心论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3、美国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泽东)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A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B建立高校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 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制度34、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
16、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根本共同点是:A.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B.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35、邓小平说:“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下列最符合邓小平讲话精神的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对外开放方针的确定C“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D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行36、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意大利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艺术内容上有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的原因是A
17、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思潮的重大变化C社会上层的倡导D传统文化的影响37、爱艺术的人看来,这个词的含义只是新艺术的到来;在学者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研究古典文化之风的恢复;在法学家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古代习惯法的结束。”文中的“这个词”最有可能是: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38、哲学家康德(17241804年)针对启蒙运动“不承认任何外在的权威”,提出人应该独立思考。针对启蒙思想家以理性的化身安排社会和个人生活,提出人非工具,并大声疾呼“理性啊,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他批判启蒙运动是基于A某些启蒙思想家沽名钓誉 B法国大革命的悲剧C个别思想家歪曲理性主义的实质 D殖民扩
18、张的罪恶39、貌形体神人相同,希腊诸神的性格气质、道德品质亦与人类毫无二致。他们不仅具有与人同样的喜、怒、哀、乐,而且在道德品质方面,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人类更富于虚荣心、更加忌妒成性,更加贪婪好色。古代希腊的宗教神话这种“神人同形共性”的特点A造成了对文化的垄断和束缚 B带有浓重的人文主义色彩C加深了对神权的内在恐惧 D孕育了人与人不平等的观念40、欧洲文艺复兴史宗教卷在评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时说:“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这说明德意志宗教改革是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B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分
19、离C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冲突D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平衡41、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使人从封建愚昧中日益获得解放 B彻底摧毁宗教与迷信的精神枷锁C促进人类民主、科学思想的形成 D推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42、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B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D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
20、幸福43、运动时期,伏尔泰提出了“砸烂一切无耻”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反映了两大运动A都为未来社会设计了美好的蓝图 B都把矛头指向专制统治和旧思想C都以救亡图存作为最高奋斗目标 D都缺乏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4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修正了经典力学体系,并非否定。在相对论中,牛顿三大定律依然正确,只不过在分析问题时还要考虑到相对论的效应而已。以上阐述的相对论与经典力学的关系是:A各自独立 B相互对立 C继承与发展 D否定与发展45、有学者认为,15世纪欧洲的绘画把人放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它严格按照物理学规律来绘画,肯定自然主义,反对中世纪的象征主义,为近代科学创
21、造了一个理论前提。该观点A描绘了艺术与科学的必然关系B揭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特征C否定了神学对艺术创作的影响D诠释了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历史条件46、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阐释”、“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阐释”是对历史概念进行全面客观地解释,下列与此相符的是A美德即知识 B三民主义指的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C汉朝时期楚辞盛行 D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47、文学家埃德蒙哈雷在诗作致人杰中写道:“天空最深处的秘密被揭示,是最外面的天球旋转的力不再隐藏。现在已知骇人的彗星走过的弯曲路径;扫帚星的天象不再令人惊奇。所有这些,让古代贤人苦恼,学派之间徒然争
22、吵,我们看到,数学驱散云雾”据此判断这篇诗作是歌颂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48、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是A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B欧洲是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D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的大发展 第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三大题,其中第49题17分,第50题17分,第51题16分)49、(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
23、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
24、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唯一部分,因为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 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中华民国确立的政治体制与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有何不同?(10分)(2)依据材料三归纳作者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中后期政体演变的主要趋势及根本原因。(7分)50.(17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齐太仓令获罪
25、当施黥刑(古代肉刑之一,在脸上刺字),其小女儿缇萦上述请求将自己没官为奴以替父罪,并指出肉刑一旦受之,“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汉文帝为缇萦的孝心感动,遂下诏说:“刑至断肢体,刻肌肤,终生不息”,是“不德”,遂下令废除肉刑,并着手改革刑制:“黥刑”改为“髡钳城旦舂(去发颈部系铁圈服苦役五年)”;“劓刑”改为“笞三百”;“斩左趾”改为“笞五百”;“斩右趾”改为死刑“弃市”(将犯人暴尸街头),但实施中受笞刑者大多死亡。随后,汉景帝在公元前156年和公元前144年又两次下诏减少笞数,第一次是笞五百减为三百,笞三百减为二百。第二次是笞三百减为二百、笞二百减一百。同时规定笞杖的尺寸,以竹板制成,削
26、平竹节,以及行刑不得换人等。经历文景时期的改革,国家刑罚体系的中间部分被废除了,只保留了最上的死刑和底部的笞刑。 田琳西汉初年的刑制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初年刑制改革的过程并分析其原因。(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西汉初年的刑制改革。(7分)51.(16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第二届联合国大会关于巴勒斯坦将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1947年11月)说:“英国关于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应于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并撤出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独立国,犹太独立国和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规定阿拉伯国、犹太国和耶路撒冷市边界。按此方案,犹太
27、国面积14000平方千米,阿拉伯国11000平方千米(分三块,有走廊联结)。耶路撒冷市建立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 万维网 材料二 1947年11月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开始发生冲突,1948年5月15日凌晨,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持续到1949年4月12日结束。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援下通过战争控制了巴勒斯坦五分之四的土地,约20000平方千米,圣城耶路撒冷的新城区被以色列占领。联合国分治计划中的阿拉伯国未能成立,70多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失去家园沦为难民,此后该地区接二连三的发生自杀性人体炸弹袭击事件。 万维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6
2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影响。(10分) 高二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1-5 ABCAD 6-10 BBACC 11-15 DCADC 16-20 CCACB 21-25 DCDCB 26-30 DBDBB 31-35 CBAAA 36-40 ABBBB 41-45 ACBCB 46-48 BBD 49(1)趋势:分封制、宗法制瓦解。(2分)原因:诸侯享有较大独立性,实力日益壮大,周天子势力衰微。(2分)建构: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或从贵族制(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转变。(2分)不同: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维护君主专制;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
29、则反对专制,维护民主政治。(4分)(2)观点:反对人民自行起来革命,主张由君主来完成革命;中央集权制适应了大革命后的新社会。(3分) 趋势:走向共和,最终确立共和政体(共和制逐步取代了君主制及帝制)。(2分) 根本原因: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2分)50.(17分)(1)过程:文帝时期,废除了大量的肉刑,改以笞刑为主;景帝时期,进一步减轻笞刑程度。原因:吸收秦朝严刑峻法而暴政灭亡的教训;中国古代肉刑自身的弊端(过于残酷,并不能使得犯人改过自新);文帝时期刑制改革的不彻底性。(10分)(2)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西汉初年的社会矛盾;有利于西汉政权的巩固;但另一方面,死刑和笞刑轻重相差过于悬殊,对于中等程度的犯罪,归于死刑则太重,归于笞刑又太轻,由此造成对犯罪事实的量刑困难。(7分)51.(16分)(1)二战后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争夺巴勒斯坦地区;英国殖民主义遗留下的历史问题;英美等国操纵联合国对巴以问题的决议成为这场战争的导火索。(任三点,6分)(2)战争使以色列人得以在巴勒斯坦地区扩张势力范围;美国得以干涉此地事务(霸权主义渗入到此地);导致阿拉伯国家迟迟未能建立;加剧了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矛盾;恐怖主义兴起。(任三点,10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