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综合测评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温馨提示:1.第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卷书写在试卷上;交卷前请核对班级、姓名、考号。2.本场考试时间为90分钟,注意把握好答题时间。3.认真审题,仔细作答,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第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以下是德国纳粹党二十五点纲领中的第四点:“只有本民族的同志才能成为公民,不分职业如何;凡是具有日耳曼血统的人才能成为本民族同志。”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纳粹党的()A民族主义倾向B沙文主义倾向C复仇主义倾向 D社会主义倾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的“本民族同志”的关键
2、词,再结合纳粹党欺骗民众所打的两面招牌可知A项正确。答案:A2下列对于20世纪30年代埃塞俄比亚遭受意大利侵略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埃军曾一度控制全国战局B埃军虽英勇抵抗但未能粉碎意军速战企图C埃塞俄比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力弱D埃塞俄比亚得到了国际力量的大力支持解析: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时,意大利在东非有近30万军队,配备有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而埃塞俄比亚军队受过新式训练的不到一万人,装备陈旧,还有手持长矛、大刀作战的。虽然埃塞俄比亚军民英勇作战,暂时粉碎了意军的速战企图,但最后还是失败了。埃塞俄比亚在抗击意大利的过程中,并未得到国际力量的大力支持。答案:C3西班牙内战时,英法的政府要
3、人表示,佛朗哥“比赤色分子有高贵得多的目标”,在此之下,他们采取的措施是()A制定了“中立法案” B缔结不干涉协议C支持叛军 D支持人民阵线政府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英法两国出于对共产主义的仇视,痛恨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希望借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内战的干涉,除掉人民阵线政府,缔结了不干涉协议,B项正确。答案:B4希特勒法西斯政府在文化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有()残酷迫害犹太人严密控制文化教育领域公开撒毁凡尔赛和约用纳粹党说教钳制人们的思想A BC D解析: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词“文化思想”上的措施,是极端民族主义政策,是对外政策,只有符合题意。答案:D5慕尼黑妥协后张伯伦和达拉第被热情的群众欢
4、呼为和平的使者。罗斯福总统也向张伯伦道贺,对他说:“做得好”。英联邦各国领袖更是喜形于色。加拿大总理写道:“容我向您转达加拿大人民热诚的贺意我与僚属及政府,对您对人类的贡献表示无尽感佩。”二战前这种情况反映了()以为妥协可以维护和平是当时人们的普遍心态当时的欧美人士对希特勒的扩张野心尚未形成清醒认识北美的政客希望通过战争拖垮欧洲罗斯福、张伯伦和达拉第都是战争狂徒A B 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题干材料可知当时欧美各国对张伯伦的绥靖政策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反映了人们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野心认识不清,对以妥协求和平表示赞同,正确;不符合史实和材料含义。答案:A6“这些阴谋家,在西
5、班牙问题上,在中国问题上,在奥地利和捷克问题上,不但并无丝毫制止侵略的意思,而且相反,纵容侵略,挑拨战争,使人为蚌,己为渔人,美其名曰不干涉,实则是坐山观虎斗。世界上多少人被张伯伦及其伙伴的甜蜜演说所蒙蔽,而不知道他们笑里藏刀的可怕。”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材料主要批判的是英法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B二战的爆发,标志着该政策达到顶峰C材料中的“西班牙问题”是指西班牙人民反抗德意法西斯的斗争D他们“坐山观虎斗”的结果是法西斯的侵略从局部蔓延到全世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绥靖政策的认识。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是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的标志,B项错误。答案:B7日本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的
6、实质是()A东亚各国人民共同繁荣幸福 B建立日本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C帮助东亚各国抵制外来侵略 D建立东亚地区反西方殖民侵略的同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本质的认识。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就是在日本控制下的为日本利益服务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答案:B8(2012重庆文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曾经扩展疆域,把国界向西推移了几百千米,建立了所谓“东方战线”。此事始于()A德军侵入波兰之际B法国被迫投降之际C英国遭受空袭之际D苏德战争爆发之际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前及二战初期国际关系及战争进程。二战前由于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祸水东引,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谋求中立自保,双方划定了在
7、东欧的势力范围,在德军侵入波兰之际,苏联出兵占领波兰东部,建立了所谓的“东方战线”,A项正确。答案:A91940年6月10日,罗斯福在弗吉尼亚大学演讲时愤怒地指责一个国家说:“1940年6月10日这一天,手持匕首的人从背后对他的邻居捅了一刀!”他指责的是()A德国采用闪电战,进攻波兰B苏联趁火打劫,入侵波兰C日本不宣而战,袭击珍珠港D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结合题干中的时间“1940年6月10日”可知这是意大利对法宣战,D项正确。答案:D10丘吉尔曾这样评价二战中的一次著名战役:“我们不要把这些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而赢得的。但是,在这些援救中却
8、孕育着胜利。”你认为这次战役应是 ()A不列颠空战 B敦刻尔克战役C中途岛海战 D斯大林格勒战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由材料中的撤退及“孕育着胜利”可知该战役应是敦刻尔克大撤退,B项正确。答案:B11法西斯德国未能击败英国的原因中,不包括()A新首相丘吉尔采取了坚决抵抗的政策 B德国空军经受不住巨大的损失C英吉利海峡使德国精锐陆军无能为力 D苏德战争的爆发牵制了德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A、B、C三项都是德国不能击败英国的原因。苏德战争是“不列颠空战”后德国的军事行动,D项符合题意。答案:D12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和罗斯福随即发表声明,将共同援助苏联抗击侵略,
9、此举表明()A反法西斯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B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消失C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D二战范围进一步扩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苏联与美英存在意识形态的分歧,不可能消失,B项错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于1942年1月的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C项错误;D项与援助苏联无关;材料反映了反法西斯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A项正确。答案:A1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某重大事件发生后,希特勒感到很欣喜,“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在三千年中从未失败过的盟国。”丘吉尔也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蒋介石则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
10、去看戏”。此处“某重大事件”应该是()A苏德战争爆发B太平洋战争爆发C反共产国际协定签订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反映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德国有了日本这一盟国,将美国拉入战争减轻了中国的压力,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答案:B14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形。1943年,导致希特勒颓丧的事件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北非德意军队防线的崩溃诺曼底成功登陆A B 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进程的认识。都发生在1943年,发生
11、在1944年,排除即可。答案:B15下列组内容同属二战时期苏、美、英、法战胜法西斯德国军队的战役,请从AD组内找出与它们同类的战役()莫斯科战役不列颠之战攻克柏林诺曼底登陆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中途岛战役C珍珠港战役 D敦刻尔克大撤退解析:此题属于分类选择题,解答时应先辨明题型,再界定选项的时空指向,中途岛海战是美国海军对日本海军的一场海战胜利,而不是对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一场胜利;敦刻尔克大撤退是因为英法军队的失败而导致的;偷袭珍珠港是日本海、空军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的胜利;因此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错误选项。答案:A16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来协调国际争端和冲突成为现代国际关系的一大亮点,但由
12、于很多会议经常被帝国主义操纵往往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下列能够体现出这一点的会议有()1919年巴黎和会1922年华盛顿会议1943年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大国际会议的认识。都体现了大国利益,带有大国强权色彩;德黑兰会议是美、英、苏为协同作战,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而召开的会议,不带有大国强权色彩,不符合题意。答案:B17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的下列国际文件,中国参与签署的有()联合国家宣言开罗宣言雅尔塔协定波茨坦公告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可采用排除法。雅尔塔协定是美、英、苏三国在雅尔塔会议上通过的,中国政府并未参加,排除即可
13、。答案:A18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影响中,相似点有()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战后分割了德国的领土在美国资本扶植下恢复经济A B 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二战后世界政治中心由欧洲转向太平洋沿岸,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错误,是二者的相似点。答案:A19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二战()A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B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C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二战具有划时代的影响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二战后美苏都有大国强权
14、的做法,故排除A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故排除B项;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是20世纪90年代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的独立,故排除C项;而二战后政治方面成立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组织联合国;经济上既有美国为首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又有苏联为首的计划经济体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答案:D20某学生要完成一篇有关二战人物的作业,在搜集史料。下列属于第一手材料的是()A斯大林传B大独裁者(电影)C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D二次大战三巨头解析:斯大林传大独裁者(电影)二次大战三巨头都是文学艺术作品,不是当事人所作,不是第一手材料;丘吉尔是二战的经历者,他的回忆录是第
15、一手资料。答案:C第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21题18分,22题22分,23题20分,共60分)21(18分)(2012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左边床上的人(美国)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漫画反映的时间及美国的政策,评述美国二战前的外交政策。(10分)材料二:图二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邮票中心印有“抗战救国”字样。邮票设计者将“民族、民权、民生”与“o
16、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并列。(2)图二反映了美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有何积极意义?(8分)解析:第(1)问结合漫画的题目及说明理解美国的中立政策及实施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政策进行评价即可;第(2)问要结合“1942年7月7日”的时间提示和邮票的文字说明来理解美国的政策调整及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促进作用。答案:(1)时间:二战前夕或二战初期。政策:中立政策。评述:这一政策发展了美国的对外贸易;但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并导致战争规模扩大。(2)变化:由中立政策调整为抗击法西斯侵略。意
17、义:加强中美在抗击日本法西斯方面的合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胜利奠定了基础。22(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各国政府保证运用其全部军事或经济力量反对这些政府正在与之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追随者。各国政府保证与本宣言签署国政府合作,并且不同敌国缔结单独的停战协定或和约。凡在为战胜希特勒主义而进行的斗争中正在或可能提供物质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均可签署本宣言。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月)材料二:你我两国人民要求开辟一个战场,以便卸下俄国人肩上的压力即使还没有得到全盘的成功,这毕竟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必须实现这个计划! 罗斯福给丘吉尔的信(1942年4月)材料三:我们正在为:1942年
18、8月或9月登陆一事进行准备事前很难预料到时候能否具备实现登陆的条件,因此我们在这方面无法作出许诺。 丘吉尔致苏联政府备忘录(1942年5月)材料四:1942年在欧洲组织第二战场是在莫洛托夫(苏联外长)逗留伦敦期间早已决定的我们还了解到,组织第二战场的目的,是使东线的德军撤往西欧英国政府拒绝在1942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我和我的同事们认为,1942年存在着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最有利条件。斯大林致英国政府备忘录(1942年8月)(1)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的主张和战略意图。(6分)(2)对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材料三中丘吉尔是什么态度?其目的何在?(4分)(3)材料四中斯大林所说的“最有利条件”是什
19、么?(4分)(4)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三人的主张哪些符合材料一的精神?哪些不符合?为什么?(8分)解析:第(1)问可从材料中概括;第(2)问要从丘吉尔站在英国利益的立场上,既仇视法西斯,又反共的角度分析;第(3)问要结合1942年苏德战场的情况作答;第(4)问要准确理解材料,进行比较作答。答案:(1)主张: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东西夹击德国,减轻苏联的压力。战略意图:加速德国法西斯的灭亡。(2)态度:拖延甚至拒绝。目的:让苏德双方在战场上互相削弱以有利于英国。(3)当时德军主力集中于苏德战场,西线力量比较薄弱。(4)罗斯福、斯大林的主张符合材料一的精神,丘吉尔的主张则不符合。因为前两者的主张符合
20、联合国家宣言中所规定的“各国政府保证运用”自己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原则,后者违背了这一原则。23(20分)(2013新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违反国际法应受处罚的罪行是:(一)反和平罪:计划、准备、发起或进行侵略战争或破坏国际条约、协定或承诺的战争;(二)战争犯罪:违反战争法规定或习惯,出于某
21、种目的或在占领区内,实施包括但不限于谋杀、虐待或奴役平民居民,谋杀、虐待战俘;(三)反人道罪:对任何平民居民进行谋杀、生物实验、放逐和其他非人道行为,或基于政治、种群、宗教背景的迫害,而此类行为已实施或此类迫害已执行或此类行为与任何反和平罪或任何战争犯罪相关联。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惩处的战争责任对象有何不同。(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纽伦堡原则的意义。(15分)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概括比较的能力。要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第(2)问可结合材料从法律创新、惩处罪犯、维护和平、保护人权等方面归纳总结。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国家为惩处对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加了对战犯个人(及组织等)的惩处。(2)对国际法有所发展和创新。为处理有关战争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有利于清算法西斯的战争罪行;有助于警示后人,维护和平;保护了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