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披文入情鉴赏诗歌情感年级:高三学科:语文学校:深圳市坪山区坪山高级中学教师:郑丽薪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三术科复习课之诗歌鉴赏专题披文入情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如何鉴赏诗歌情感呢?斟酌字句,探寻诗歌的字面意思。披文入情,和诗人一起建构诗歌的情感和灵魂。诗歌的情感在读者和作者的双向交流中,重获新生。依 循 诗 句,发 现 流 动 的情 感壹如何读懂诗歌(一)看标题分析诗歌的题材、背景(二)看作者知人(诗人的风格,经历)(三)看序、注论世(朝代,背景)(四)找情感词诗眼、词眼、意象等(五)看末句抓情感倾向基础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晚归山居 刘沧 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秋深频忆故乡事,日暮独
2、寻荒径归。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6分)(一)看标题 写景诗,山居:隐逸?时间:傍晚(二)看作者 刘沧(三)看序、注 无(四)找情感词 诗眼、词眼、意象等 寥落,霜,木叶,思依依(五)看末句 娟娟、月、清光、竹扉组织答案 注意规范答题 一、分角度(按诗句顺序,按情感类别)二、分点(根据分值设点)三、分析(得分点的关键词+翻译+手法+效果)孤独惆怅之情。天空冷寂、树叶稀疏,渲染了凄清的气氛,衬托诗人“独寻”荒径归来,心情孤寂惆怅。思念故乡之情。深秋时节,诗人独行郊外,“频忆”故乡往事,一个“频”字流露出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喜爱
3、山居之情。诗人虽独处郊野,却见美好的山月,不吝惜清辉,洒向独居的竹扉。“娟娟”“不惜”表现出了诗人对山居恬淡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进阶训练高考真题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一)看标题分析诗歌的题材(二)看作者知人(诗人的风格,经历)(三)看序、注论世(朝代,背景)(四)找情感词诗眼、词眼、意象等(五)看末句情感倾向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枝。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注】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惠之百
4、亩。”比喻培养人才。商崖:这里泛指山崖。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依循诗句,发现流动的情感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枝。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注】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惠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商崖:这里泛指山崖。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一)看标题:奉和,次韵,见寄酬和诗 友人间互相酬和的诗歌抱疾生病杜门谢绝宾客(二)看作者:陆龟
5、蒙,唐代诗人;(三)看序、注:教学、培养人才,沈约(四)找情感词:虽,失期,野鹤,山僧,宽(五)看末句:不怕依循诗句,发现流动的情感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枝。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注】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惠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商崖:这里泛指山崖。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创设情境和诗人对话我的朋友袭美,你因为身体不适,抱病在家,闭门谢客,但是你还是给我写了一
6、首诗,这是挚友间无言的信任啊!这些日子我忙于教书,教书的过程很充实,在野的日子也很惬意。我想分享给你,希望你也稍感宽慰。本来我们都乐于在美好的时光和互相理解的人一起喝酒赏景,错过了美好的春色,但是亲爱的朋友啊!日子还长,机会还多,等你眼疾康复了,我一直都在这里呢!这美好的大千世界,也等着我们欣赏呢!思想感情括本诗所表达的。(6分)(1)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2)表现了诗人读书作诗、教书育人、生活充实而惬意的欣慰。(3)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考 点 把 握 酬 和 诗概括酬和诗的特点 有问有答,有明确的对象 强调情感的交流一、鉴赏诗歌,不单单是找到诗人本身要表达的情感,更是创设情境,带入角色,赋予诗歌历久弥新的活力。二、备考建议:注意日常积累,完成基础知识的巩固,有针对性地进行习题训练。知识小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