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高三历史通史一轮(经典版)课时作业: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77100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三历史通史一轮(经典版)课时作业: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高三历史通史一轮(经典版)课时作业: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高三历史通史一轮(经典版)课时作业: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高三历史通史一轮(经典版)课时作业: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高三历史通史一轮(经典版)课时作业: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1高三历史通史一轮(经典版)课时作业: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1.(2019湖北荆州三模)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墨家与儒家在战国时期一起号称“世之显学”。墨子指责王公贵族“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认为“制为节用之法”“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墨子反对听天由命、无所作为的怠惰思想,主张“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提出“仁则兼矣”“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非攻是墨子为解决当时各国间兼并问题而提出的主张。墨家提出“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的观点,在人民群众中产生深刻的影响。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概括墨子的主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2、识,指出墨家学说在当时成为显学的历史背景。答案(1)墨子主张“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宣扬“非攻”,谴责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灾难;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他的治国主张是“尚贤”,反对任人唯亲。(任答三点)(2)墨家学说否定传统的命定论,强调人的力量,主张有所作为,具有积极意义;墨家提出非攻学说,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和平、过安定生活的愿望;墨家具有严密的组织,且经常到各国进行政治活动,墨家学说的影响越来越大,故成为各阶层所追捧的显学等。(任答三点)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可知,墨子主张“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墨子主张“

3、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可见其尚贤,反对任人唯亲;墨子主张“制为节用之法”“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可见其主张节俭,反对奢侈浪费;根据材料“非攻是墨子为解决当时各国间兼并问题而提出的主张”得出墨子主张非攻。第(2)问,根据材料“反对听天由命、无所作为的怠惰思想”可知,墨家学说否定传统的命定论,强调人的力量,主张有所作为,具有积极意义;墨子主张非攻,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和平、过安定生活的愿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家具有严密的组织,且经常到各国进行政治活动,墨家学说的影响越来越大,故成为各阶层所追捧的显学等。2(2020辽宁六校协作体开学考试)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

4、料据后汉书宣秉传云:“光武(刘秀)特诏御史中丞(原隶属御史大夫)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御史中丞下有治书侍御史两人,掌法律条文解释;侍御史十五人,掌察举官吏违法,接受公卿群吏奏事。司隶校尉不仅内察京师百官犯法者,并领一州,封侯、外戚、三公以下,不论尊卑,无所不纠。其时,“(鲍永)为司隶校尉,帝叔父赵王良尊戚贵重,(鲍)永以事劾良大不敬。由是朝廷肃然,莫不戒慎”。刘秀复将全国分为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其职权在西汉的基础上,将地方选举劾奏之权也转归刺史。这样,东汉就构建起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强有力的监察系统。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5、学知识,概括光武帝(刘秀)监察举措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光武帝(刘秀)的监察举措。答案(1)特点:继承发展前朝制度;监察机构职权增大;监察体制完备。(2)评价:积极方面:加强了对官僚贵戚的监督,规范了各级机构的执政;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国力的增强。历史局限:以服务专制君权为根本目的,易导致监察官员的腐败;刺史权势膨胀,逐渐威胁到中央集权。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特诏御史中丞(原隶属御史大夫)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司隶校尉不仅内察京师百官犯法者无所不纠复将全国分为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其职权在西汉的基础上,将地方选

6、举劾奏之权也转归刺史”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继承前朝制度、职权增大、体制完备等方面概括光武帝(刘秀)监察举措的特点。第(2)问,根据材料“由是朝廷肃然,莫不戒慎将地方选举劾奏之权也转归刺史。这样,东汉就构建起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强有力的监察系统”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监督官僚贵戚、缓和社会矛盾、恢复经济等方面说明其积极性;从服务专制君权、监察官员腐败、刺史权势膨胀等方面评价其局限性。3(2019江西南昌三模)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张仲景(约150219),名机,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张仲景在叙述其从医的原因时指出:“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桓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

7、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在其著作中,理、法、方、药齐备,使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法则趋于完善。自宋至今,注解、阐述、发挥其书者数百家。如孙思邈、钱乙、庞安时、朱肱、成无己、金元四大家,以及明清著名医学家,几乎无不尊崇。日本医学家则尊之为先师。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仲景从医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8、,简析张仲景医学思想的历史价值。答案(1)敬仰先代的医学家;现实中的医者攀附权势,追逐名利而不钻研医术;疾病造成人口死亡,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痛苦;现实中的医者墨守成规,不思创新。(2)理论与实践结合,内容丰富,形成完整的体系;完善了辨证论治法则;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外学者所推崇、研究,其理论、经验、医方等至今仍是治疗传染病、内科杂病的准绳,被奉为医学经典。解析第(1)问,根据“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桓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可知敬仰先代的医学家;根据“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可知现实中的医者攀附权势,追逐名利而不钻研医术;根据“感

9、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可知疾病造成人口死亡,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痛苦;根据“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可知现实中的医者墨守成规,不思创新。第(2)问,根据“理、法、方、药齐备,使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法则趋于完善”可知理论与实践结合,内容丰富,形成完整的体系,完善了辨证论治法则;根据“自宋至今,注解、阐述、发挥其书者数百家”“日本医学家则尊之为先师”可知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外学者所推崇、研究,结合所学可知,其著作伤寒杂病论被奉为医学经典。4(2019黑龙江哈三中三模)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1887年夏季,曾以参赞身份出使日本的黄遵宪完成了书稿日本

10、国志。日本国志共40卷约50万字,从各个角度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日本的历史和现状。这本书对日本明治维新后所实行的各项制度做了特别介绍,详细记述了明治维新的过程,反复强调维新的重要举措是宣传民权学说。他要求召开国会,认为“庶人议政,倡国会为共和”是日本转向强盛的关键之处。日本的经验使他相信“万国强由变法通”,明确希望中国也学习日本实行变法。写完此书,黄遵宪便想迅速出版。首先他想将此书呈送主管涉外的总理衙门出版,由官方出版影响最大,最有可能影响国家政策。他先后请李鸿章、张之洞二位重臣推荐。虽然李、张二人对总理衙门推赞此书,但仍未获刊印,一直被束之高阁。直到1895年秋冬,马关条约墨迹未干,日本国志才由

11、广州一家民间书局刊印,顿时风行天下,洛阳纸贵。曾有人不明情况,指责黄:如果此书早出版,国人了解日本,战争赔款“偿银二万万可省矣”。摘编自雷颐甲午之败与中国首次现代化转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国志出版坎坷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黄遵宪的日本国志。答案(1)清政府依然坚持天朝上国的观念;清政府坚持专制,反对变革;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弱小;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相对较小。(2)黄遵宪的日本国志表明黄遵宪已从洋务派转变为早期维新派,体现了先进中国人的救国探索进入新阶段;但是因清政府坚持封建统治,该书长期无法出版,使其作用无法显现;甲午战争后该书对维新变法起到了促进作用

12、。解析第(1)问,从材料描述可知,黄遵宪在甲午战前已经在力推日本国志,主张学习日本实行变法,但是“虽然李、张二人对总理衙门推赞此书,但仍未获刊印,一直被束之高阁”,说明清政府依然坚持天朝上国的观念,坚持专制,反对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弱小,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相对较小。第(2)问,根据材料中“重要举措是宣传民权学说。他要求召开国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遵宪的日本国志表明黄遵宪已从洋务派转变为早期维新派,体现了先进中国人的救国探索进入新阶段;根据材料中描述的日本国志出版的坎坷历程可知,当时清政府坚持封建统治,该书长期无法出版,使其作用无法显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

13、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引发了康有为等人的“公车上书”,使维新运动由思想宣传上升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日本国志的出版对维新变法起到了促进作用。5(2020贵州贵阳一中适应考)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1872年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首批幼童成员赴美留学,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当时英俄争夺在华筑路权,相持不下,最后达成协议:在不雇佣外国工程师的前提下,才允许中国人自己修建京张铁路。詹天佑深感中国工程技术的艰难,对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的青年十分珍视、多方培养,使他们在京张铁路的修建

14、中迅速成长,很多学生在汉粤川铁路上,成为詹天佑督办的技术骨干。1905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詹天佑生平简介(1)根据材料,概括詹天佑的功绩。(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取得成就的原因。答案(1)功绩:主持修建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注重培养中国工程技术人才。(2)原因:清政府洋务运动,派人出国留学,给詹天佑学习和看世界的机遇;当时英俄争夺在华筑路权,在列强争斗的矛盾中,中国有独立研发的机会;人才匮乏,注重培养技术人员,勇于开拓创新、吃苦耐劳的精神推动;列强侵华加剧

15、,民族矛盾尖锐,争取强国和独立的爱国心推动。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詹天佑深感中国工程技术的艰难,对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的青年十分珍视、多方培养”可知贡献是注重培养中国工程技术人才;根据材料“1905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可归纳出功绩是主持修建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第(2)问,根据材料“作为中国首批幼童成员赴美留学”“1905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使他们在京张铁路的修建中迅速成长,很多学生在汉粤川铁路上,成为詹天佑督办的技

16、术骨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取得成就的原因需要从个人经历、日俄战争的契机、对人才的培养、爱国心的驱动和政府的支持等方面进行分析。6(2019湖南雅礼中学模拟)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在20世纪60年代,国家遭到严重的经济困难,国防尖端项目面临“上马”还是“下马”的危机,聂荣臻力主发展以导弹、原子弹为标志的尖端武器。在总体战略上,聂荣臻主张立足国情,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用的关键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基本方针上,聂荣臻从国内外基本形势和国防科技的特点出发,提出了“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在指导科技攻关时,聂荣臻根据组织大兵团攻坚作战的成功经验,最大限度地调动有限的财力、

17、物力和优秀人才进行科技攻关。面对党内“左”倾思想和轻视知识、不信任知识分子的现象,聂荣臻积极调整科技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要求科研机构中的所有党政干部都要做好科研工作和科研人员的“勤务员”,积极为科研工作者创造必需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摘编自战琳琳聂荣臻: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奠基者(1)根据材料,概括聂荣臻的国防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聂荣臻对新中国国防建设的贡献。答案(1)思想:立足国情、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尊重人才;侧重发展国防科技。背景:西方国家对华外交封锁;中苏交恶;国民经济在曲折中发展。(2)贡献:开创了一条立足国情的国防科技事业发展道路;推动了新中国尖端武器的研发;推动了国家军事现代化。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主张立足国情,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用的关键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自力更生为主”,可从立足国情、自力更生、尊重人才、发展国防等方面概括聂荣臻的国防思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西方封锁、中苏交恶、经济曲折等方面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第(2)问,根据材料“发展以导弹、原子弹为标志的尖端武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国防科技事业、尖端武器研发、军事现代化等方面简述聂荣臻对新中国国防建设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