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77084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本试卷共页,共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

2、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

3、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

4、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摘自2018年2月12日光明网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词永恒主题之一,在诗词中既体现为“边塞况味”,也体现为“忧国忧民”。B. 文中引用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旨在阐述边塞况味中所

5、体现着的慷慨激昂的家国情怀。C. 朱熹认为“君子”就是“品格高尚”的人,尽管他们遭遇各不相同,但其“磊磊落落”中都有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D. 文中的“边塞况味”,或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或流露出比乡愁更强烈的家国荣誉。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第一段引用张载名言,对其解释后,提出了中心论点然后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古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B. 文章二、三两段从边塞况味到忧国忧民,列举例子,对古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进行了层层深入地论述。C. 作者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例,意在论证即使在乡愁如此浓郁的诗里,家国情怀也未曾缺席。D. 作者以杜甫“子孙

6、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描写的经受战争苦难的老人等形象为例,阐述杜甫爱民之深、忧民之切。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代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共同开启了中国诗歌的巅峰之门,他们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盛世唐朝。B. 先贤们的“忧国”体现在为国奉献的义勇和担当上,而身处和平盛世的我们,更应该做好“爱国”的本分,这就是一种家国情怀的传承。C. 家国情怀积淀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深隐于民族血脉的薪火相传,它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D. 文章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挖掘出我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让我们在认同中传承,在践行中坚定信心,这恰是对文化自信的具体例释。【答案】1. C 2. B

7、 3. A【解析】【1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C项,“但其磊磊落落中都有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错,“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只是杜甫的突出特征,不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偷换概念。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答题时注意分析文

8、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层层深入地论述”错,第二、三段不是逐层深入的层进式论述结构,而是并列式,由第一段最后一句话看出。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他们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盛世唐朝”,于文无据,说法过于绝对,原文只是说“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

9、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故选A。【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

10、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每到四五月份,办公电话就成了热线,十有八九是咨询转专业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上大学前,都不知道所报考的专业到底要学什么。”近日,一位高校教务处负责人表示,与转专业相对的是高考生报志愿时的迷茫:“高考学生都说不清楚自己兴趣点是什么,将来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往往由家长、教师甚至委托机构代为填报。”有调查显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仅有13.6%的人了解所选专业;有超70%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新高考背景下,中学生需要尽早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主动了

11、解社会,积极探索自我,找到合适的目标,明确前行的方向。”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惠英介绍。(摘编自河北新闻网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找到前行航标)材料二:浙江省高中学生自我认知情况调查表选项非常了解(%)了解(%)不是很了解(%)一点不了解(%)没有考虑过(%)个性30.260.371.90.6兴趣28.549.718.13.20.5能力27.953.215.62.50.8选项很强(%)较强(%)一般(%)不具备(%)没有考虑(%)合作意识19.732.445.81.20.9竞争意识21.324.545.65.43.2创新意识15.533.341.95.93.4社会适应能力23.521.251

12、0.34人际交往能力22.637.936.70.32.5(摘编自浙江省首届新高考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材料三:在生涯发展及其各个维度上,性别、科别、学校性质、是不是独生子女等变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作用;年级、学业成绩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变量对于生涯发展及其各个维度有显著作用,并且年级越高,生涯发展水平越高,成绩越好,生涯发展水平越高,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生涯发展水平越高。(摘编自卢淑芳高中生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材料四:高中生生涯教育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是学生在适当时期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这个过程中,学生应全面展开自我评估,客观进行生涯选择,稳妥进行人生

13、管理,由此,可以将盲目选择对人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应全面评估自我,对自身能力、性格、兴趣、优劣势、个性、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业规划、生涯规划。生涯规划具有导向性,是随着学生年龄、经历、身处环境不断调整并继续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的规划都有助于学生清晰认识到“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能成为谁”等问题。新高考改革下,学生学会选择是其高中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是其人生规划初期的基本要求。学生不仅要提前清晰认识评估自我,规划高中三年的选修课程,确定高考的选考科目,更要明确认识到课程选择的意义、生涯选择的重要性、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以及人生的价值和责任。高中生

14、选择权的增加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和权力去思考规划未来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道路,促使学生更早地思考人生,选择满意的生活方式,进而寻求个人价值和幸福。通过生涯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优劣势和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对高中学习、大学专业、未来职业、自我需求和社会需要有正确的认知,进而进行客观地、主动地选择。基于此,学生思考评估后的选择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有助于其终身发展和自我实现。(摘编自刘瑞颜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意义及途径)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超过70%的大学生想重新选择专业,这与他们在高考中报志愿时,由家长、教师

15、甚至委托机构代为填报志愿不无关系。B. 相较于兴趣与能力,被采样的学生对个性这一自我因素的认知更加的了解,有超过90%的学生对自己的个性认识清晰。C. 在性别、科别、学校性质、是否是独生子女等可能影响生涯发展的变量上,研究表明它们对高中生生涯发展影响不大。D. 高中学生能清晰地认识评估自我,规划高中三年的选修课程,确定高考的选考科目,这都是学生学会选择的具体表现。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张惠英看来,中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方向,结合对社会的了解,尽早地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十分重要的。B. 据材料二可知,“社会适应能力”是被采样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因素,而“竞

16、争意识”是最多学生认为自己缺少的。C. 对学业、职业与人生的规划是高中生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在高三年级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D. 据材料二的数据,对于浙江省被采样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自我认识”方面,总体认识是比较到位的。6.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意义。【答案】4. A 5. D 6. (1)生涯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自我认识;(2)生涯教育帮助学生进行生涯选择;(3)生涯教育有助于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17、。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超过70%的大学生想重新选择专业”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应是“超70%的大学生受访者”。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 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是十分重要的”错,原文只是主张“尽早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主动了解社会,积极探索自我,找到合适的目标,明确前行的方向”,并未言及“是十分重要的”。B项,“竞争意识是最多学生认为自己缺少的”

18、说法错误,根据表格“不具备”一栏中最大值是“5.9%”可知,最多学生认为自己缺少的不是“竞争意识”而是“创新意识”。C项,“是学生在高三年级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中“高三年级”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是学生在适当时期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解答此类题,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答题方向,之后再迅速浏览所给材料,确定答案所在的区间,最后概括答案要点。本题中要求“概括说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意义”,浏览材料后发现,只需

19、围绕材料四就可回答此题。通过材料四中“任何一个阶段的规划都有助于学生清晰认识到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能成为谁等问题”可以概括出“生涯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自我认识”。通过材料四中“高中生选择权的增加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和权力去思考规划未来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道路,促使学生更早地思考人生,选择满意的生活方式,进而寻求个人价值和幸福”可以概括出“生涯教育帮助学生进行生涯选择”。通过“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有助于其终身发展和自我实现”可以概括出“生涯教育有助于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

20、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没文化俄安德烈马卡罗夫科利亚瑟罗耶戈夫继承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半年前,他的姑妈去世了。“这是上帝赏给我们的,”妻子说,“因为我们受的折磨。”“你胡说什么!”科利亚顶了妻子一句,“我们受了什么折磨?是上帝收去了。”“上帝把她收去了,”妻子也不甘示弱,“可赏赐了我们,就是那

21、套房子,以示公平。一家三口共居一室,难道不是一种折磨?”科利亚没有再争辩,公平就公平吧。半年过去了,失去亲人的哀痛渐渐淡忘,现在科利亚在这套房子里来来回回地踱步,四处打量着,手里拿着一串钥匙,脸上是灿烂的笑容,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上去了。姑妈一生从教,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女人,仅书就摆满了五个古旧的大书橱。可她生活非常清贫,只有一个老式圆角冰箱、一台电子管电视机和一台单缸半自动洗衣机。现在他们要把这些宝贝当垃圾扔掉。妻子想把这些书也一块扔了,但科利亚没同意。“我要在整面墙上定做一个漂亮的书柜,”科利亚说,“这样我们家也有藏书了,也有文化气息了,终于像个书香门第了。”他说完,像个孩子似的坐在了这堆

22、书旁。“没有带图的。”妻子调侃了一句,就去厨房了。怎么没有!科利亚真的找到了几本图画书,小时候姑妈亲自给他读过,有一只小灰鸭小红帽一个士兵等。这几本书薄薄的,没多少页码。科利亚突然笑了起来,想起了故事里那个士兵是怎么在一个吝啬的老太太家里用锤子煮粥的。科利亚把这几本书摞在了一起,心想,给儿子讲是晚了,孙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呢。他挪了挪身子,又翻弄起各种文学典籍。他拿起一本涅克拉索夫的诗集使劲儿回忆了半天,也就记得在中学教学大纲中有那首大门前的沉思。普希金的诗还算强点儿,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他零零碎碎地记得几个片段,可也都是两三行而已。科利亚着实埋怨了一番自己没文化,刚要潜心阅读,填补一下大脑的

23、空白,妻子就喊他把那台洗衣机先拖走扔掉。他们举家迁入后,科利亚立刻叫来了一位师傅,让他测量了一下墙上要定做的书柜的尺寸,计算了定做费用。那位师傅很快就给出了预算,但科利亚家的第一笔支出买的却是一台新电视机。他们选的那台电视机大得简直就像一块电影银幕,于是这些书暂时被挪到另一面墙边去了。一个月后,妻子又买了一套床具,那套床具实在太宽太大了,这些书只好又换了地方。又过了一个月,妻子偶然在一个展销会上买到了一套壁柜,带梳妆台,梳妆台镜子上方还安装着一盏镜前灯。“儿子,”科利亚恳求道,“把书放在你的房间里吧,能占一整面墙,看着多有文化。”“什么?”儿子把一只耳塞从耳朵里拿出来说,“不行,我这整面墙上就

24、挂一辆自行车。你还是给我买电子书吧,最好是一部新款的iPad。”儿子说完又把耳塞塞进耳朵,伴着音乐迈着舞步走了。“怎么搞的!”科利亚把这些书一摞摞地塞进了电视机对面的角落里,百思不得其解。“原来我们一家三口在一个房间里都住得下,可现在一整套房子竟然连一本书都放不下了。老婆!”他怒吼道,“我们家就不能有点儿文化吗?”“那就看第五频道的文化台吧!”妻子回敬道。后来科利亚出差了两个星期。他回来时,姑妈的那些书已经没了踪影。他出差的时候,妻子发了一则启事:“藏书出售,传世经典。”书当天就被人运走了,而卖书的钱妻子则买了一只小转角沙发,正好摆在了电视机对面。科利亚只有三本书幸免于难,这三本书一直在他床底

25、下放着,他从来没拿出来过,但名字似乎还记得。第一本是鼠疫,很有哲理,但非常枯燥,一看就犯困,而且作者的名字也很可笑,叫加缪,像白兰地的名字,所以他记住了。还有一本是爱伦坡的,一位美国作家。他的故事适合夜里读,比任何一部恐怖片都纯净。最后一本是幽默作品,叫三十只狗崽,是一个叫米哈伊尔的人写的,里面的故事很有意思,但是关于狗的话一句也没有,写的都是形形色色的野蛮人,史前的。这不难理解,不管是电视,还是互联网,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都没有,只有带着一个圆圆的小喇叭的收音机。科利亚难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像从前一样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了,不再想什么文化。(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

26、的一项是( )A. 小说中的“姑妈”是次要人物,她一生从教,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人,和科利亚夫妇形成鲜明对比,有利于突出主旨。B. 科利亚想把姑妈的书放到儿子的房间,但遭到了儿子的拒绝,儿子追求的是流行,他对传统的纸质书籍是排斥、抵触的。C. 科利亚的姑妈去世,他非常难过,决心定做一个漂亮的书柜,用来安放姑妈留下来的那些书,表现了他对姑妈的怀念。D. 科利亚的妻子最终还是把姑妈留下的书卖掉了,因为在她看来,这些书是没有用的东西,这照应了文章的标题“没文化”。8. 小说写科里亚姑妈留给他“摆满了五个古旧的大书橱”的书,有什么作用?9. 本文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

27、这种现象的认识。【答案】7. C 8. 情节结构方面,这些书是本文的线索。文章围绕着如何处理这些书的问题,为我们展示了整个关于文化的故事。人物刻画方面,主人公科里亚(也包括妻子和孩子)对于这些书的态度,刻画出人物对书的漠视、对文化的漠视的性格本质。主题表达方面,通过展示这批书从被继承到辗转各屋一直到最后被卖掉的命运,揭示出没文化人对文化的戕害的深刻社会主题。 9. 本文反映了社会上的一些人不爱读书、排斥读书、没有文化的现象。科利亚家中添置了不少家具,却没有地方放置书柜,最终把继承的书全部卖掉,可见在他们的心中,书是没有价值的东西。在当今社会中,很多人是浮躁的,他们静不下心来读书,他们认为读书不

28、能带来经济效益,轻视读书。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现象。要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要做有文化的人,就应该爱惜书籍,静下心来多读书。【解析】【7题详解】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C项“决心定做表现了他对姑妈怀念”错误,科利亚决心定做书柜是为了使自己家有文化气息,像“书香门第”。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结构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分析某情节在文中的作用的题目,注意从情节、

29、人物刻画、主题表达方面分析作用。情节侧重于文章的结构的分析,人物方面分析反应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主旨方面和足以分析情节对主旨的暗示作用。例如本题题干问的是:小说写科里亚姑妈留给他“摆满了五个古旧的大书橱”的书,有什么作用。从文本中看男主人公想要在房间里打书橱的举动看,说明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意识是有那么一点的。从妻子和儿子对书籍的表现上看,说明了妻子和儿子对书籍的认识的浅陋,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物质生活追求的急切和对精神追求的虚无。同时“摆满了五个古旧的大书橱”这也是文本的核心线索,对文本起到极其形象的刻画作用,突出文章的内容要点,也直接显示出人物对书籍的漠视,突出内心的不满,展现没文化的可怕现象

30、。【9题详解】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试题一般是半开放的,可以多角度思考回答,但不是漫无边际。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本题要求探究本文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并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首先明确观点,概括出本文的主题,可以多角度概括。然后列举文中的相关情节,再结合自己的感悟作分析。文章反映的社会现象从标题“没文化”就可以看出来,从妻子和儿子对书籍的表现上也可以看出,文章是在讽刺或批判不读书没有文化的现象。关于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可以先对文章相关内容进行概述,然后联系社会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可以结合现实提出希望等。【点睛】探究

31、性试题具体答题技巧为:(1)选定目标,确定特色,在通览文本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思考、评价的对象,被选定对象包括材料选择、主题提炼、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2)分析提炼。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捕捉主要材料,要善于对占有的材料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对其中蕴涵着的人生价值和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进行发掘整理;一是指要善于对“时代精神”进行分析提炼,对文本反映出来的人生态度与时代精神要进行思考,要有自己的看法。(3)提出自己的看法,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看法,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

32、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王令壮士出挑战。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汉王大惊。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之涧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

33、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

34、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注释:广武,城名,故址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广武山上。山上有东西广武二城,中隔广武涧。卿子冠军,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宋义。新安,秦县,故地在今河南渑池县东。10. 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

35、葬项羽毂城B. 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C. 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D. 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中,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东地区称为关中。今陕西一带。B. 冢,高而大的坟墓,是贵族、有身份的人死后的居所。陵则是更高的土山,是皇室专用。这儿称冢不称陵,事实上暗含褒贬。C. 大逆,封建时代指危害君父、宗庙、宫阙等罪行。“谋大逆”在古代属于十恶不赦的重大犯罪。这儿刘邦指的是项羽杀义帝的行为。D. 高祖

36、是古代帝王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开国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本文中的高祖即汉朝开国皇帝刘邦。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王知己知彼,不愿斗力。汉王知道自己的军队斗力斗不过项王,因而面对项王决一雌雄的挑战,他不敢应战。B. 汉王历数项羽暴掠、弑主、杀降王、坑秦卒等罪行,以便使刑余罪人能击杀项羽。C. 汉王被弩箭射中了胸部,为了迷惑对方,却按着脚谎称只是脚趾受伤,并且在重伤的情况下,还去慰劳军队,鼓舞士气。D. 项羽和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后,马上把兵撤走了。而刘邦却没有遵守约定,继续进兵追击项羽,还联合其他诸侯军队共同进

37、击楚军。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以及课内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2)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答案】10. D 11. A 12. B 13. (1)楼烦搭箭正要射,项王瞪大眼睛向他大吼一声,楼烦吓得眼睛不敢 正视,两只手不敢放箭,转身逃回营垒,不敢再出来。(2)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歌,以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战败逃走,楚军因此全部崩溃。【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

38、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遂”是连词“于是”,多放句首,排除BC。“以鲁公号”中“以”是介词,所“以鲁公号”在句子中作介词成分,不能单独成句,应该放动词“葬”前,排除A。故选D。【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A项,“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在今

39、河南灵宝东北)以东地区称为关中”错,关中是陕西渭河流域的平原地区。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B项,“以便使刑余罪人能击杀项羽”错,汉王历数项羽暴掠、弑主、杀降王、坑秦卒等罪行,目的不是为了使刑余罪人能击杀项羽。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汉王列举了项羽的十大罪状,并说“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其意在说明项羽罪大恶极,人人得而杀之,也昭告天下自己行为的正义性,并激怒项羽,给自己的军队战胜项羽制造机会。故选B。【13题详解】本

40、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得分点:“嗔目”,瞪大眼睛;“叱”,大声责骂;“发”,放箭;“走”,逃跑;“壁”,营垒。第二句得分点:“卒”,士兵;“楚歌”,名词作动词,唱起了楚地的歌;“以为”,认为;“走”,逃走;“是以”,因此。【点睛】对于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

41、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楚、汉长久相持,胜负未决。年轻人厌倦了长期的军旅生活,老弱也因水陆运输而十分疲惫。项王对汉王说:“天下纷纷乱乱好几年,只是因为我们两人的缘故。我希望跟汉王挑战,决一雌雄。再不要让百姓老老小小白白地受苦啦。”汉王笑着回绝说:“我宁愿斗智,不

42、能斗力。”项王让勇士出营挑战,汉军有善于骑射的楼烦,楚兵挑战好几次,楼烦每次都把他们射死。项王大怒,就亲自披甲持戟出营挑战。楼烦搭箭正要射,项王瞪大眼睛向他大吼一声,楼烦吓得眼睛不敢正视,两只手不敢放箭,转身逃回营垒,不敢再出来。汉王派人私下打听,才知道原来是项王。汉王大为吃惊。这时项王就向汉王那边靠近,分别站在广武涧东西两边互相对话。汉王与项羽同时来到广武涧隔着水谈话。项羽打算与汉王单独挑战(以决胜负),汉王数落项羽说:“当初与项羽你一起受命于怀王,说好先进入、平定关中的人就推举他在关中称王,(而)项羽(你)背负盟约,最终在蜀汉立我为王,(这是你的)第一宗罪。项羽(你)假冒上级命令杀了卿子冠

43、军,推重自己,(这是你的)第二宗罪。项羽(你)救赵之后,应当还军(向上级)报告,而你擅自胁迫诸侯军队入关,(这是你的)第三宗罪。怀王约定进入秦地后不要肆意践踏抢掠,而项羽(你)烧掉秦的宫室,挖了秦始皇的坟墓,私自收缴秦人的财物,(这是你的)第四宗罪。(又)强横地杀掉秦的降王子婴,(这是你的)第五宗罪。在新安用诡计坑杀秦军子弟二十万,把他们的将领封了王,(这是你的)第六宗罪。项羽把各诸侯的将领都封在好地方,却迁移赶走原来的诸侯王田市、赵歇、韩广等,使得他们的臣下为争王位而反叛,这是你的第七条罪状。你项羽把义帝赶出彭成,自己却在那里建都,又侵夺韩王的地盘,把梁、楚之地并在一起据为已有,这是你的第八

44、条罪状。你项羽派人在江南秘密地杀了义帝,这是你的第九条罪状。你为人臣子却谋杀君主,辖已经投降之人,你为政不公,守信约,不容于天下,大逆不道,这是你的第十条罪状。如今我率领义兵和诸侯们来讨你这个残害人的(你)作为臣子却杀害主人,残杀已投降的俘虏,处理政事不公平,主持盟约(却)不守信用,被天下所不容,大逆不道,(又算是你的)第十宗罪。我率领正义之师跟从诸侯诛杀(你这个)凶恶的危害人民的家伙,让受过刑的罪人就能杀掉(你)项羽,何苦竟与您(单独)挑战呢?”项羽大怒,俯身用弩射中汉王。汉王胸部受伤,却摸着脚叫道:“敌人射中我的脚指了!”汉王因创伤卧病,张良执意请汉王起身行走慰劳军队,来安定士卒,不要让楚

45、军乘机取胜。汉王出来在军中走了走,病得更重了,于是赶快撤军到成皋。项羽跟刘邦约定,平分天下,鸿沟以西的地方划归汉,鸿沟以东的地方划归楚。项羽撤兵东走。刘邦也想率军西回,采纳张良、张平的计策,于是进兵追赶项羽,一直追到阳夏南面才让部队驻扎下来,和齐王韩信、建成候彭越约定日期会合,共同攻击楚军。刘邦到达固陵,韩信、彭越却没有来会合。楚军迎击汉军,把汉军打得大败。汉王五年(前202),刘邦和诸候军共同进攻楚军,与项羽在垓下决战。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歌,以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战败逃走,楚军因此全部崩溃。刘邦派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一直追到东城,整个战役杀了八万楚兵,终于攻占平定了楚地。

46、只有鲁县人还为项羽坚守,刘邦就率领诸候军北上,把项羽的头给鲁县的父老们看,鲁人这才投降。于是,刘邦按照鲁公这一封号的礼仪,把项羽葬在了毂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 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14. 下列对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用晨雪、笳声、铁骑等事物,描绘出一幅莽苍凄厉、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图。B. 上阕“想关河”“想为推测之意,是词人由“不知何地的梦

47、境回到现实后的联想。C. 下阕词人通过寒灯漏声、斜月等意象,写出梦醒后环境的冷清,渲染凄苦悲凉之情。D. 下阕“有谁知”三字,照应“寄师伯浑”的题目,婉转地表示了把对方视为知己挚友的意思。15. 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答案】14. B 15. 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作者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本词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书愤诗句着重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却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

48、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项,“梦境回到现实后的联想”错,上片都是写梦境,所以“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都是梦境,都是虚写。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多角度思考,可从时间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的情感;可从描述对象角度梳理,不仅要看描述主体(诗人或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49、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这道题要求是把同一诗人不同诗歌的课外诗句与课本所学诗句进行对比。题中点明了对比内容和对比点,本题词句中,我们由“自许封侯万里,有谁知”可知作者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理想未能实现;从“鬓虽残,心未死”可知作者虽烈士暮年,但壮心不已;书愤中,诗句“空白许”说明壮志未酬,下句“衰鬓已先斑”说明年已老大,两相对比表达的是一种悲愤心情。再结合陆游的身世,表达感情的同异便很明显了。【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从题目入手,题

50、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中作者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2)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3)梦游天姆吟留别中表现李白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句子是:“_,_。”(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表现宇宙永恒,生命代代相传的句子:

51、“_,_。”【答案】 (1). 覆压三百余里 (2). 隔离天日 (3). 出师未捷身先死 (4). 长使英雄泪满襟 (5).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6). 使我不得开心颜 (7). 人生代代无穷已 (8). 江月年年望相似【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覆”“捷”“襟”“事”“已”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香港回归之初,许多西

52、方国家并不看好香港的发展前景,甚至唱衰“一国两制”政策,妄言“香港将死”。香港市民也曾_,疑虑重重。但实践无疑是最有力的利器,让谎言_,也让宣言更加_。“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回归20年,香港的活力未变,优势未失,地位未改。20多年来,香港一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香港是亚太地区贸易和金融领域的“主调度员”、全球其他国家与中国内地发展经济往来的中间人、国际投资中心,数以千计的外国企业选择在香港设立办事处。报道称,香港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香港政府深思熟虑的政策,后者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此外,香港仍是全球腐败率最低的地区之一。现在,香港的老百姓戏谑地称自己的生活

53、“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自信淡定之情_。“一国两制”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制度安排,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任何路径可以遵循,我们必须始终贯彻落实、不断发展完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符合国家根本利益和香港长远利益,是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基石。只有始终坚持、严守底线、毫不动摇,(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人心向背 不攻自破 铿锵有力 不言而喻B. 人心向背 自毁长城 力透纸背 溢于言表C. 人心浮动 不攻自破 铿锵有力 溢于言表D. 人心浮动 自毁长城 力透纸背 不言而喻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

54、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国两制”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才能确保B. 才能确保“一国两制”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C. 就能确保“一国两制”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D. “一国两制”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就能确保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香港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香港政府深思熟虑的政策,使后者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B. 香港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香港政府深思熟虑的政策,给后者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C. 香港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香港政府深思熟虑的政策,使后者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D. 香港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香港政府深思熟虑的政策,给后者营造了

55、良好的投资环境。【答案】17. C 18. B 19. 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台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 义等错误使用类型。“人心向背”,指人民大众的拥护或反对。“人心浮动”,形容惶恐不安。根据语境“疑虑重重”,选“人心浮动”。“不攻自破”,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自毁长城”,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根据使用对象“谎言”,选“不攻自破”。“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

56、有劲。“力透纸背”,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根据语境,主语是“宣言”,选“铿锵有力”。“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辞,神情上。“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根据前文“戏谑地称”可以知道此处已“言”,故选“溢于言表”。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根据前文“只有”,选项应该用“才”领起,排除C和D项。A项和B项在语意语法上均没问题,但比较看,B项表述有力量,有气势。故选B

57、。【19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文中画线的语句,前后不连贯,根据语境,“使后者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中“使营造了”了搭配不当,应改为“给营造了”,排除AC。至于“取决于”还是“受益于”搭配都没问题,但相比较“取决于”说法有点太绝对,没有“受益于”更好。所以D项更恰当。故选D。【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

58、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20.人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质素,而文人亦常在诗作中流露对人伦的真切感受。我国传统将人伦略分为五个层次: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为了更切合实际,可以稍稍改动为:夫妻,亲子,手足,朋友, 群己。下列诗篇,其内容符合此排序的一项是( )甲:自君之出矣,罗帐咽秋风。思君

59、如蔓草,连延不可穷。(南朝范云诗)乙: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唐代孟浩然诗)丙: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唐代杜甫诗)丁:一春檐溜不曾停,滴破空阶藓晕青。便是儿时对床雨,绝怜老大不同听。雁回杳杳浑无梦,鹊语啾啾似有凭。忽得远书看百过,眼昏自起剔残灯。(南宋刘克庄诗)戊:灯怯寒威焰不青,忽闻急雪打窗棂。宵深未敢抛刀尺,为伴孤儿课一经。(清代汪铃诗)A. 甲丙乙丁戊B. 甲戊丁乙丙C. 丙乙甲丁戊D. 丙丁戊甲乙【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重要诗句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考生应结合诗句中重要词语和诗

60、句含义分析作答。本题中甲,出自范云自君之出矣。翻译:自从你离开后,房里用丝罗作成的帷幕只能独自吞咽秋风。我对你的思念如蔓生的野草,连绵延长不断绝啊!用来表示夫妻感情。乙,出自孟浩然送朱大入秦。翻译:游人朱大要到武陵去,分手时,我将价值千金的宝剑赠送给他,用以表达我平素对朋友的一片真心。用于表示朋友之情。丙,出自杜甫孤雁。翻译:孤雁不吃不喝饮清水,只是哀鸣着想找同伴。谁来可怜形孤影单,与雁群失散于云雾重重之中。同伴身影,似现天边,孤雁于是更努力地哀鸣,希望同伴能听见。偏偏林中的野鸦不知孤雁的心绪,犹自乱纷纷地鸣噪。符合(五)、群己。丁,刘克庄和仲弟十绝。翻译:春天的时候,屋檐间流下的水滴,在台阶

61、上滴答作响,让苔藓的色泽更加青翠。想起小时候常一起对床听雨,如今年纪大了却无法同听雨声,真令人感伤。雁鸟飞得不知去向,连梦中都不曾出现;但鹊鸟啾啾却又像是在诉说什么。突然接到你从远方寄来的信,忍不住翻来覆去地看了许多遍,哪怕眼睛看花了,灯油快用完了,还是起身来把灯拨亮继续看。符合(三)手足。戊,出自汪铃夜课。翻译:灯火似乎也害怕寒冷而显得黯淡,忽然又听到一阵急雪敲打窗户。即便夜深,也不敢抛却手上的剪刀与尺,只因为要陪伴小孩继续读书。符合(二)亲子。故本题选B。21.发挥你的想象力,把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中的诗句“鸟歌花舞太守醉”扩写成一段生动形象的文字,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丰乐亭游

62、春(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答案】惠风和畅的春日里,鸟儿们如同欢乐的孩子,亮起喉咙唱起了动听的歌曲。有的唱得婉转圆润,有的唱得明快活泼,有的唱得高亢嘹亮,有的唱得温柔缠绵直唱得花儿动了情,撩起各种色彩的裙裾跳起了舞,尽情展现着自己的妩媚风姿。鸟儿唱得太守醉了,花儿舞得太守醉了;醉了,醉了,彻底地醉了;醉翁之意在于酒吗?不,是因为这里的景色太迷人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扩展语句以及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发挥你的想象力,把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中的诗句鸟歌花舞太守醉扩写成一段生动形象的文字,至少运用两

63、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然后全面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从提供的诗句来看,“鸟歌花舞太守醉”中只有三个意象,即鸟、花和太守;接着要抓住意象的特点,如“鸟”是“歌”,“花”是“舞”,“太守”是“醉”,围绕这些内容作大胆的想象,把上面几种意象放到具体的场景中去,努力展现一个欢乐陶醉的画面。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青年精神”是青年第一代领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意气风发,是青年马克思“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崇高理想,是梁启超“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伟大责任;是无数青年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忍品格,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勇于批判请以“青年精神”

64、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答案】例文青年精神是什么,成就了毛泽东开天辟地的丰功伟绩?是什么,让韩愈在逆境中发愤,成为一代文学宗师?是什么,让莫扎特从小立志,最终屹立在音乐的巅峰是什么,让一代接一代的伟人登上了人生的高峰?是梦想,是探索,是拼搏,是那激扬的青年精神!青年精神是一种海纳百川,包容万象;激情洋溢,开拓进取的性格。具备青年精神的人乐于接受新的事物,新的环境,愈是遇到未知的险境,精神愈是欢欣鼓舞。他喜欢挑战,喜欢创新,并让生命的脉搏在创造的过程中释放出最强的音符。我们是21世纪青年。我们有的是朝气,有的是活力,我们拥有一切迎接未来的激情和接受挑战的勇气。我们有梦想。少年

65、陈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慨叹,曹操“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壮志,王冕少年牧牛立志画荷的坚定使我们知道,心存梦想,灵魂就会飞得更高;心存梦想,才会有勇往直前的动力;心存梦想。成功的花儿才会含苞怒放。罗曼罗兰曾说:“没有志向的青年,就像断线的风筝。只会在空中东摇西晃,最后必然丧失前程。”梦想是青年精神的头条,让我们带着梦想腾飞!我们要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院士王选被誉为计算机领域的“当代毕异”。正是因为他创新的构思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使中国的激光照排印刷一步到位,甚至超越美日等国。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的过程。希望就如隐藏在群山后的灵芝,探索是人生道路上不知疲

66、倦的旅人。让我们做一个敢于探索的青年!我们需拼搏。马克思说:“只有在那崎岖的小路上不畏艰险奋勇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正是这勇于拼搏的青年精神,才使中国的奥运健儿们在赛场上挥洒着一滴一滴的汗水,为祖国争得一个又一个的荣誉。成功如一块笨拙的木头。拼搏就如刻刀,只有刀的配合,才能有精妙绝伦的作品。没有努力,何谈成功?没有拼搏,何谈未来?让我们带着拼搏上路!我们有勇气,我们有自信,我们有我们的青年精神!又到五月,如火的蔷薇热热闹闹开满一地,浓郁的夏意在大街小巷恣意流淌,随心所欲涂抹着葱绿。我们年青的一代,也将在这如火如荼的季节。带着我们的青年精神,披荆斩棘!【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

67、写作能力。本题是一则材料类命题作文,对于材料类命题作文,我们在审题立意时,既要注重题目也不能忽视材料,题目固然重要,比材料更直观,但这里的材料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材料往往隐藏或暗示着写作的方向。此题以命题作文的方式呈现。写作时要仔细阅读所给材料,依据标题,确定立意。本题所给标题为“青年精神”,那么什么是“青年精神”?由标题前的材料来看,“青年精神”包括青年第一代领袖式的“意气风发”,包括青年马克思式的“崇高理想”,包括对祖国民族的伟大责任感,包括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忍品格,包括批判精神也就是说“青年精神”指的是青年人所特有的品质。除了材料中列出的,还可以是梦想与探索,拼搏与奋斗,蓬勃向上的生命

68、力,豁达广阔的心胸,昂扬向上的面貌,搏击奋发的精神,积极向上的态度,无所畏惧的勇气等等。考生写作中可以阐述什么是“青年精神”,也可以写怎么样才能拥有“青年精神”,还可以写“青年精神”会对国家民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可以总谈“青年精神”,也可以抓住“青年精神”的某一种内涵来谈。总之,只要围绕“青年精神”来写,都是符合要求的。作文的主题要积极向上,传达正能量,不能表达偏激的思想,写青年时代的叛逆、桀骜不驯则是不符合要求的。立意角度参考:青年精神是志存高远;青年精神是担起国家和民族的伟大责任;青年强则国强,青年精神推动民族伟大复兴等等。具体立意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1)“是什么”的角度:思考所

69、给标题的内涵是什么。可分析阐述,“青年精神”是什么,有哪些内涵。(2)“为什么”的角度:思考所给标题内容的合理性,例如本题就可以从为什么要提倡“青年精神”写起。(3)将“是什么”“为什么”的角度结合起来,深入展现所给标题的内容。例如本题就可以先写“青年精神”有什么内涵,然后分析论证,展示“青年精神”对个人对国家对民族的重要意义。(4)“怎么办”的角度:思考怎么对待“青年精神”,如何培养“青年精神”等。结构示例:本题要求写成议论文。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本题就

70、可以先写“青年精神”有什么内涵,然后分析论证,展示“青年精神”对个人对国家对民族的重要意义。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素材积累:1、罗杰罗尔斯这个普通而又伟大的名字。他是美国纽约第五十三位州长,也是的一位黑人州长。生为黑人的他,从小就出生在充满暴力与黑暗的贫民窟中。小学时,他就开始打架,旷课,甚至将黑板砸烂。一次她从窗台上跳下,正好让校长看到,罗尔斯主动伸出小手向校长认错。校长却说:“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你将来能一定能成为一位州长,但现在的你与州长的距离相差很大,就看你愿不愿意努力实现它。正应为校长的这句话,罗杰罗尔斯从此以州长为目标,不懈努力,

71、实现了这一目标。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2、青年精神也是一种吃苦耐劳,愈挫愈勇;勤奋刻苦,百折不挠的意志。生命在痛苦中获得重生,精神在挫折中获得洗礼,自我在超越中获得升华。具备青年精神的人不畏惧痛苦和磨难,他要让生命和精神在困苦中获得力量与新生。3、青年曼德拉,在种族隔离制度的罪恶还未驱除的时候,想象着“让黑人和白人成为兄弟,打破囚禁着平等的、由偏见和短视构成的铁栅”,让民主和自由降临南非。青年甘地梦想一个摆脱殖民统治的印度,一个非暴力的世界。他祈祷、渴望“人们能发展意志力,而不再需要武装力量”。他期待和平有一天终会在恒河的土地上生根。敢想的青年精神

72、,但不是空想、幻想,而是有远大的理想、伟大的抱负。4、青年精神是年轻时李世民那一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感叹,是他定要带领大唐走向巅峰的那一声怒号。为了他的理想,他勤政爱民、亲贤人、远小人、面对魏征的直言进谏,他心平气和地听取。他因为有了精神的支撑,在众多诱惑面前不动心、不动摇,坚持理想,最终将大唐领上巅峰,谱写了一曲雄壮、唯美的贞观长歌!到现在我们也没有超越那时全盛的唐朝留给外国朋友的印象。那难道不是他李世民成功最好证明吗?只有有了青年精神的指导,我们才能在这花花世界中保留一颗纯净的心,在面对众多诱惑时,理智地走开,才不会食下那颗毒苹果,坚持理想,挂起风帆,远航!【点睛】对于“材料类命题作

73、文”,我们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中,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审视材料,明确方向对于材料类命题作文,我们往往只注重题目而忽视材料,因为题目比材料更直观。这样忽视材料的存在,往往是造成审题立意偏颇的主要原因。这里的材料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材料往往隐藏或暗示着写作的方向。如:2012年江苏卷“忧与爱”这一命题,但从给出题目来看,“忧”与“爱”两者是单纯的并列关系,但我们结合一下材料,不难发现重点应该在“忧”字上,“忧”中见“爱”。因为“忧”与“爱”并非对立关系,相反,“忧”是源于“爱”,“爱”得越切,也就“忧”得越深。“忧”得越深,就显示“爱”得越切。这样,审视好材料,也就更加明确了作文题目的写

74、作方向。(2)、把握命题,准确界定把握命题,就是要对命题中所给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准确的界定,我们既要准确揭示概念的本质特性,也要特别注意区别“邻近概念”和“近义概念”。一旦混淆了题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则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如,“忧与爱”这到命题,我们在审题立意时必须对“忧”和“乐”这两个概念有明确的界定。这里的“忧”是一种“担忧”,是一种因爱而产生的“忧心”,万万不能和“愁苦”混淆在一起。(3)、两者兼顾,梳理关系在材料类命题作文写作中,要把“材料”与“命题”两者兼顾,明确两者间的关系,不可偏颇。一般来说,两个组成部分之间可能存在着如下几种关系:1、导入关系,即命题人通过材料的指向,一步步引出命题本身;2、解说关系:即命题人通过材料对命题加以必要的阐释说明,一般是借助材料来阐释命题所包括的内涵或命题所涉及的范围;3、限制关系:即命题人通过材料对命题的内涵或外延适当加以限制,或者对写作侧重点予以暗示,以避免命题过大或过宽泛。梳理好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审题立意的第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