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84KB ,
资源ID:876957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7695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3作业:第2单元 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3作业:第2单元 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

1、单元综合测评(二)(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李白和杜甫一生从政时间并不长,但被朝廷和地方藩府征聘任用却不止一次,断断续续分布于他们一生好几个时期。两人生活经历受此左右,成为一个起伏不定的过程。考察政治对于两位大诗人思想创作的正面推动和影响,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与政治的关系。中国诗歌的传统是“言志”。魏晋以后有“缘情说”出现,但士大夫仍一致认为情必须是高尚的情。 因而缘情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看作言志的补充,即所言之志必须是情感的真实流露。情志合一,它的最高层次必然与政治相通。这样,对中国诗歌而言,政治之渗入与否,跟诗歌是否

2、达到高层次常相联系。就诗人而言,古代诗人注定是在封建政治格局下生活,因而经常由封建政治赋予他们以理想与热情,构成他们与时代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诗歌所呈现的气象、风貌,也都与他们的政治介入有关。 当士大夫自觉地承担起某种社会责任的时候,他的精神往往也相应地崇高起来。中国古代诗人可以不是政治家,但对政治必须有一种向心力,必须在政治方面有必要的体验和适度的介入。政治本身当然应该有它的积极内容。诗人当然也应该有良好的主观条件,鄙吝的人无论政治给他以怎样的拨动,也不可能有伟大的创作。但问题在于人的情志不可能恒定在一种状态下没有变化,即使是有高尚志趣的人,也不免会有松懈的时候。同样是杜甫,他可以高唱

3、“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也可以低吟“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在不同时期,心情和志趣显然是有变化的。李杜一生追求,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在长途中就像一辆运行的机车,需要有动力补充。如何使李杜的用世之心,在关键时刻得到维系和加强,始终不倦地追求,执着地面对现实,仍然需要靠政治的强大摄动力,这在李杜的后期生活中表现得很明显。从诗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看,封建社会毕竟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在中国封建时代尤其是它的前期,士大夫如果不卷入政治,一般就只有归向山林田园。穷乡僻壤的封闭,小生产者的狭窄天地,对他们的视野与情感构成严重的限制和束缚,使他们与外部疏离,难得从时代生活中汲取创作的动力。甚至连诗歌创作,在

4、死水一样的生活中也会变成多余。所以中国古代诗人如果真正回归农村,杜门不出,创作上多数总是归于沉寂。有人对李杜离开朝廷后仍与各方面官员交游有微辞,似乎毕竟未能免俗,其实这种交游正是与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途径。否则就只有陷入闭目塞听、彻底缄默的境地。总之,如李杜之所作,笔力雄壮。气象浑厚,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丰富的社会内容、深刻的人生体验,乃至达到堪称通乎天地万物、包含古今的程度,它是绝不可能指望产生于一般的甚至封闭的环境之中的。其酝酿和创作,非有一种巨大的政治背景,并连同诗人自身都被适当地卷入不可。(选自余恕诚唐诗风貌,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言志是中国

5、诗歌的传统,时间上要早于魏晋以后出现的“缘情说”。B缘情很大程度上是对言志的补充,所言之志必须是情感的真实流露。C情、志在士大夫看来,前者是诗人的自觉,后者则由封建政治赋予。D情志合一有层次之分,政治渗入与诗歌达到高层次有着密切的关联。C“前者是诗人的自觉,后者则由封建政治赋予”于文无据。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段引领全文。首先概括李白和杜甫一生的从政特点,点明两人生活经历受政治影响,从而交代本文的写作意图。B第段从中国诗歌的传统谈起,论述了政治生活关联着诗歌气象、风貌的呈现以及诗人精神气魄、高度责任感的形成。C第段先指出伟大的创作所必需的主观条件,接着以李杜

6、为例,论证了政治的强大摄动力对诗人创作的积极作用。D第段将诗人和社会横向对比论证,说明封闭的环境会限制诗人的才思,肯定了李杜与官员的交游,自然地收结全文。D第段是从诗人和社会的横向联系看,并无对比之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诗人可以不是政治家,但必须对政治有一种向心力,适度介入政治、体验政治,自觉承担起某种社会责任。B诗人都不可能使其情志恒定在一种状态下,但却可以在积极政治的推动下维系并加强其用世之心,执着地面对现实。C在中国封建时代尤其是它的前期,士大夫如果不卷入政治,一般就只有归向于山林田园,其结果就是创作归于沉寂。D李杜在离开朝廷后,都与各方面的官员保

7、持联系,其用意就在于依靠官府信息,酝酿和创作伟大而丰富的作品。AB项,不是任何诗人都可以在积极政治的推动下维系并加强其用世之心,原文强调“诗人当然也应该有良好的主观条件”。C项,“其结果就是创作归于沉寂”错,原文是“创作上多数总是归于沉寂”。D项,无中生有。(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23分)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补校书郎。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

8、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锷诛求百计,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诸节度私计曰:谁不如锷?争裒割生人以求所欲”。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明年,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

9、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赞曰:居易在元和、长庆时,与元稹俱有名,最长于诗,它文未能称是也,多至数千篇,唐以来所未有。其自叙言:“关美刺者,谓之讽谕;咏性情者,谓之闲适;触事而发,谓之感伤;其它为杂律。”又讥:“世人所爱惟杂律诗,彼所重,我所轻。至讽谕意激而言质,闲适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今视其文,信然。而杜牧谓:“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所为。流传人间,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入人肌骨不可去。”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呜呼,居易其贤哉!

10、(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B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C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D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D“罢”表时间,指“过了一段时间”,可单独成句,前后断句,排除A、B两项;“此”为代词,“这样”的意思,作“堪”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C项。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中国汉族男性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未冠又称弱冠,即不到二

11、十岁。白居易就是在尚未成年时得到了顾况的高度称赞。B擢进士,指被选拔为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C浮屠,亦作浮图、休屠。古人称佛教徒为浮屠,都是佛陀的异译。后人认为佛陀二字太麻烦,于是简化成了一个字“佛”。D“赞”是纪传体史书中写在篇末的评论性文字,可用来表达对传主的肯定和赞美。本文篇末的“赞”中称赞白居易为贤者。A“未冠”不是“弱冠”。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唐书认为白居易聪明过人,工于文章,在元和、长庆时的文坛很有名。他最擅长作诗,其他体裁的文章,比他的诗歌要写得差些。B白居易除了是成就

12、斐然的诗人外,还是正直的臣子。他多次进谏,而宪宗皇帝也多次接受了他的意见。但是后来还是被当权的大臣们弹劾,仕途不顺,被贬江州。C白居易的诗多达数千篇,他按内容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而白居易看不上眼的恰是世人钟爱的杂律诗。D杜牧批评白居易的诗细巧艳丽,不是庄重高雅的人士作的,而且流传人间,影响很坏。白居易则认为自己的诗含意激切,但言辞是质朴的。D含意激切但言辞质朴是他讽喻诗的特点。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5分)译文:_(2)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5分)译文:_答案(

13、1)现在如果把宰相的重任授予他,天下的人听说这件事,都会说陛下得到他献奉的财物才给他宰相职位的。(2)白居易第一个向皇帝进呈奏章,请求马上抓捕凶犯,洗刷朝廷的耻辱,把务必抓捕凶犯作为要求(或期望)。8白居易为什么反对皇帝授王锷以宰相职位?请简要说明。(4分)_答案白居易认为宰相非贤良有重望和显赫功勋者不可以授任。王锷百般勒索民财,所得财物作为进献。如果把宰相的重任授予他,天下的人听说这件事,会争相效尤。【参考译文】白居易聪明过人,擅长写文章。未成年时拜见顾况。顾况是吴地人,自恃才华,很少推崇赞许他人,但见到白居易的文章,禁不住说:“我认为有才华的人已经绝迹了,现在又发现了一个您!”贞元年间,考

14、中进士,被授职校书郎。元和四年,天子因旱灾严重,下诏对租赋有所宽免,赈济民众减轻灾害。白居易见诏书细节不够详尽,就建议请求免除江淮两地的赋税,来赈救逃荒的饥民。宪宗有所采纳。李师道献上私款六百万,为魏征的孙子赎老宅,白居易上奏说:“魏征担任宰相时,太宗用皇宫大殿的木料修建成府第赐给他,后人不能守成,陛下还应以他们是贤臣子孙,赎买后还赐给他们。李师道是臣子,不应夺人之美为己有。”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河东王锷将被授以宰相职位,白居易认为,“宰相是普天下人所敬仰的,非贤良有重望和显赫功勋不可以授任。考察王锷百般勒索民财,所得财物称为羡余作为进献。现在如果把宰相的重任授予他,天下的人听说这件事,都会说

15、陛下得到他献奉的财物才给他宰相职位的。各节度使私下想:谁还不如王锷?争相宰割百姓搜刮钱财,向您要求自己想得的官职”。后来,白居易在殿中与宪宗谈论,论辩执着,坦率耿介,皇帝还没有发告示,白居易就对皇帝说:“陛下错了。”皇帝脸色变了,过后,对李绛说:“这家伙是我一手提拔的,竟敢这样,我不能容忍,一定要斥贬他!”李绛说:“陛下能开放言路,所以群臣敢于对朝政论得论失;如果罢黜白居易,就是钳住他们的口,这不是发扬帝王盛德的办法。”皇帝醒悟,对待白居易仍然像过去那样。第二年,刺客刺杀宰相武元衡,京都震动。白居易第一个向皇帝进呈奏章,请求马上抓捕凶犯,洗刷朝廷的耻辱,把务必抓捕凶犯作为要求(或期望)。宰相嫌

16、他超越职权(以宫官先于谏官言事),因而不高兴。不久就传言:“白居易的母亲是堕井死的,但他却写了新井篇的诗,言辞浮华,没有德行,不能在朝中任职。”于是派他出京为江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又上书说白居易不宜任刺史,于是追诏再贬为江州司马。被贬以后,白居易能顺应这种遭遇,寄托心志于佛道生死之说,好像无所顾忌。评论:白居易在元和、长庆年间,与元稹都很有名气,最擅长写诗,其他体裁文章,未足称佳,诗多至数千篇,为唐以来所没有的。他自己说:“有关歌颂或讽刺的,叫作讽喻诗;歌咏性情的,叫作闲适诗;碰到事情有感而发的,叫作感伤诗;其他的为杂律诗。”又自讽说:“世人所钟爱的只是杂律诗,他们看重的,正是我所轻视的。至于

17、讽喻诗,含意激切但言辞是质朴的,闲适诗思虑恬静淡泊而文辞迂缓,由于质直并迂缓,人们不喜爱也是应该的了。”现在读他的诗文,的确如此。但是杜牧说:“纤艳不检点的诗文,不是庄重高雅的人所做的。这种诗流传人间,父子母女口口相教授,淫词亵语入人肌骨而不能消除。”审视白居易,最初竭力直言,在天子面前为政局的安危诤谏,希望以此立功,虽然中道被斥贬,但后来更为坚定不衰。唉,白居易是个贤达的人哪!(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9分)恨别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注】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剑外:

18、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B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于锦江之边了。“老江边”的“边”字,悲凉沉郁。C颈联中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D诗人把个人的遭际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饱含着浓郁的诗情,值得读者反复吟味。BB项,“老江边”的“老”字,悲凉沉

19、郁。10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恨”包含了几层含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_答案四层含义:一写远离家乡,“一别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二写“胡骑长驱五六年”,恨战乱之久;三写兵戈阻绝,思家忆弟,恨骨肉分离;四写听到河阳连战皆捷的喜讯,恨故园未收。(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9分)六年秋重题白莲白居易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本是吴州供进藕,今为伊水寄生莲。移根到此三千里,结子经今六七年。不独池中花故旧,兼乘旧日采花船。1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是诗人在秋天为从吴州移栽到伊水多年后依然生机勃勃的白莲写下的赞美之作。B诗歌首联运用比喻的手法描

20、写莲房的饱满丰实以及翠钿圆扇般的绀叶迎风摇摆的情景。C本是供进藕,今为寄生莲,颔联极言白莲变化巨大,为下文写“移根”“结子”做铺垫。D诗歌遣词造句极为讲究,前三联都运用了对偶的手法,对仗工整且不呆板,音韵和谐。B写莲房是通过“素”“玉”“鲜”来表现其洁白鲜润。12诗歌描绘了什么样的白莲形象?(6分)_解析诗歌描绘了美丽的白莲形象:首联展示了白莲纯洁如玉、亭亭玉立的风姿的外在美;颈联和尾联书写了白莲顽强的生命力和坚贞的品格的内在美。答案诗歌描绘了美丽的白莲形象。外形美。素房含露,绀叶摇风,展示了白莲纯洁如玉、亭亭玉立的风姿。内在美。移根三千里,结子六七年,生命力顽强;远离故土,移根北方,白色如故

21、,品格坚贞。二、语言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9分)老房子修旧如旧,传统的生活方式被保留,_,柴米油盐,烟火气息依旧;设置主题活动,传承延续数百年的传统习俗;搭建文化空间,让游客走在小巷就能_古老旋律如何在创造活力的同时,保护古城?怎样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文明延续、文化传承?福建泉州“活态古城”的传承做法,为各地提供了有益借鉴。如果说,一座城市的风貌往往蕴藏在一棵古树、一幢老宅之中,那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则是城市的神韵所在。相比于_历史街巷、文物建筑,传承好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同样重要。事实上,()。接续历史,传承文脉,并不意味着就是拒绝创新,一味复古,从泉州古城,

22、到厦门鼓浪屿,再到广州永庆坊,一个个案例_我们,传统与现代完全可以融合发展,创新与传承完全能够相得益彰,在延续文脉中创新发展,在创新发展中延续文脉,这样的城市才能既富有历史底蕴,又充满勃勃生机。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家常便饭邂逅保护好启事B家长里短邂逅保护好启示C家长里短遇见建筑好启事D家常便饭遇见建筑好启示B解答本题时可以选用排除法。先选择较有把握的一两组词语,比如本题中的“保护好”和“建筑好”。保护好:指尽力照顾好,使不受损害。建筑好:修建好(房屋、道路、桥梁等)。根据宾语“历史街巷。文物建筑”,可知此处应用“保护好”,这样就排除了C、D两项。再看“启

23、事”与“启示”。启事:名词,是指公开声明某事的文字,多刊登出来。如招领启事,征稿启事。启示:动词,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名词,通过启发提示领悟的道理。语境中是作为动词使用的,所以应用“启示”,排除A项,从而得到正确答案。家常便饭:指家中日常的饭食,比喻经常发生,习以为常的事情。家长里短: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常见于邻里间的交谈。邂逅:指不期而遇或者偶然相遇。“邂逅”和“遇见”虽然词义相近,但含义不同。“邂逅”是指两个不认识的人偶然遇到;而“遇见”可以是旧友的相逢,也可以是两个陌生人的见面。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如何在激发活力的同时,保护古城?怎样在发展的

24、过程中,实现文明传承、文化延续?B如何在保护的同时,创造古城活力?怎样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文明延续、文化传承?C如何在创造活力的同时,保护古城?怎样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文化延续、文明传承?D如何在保护的同时,激发古城活力?怎样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文明传承、文化延续?D画横线句子有三处语病:“创造活力”搭配不当,“创造活力”“保护古城”语序不当,“延续、传承”语序不当。只有D项把这三处语病作了恰当的修改。1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也只有既留神韵又留形,既见生活又见物,才能真正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B也只有既留形又留神韵,既见物又见生活,才能真正让人们记住

25、乡愁,让城市留下记忆C也只有既留形又留神韵,既见物又见生活,才能真正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D也只有既留神韵又留形,既见生活又见物,才能真正让人们记住乡愁,让城市留下记忆C从承接上文“保护好历史街巷、文物建筑,传承好文化传统、生活习俗”来看,“既留形又留神韵,既见物又见生活”合适,排除A、D两项;应该先“让城市留下记忆”,再“让人们记住乡愁”,排除B项。16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6分)当下,随着电视文艺发展迅猛,使作品的数量和种类得到了极大丰富。然而,部分电视节目围绕“商业至上”“娱乐至死”为目的,拿欲望当希望、以低俗为通俗,

26、使艺术表达游离于生活逻辑之外。然而,面对这些问题,很多电视文艺批评者,或对电视文艺脱离生活的现状视而不见,或迎合电视文艺中的某些怪象、乱象,使得电视文艺批评难以扣准时代现实、审视时代脉搏,从而达到高屋建瓴地揭示电视文艺要旨。(1)第_句,修改_;(2)第_句,修改_;(3)第_句,修改_;(4)第_句,修改_。答案(1)去掉“随着”(2)把“围绕”改为“以”(3)把“扣准”和“审视”互换位置(4)在句末添加“的理论高度”17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近日,为向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冲锋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27、联合中山陵园管理局等文旅单位发出倡议,对全国所有医务工作者实行免费参观游览政策。据了解,除原免费景区、博物馆外,南京包括明孝陵、总统府、中国科举博物馆在内的23家国家等级景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六朝博物馆等4家市属博物馆以及南京城墙将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开放一年。_解析解答语段压缩题,首先要通读全部材料,然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最后将关键信息进行整合归纳并形成文字。分析材料可知,该新闻报道的主体事件是“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中山陵园管理局等文旅单位发出倡议”,倡议的内容是“对全国所有医务工作者实行免费参观游览政策”,缘由是向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的医务工作者致敬,将上述关键信息归纳出来即

28、可,同时注意题干中的字数要求。答案为向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的医务工作者致敬,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文旅单位发出倡议,南京多处景区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开放一年。三、写作(5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随着“80后”家长日渐增多,“6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现象司空见惯,但另一方面,很多父母却存在家教无方等问题。为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对孩子发展抱有过高期望,甚至把成人世界的潜规则用在孩子身上,让孩子的童年处于过载状态。家长的不当教育,导致孩子发展失衡,给他们的成长心路蒙上一层雾霾,也为日后的家庭冲突埋下隐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成长的一面镜子。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理应是

29、与孩子相互尊重、共同受教、一起成长的过程。孩子的起跑线其实就在家里,就在家长的一言一行中。请以“我看孩子的起跑线”或“我的教育观”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题干要求“请以我看孩子的起跑线或我的教育观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这一要求为作文的立意确定了方向。这就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和真实感悟来写。这样的架构不仅有利于考生思想的表达、经历的叙述与情感的抒发,而且有利于考生完成边界清晰且能自由发挥的理想写作。材料中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做出的不当教育也许很多考生都经历过,因此写起来更得心应手。材料中

30、的重点在于“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理应是与孩子相互尊重、共同受教、一起成长的过程。孩子的起跑线其实就在家里,就在家长的一言一行中” 。考生如果能够抓住这点来写会更好。【参考例文】要遵循规律,勿拔苗助长我看孩子的起跑线虎妈猫爸热播,引发全社会的热议,众多家长纷纷在“起跑线上纠结”,身心倍受煎熬!难道“起跑线”真能决定“终点线”?我倒觉得:在个人成长的问题上,起跑线不算什么,只要自己坚定目标、把握节奏、不懈奋斗,也一样能如愿到达成功的彼岸。中国人自古即有“神童情结”,但神童大多未必成才。东汉孔融,10岁与士大夫论老子、孔子,长大后当官主政,却弄得民不聊生,最后抛妻弃子独自逃跑,应验了“小时了了,大未

31、必佳”。南朝江淹,少年成名,文采风流,几年后文章就写得干巴巴,落得个“江郎才尽”的名声。北宋方仲永,5岁无师自通能作诗,20岁却“泯然众人矣”,徒留“伤仲永”。如今,就连风靡一时的中科大少年班,培养出的“中国第一天才少年”宁铂,最后也在2002年出家为僧。可见,一个人成就的大小、人生的成败并非“起跑线”所能决定的!迈克尔乔丹,历史上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之一,年幼的他身高一度只有5尺11寸,被教练从一队降入二队。可乔丹没有放弃,坚持不懈地用后天的努力弥补先天的不足,凭着对目标的坚定不移和异常稳健的成长步伐,一步步登顶NBA总冠军,成为篮球界最耀眼的明星。我国草根明星王宝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6

32、岁习武,8岁做少林寺俗家弟子,十几岁当群众演员无论相貌、出身还是受教育程度,都着实“输”在了“起跑线上”,他硬是凭着自己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在演艺圈突出重围。他出演的天下无贼士兵突击人在囧途等影视作品家喻户晓,他本人也成了演艺界屈指可数的“硬汉”、大红大紫的“明星”。可见,只要不悲观失望,奋起直追,坚持不懈,即便“输在起跑线”,也能后来居上,赢在终点线。人生并不是百米短跑,起跑线决定不了冲向终点线的成绩。解放孩子们的手吧,让他们尽情去玩;解放孩子们的脚吧,让他们到处去跑;解放孩子们的脑吧,让他们自由去想。还孩子一个愉快幸福的童年,发展他们自由自在的天性吧!【点评】此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严密,其示范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热播电视剧虎妈猫爸中引出论题,聚焦教育“起跑线”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二是选取古今中外孔融、江淹、迈克尔乔丹等人的事例作为论据,或正面论证,或反面阐述,有力证明了“起跑线不算什么,只要自己坚定目标、把握节奏、不懈奋斗,也一样能如愿到达成功的彼岸”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三是采用“三段论”的论证模式,思路清晰、脉络清楚,娓娓说理、一气呵成,读之酣畅淋漓、深受教益。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