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文阅读一、2021江西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小 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淹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B.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D.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答案1.C 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与赏析。C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表述有误。“刺头”的“刺”体现出的是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
2、。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案2.【答案示例】诗歌表达了对小松的赞赏之情和对目光短浅之人不满的情绪。(2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作答本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抓住关键词语和意象整体感知。分析可知,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练传神。前两句写出了小松由小转大的情景,对于小松的成长,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而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则视而不见。后两句则通过议论,突出表现了“时人”的无知。由此不难判断作者的情感。二、2021宜昌中考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步惊】性。以嫩叶和米数粒微炒,煎汤饮之,可愈呕泻寒疾。花有
3、幽香,步行遇之,往往惊为蕙兰,故曰步惊。永安人每以嫩叶干之,持入京师作人事。【瑞香】性温。冬月盛开如雪,名雪花。刈以为薪,杂山兰、川芎之属烧之,比屋皆香。杂众花中,众花往往无香,皆为所夺,一名夺香花。干者可以稀痘。【葳蕤】性。一名玉竹。阴柔而质滋润,如女之委顺相随也,有娇柔之意。春生苗茎直有节其叶如竹两两相对其根横生。主中风暴热。【蒲黄】性平。香蒲花中之蕊屑也,细若金粉。春生嫩叶,出水红白色,茸茸然。至夏抽梗于丛叶中,花抱梗端,如武士棒杵,故俚俗谓之蒲槌。能止血,消瘀青。【注】步惊:与下文“蕙兰”“瑞香”“山兰”“川芎”“葳蕤”“蒲黄”均为中药名。刈:割。比:挨着,邻近。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
4、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1)往往惊为蕙兰 惊:(2)阴柔而质滋润质:(3)至夏抽梗于丛叶中至:(4)故俚俗谓之蒲槌谓: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2分)春 生 苗 茎 直 有 节 其 叶 如 竹 两 两 相 对 其 根 横 生。答案3.(1)惊叹,惊异(2)质地(3)到(4)称,称为(每小题1分)4.春生苗/茎直有节/其叶如竹/两两相对/其根横生。(每处0.5分)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刈以为薪,杂山兰、川芎之属烧之,比屋皆香。(2)香蒲花中之蕊屑也,细若金粉。答案5.(1)割下它作为柴,掺杂山兰和川芎之类的草药一起烧,邻近的屋子都馨香四
5、溢。(2分。关键词:以为、比)(2)它是香蒲花的花蕊上的粉末,细腻得像金粉一般。(2分。关键词:若)6.如有同学不慎跌伤,破皮出血,你认为文中哪味中药适合对他进行现场医治?(2分)7.中药有温、热、寒、凉、平五种药性。中医治病依中药之性味,以凉祛热,以温祛寒。请联系上下文,推测“步惊”和“葳蕤”两味中药的药性,并填写到文中的方框内。(2分)答案6.【答案示例】蒲黄(2分)7.【答案示例】温(或热)凉(或寒)(每空1分)【参考译文】【步惊】性质温热。将(它的)嫩叶和几粒米稍微炒一下,煎汤喝下,可以治疗呕吐、腹泻等寒症。(它的)花有清幽的香气,(人们在)行走时遇见它,常常惊异地认为它是蕙兰,所以叫
6、(它)步惊。永安人常常把它的嫩叶晒干,带到京城作为送人的礼品。【瑞香】性质温和。冬天盛开时如白雪一般,取名为雪花。割下它作为柴,掺杂山兰和川芎之类的草药一起烧,邻近的屋子都馨香四溢。(把它)和众花放在一起,众花的花香往往闻不到,都被(瑞香的香气)压了下去,(所以瑞香)有一个名字叫夺香花。晒干的瑞香可以缓解痘症。【葳蕤】性质寒凉。有一个名字叫玉竹。外表阴柔而质地滋润,如同女子顺从相随(的样子),有娇媚柔和的意味。它在春天发芽长苗,茎笔直有分节,叶子形似竹叶,两两相对,它的根纵横杂乱地生长。(葳蕤)主要治疗中风或突发高热(等疾病)。【蒲黄】性质平和。它是香蒲花的花蕊上的粉末,细腻得像金粉一般。它在春天长出嫩叶,高出水面,花色红白,(显出)细嫩柔软的样子。到了夏天,它丛生的叶子中会长出笔直的枝茎,花朵环抱着花茎的一端,就像武士手中拿着棒杵一样,所以乡间俗称它为蒲槌。(蒲黄)能够止血,消除瘀青。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