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一 中国史篇第三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 魏晋至隋唐(220907年)第6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 栏目导航1234基础梳理 知识通关史料探究 历史解释课堂训练 双基提能课时跟踪 一练而就|宏观把握历史时空时序|时空坐标|微观了解历史阶段特征|阶段特征1.封建国家的分裂与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220 年589 年)(1)政治上:国家长期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战乱频仍;南北政权并立、对峙;九品中正制成为主要选官制度;门阀士族政治特色鲜明,成为这一时期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2)经济上: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士族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发展的
2、总体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3)民族关系上: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民族杂居,民族政权对峙;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出现了民族融合的高潮。(4)文化上: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体现了民族融合的特色;思想领域异常活跃,如佛教与道教的迅速传播对儒学的冲击、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盛行与反佛灭佛的斗争;科技成就较为突出。(5)对外关系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阶段特征2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时期(581 年907 年)(1)政治上: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完善;唐后期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
3、2)经济上: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实施,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出现全面兴盛的局面;重要工商业城市遍布南北,长安和洛阳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市坊制度盛行;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对外贸易海陆并举,瓷器开始大量出口。(3)民族关系上:中央王朝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以及内地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边疆的开发,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4)对外关系上: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政府对外政策开明,中外人员往来、经贸交往和文化交流频繁,推动了“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的形成。(5)文化上:全面繁荣,兼收并蓄(广泛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成果),世界领先,影响
4、深远(“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形成)。|思维导图|史论术语|1.曹魏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中央派中正官评定人才等级,逐渐变为按门第选官的制度。2.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3.唐朝中后期形成藩镇割据局面。4.隋朝创立科举制,唐代科举制科目增多,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基础梳理 知识通关 1一、君主专制的演进1魏晋南北朝: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2隋唐:三省六部制(1)分工中书省掌 1 _,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政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
5、部。(2)运作程序: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决策(3)特点相权三分相权被分割为三部分,这样可互相 2 _,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制衡(4)评价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了完整严密的体系,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削弱了 3 _,加强了君权。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相权|辨析比较|“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三权分立”的区别 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形式上相似,都体现了分权的特点,
6、但二者反映的本质却不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在于强化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的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的产物。二、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加强1唐太宗时,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十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地方体制变为道、州、县三级。2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立节度使,导致割据势力发展。安史之乱平息后,形成 4 _的局面,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藩镇割据|知识拓展|唐代的藩镇割据 唐玄宗在位时期,为了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其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这造成了一些军镇(藩镇)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
7、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史称“藩镇割据”。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一百多年直至唐朝灭亡。藩镇割据造成了中央政府实际管辖地区的缩小,吐蕃、回鹘、西夏等少数民族相继建立地方割据政权;藩镇之内,征兵重敛,更是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三、选官制度1九品中正制(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2)盛行朝代:魏晋南北朝。(3)选官依据:5 _。(4)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为官。门第出身2科举制(1)形成:6 _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完善: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3)作用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
8、7 _。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 8 _。隋炀帝文化素质中央集权|图解历史|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素养提升素养热词九品中正制度、三省六部制、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科举制素养解读时空观念隋唐三省六部制对秦汉魏晋南北朝中枢权力机构的传承与创新;先秦至隋唐科举制的演变,科举制是古代选官用人制度的成熟,且逐步走向制度化、公开化。素养解读历史解释魏晋时期是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制度具有多样化特点;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唐末藩镇割据成为五代十国割据局面的根源。史料实证运用图文史料及其他考古遗存,解读印证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政
9、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唯物史观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解隋唐制度完善对国家统一、社会发展的影响。史料探究 历史解释 2主题一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演进(一)时空观念汉唐以来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斗争史料 解读 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事,谓之“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到了明朝,大臣要先行跪拜礼,然后起身奏事。从宰相奏议国事坐站跪拜皇帝,反映了相权不断削弱,君主专制的强化。(二)史料实证汉唐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史料(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
10、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探究 据史料,概括汉、魏晋、唐三个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并概括历代封建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提示 演变: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唐代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基本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历史解释|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1)皇帝通过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逐步削弱、君权的逐
11、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的转变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是专职,是对相权限制压缩的表现。(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即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以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对应训练 1(2019 届山东滨州二模)唐代时期在中书省和门下省设有一批谏官,具有先他官言事的优越权。他们是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拾遗,“左”隶属中书省,“右”隶属门下省。这一做法()A旨在加强专制皇
12、权B提高了办事效率C利于防止决策失误D加强了中央集权解析:选 C 根据材料谏官“具有先他官言事的优越权”并结合所学可知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这一做法有利于防止决策失误,故选 C 项;加强专制皇权,与材料主旨谏官制度不符,排除 A 项;谏官的设置降低了行政效率,排除 B 项;谏官是在中央设置的官员,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 D 项。主题二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一)时空观念从察举制到科举制史料一 公元前 134 年,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此建立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光武帝时期,增加举茂才(秀才),孝廉郡举,茂才州举,并将每年一度的选举固定成为制度。后汉书史料二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
13、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沈约宋书卷九十四史料三 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探究(1)根据史料一,说明察举制选官的主要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2)根据史料二,指出九品中正制设立初期的选官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之处。(3)根据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选拔标准和方式的角度说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提示(1)主要依据:德行、才能。积极影响:冲破了先秦贵族血缘世袭制
14、,拓宽了选官渠道,为西汉提供了大量人才,推动西汉武帝时期强盛局面的出现。(2)依据:唯才是举方针,不看门第,对人物的评品随其言行道义而升降。变化:大小中正多为士族所把持,变成不论贤愚,专凭门第。(3)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二)史料实证科举制的深远影响史料 解读 雁塔题名指的是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及第的代称。雁塔即大雁塔,在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为唐玄奘所建。唐朝新中进士,均在大雁塔内题名。故以“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历史解释|科举制度的深远影响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
15、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推动世界文明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消 极影响重 才 轻品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禁 锢 思想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
16、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对应训练 2(2019 届云南昆明三模)唐代士族、寒族登科对比表科目年代出身618 至649650 至683684 至709710 至732733 至755756 至779 780 至805806 至826 827 至846 847 至873 874 至906 合计进士士族3 14 34 32 23 37 45 72 121 12870 589 寒族2 5 21 19 7 11 15 21 18 4 9 132此表反映出()A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B世家大族仍有巨大优势C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D科举成为选官主要途径解析:选 B
17、从唐代士族、寒族登科对比表中我们看到士族进士人数远远高于寒族,这说明唐代世家大族在经济、教育文化等各方面遥遥领先于寒族,故选 B 项;材料不能说明科举选拔程序公正与否,排除 A 项;材料只是唐代进士登科中出身的对比,几百个人说明不了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排除 C 项;没有其他选官方式的对比得不出“科举成为选官主要途径”的结论,排除 D 项。|A 组|1(2018 年全国卷)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
18、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解析:选 C 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可知这一做法削弱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故 A 项错误;由材料“武则天时期”“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这一做法是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而非为了官员的晋升,故 B 项错误;由材料可知这一做法意在增加宰相数量,分割宰相权力以达到削弱宰相加强皇权的目的,这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 C 项正确;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宰相职权被削弱而非强化,故 D 项错误。2(2018 年全国卷)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
19、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解析:选 D 东南型的藩镇仍向朝廷上贡,表明藩镇无法控制朝廷财政收入,故 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各藩镇与中央之间的关系,无法反映藩镇之间攻伐不已,故 B项错误;根据表格可知河朔型藩镇掌握了官员任免权、财权和军权,拥兵自立,不利于中央集权,故 C 项错误;根据表格可知“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大部分藩镇的官员任免权在朝廷手中,
20、除河朔型藩镇外,其他几种藩镇在防御地方割据势力、守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延续唐朝的统治,故 D 项正确。3(2017 年全国卷)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解析:选 C 史书修撰由私撰到官修甚至皇帝亲自参与,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和意识引导的政治目的,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C 项正确;史书的编写受编写者的才识和自身观念等影响往往带有主观性,官修的史书必然会体现统治者的意志,这都决定了其不可能完全真实、公正和客观
21、,故 A、B、D 三项均不准确,排除。4(2016 年全国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解析:选 D 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 D 项正确。5(2019 年江苏卷)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22、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解析:选 D 唐朝皇亲国戚和宗室子弟屡试不中,体现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故 D 项正确;唐朝科举考试重视考生诗才,故 A 项错误;科举考试打破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但没有阻止贵族入仕,故 B 项错误;材料表明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宗室特权在科举取士中无法体现,没有涉及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故 C 项错误。6(2019 年海南卷)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D促成了国家统一解析:选 C 材料“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
23、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说明科举对于寒门和王孙的公平选拔,故选 C 项;材料表明的是科举选拔的平等而不是百姓和王公子弟的绝对平等,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的是选官的公正而不是改变社会结构,排除 B 项;据材料“五代时”并结合所学可知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排除 D 项。|B 组|1(2020 届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南朝刘宋时期,乡邑百姓出身的沈庆之官至侍中,都督南兖徐、兖三州军事;贫苦出身的戴法兴成了宋孝武帝的南台侍御史兼中书通事舍人,专管朝廷内务;萧齐也任用寒人掌机要。这反映出南朝时()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B世家大族逐渐退出政治舞台C门阀政治受到冲击D中枢机构运作机制发生改变解析:选
24、C 材料表明南朝时百姓、寒门出身的人也可以担任重要官职,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受到了冲击,故选 C 项;材料中未涉及君权对相权的削弱,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 A 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为以门第为依据的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势力仍然比较强大,并无逐渐退出政治舞台的趋势,排除 B 项;材料并未涉及中枢机构的运作机制,排除 D 项。2(2019 届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六)两汉时期,选官实行乡举里选的察举制。曹魏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规定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的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且德名俱高的官员担任。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A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B导致世家大族垄断了政权C否定了地方官员的特权
25、D注重思想品德和知识水平解析:选 A 由材料中,从察举制时的“乡举里选”到九品中正制时的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担任大中正官可知,九品中正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故选 A 项;由“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大中正官,得不出是世家大族垄断的结论,排除 B 项;九品中正制这一规定只是否定了地方官员向中央举荐官员的权力,并没有否定地方官员的其他特权,排除 C 项;九品中正制重视的是门第,排除 D 项。3(2020 届吉林长春一模)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评价分科取士:“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归于吏部。”该评价认为科举制()A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B是对汉
26、代察举制的否定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发展解析:选 C 据材料“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归于吏部”可知,该评价体现出科举制把选拔官吏的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这反映出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 C 项;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但与材料中“是以置州府之权归于吏部”不符,排除 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对察举制的否定,排除 B 项;科举制以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使原来没有资格当官的阶层有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发展,但材料体现的仅是科举制把选拔人才的权力收归中央,没有体现出官僚政治得以发展,排除 D 项。4(2
27、019 届福建厦门二模)据新唐书载,御史台事权高度集中,朝廷百司及地方官员无不在其监察范围之内;而尚书省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据此推断,唐代()A行政职能分工不明B政令畅通得以确保C中枢机构发生异变D监察制度有所完善解析:选 D 通过题干可知,御史台掌管监察职权,同时,尚书省左右丞又对御史有所监督,即“劾御史举不当者”,这说明唐代的监察制度较之前有所完善,故选 D项;题干只是述及了唐朝“尚书省左右丞”对“御史”有所监察,防止出现冤假错案,这是监察制度完善的表现,并非行政职能的分工不明,也不是政令畅通的表现,排除 A、B 两项;监察制度的完善,并没有改变唐朝中枢机构的
28、建制,排除 C 项。5(2019 届内蒙古包头二模)“封建制”在唐太宗在位期间几次被提出,皇族和杰出的官员据此可被任命为世袭的边境镇守之官,但真正土地分封的实行,也就是分给地方以实权而不只给一个空头衔,则再也没有被认真考虑过。这反映了唐朝()A中央官制中出现制衡机制B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逐渐成熟C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失衡D分封为藩镇割据埋下了隐患解析:选 B 由材料“皇族和杰出的官员据此可被任命为世袭的边境镇守之官,但真正土地分封的实行,也就是分给地方以实权而不只给一个空头衔,则再也没有被认真考虑过”可知唐太宗试图以封邦建国加强统治,但任命的官员有地无权,反映了地方行政体系的成熟,故选 B 项;材料强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非中央官制,排除 A 项;由材料可知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逐步成熟,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在中央集权制度下达到了均衡的状态,排除 C 项;唐朝并没有实行分封制,排除 D 项。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课时跟踪 一练而就4谢 谢 观 看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