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测试(二)地球上的大气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2题。1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A)ABCD解析:图中为太阳辐射,为大气反射与散射,为大气逆辐射,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为地面辐射,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为太阳辐射。2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增加CO2排放可以使(C)A增强B减弱C增强D减弱解析: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增加二氧化碳排放会使即大气逆辐射增强,加剧温室效应。盛夏季节,某地区形成一次比较稳定的热力环流过程,如果图中丙地为陆地,丁地为海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均位于热力环流垂直气流的起点或终点位置。读图回答34题。3属
2、于高压的是(D)A甲、乙B丙、丁C甲、丙D甲、丁解析:根据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高度、海陆分布状况及季节,判断近地面丙位于陆地,气温高,为低压,丁位于海洋,气温低,为高压;高空正好相反,甲为高压,乙为低压。4正确表示热力环流气流方向的是(B)A甲乙丙丁B乙丁丙甲C甲丙乙丁D乙甲丙丁解析:近地面气流由丁流向丙,高空气流由甲流向乙;垂直方向上气流由丙流向甲,由乙流向丁,故选B。读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5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上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相符的是(B)解析:乙地受热气流上升,气压低于甲地,导致处气压值高于处,故地面气流由甲流向乙,空中气流由处流向处,垂直方向上乙地气
3、流上升,甲地气流下沉。6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B)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C处气压比处高D甲地可能形成台风解析:乙地气流上升,随着高度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易形成降水。下图为在上海郊区一个蔬菜大棚所拍摄的照片,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而不是常见的白色透明的塑料或者是玻璃大棚。据此回答78题。7由此推断,此时段上海的天气可能是(B)A连续不断的阴雨B持续的晴朗天气C连续的霜冻天气D台风来临狂风暴雨解析: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有削弱太阳辐射的作用,所以此时段上海天气炎热干燥,可能是持续的晴朗天气。尼龙网不能防雨;冬季霜冻天气应用透明塑料或玻璃,起到温室保温效应。8在此季节,农民
4、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D)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B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解析:结合上题分析,主要目的是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地面辐射不能减少或增强;不会增加大气逆辐射。读三圈环流简图,回答910题。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A是极地高气压带B是副极地低气压带C是盛行西风带D是副极地低气压带解析: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再根据的位置,可以确定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为东南信风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10二战期间,日本曾用氢气球携带燃烧弹轰炸美国,造成美国许多地区发生森林大火。该事件中,氢气球飘向
5、美国借助的是(B)A东南信风B盛行西风C极地东风D西南季风解析:美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纬度地区,盛行西风,故选B项。下图中表示气压带,表示风带。读图回答1112题。11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D)A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B低纬信风带东南风C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D中纬西风带西南风解析:由风带顺时针旋转可推知,该图为北极点俯视图,是赤道低气压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为东北信风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原因形成;为中纬西风带,北半球为西南风。12当图中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C)A武汉梅雨B南京伏旱C北京寒潮D哈尔滨洪涝解析:当图中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为北半
6、球冬半年,故C项正确。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回归线),读图回答1315题。13关于该季节图中各纬度带大陆西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C)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20盛行东南风C3040盛行西南风D2030盛行上升气流解析:读图可知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30N以南,故30N40N地区应为盛行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C项正确。14下图中气温和降水的数据资料与图甲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C)ABCD解析:P点位于大陆西岸30N40N之间,为地中海气候。15图乙中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ABCD解析:图乙中为热带雨林气候,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7、形成的。读某月某地410日气温变化示意图,回答1618题。16这次天气过程可能是由下列何种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A)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解析:读图可知该地在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天气转晴,说明受冷气团控制,故该天气系统为冷锋。17据图分析下列日期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A)A4日B5日C8日D9日解析:注意图中坐标值的变化,4日温差最大。18图中天气系统过境时可能出现的天气是(A)狂风暴雨 风沙漫天晴朗炎热 阴雨绵绵ABCD解析:夏季的暴雨、春季的沙尘暴和冬季的寒潮都与冷锋活动有关。读图,完成1920题。19北京处在阶段时,天气现象和气压分布状况是(D)天气晴朗温暖 气压高天气阴 气压低AB
8、CD20北京处在阶段时,如果有大风天气出现,可能的原因是(A)锋面两侧水平气压梯度较大冷气团移动速度很快暖气团含有大量水汽冷气团携带有大量沙尘ABCD解析:从示意图可以获取以下信息:箭头指示方向向北;冷空气向暖空气移动;锋面类型为冷锋;北京在暖气团控制区。第19题,冷锋到来之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温暖,气压较低。第20题,锋面过境时由于冷空气移动速度较快,导致锋面两侧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从而产生大风。下图是北京和张家口两地近50年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读图回答2123题。21图示资料表示北京气候的是(A)A和B和C和D和解析:读图可知,就多年平均气温而言,比高;就多年平
9、均降水量而言,的降水量大于。比较北京与张家口可知,北京的纬度比张家口低,地势也较低,所以多年平均气温高;北京比张家口靠近海洋,所以多年平均降水量比张家口大。故表示北京气候的是和。22分析图示资料可知(D)A两地近50年来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B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关系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解析:分析资料可知,北京与张家口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是呈波动上升,降水的变化基本是呈波动减少,所以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23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10、(A)A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解析:气温上升,蒸发量就会增多,加上降水量减少,地表土壤就会变得更干燥与疏松,风力也会增强,所以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矮蒿草甸植被是高寒地区的典型植被。下表示意气候变暖下矮蒿草甸植被物候期的变化。读表,完成2425题。24全球气候变暖使矮蒿草甸植被(D)A植物种群平均生长期缩短B营养期和结果期始期推迟C花期末期延迟D生长期比正常年份延长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和注记可知,植物种群平均生长期始期提前0.37天,末期延迟4.58天,整个生长期比正常年份延长,而不是缩短;营养期和结果期始期都提前了,而不是延迟了;花期末期提前
11、,即花期缩短。25矮蒿草物候变化,使得(C)A植物提前展叶和开花,减小遭受春季霜冻的可能性B植物成熟时期避开秋季霜冻,避免物种生殖失败C各物种间物候变化不同步,物种间相互作用脱节D减少物种间竞争,有利于减缓物种淘汰、灭亡速度解析:全球气温升高,极端天气增多。展叶和开花的提前,增加了植被遭受春季霜冻的可能性。植被成熟期延迟,增加了遭受秋季霜冻的可能性,增加了物种生殖失败的可能性。物候变化不同步,导致物种间的生态平衡被打破,相互作用脱节,加快了物种淘汰的速度。二、综合题(共50分)26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这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
12、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12分)“海陆风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的一种现象。它也是一种热力环流,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2分)(2)完成海陆风示意图。(4分)答案:如下图(3)下面是调查获得的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统计表,依据表格数据分析结论。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海陆风出现天数在冬季(季节)最少,原因是冬季风强劲而掩盖了海陆风。(2分)(4)指出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的影响。(4分)答案:海风从海上吹来,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解析:本
13、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及实例。第(1)题,海陆风是热力环流的一个典型案例,是滨海地区一天之中,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白天、黑夜海陆的气温与气压差异而引起的。第(2)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夜晚陆地比海洋降温快,陆地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海洋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高空的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从而画出夜晚的海陆间热力环流。白天陆地比海洋增温快,陆地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海洋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高空的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从而画出白天的海陆间热力环流。第
14、(3)题,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冬季最少。主要原因是冬季风太强劲,掩盖了海陆风。第(4)题,吹海风时海洋气温比陆地低,降低了城市的温度,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海风水汽含量高,增加了空气湿度,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 27下图P1、P2、P3表示三条不同数值的等压线,A处的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此天气系统位于北(南或北)半球,判断依据是A处的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发生右偏。(3分)(2)等压线P1、P2、P3数值大小关系是P1P2P3,判断依据是A处气流应从高压流向低压。(3分)(3)若该气压中心位于厦门的东部海面,厦门吹西北风。(1分)(4)该气压中
15、心形成的天气系统是气旋,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容易形成阴雨的天气状况。(2分)(5)图中L1、L2处若形成锋面,则在图中相应位置画出所形成的锋面符号。如果图中的冷暖锋面随空气大漩涡的运动而移动,那么A地将经历怎样的天气变化?(4分)答案:图略(L1处为冷锋,L2处为暖锋,符号均在右侧)当冷锋过境时,气温降低,形成阴雨、大风天气;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6)甲、乙、丙、丁四地中,属于暖气团控制的是乙、丙地,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丁地。(2分)解析:第(1)题,根据A处风向,绘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可知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右偏,故此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第(2)题,根据风向应
16、从高压指向低压,可知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第(3)题,该气压中心为低压,位于厦门东部,风应从厦门吹向该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应为西北风。第(4)题,该气压中心为低压,属于气旋,盛行上升气流,受其控制,多形成阴雨天气。第(5)题,该处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可判断出L1、L2处的锋面类型。A地将会经历冷锋过境的天气过程,其未来天气状况根据所学冷锋过境天气状况变化可判断出来。第(6)题,甲、丁为冷气团控制;乙、丙为暖气团控制,暖锋降水主要出现在锋前,即冷气团一侧形成连续性降水。28下图为欧洲局部区域1月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A地较同纬度内陆地区气压偏低
17、(选填“高”或“低”)。(1分)(2)此时B地气流下沉(选填“上升”或“下沉”),天气晴朗。(2分)(3)该季节C地受盛行西风带(西风带)(气压带或风带)控制,气候特征是温和多雨。(2分)(4)A处与C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A处,理由A处等压线比C处密集,A处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风力更大。(6分)解析:第(1)题,A地地处沿海,读图可知,海洋上受低压中心控制,气压偏低。第(2)题,读图可知,B地受高压中心控制,气流下沉,天气晴朗。第(3)题,根据海洋上气压低,大陆上气压高可判断此季节为冬季,C地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第(4)题,风力大小的判断可根据等压线的疏密确定,等压
18、线越密,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29读气候类型图和风向分布模式图,回答问题。(14分)(1)图2是北半球冬季。(2分)(2)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在图2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C、A、B、D。(填字母)(4分)(3)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填代号,下同)甲。(1分)(4)全年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的是乙。(1分)(5)C、D同位于30N40N的大陆,但气候截然不同,原因是什么?(6分)答案:C位于大陆西岸,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地中海气候;而D位于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解析:本题是一道涉及面较广的学科综合题。解答的关键是要熟悉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19、。第(1)题,根据纬度数值从南到北增大确定为北半球,根据3040大陆西岸确定为地中海气候,根据此时3040西岸吹西风确定为冬季,也可根据大陆东岸为季风气候,冬季吹从陆地向海洋的冬季风确定为冬季。第(2)题,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A为温带海洋气候(乙),B为温带季风气候(丙),C为地中海气候(甲),D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丁),E为热带草原气候,F为热带季风气候。第(3)题,如果对气候类型的分布比较熟悉就较容易推理得到答案,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甲)。第(4)题,需要掌握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或气候特征。第(5)题,因C处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而D处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影响因素不同,造成气候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