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学们,我们常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境界称作什么呀?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作者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9 桃花源记第1课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学习目标01必备知识02必记字词03初读课文04 CONTENTS 教学目录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2.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品味文章精练朴素的语言。3.体会“桃花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学习目标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 号“五 柳 先 生”,世 称 靖(jng)节先生,浔
2、阳(今江西九江)人。诗人、散文家,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故被称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走近作者必备知识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创作风格: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练。诗文重在抒情和言志,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当时统治阶级腐败,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民不聊生。长期处于战乱的环境中,中年以后又长期隐居农村,陶渊明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着切身的体会。于是,他以当时一些避乱事实和传说为素材,创作了桃花源记,以寄托自
3、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创作背景必备知识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用来记载事物,并通过写人记事、描景状物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著名的记体文章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等。文学常识必备知识主要类型: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体裁。游记: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杂记:古代一种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笔记:古代一种以记事为主、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的体裁。必记字词豁然()俨然()阡陌()垂髫()怡然()邑人()间隔()叹惋()语云()诣()huynqin mtioyyjinwn yy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通假字必记字词古今异义缘溪行(古义
4、:沿着,顺着。今义:缘故;缘分)芳草鲜美(古义:新鲜美好。今义:食物味道好)豁然开朗古义:开阔敞亮。今义:(思想、心胸、性格等)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屋舍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遂与外人间隔(古义:隔绝、不通音讯。今义: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古义:邀请。今义:延长)未果,寻病终(古义:实现。今义:结果,果
5、实)一词多义寻寻向所志(动词,寻找)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乃见渔人,乃大惊(副词,于是,就)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然,居然)舍便舍船(读sh,动词,舍掉,离开)屋舍俨然(读sh,名词,房屋)为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i,动词,当作,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i,介词,对,向)遂遂与外人间隔(副词,于是、就)遂迷,不复得路(副词,竟然)之忘路之远近(助词,的)渔人甚异之(代词,指看到的景象)具答之(代词,代指问题)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助词,无意义)闻之,欣然规往(代词,指渔人去过桃花源这件事)更多字词详见教材帮认真阅读课文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探
6、究研读时解决。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自主学习初读课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沿着,顺着职业初读课文 疏通文意1东晋孝武帝年号(376396)偏义复词,此处指远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译文: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渔人划着船)沿着小溪往前行,忘记了路程有多远。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两岸,这里指溪的两岸落花。一说,初开的花尽惊异,差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遇到新鲜美好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
7、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译文: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遍地,新鲜美好,落花纷纷。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又向前划去,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就,随即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2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仅容一人通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译文: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在那里)就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一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似乎有
8、点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渔人)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空旷,广大整齐的样子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可以互相听到都快乐的样子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这里)土地平坦空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中的人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