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题二 1.1.1 集合的概念专题整合归纳 专题二 1.1.1 集合的概念知 识 网 络 知 识 总 结高 考 体 验知 识 网 络知 识 总 结 专题一 微生物技术 1制备培养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2无菌技术:主要指消毒和灭菌。3倒平板操作: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旁倒平板,严格遵循课本上的操作。4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做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5稀释涂布平板法:先将菌液进行系列梯度稀释后涂布平板,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从而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专题二 尿
2、素分解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与鉴定比较尿素分解菌纤维素分解菌条件尿素为唯一氮源纤维素为唯一碳源鉴定方法及现象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变红色在培养基上应用刚果红染色法,出现透明圈鉴定原理细菌等微生物生成脲酶,使尿素中肽键断裂产生NH3,pH升高,加入酚红变红色微生物产生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或葡萄糖,使纤维素刚果红复合物降解而出现透明圈步骤差异土壤取样制备培养基样品梯度稀释涂布平板培养观察土壤取样制备培养基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刚果红染色挑选菌落进一步鉴定高 考 体 验 1(2013江苏高考,18)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
3、后进行灭菌 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 C接种后的培养皿需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 解析 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要先灭菌后倒平板,A错误;转换划线角度后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再进行划线,B正确;接种后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错误;培养过程中一般要隔天观察一次,D错误。答案 B 2(2014全国大纲,4)某同学在、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 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
4、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下: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D丙、乙、甲 解析 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除去代谢产物,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和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大肠杆菌的生长环境不断恶化,生存阻力增大,因此种群数量达到稳定期后会出现衰亡期,故甲图对应,反之丙图则对应;若培养基里加入葡萄糖和乳糖,大肠杆菌先利用葡萄糖,葡萄糖消耗完以后,大肠杆菌会经过短期的调整,诱导合成乳糖苷酶,接着继续分解利用乳糖,最后衰亡,因此乙图对应,故选C答案。答案 C 3(2014全国新课标,39)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
5、分解。回答下列问题:(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分解成_。(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_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注:“”表示有,“”表示无。酵母膏无机盐淀粉纤维素粉琼脂CR溶液 水培养基甲培养基乙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培养基乙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
6、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解析(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该酶是由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3种组分组成,前两种酶可将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2)刚果红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便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3)生物适应一定环境,环境对生物具有选择作用,只有在纤维素含量丰富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才会发挥作用。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要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都需要以纤维素为主要碳源的培养基,培养基乙不具有选择的作
7、用。答案(1)纤维二糖 葡萄糖(2)红 透明圈(3)不能 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单菌落 不能 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 4(2015江苏,13)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1个计数室 B计数室的容积为1mm1mm0.1mm C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 D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 解析 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2个计数室,A错误;计数室的容积为1mm1mm0.1mm,B正确;应先盖盖玻片,再滴加样液,让样液自行渗入,C错误;计数时,应计算小
8、方格内的细胞和相邻两边及顶点上的细胞,D错误。答案 B 5(2015江苏,19)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解析 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需先切断电源,让灭菌锅内温度降至100以下,压力表的指针回到零时,再打开锅盖,A错误;倒平板时,应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而不能将培养皿盖完全打开,以防污染,B错误;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需待冷却后挑取菌落,C错误
9、。答案 D 6(2015江苏,31)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可用来发酵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为了增强发酵效果,研究人员从牛胃中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_(填序号)。酒精灯 培养皿 显微镜 无菌水(2)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_。(3)向试管内分装含琼脂的培养基时,若试管口粘附有培养基,需要用酒精棉球擦净的原因是_。(4)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了几株有透
10、明降解圈的菌落(见下图)。图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_有关。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填图中序号)。(5)研究人员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J1和J4,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发酵,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见下图,推测菌株_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理由是_。解析(1)样品稀释需用无菌水,在培养基中涂布接种时需在酒精灯的火焰旁进行。(2)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液一般为0.1mL,量过大将导致菌体密度过大而影响分离效果。(3)分装含琼脂的培养基时,试管口粘有培养基易造成杂菌滋生,故应用酒精棉球擦净。(4)纤维素酶活性越大,菌落周围被分解的纤维素量也越大,菌落周围的透明圈也就越大
11、。故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为。(5)发酵过程中由于呼吸作用产生较多的热量和有机酸,故应选择较高温度和酸性环境中活性较高J4酶。答案(1)(2)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会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3)避免培养基污染棉塞(4)量与活性 (5)J4 发酵过程会产热和产酸,J4菌株在较高温度和酸性环境下酶的活性更高7.(2015上海,9)在涂布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在 a、b、c 处分别贴浸有不同抗生素(浓度相同)的无菌滤纸片,d 处滤纸片浸有无菌水。培养后的结果如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a 处抑菌效果小于 b 处Bb 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Cc 处抗生素无效Dd 为对照 解析 透明圈大的抑菌效果好,透明圈小的抑菌效果弱。d为空白对照,与d处的比较可说明a处抑菌效果大于b处;A错误。b处透明圈不规则,可说明b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B正确。C处的与d处相同,说明c处抗生素无效;C正确。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