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75853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卡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座位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第一

2、部分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中后期效力于卿大夫的家臣流动性增强,家臣“从一而终”、“不事贰君”的观念被打破,“臣一主二”之事更是屡见不鲜。这说明了A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B儒学主流地位确立 C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D宗法分封制的瓦解2汉武帝建元元年下诏废文、景两帝时的“四铢半两”,改行“三铢钱”,并收回封国的铸币权,严禁民间私铸。这一做法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B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 D实践“无为而治”理念3唐代中国的绘画题材仅限于贵族阶层的生活,到了宋代平民阶层的生活场景多

3、见于绘画内容。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程朱理学的逐步形成 B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C统治阶级喜好的改变 D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异4甲问:“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乙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他们探讨的是A心外无物 B知行合一 C万法唯识 D格物致知5康、雍、乾时期,逐渐形成大臣向皇帝单独呈送奏折进言的制度,皇帝亲自批阅密折,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该制度旨在A加强皇帝的专制独裁 B打破因循守旧的风气 C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 D有利于处理紧急军务6下表是1820

4、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这反映了该地区 人数 时期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18201849年29290018501879年721549818801911年156011838A农业生产商品化加强 B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C主动融入了世界市场 D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7甲午战后,日本出版学术著作,向世界呈现日本人眼中的中日战争,证明日本遵守西方国际法并愿意接受西方文明,而中国是不遵守国际法的未文明开化的国家,其意图是A为“三国干涉还辽”正名 B证明其发动战争的合理性 C展示明治维新的重要成果 D加入八国联军侵华的计划8一战爆发后

5、,北洋军阀政府“以工代兵”,派出华工参加协约国作战。这反映了A中华民族开始了觉醒 B中国向帝国主义过渡 C中国承担国际化责任 D中国争取独立自主权91939年3月,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提议将5月4日确定为“中国青年节”,得到党中央的批准,随后青救会组织了多场纪念“五四运动”的集会。5月,毛泽东等领导人出席“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大会”。这些做法A利于争取团结广大进步青年 B表明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C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D实现了党员结构的不断优化1020世纪80年代,中国提出了“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四项原则。2006年以来,中非合作论坛、中阿论坛、中国东盟论坛相继举办。这

6、表明中国A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 B外交原则随国际形势不断调整 C致力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D始终坚持多边外交的基本原则11亚里士多德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他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如何使我们的有死亡的生命具有不朽价值”的哲学命题。他的哲学探索A为科学产生奠定理论基础 B充满人文关怀与理性思考 C批判当时雅典的公民政治 D使他成为百科全书式人物121910年,英国某作家认为:由于全球化,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存,战争行为已经变得“无利可图”,即使对于胜利国来说也得不偿失,因为通过战争掠夺的有限战利品和领土,远远无法抵消商贸信用的毁灭。他的观点 A认为

7、全球化抑制了国家间的冲突 B被第一次世界大战证明是错误的 C符合和平发展是世界潮流的判断 D忽略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13十月革命后,列宁指出“1918年产生出两半的社会主义,正如在帝国主义一个蛋壳中的两只鸡雏。在德国和俄国分别体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两方面条件:一方面是经济、生产、社会经济条件,另一方面是政治条件”。列宁意在A阐述德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合理性 B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做舆论宣传 C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建设道路 D说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条件不成熟141940年,美国成立了“美洲国家事务协调办公室”,采取派遣留学生、免费赠送书籍等方式介绍美国历史和文化。同时美国哥伦比亚等广播公司增加了对拉

8、丁美洲的广播时间。时代、生活等美国杂志也开始出西班牙文和葡萄牙文版。美国这些做法旨在 A加强与拉美的文化联系 B展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C消除法西斯势力的影响 D确保在拉美的领导地位151947年7月,英国、法国、意大利等16个欧洲国家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并向美国提出4年内提供224亿美元援助欧洲的计划。这一计划的提出主要是基于 A两极格局的形成 B欧洲区域一体化 C马歇尔计划提出 D多极化趋势出现161970年,联邦德国与苏联进行了13轮外长谈判,就互不适用武力问题达成共识。同年8月,勃兰特总理访苏,正式签订维护和平与缓和的莫斯科条约。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东西方世界关系缓和 B苏联

9、在军事上超越美国 C冷战走向历史拐点 D德国与美国矛盾激化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52分)本部分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第17-19题为必做题;第20-22题为选做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二、必做题,共3题,共40分,其中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17妇女地位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缩影,英国的女性解放运动对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19141918年英国女性就业增长行业1914年7月女性就业数(人)1918年数增长(人)增长百分比工业总计217600056500068.4%政府机构200022300010150%地方公用事业(水电煤)60

10、04000704.3%市政交通运输业820099000545.4%专业人员5050069000136.5%银行、金融和商业50550042900084%旅馆、酒店、戏院1800039000 摘编自陆伟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 材料二 从19世纪初开始,英国有人呼吁给予妇女选举权,让她们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19世纪70年代后,妇女选举权问题在英国导致了一场持久的全国性的社会运动,各种妇女选举权运动组织不断涌现,运动也从温和走向激进,并在一战前达到高潮。1918年人民代表法最终出台。根据这部法案,英国的选民人数增长3倍,从战前的770多万增加到2140多万,其中女性选民840万。 摘

11、编自薛永生论一战与英国妇女选举权的实现(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期间女性就业情况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英国女性争取选举权的背景。(7分)18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封建科举制自其产生到灭亡,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走过了一千多年的岁月。封建社会在古代中国的生命力如此之顽强,科举制是促使其发展的很重要的一种“养料”。科举制既是维护大一统的封建国家、维护封建皇权的基石和利器,也是封建儒学意识形态的传播机和奴化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温床。 摘编自杨业汉科举制对中国封建王朝的影响材料二 孙中山为中国文官制度的改革开辟了道路。他提出官员必须由人民选举、为人

12、民服务、受人民监督。他深入地考察分析了西方的文官制度与中国传统的科举制,指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创造性地提出了“考选权”思想。孙中山指出监督权是“裁判官吏的机关”,对于监督与保证各级官员廉洁奉公、尽责高效等,有极重要的作用。在经历了革命政权的多次失败与重建后,他多次谆谆告诫广大国民党员与各级干部,要破除官本位思想,这为文官制度的近代化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 编自经盛鸿孙中山与中国文官制度的近代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科举制对中国封建王朝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对文官制度的主要构想,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8分)19代长度,指的是孕育下一代所需要的时间长

13、度,一般18-24年为一个新的世代;代际一般指的是代际关系或代际效应,代际形成的背后是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演变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 建国后中国代际划分的研究代际名称出生年代代际特征心理行为“文革”一代(50后)1950-1959思想保守传统,尊崇传统文化。吃苦耐劳,怀旧,对价格敏感度高,购买力低下。“改革开放”一代(60后)1960-1969劳动思想根深蒂固,寄厚望予下一代。低调、务实、社会责任感极强,对新产品的接受度不高。“转型”一代(70后)1970-1979注重理想,渴望成功。经历贫穷,务实、创造,消费注重性价比。“计划生育”一代(80后)1980-1989崇

14、尚个性,有责任心,积极向上。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做事执着,追求自由平等,对价格敏感度不高。“新新人类”一代(90后)1990-1999以自我为中心,思维早熟,个性张扬。兴趣广泛,学习力强,依赖网络,对价格敏感度低,易接受新事物。 摘编自孟莹有关“代”划分问题的相关研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对“建国后中国代际划分的研究”选取两代进行解读。(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三、选做题:共3题,选择其中一题作答,若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共12分。20【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材料 明治维新深刻地改

15、变了日本传统的封建国家形态,是国家治理机制现代化的起点。它是国内不同集团权力与利益重组和博弈的必然产物,外部渗透和干预进一步弱化了幕府统治的基础。明治维新从国家治理主体与中央政府财政体系构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构建、国家治理的权力工具选择等多个方面推进了日本国家治理机制的现代化,也给东亚各国带来了战争和灾难。这种国家治理机制为其扩展区域霸权创造了制度与国家竞争力的条件,使日本成为近现代东亚地区乃至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演变的关键性力量。在产生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有益经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影响,至今仍然阻碍着日本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治理机制正常化国家。 摘编自保建云论明治维新对日本国家治理现代

16、化的影响及启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日本国家治理机制现代化的举措。(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明治维新对国家治理提供的经验和教训。(6分)21【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分)在彼得格勒起义胜利的第二天,苏维埃政权通过了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建议立即开始和平谈判,协约国拒绝了这一建议。1918年,苏俄同德奥集团签署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协约国打着防止德国入侵和保护侨民利益的旗号,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1919年1月,巴黎和会向“俄国一切政治团体”发出呼吁:建议“俄国一切政治团体”各派3名代表,在战胜国的参与下举行谈判,签订停战协定和停止军事行动。2月,苏

17、维埃政府在复文中指出:只要各资本主义国家停止资助俄国的反动势力,各自召回进入俄国领土的军队,俄国内战即可停止。但是巴黎和会仍决定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并剥夺了其参加巴黎和会的权利。直到1934年,在国际联盟各成员国的邀请下,苏联加入国联,并成为常任理事国,重新回到世界政治舞台。凡尔赛体系封锁社会主义苏联的初衷和职能彻底破产。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协约国将苏俄排除出世界政治舞台的手段。(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联盟接纳苏联的原因。(6分)2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材料一 1527年,路德宗神学家,被誉为“无

18、与伦比的德意志人的伟大导师”的梅兰克顿提出了自己的中等教育计划:“每一学校应包括三个班级。在第一班级中,应授以本国语文及拉丁语文的初步读写、拉丁文法、信条、主的祈祷与教会仪式的祈祷文及赞美诗。在第二班级中,应以拉丁语为讲授语文拉丁文应彻底熟通,阅读拉丁作家的著作,并继续宗教教育。在第三班级中,应阅读更为高深的拉丁文著作,并研读修辞学及辩证术。”节选自克伯莱西洋教育史:上册杨亮功,译,台北:协志工业丛书出版股份公司,1955年材料二 1892年德国中等教育进行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减少文科中古典语言深程的分量,在其他中学增加自然科学和现代语言课程;增设实科中学(注重自然科学)和文实中学(注重数学)为

19、学术性学校类型。实科中学的数量不断增加,由1875年的80所增加到1895年的86所,在校学生的数量也不断攀升。1901年,德国进行了教育改革,实科中学获得了与文科中学、文实中学相等的权利,其毕业生可以升入大学。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科学教育出版社2008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梅兰克顿中等教育计划的特点。(4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德国中等教育特点发生变化的原因。(8分)历史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答案DCBAABBC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AAB

20、ACDCA二、必做题:17(14分)(1)就业人数增长;就业领域扩大;专业技术人员增多;参政机会增多;传统服务行业就业增长相对较少。(每点2分,4个点7分)(2)工业革命的推动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与完善;一战的影响;启蒙思想的传播;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每点2分,4个点7分)18(14分)(1)积极: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维护大一统局面;推动儒学等传统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为君主选拔经世治国的贤相能臣。消极:禁锢知识分子思想。(6分)(2)构想:官员应是人民公仆;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注重对官员的监察;注重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原因:学习借

21、鉴中国古代科举制和西方民主政治思想;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8分)19(12分)示例:同代人的心理和行为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密切相关,会有大致相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2分)50后经历过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文化大革命”时期,拥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埋头苦干,生活朴素。(4分)60后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时期,有机会在恢复高考后接受髙等教育,首先把握住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比较务实、社会责任感较强。(4分)70后经历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成长起来,注重理想,善于创造。(4分)80后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

22、,经历了改革开放、高等教育的发展,学历较高,受中国经济腾飞和生活巨变的影响,积极向上、追求自由平等。(4分)90后多数是独生子女,成长于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生活条件优越,自我意识较强,与众不同。(4分)(任选两代作答即可)总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任答1点1分)建国后中国代际划分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人与人的相互理解,有利于家庭、社会的和谐,有利于国家调动不同代际的人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答一个方面1分)(“示例”仅作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如观点也可以表述为:不同代的人因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水

23、平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等。)20(12分)(1)通过“废藩置县”和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和现代法律体系;取消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级的特权,宣布四民平等,重构社会阶层;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推行殖产兴业政策,改革币制,改革本国的经济制度,建立中央政府财政体系;文明开化,推行武士道精神,构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任意3点6分)(2)经验: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多层面对治理体制进行构建,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机制;提升中央政府宏观治理能力;构建国家治理机制运行的核心价值和主流意识形态;提高国家的教育水平与人才积累,重视军事技

24、术与国防能力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谋求国家自主发展道路;建立全方位和平外交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意3点3分)教训:避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避免国家治理体系构建中过度模仿而导致创新能力的弱化。(任意1点1分)21(12分)(1)政治不承认;外交孤立;经济封锁;武装干涉。(6 分) (2)苏联经济实力增强;西方爆发经济危机;法西斯势力猖獗。(6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22(12分)(1)保留文艺复习以来的人文主义色彩;重视古典文化学习;适当开展民族特色教育;分班教学。(4分)(2)变化:世俗化趋势明显;注重自然科学;政府加强对教育管理。(4分)原因:工业革命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用技术地位凸显;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启蒙思想广泛传播;德国统一,加强国家控制力;德国中产阶级壮大;城市经济繁荣。(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