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157.50KB ,
资源ID:875662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7566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整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4.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整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4.doc

1、硫酸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一)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书中的位置:“硫酸”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的内容之一。到本章为止,基本完善了高中必修阶段无机物的知识体系,也基本构建成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网络。纽带作用:教材把这一节内容放在基本实验和基础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

2、。学习的意义: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二) 三维目标1. 通过探究硫酸的性质并实验,掌握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书写分析硫酸与碳、铜的反应方程式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能较灵活的运用。 2. 对实验的设计、评价、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观察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演示实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在实验研究设计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对学习的要求较高,还可以增加以下目标:4.定性、定量分析浓硫酸

3、与铜反应的作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难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实验探究、评价思维的形成。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观察、讨论、猜想、归纳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高一学生学习心理:学生在看到硫酸这个课题时,很多学生会觉得对稀硫酸已经很熟悉,又在新闻中看到过浓硫酸伤人的负面报道,对之或多或少有点恐惧,所以,学生学习硫酸的兴趣不会很大,做浓硫酸的实验也不会太积极。但是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对于问题喜欢去寻根究底,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知识储备:学过稀硫酸及酸的通性;接触过浓硫酸的部分特性(吸水性);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检验。欠缺的能力:对浓硫

4、酸的强氧化性认识不足,逻辑思维不成熟,需要借助直观的现象或教具。实验动手能力有待提高。三、教学方法教法:创景提问猜想探究引导归纳 学法:讨论交流对比评价实验验证 辅助手段:实验,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程序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课】大家好: 我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体重比我的朋友浓硝酸大。我的最爱是水,每当遇上水,我就有种沸腾的感觉,我全身会发出大量的热。当没有水时,只要有氢氧元素我也要把它们合成水。为了水即使变作稀硫酸,也不会弃水挥发。 朋友们说我欺负碳还有硫化氢、溴化氢、碘化氢;说我常温下钝化铝铁两兄弟;说我头脑一热连不活泼金属都不放过,但我不敢欺负铂和金,我承认有时很暴躁,但是

5、这是我正六价的中心硫原子决定的氧化性脾气,我无法改变。我的决心是为大家 “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希望大家对我熟悉了后喜欢我。创设趣味情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整体了解浓硫酸的性质,回顾稀硫酸的性质链接不同阶段教材的内容。学生讨论,教师小结【细化知识】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可以干燥H2、O2、CO2、SO2、CO、HCl、Cl2等气体;不可以干燥碱性气体NH3及还原性气体HBr、HI、H2S等气体。【过渡】现在让浓硫酸给大家 “雪”中送“炭”【演示实验】教材上图4-31蔗糖炭化:将一定量的蔗糖放入小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学生观察现象并记录】1、烧杯壁变热,原因

6、:_2、蔗糖由白黑;原因:_3、黑色物质体积膨胀;猜测:_4、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猜测:_2、学生阅读教材找到浓硫酸的脱水性是指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照水的组成脱下来。【展示】浓硫酸伤熊的材料。对生命多一份爱,对社会多一份责任。【设疑】浓硫酸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我们做实验时不慎沾上了浓硫酸怎么办?【解答】用大量水冲洗(勿用手摩擦),然后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利用教材上的图片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究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本质掌握知识。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让学会处理偶发事故,消除恐惧心理。进行安全教育。【猜测现象3、4】上述实验中疏松多孔的黑色物质是因为蔗糖炭化

7、生成了气体使其膨胀。气体是浓硫酸和碳反应生成的,刺激性气味气体可能是SO2,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化合价升高的元素为C,可能变成CO或CO2。【引导】科学上可以先将问题简单化、熟悉化来操作。我们最熟悉SO2和CO2,需要做实验。请同学们设计合理的实验来验证猜测。【小组设计方案、学生评价方案】【学生演示】学生组装出实验装置,实验验证得出产物,并写出反应方程式。2H2SO4(浓)+ C CO2+ 2SO2+ 2H2O由教材上的图片引发的思考活动:给学生营造一种开发的、自主的、和谐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会使学生的学习富有内在的动力和兴趣,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积极活跃的思维中

8、分析综合分析,锻炼思维品质。学生讨论并实验【过渡】通过上述反应我们可以看出浓硫酸与非金属反应表现出强氧化性,那么与金属呢?以不活泼金属铜为例。先观察教材上的图4-32浓硫酸与铜的反应装置图片,进行评价,优点:可抽拉的铜丝可以让反应随时停止,控制产生的气体量;缺点:不断抽拉铜丝会使气密性不好且铜丝与胶塞的摩擦较大不好抽拉。该装置中仍然没有尾气处理装置。让学生根据评价进行改进。【学生分组实验】探究Cu与浓硫酸的反应装置。 【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常温下,浓硫酸与铜不反应。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使品红褪色,反应液变深绿色,稀释后变蓝,根据现象写出方程式。Cu+2H2O4(浓)CuSO4 +

9、O2+2H2O定性、定量分析浓硫酸在该反应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评价试验的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关注污染、环保问题。重视绿色化学。实验探究,学生归纳,教师总结【提问】浓硫酸是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家知道用什么容器来储存运输浓硫酸吗?展示运输浓硫酸的铁槽车的图片。【学生质疑】铁比铜活泼更应该与浓硫酸反应,为什么还能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呢?【提示】阅读课本,得出钝化结论,解决疑惑。【讲解】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Cu是H之后较不活泼的金属元素,稀硫酸不能与Cu反应。实验证明,加热的条件下,浓硫酸能把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金属(除Pt,Au)氧化成金属硫酸盐,浓硫酸本身被还原生成SO2。常温下,与Al、

10、Fe发生钝化。【过渡】性质决定用途,浓硫酸除了在化学中用作干燥剂,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用途?(学生看教材图片,了解浓硫酸的用途)培养学生从教材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思考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多少种区分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法?(教师给出表格,引导学生)方法原理解释可行性评价物理方法化学方法【课堂练习】教材课后习题1、3、5【课后作业布置】在作业本上写下区分浓稀硫酸方法及原理。比较学习,深入理解浓、稀硫酸性质差异的本质。同时复习整节课的重点知识。板书设计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二、浓硫酸的性质1、酸性2、吸水性:做干燥剂。可以干燥H2、O2、CO2、SO2、CO、HCl、Cl2等气体;不可以干燥碱性气体NH3及还原性气体HBr、HI、H2S等气体。3、脱水性: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照水的组成脱下来。4、强氧化性:(1)与非金属反应2H2SO4(浓)+ C CO2+ 2SO2+ 2H2O(2)与金属反应Cu+2H2O4(浓)CuSO4 +O2+2H2O(3)常温下,与Al、Fe钝化板书把教材上的重要方程式写出,把教材中的重点提炼出来。五、设计理念1、以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2、以思维为核心,开展问题探究;3、以学生为主体,促进知识内化;4、以小组为单位,构建研究氛围;5、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辅助,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