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后练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75634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后练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后练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后练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后练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后练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后练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后练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基础过关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B)A物理演化过程 B化学演化过程C生物演化过程 D大气演化过程解析: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C)陆上孢子植物时代 被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 海生藻类时代A BC D解析:生物进化顺序:藻类孢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波浪谷”是陕西规模最大的丹霞地貌,又称红砂岩峡谷,其岩层形成于古生代二叠纪到中生代白垩纪之间。下图为“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二叠纪到白垩纪间地球上经历了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

2、规模灭绝,除恐龙外,全部灭绝的生物种类是(A)A原始鱼类和古老两栖类 B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C古老两栖类和孢子植物 D原始鱼类和蕨类植物解析:二叠纪到白垩纪间地球上经历了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除恐龙外,全部灭绝的生物种类是原始鱼类和古老两栖类,A对。4下列要素间的作用最能表示“波浪谷”形成的是(C)A甲B乙 C丙D丁解析:“波浪谷”是丹霞地貌,又称红砂岩峡谷,位于陕西省,主要外力作用应是流水侵蚀,最能表示“波浪谷”形成的是丙作用,水文对地貌的影响,C对。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主要地理要素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甲地理要素是(D)A气候B地形 C土壤D水源解析:降水量属于气候中的要

3、素,排除A;用水量对地形、土壤影响小,不能和其他因素形成对应,排除B、C。根据图中各要素对甲的影响,应该为水源。6有关该区域及其解决甲问题合理措施的组合,正确的是(B)A西北地区退耕还林 B华北地区节约用水C东北地区治沙治水 D南方地区退耕还湖解析:在解决水源的问题时,要结合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华北地区人口多,生活用水量大,工、农业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春季多干旱,故为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节约用水。7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下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C)A人口数量增多 B气候变化C森林破坏 D围

4、湖造田解析: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是一个整体,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整个环境的变化。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森林破坏。8在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中,数码表示的含义依次是(B)A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人口增长速度适中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B人口增长速度适中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C人口增长速度适中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不断发展D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人口增长速度适中解析:人口增长速度适中,生产规模才适当。生产规模适当才与环境承载量

5、相适应。人们的生产活动符合自然规律的前提是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人类社会得以不断发展。二、非选择题(共18分)9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8分)“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 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降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知识上的准备工作。(1)考

6、察名称:生物化石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2)考察工具准备: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只要合理即可)。(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如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沉积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较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古生代。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海洋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区应为陆地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至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海洋环境向陆地环境的演变。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抬升(抬升、下降、水平)运动。解析:解答

7、该题应从地球演化、化石与地层的关系、古生物环境的特征及其成因等基础知识入手,通过理解所反映的相关古生物化石的内容,针对性地解答各小题。解决该题的关键应抓住以下几点:(1)图中古生物新老关系:三叶虫(古生代),恐龙(中生代),哺乳动物(新生代);(2)利用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及地壳的运动过程;(3)化石形成的岩层沉积岩;(4)古生物的生存环境:三叶虫(海洋)、恐龙(陆地)。能力提升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美国科学家宣布最新发现了3亿年前(古生代末期)的食肉动物祖先的化石,命名为Eocasea martinis,科学家认为这一类食肉动物最终进化成为现代的哺乳动物。下图为科学家依据化

8、石复原的这一古老生物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对材料中的信息判断合理的是(B)A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无关B生物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C图示时期地球上出现了哺乳动物D生物不仅可以适应环境,也能主动改造环境解析: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有关,A错。生物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B对。图示时期地球上出现的是食肉动物的祖先,没有出现哺乳动物,C错。生物进化论认为适者生存,生物可以适应环境,但不能主动改造环境,只有人类才能主动改造环境,D错。2图示时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D)A恐龙 B爬行类C被子植物 D三叶虫解析:图示时期是古生代末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D对。恐龙是在中生代末期灭绝的

9、,A错。爬行类生物活跃在中生代,没有灭绝,B错。被子植物出现在白垩纪,C错。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回答36题。3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A)A BC D解析:三叶虫是古生代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另外还有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动物在古生代全部灭绝,所以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含三叶虫和鱼类化石的地层。4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B)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解析: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称为原核细胞生物;经历了大约20亿年的漫长演化,在距今约14亿年前,从

10、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以后又依次出现了原始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5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C)A三叶虫化石存在于元古代地层中B各类岩石组成的地层中都有化石C化石是埋藏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D元古代地层中常含有恐龙化石解析: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不同时代的地层里往往含有不同种属生物的化石,恐龙化石所在的地层属中生代,三叶虫化石所在的地层属古生代。6若在甲、乙两处钻孔找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在甲地找到煤层 B在乙地找到煤层C甲、乙都找不到煤层

11、 D甲、乙两地都可找到煤层解析:首先了解成煤时期为古生代后期,古生代前期为海生藻类植物时代,不是成煤时期,古生代后期植物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即蕨类植物,为高大乔木,是形成煤的重要时期。而三叶虫出现在古生代早期,因此甲处找不到煤层,乙处为中生代,是成煤的另一个时期。7大面积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D)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造成臭氧层空洞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许多物种灭绝A BC D解析:砍伐森林使森林吸收CO2的能力减弱,导致大气中CO2增加,同时使地表裸露,水土流失严重,使生物多样性减少,但不会造成臭氧层空洞。二、非选择题(共22分)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2分)材料一:世界物

12、种灭绝趋势图。材料二: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为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总体损失达到1 198亿元,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36%。生物入侵是指外来侵入物种的流入。当它们定居于自然栖息地、成为变化的主体并威胁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后,外来物种就被认为是具有侵略性的。外来入侵物种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昆虫、软体动物、植物、鱼、哺乳动物和鸟类。(1)最近400年里,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呈加快变化的趋势。(2)试分析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答案: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人类破坏森林、草地等生物生存环境。(3)人类为何要尽力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答案:一是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二是许多生物的利用价值还有待

13、于人类研究和开发利用,要给今后人类留下广阔的生存选择空间。(4)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有哪些?答案:通过与本土物种在阳光、水分、养料、食物等多方面的竞争,以及化感(植物)、捕食(动物)等,导致局部区域性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遗传多样性,改变物种进化方向。(5)若你是某市环保局的局长,你将怎样解决生物入侵的问题?答案:加强引种管理和后续调研工作。加强口岸检疫、杜绝私自夹带。加强宣传,普及外来物种知识。运用物理和生物综合的方式加以治理。(答案合理即可)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最近400年物种灭绝的速度呈加速趋势。第(2)题,物种灭绝本是自然淘汰,但人类活动破坏生物生存环境,是加速其灭亡的主要原因。第(3)题,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第(4)题,外来物种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直接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另外还通过破坏遗传多样性,改变物种进化方向间接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第(5)题,可从预防和治理方面分析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