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7届人民版单元测试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45年9月,在回答英国记者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界说为何”时,毛泽东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下列制度设计中,集中体现毛泽东的论述的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一国两制”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2010年12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文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文章指出:“要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这体现了()A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B
2、民族平等原则C少数民族优先发展的政策D共同繁荣原则3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的原因是中国实行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依法治国方略4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 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 1954年1959年1964年1975年1978年1983年1988年 据此表格的信息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与新中国同时确立B在“文化大
3、革命”时期被废除C在改革开放时期得到完善D保障了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5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说明()A使“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宪法保证B各地方可以根据实际自行决定实行何种制度C特别行政区不必遵循国家宪法,可以单独制定法律D特别行政区能够行使独立主权62005年10月以来,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多次率团访问祖国大陆。2013年2月,连战率团访问大陆,被定调为“走春访老友”,这表明海峡两岸()A长期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B达成了“一个中国”的共识C实现政府间
4、人员的直接交往D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7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个历史事件表明中国外交()A坚定奉行友好同盟政策B力图打破西方国家封锁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81954年12月,毛泽东在北京会见缅甸总理吴努时说:“我们在华侨中不组织共产党,已有的支部已经解散。亚非会议要是邀请了我们,又还让蒋介石参加,我们就不好去了。”毛泽东对吴努的谈话表明新中国()A在外交上“另起炉灶”的决心B遵循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C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愿望D贯彻万隆会议的精神92015年4月10日,中国驻印尼大使谢锋发表讲话说,亚非各国领导人
5、将于4月24日在万隆重演60年前亚非领袖的“历史性步行”。这主要是为了纪念()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C. 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01969年,中共高层对国际问题达成普遍认识:“反华大战不致轻易发生,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基于该认识,中国() A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争取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D加入不结盟组织共同反霸1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出现重大突破,中日、中美分别于1972年、1979年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日本早于美国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表明()A日本已经成为政治大国B中国积极发展睦邻
6、友好关系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D日本已经完全摆脱美国控制12下列对三幅图片展现的共同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B中国奉行友好结盟和平外交政策C中国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D中国倡导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在曲折中不断前进,而中国共产党则是这一进程的有力推动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由普遍、平等、无记名的选举产生,并向选举他们的人民负责。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
7、统一及各民主强国的合作。毛泽东答路透社记者甘贝尔问(1945年9月27日新华日报)材料二俞可平在人民至上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文中指出:“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之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毛泽东所说的“自由民主的中国”的基本内涵及其所做的努力。(1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改革开放之前30年的民主建设成就,说明新中国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3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3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
8、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示意图当今世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从宏观视角来看,中国所倡导的求同存异外交原则之中的“同”实质上就是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潮流,其中的“异”则指各国之间的差异性。世界各国如果只关注彼此之间的差异性,则难免会矛盾重重;反之,只有“存大同、求小异”,才能实现和平与发展。儒家所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直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原则是为目标服务的,中国奉行求同存异外交原则的目的在于实现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求同存异与和平共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针对当代国际社会的具体历史与现状,要和平共处,就必须求同存异;只有
9、求同存异,方可和平共处”。一条外交原则是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适用范围。求同存异的外交原则不但可以用来处理中国同亚非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而且还适用于处理中国同社会主义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摘自试论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原则材料二外交固然与国势、国力密切相关,并与军事、经济实力相辅相成,然而,外交终归不是军事、不是经济。作为国家对外的重要手段,外交对于任何国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强国有强国的外交,不能因其强而称其有;弱国有弱国的外交,不能因其弱而谓之无。摘自评“弱国无外交”(1)依据材料一,指出新时期中国外交布局的突出特点。分析“求同存异”方针为什么具有“持久的生命力”。(8
10、分)(2)提炼材料二中作者的核心观点。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至少两例)(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12分)1D2D解析 题干强调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强调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以实现共同繁荣,故D项正确。A、B两项侧重于政治权利,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体现优先发展少数民族的政策,故C项错误。3B解析 中国之所以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关键就在于中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B项正确。A、C、D三项内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错误。4C5A解析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国”,1982年宪法中对“一国两制”的明确规定,为其
11、提供了法律保障,故A项正确;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不能说各地方可以随意实行任何制度,故B项错误;特别行政区制定法律时不得违反国家宪法的规定,故C项错误;特别行政区对外坚持“一个中国”,不能独立行使外交权,故D项错误。6D解析 两岸长期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是在20世纪80年代,故A项错误;达成了“一个中国”的共识是指“九二共识”,故B项错误;连战是作为国民党荣誉主席率团访华的,其身份不是政府人员,故C项错误;由题干“多次率团访问祖国大陆”等信息可知,海峡两岸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故D项正确。7D8.B9A解析 据材料“2015年”“在万隆重演60年前亚非领袖的历史性步行”可
12、知这是为了纪念万隆会议。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故A项正确;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是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故C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中国为处理好与周边国家关系提出的,得到印度、缅甸等国家的认同,与万隆会议无关,故D项错误。10C解析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与“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不符,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195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从“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可知,中苏关系恶化,美苏对立比中美对立严重,中美都与苏联有矛盾,因此,中国可以
13、改善和美国关系,故C项正确;中国不是不结盟组织的成员国,只是观察员国,故D项错误。11C解析 日本是经济大国,其目标是从经济大国转变为政治经济大国,但这一目标到现在还没有实现,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与题干没有直接关联,故B项错误;日本早于美国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说明日本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这在客观上反映了日本经济的崛起,日美先后与中国建交也说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增大,表明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故C项正确;D项史实错误。12A解析 题干强调展现三幅图片的共同信息,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即中国积极参与不同层面的合作活
14、动,和三幅图片内容相符,故A项正确;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故B项错误;图(a)没有反映C、D两项内容,故错误。13(1)基本内涵:政府由普选产生;以三民主义和民有、民治、民享为原则;以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为特征;以独立、团结、统一与合作为外交目的。所做的努力: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确定和平民主建国方针;促成并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倡导以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各党派平等合作为方针的和平建国的途径;领导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建立新中国。(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平反冤假错
15、案;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基层民主建设。14(1)特点:全方位多边外交。原因: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体现“和而不同”的民族精神;符合国家利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2)观点1:弱国有外交。我同意此观点。史实: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拒签和约;抗战时期中国打败日本法西斯,废除列强在华的治外法权,我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外交成就显著。弱国外交需要审时度势,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联合国和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都认同国家间的平等。观点2:弱国无外交。我同意此观点。史实:南京条约等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日本幕府时期的“黑船事件”;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德国通过慕尼黑协定强占苏台德地区。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是以国力为基础的;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导致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弱国在外交上无话语权。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