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人口与城市扬大附中陈茜【考试说明要求】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4)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5)城市服务功能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6)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7)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第3课时城市与地理环境(一)结合近年高考形势,2014年的专题复习有关城市与地理环境的教学设计应重视以下三点:第一,以图像或统计图表的形式考查城市化的标志、过程、水平,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及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等。第二,以我国不同区域城市发展规划、热点城市环境等为背景考查我国城市化特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第三,将人口、城市、环境结合在一起,考查城
2、市化特征、进程、城市环境问题、城市规划、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等内容。从考查形式来看,既可能以选择题的方式呈现,更可能与人文地理相关的区位因素的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结合,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所以要复习过程中应注重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还要注意语言及文字的表述能力的培养。【知识构建】【教学目标】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2.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重难点分析】本专题的重难点内容的把握在于城市化过程的区域差异和某区域城市化的动态特征。1、复习重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市近年来表现出的人口和城市化问严重,多以读图分
3、析题的形式出现。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已开始注意以图像为载体来表现说明城市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不同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城市化标志和城市化进程的理解,以及读图、比较、分析能力,复习时应多注意图文转换训练。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复习时应多注意收集资料,多联系实际,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2、复习难点:城市功能分区、不同工业区合理布局问题。而且随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以及对我国工业化进程所带来问题的思考,难点在于侧重于城市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及区域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课前准备】结合考试大纲,阅读教材,把握主干知识,构建专题内的知
4、识体系。结合地理热点,尝试分析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区域城市发展的特征和特色。进行适当的课前训练,记录有疑问的知识点,尽量分清题目训练中出错的原因。【课堂活动设计】第一部分:复习导入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情诊断投影展示江苏高考题中有关城市的内容和题目,如2014江苏卷的11、12、21、22和山东卷3、4题、四川卷的第12题等。分析试题涉及的考点,理解高考试题中有关城市与地理环境相关问题的切入点和重难点。希望学生能理解与城市相关的高考考试题的现实意义,培养分析现实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向分析结合区域城市分布或城市平面结构图,描述城市分布的条件或特征,分析城市内部空间
5、结构,说明城市化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阅读区域示意区、分布图以及与城市发展有关的结构图或坐标图,探究某地城市化特点、问题及解决措施 。结合实例或热点区域帮助学生理解城市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运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现实问题。学习目标展示投影展示考试要点及具体的考试内容,要求说出关键词。朗读考试要点;说出关键词并根据自己理解简要分析考试要求。明确目标,提高学生有的放矢的能力第二部分:复习内容设计考点诠释1:结合图1、图2和图3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成原因图1图10110图3图2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建构地理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对各功能区的特征及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灵活运用基本原理解
6、决问题。在复习过程中结合工业区位、城市服务功能等问题灵活运用迅速判读城市各功能分区,结合区域特征分析各功能区特点。重点理解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学会评价城市功能区的合理性。本考点对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对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导因素、主要因素和限制因素要分析透彻。探究活动1:读图3,比较城市不同功能区及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特征,归纳总结功能区及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完成表1、表2。此考点从城市的空间发展角度分析城市内部结构的特征及形成因素。复习时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三组概念的差异和关系:一是城市功能区与城市空间结构;二是城市的区位条件和影响城市空间功能区的因素;三是城市的空间结
7、构和城市的地域结构模式。考点知识内容主要包括: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规律及特点、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形成原因、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发展变化及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模式。表1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规律及特点对比表功能区形态分布特点影响因素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两者在位置上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往往位于城市外缘,与高坡、河流上游、科教文化区和风景区相联系,环境较佳;低级住宅区多在内城、低地、工(商)业区附近,环境较差。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多呈团块状或条带状。位于市中心、主街两侧、主街与内环线交叉处。大城市往往有多个商业中心。经济因素工业区集中成片,具有集聚效益
8、。多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经济经济(减少成本,保护城区环境)环境因素表2 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模式表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形成原因形状特征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同心圆扇形模式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功能区呈扇形或楔形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中心,发展形成。多个商业中心探究活动2:典型例题分析,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1。图4【典型例
9、题1】(2014年江苏卷) 图4为我国某城市现状及规划范围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M用地的功能区是 ,其区位特点是 。 (2)该市规划一个大型工业园区,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合的位置是 ,主要理由是 。 (3)该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是 ,这种形态的优点和需注意的问题是 。 答案: (1)商业区 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通达度高)、利于人流集散;地价高。(2)丁处 处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向);城市河流下游;用地条件好(土地)平坦开阔)(3)集中团块型(集中型) 布局紧凑、节省用地和投资;便于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交通便利;功能冲突;发展余地。 思路点拨:该题考查了城市功能区和城市地域
10、空间形态等两大核心知识。第(1)题,根据图中居住区及未知图例M的位置特征,很容易判读出商业的功能及其主要区位(位置、功能)特征。第(2)题,在城市大型工业区的布局要求上,一般从经济效益(地价和交通)和环境效益(大气环境、水环境等)角度考虑。注意利用风向玫瑰图,即最小风频为西南风的特征,给出正确表述。第(3)题,注意题干中的空间形态和空间地域结构模式的差异。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各种功能活动在地域上的呈现。而城市地域结构则是指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考点诠释2:结合长三角地区或其他典型地区理解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建构地理知识体系以区域城市分布图做为载体,结合
11、城市功能和城市的规划进行分析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厘清城市等级的划分、不同等级城市的数量、密度、服务范围、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学会结合案例分析。简化城市体系理论的复杂性,强化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的主要差异。该考点的知识背景是城市体系,而城市体系的形成是人文地理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复习时可从理解城市体系的概念出发,重点辨析城市规模与城市范围及功能区的相关关系,可利用表7比较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规律。复习时适当拓展分析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原因,并能够对某城市功能案例加以分析。探究活动3:结合实例说明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等的关系。城市等级城市规模服务等级城市数量服务范围服务功能表7 城市
12、等级、规模、数量、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对比表 探究活动4:典型例题分析,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2。【典型例题2】(2016年新课标卷)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1)-(3)题。(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 B
13、.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2) 兰斯塔德空姐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3)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答案:(1)A (2)B (3)D 思路点拨: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就是因为同类经济活动在一定空间中的集聚,一般情况,经济活动集聚并占有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各功能区自由竞争的结果,但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通过一定的城市规划实现城市功能区的合理规划,从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本题就是从城乡结构体系的角度来分析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和发展的。【典型图像】 【图像解读】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是在各种自然会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在复习是首先明确各种模式各功能区组合和布局的方式,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思考实现城市中可能发生的变化,如扇形模式添加河流要素或风景功能区。最后总结城市空间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基本的布局和发展原则主要有:原则:合理利用土地;少占农田;留有发展余地协调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合理布局有严重污染、占地大、运输量大的工厂企业便利的交通设置防护带、绿化带,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区分中心商务区、一般商业区和农贸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的布局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