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3 ,大小:483.50KB ,
资源ID:874497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7449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私立瓢泉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私立瓢泉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2016-2017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私立瓢泉学校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某蛋白质由X条肽链、Y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AYXBY2XCX+YD2X+Y2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0,一条由18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的多肽,其质量为()A2160B1650C1854D无法确定3关于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可以用洋葱鳞片叶细胞为材料来观察B都具有相应的结构以增大内部的膜面积C都能体现AU的碱基配对方式D都能在有光条件下产生ATP和H4将不同植物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同一浓度蔗糖溶液中,形态不再变化后的细胞图如下则有关各细胞液的浓度判断正

2、确的是()A实验前bacB实验前bacC实验后ba=cD实验后bac5如图表示不同生态环境下生长的植物其细胞渗透压的大小范围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干旱矮灌木之所以能生活在少水的沙漠,是因为它的细胞渗透压可以升高到接近80B红树植物细胞液渗透压在3060之间,这一数值低于它所生活的海水的渗透压C针叶乔木细胞中的渗透压数值表明有的种类适宜湿地生活,有的种类适宜山地生活D沼泽植物生活的水环境的渗透压一定小于盐沼植物生活的水环境的渗透压6将同一新鲜马铃薯块茎切成4根粗细相同长为5cm的条,再将这4根马铃薯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依次在30分钟和4小时时测量每一根的长

3、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条马铃薯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Bb条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逐渐复原Cc条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Dd条马铃薯细胞浸泡液浓度增加7如图表示小麦种子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鲜重的变化据此判断,种子萌发时,干重发生变化的情况是()A在第阶段显著增加,第阶段显著减少B在第阶段显著减少,第阶段显著增加C在第、阶段变化很小,第阶段显著减少D在第、阶段显著增加,第阶段变化很小8如图所示,把体积与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溶液与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开始时和一段时间后液面情况是()A甲高于乙B乙高于甲C甲先高于乙,乙后高于甲D乙先高于甲,甲后高于乙9将

4、3种植物组织细胞放在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下状态,请推测在发生如图所示变化情况之前,3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AabcBabcCbacDbac10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的选择透过性与无关B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C细胞识别与物质有关,与无关D由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11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中,镶嵌的蛋白质分子分布在()A仅在内表面B仅在两层之间C仅在内表面与外表面D两层之间、内表面与外表面都有12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的运输方式有关说

5、法正确的是()A在电镜下观察该结构,会出现清晰的亮暗亮的三层结构B若该结构是人体心肌细胞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C若该结构是突触前膜,可通过d方式释放神经递质D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组成的结构厚度变小,说明其具有选择透过性13若将细胞膜的磷脂提取后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下列能正确反应其分布的图是()AABBCCDD14下列所示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AABBCCDD15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把人和鼠的两细胞融合融合后的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将融合后的细胞放在适宜的条件下继续培养,会发生的现象是

6、()A细胞表面红、绿色荧光均匀分布B细胞表面发绿色荧光C细胞一半发红光,一半发绿光D细胞表面发红色荧光16胆固醇、小分子的脂肪酸、维生素D等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细胞膜上镶嵌了各种形态的蛋白质C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D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17葡萄糖跨膜进入红细胞内的运输方式是()A主动运输B自由扩散C协助扩散D胞吞与胞吐18下列生理功能必须通过主动运输来实现的是()A钙离子进出细胞B红细胞从血浆中摄取氧气C乙醇进入人体的血液中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19如图是洋葱根尖细胞在不同氧浓度条件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曲线图影响A、

7、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载体数量 能量 离子浓度 酶的活性A和B和C和D和20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的是()A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B腺细胞分泌的酶排出细胞C小肠对钙的吸收D红细胞吸收钾离子,排出钠离子21图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K+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条件均为理想状态 则a、b、c、d四幅图的横坐标分别表示的条件正确的一组是()A载体数量、温度变化、氧气浓度、光照条件B氧气浓度、温度变化、光照条件、载体数量C光照条件、载体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D温度变化、光照条件、载体数量、氧气浓度22无机

8、盐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大都由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如图是某植物根细胞对某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离子的吸收速率随氧气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强B该离子可能通过被动运输被该植物根系吸收C离子吸收速率低于A点时,三条曲线中限制吸收该离子速率的因素是温度D离子吸收速率高于A点时,曲线2最大离子吸收速率低于曲线1的原因可能是根细胞有氧呼吸较弱23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A氧气、甘油B脂肪酸、水C葡萄糖、水D钾离子、氨基酸24如图是生物体内常见的一种生理作用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B或的生成速率

9、可以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C图中显示具有高效性,反应完成后,的性质未发生改变D如果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的数量就是实验的自变量25某同学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表:温度()20406080100结果15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14min内完全凝固1min内完全凝固1min内完全凝固15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注:用煮沸后冷却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根据以上姜汁使牛奶凝固的结果,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可证明新鲜姜汁含有一种酶,该酶能促使牛奶凝固B20和100时酶的活性低,是因为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C

10、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D60和80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缩小温度范围,增加温度梯度才可确定最适温度26如图的阴影部分表示在四种不同反应条件下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活化过氧化氢分子,四种反应条件是37、60、37下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37下加入FeCl3其中表示37下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的图象最可能()ABCD27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以下关于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A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Ba、b、c表示pH值,则cbaC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Da、b、c表示温度,则不可能

11、是cba28如表为某同学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一组实验,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组别步骤甲乙丙12%蔗糖液2mL2%蔗糖液2mL2%蔗糖液2mL2蒸馏水1mL酵母提取液1mL稀释唾液1mL337恒温水浴,保温10分钟4斐林试剂1mL55065温水中加热2分钟结果蓝色砖红色蓝色A酵母提取液含有蔗糖酶B酶具有专一性C蔗糖不是还原糖D高温使酶失活29如图表示某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A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很可能是处理温度的不同B三个处理中b是此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C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可能是反应底物的量不同D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可能是酶制剂

12、的量相同30如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乙、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pH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将增大B图中F点和J点酶的活性都很低,酶的结构可能都遭到一定的破坏C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D将处于G点条件下的该酶溶液调整到H点条件下,酶活性显著升高二、非选择题(必修)(注释)31如图为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实验材料进行的一项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请回答问题:(1)图1中通常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 (填外或内)表皮制作临时装片,以便观察到较明显的实验现象(2)图1中D步骤观察到同一个

13、细胞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先后观察到的图示顺序依次为 则A、B细胞所处外界溶液浓度大小关系是A B(填或)32如图是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所处的生理状态是 (2)图中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从大到小依次是 (3)图中A、B、C三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则A细胞与B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是 (4)图中各细胞抵抗失水的能力从强到弱,依次是 (5)三个细胞中最有可能先死亡的是 (6)假设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渗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形态的变化顺序是图中的 (7)在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使盖玻片下的A细胞状态变成B细胞状态? 3

14、3如图为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A代表 分子;B代表 ;D代表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膜(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4)能参与细胞识别的是图中编号 34请完成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的相关问题(1) 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结构特点是具有 (2)蛋白质分子有的 ,有的部分或全部 ,有的 ;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 的(3)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可以和蛋白质结合形成 ,也可以和脂质结合形成 35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下列各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不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指出A、B、C所表示的物

15、质运输方式,A是 ,B是 ,C是 (2)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 为什么? (3)乙醇、CO2、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 、 、 36下面的表格分别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和探究某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的实验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实验一)实验步骤分组甲组乙组丙组淀粉酶溶液1mL1mL1mL可溶性淀粉溶液5mL5mL5mL控制温度06090将新鲜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后分别恒温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 探究某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的实验(实验二)组别A组B组C组D组E组pH值56789H2O2溶液完全分解所

16、需时间(秒)30018090192284(1)在实验一中,pH值属于 变量(2)实验一的步骤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3)实验一的第步最好选用 (试剂)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 (4)如将实验一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 ,为什么? (5)分析实验二的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 ;在该预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可在pH为 之间设置梯度进行研究2016-2017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私立瓢泉学校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某蛋白质由X条肽链、Y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A

17、YXBY2XCX+YD2X+Y【考点】16: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2、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有关计算: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蛋白质中所含氧原子个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解答】解: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每个氨基酸至少含一个羧基(COOH),所以Y个氨基酸至少含2Y个氧原子;由Y个氨基酸、X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在形成过称中,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YX,每分子水含1个氧原子;该蛋白质至少含氧原子个数=各氨基酸中至少含氧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2Y(YX)=X+Y故选:C2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0,一条

18、由18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的多肽,其质量为()A2160B1650C1854D无法确定【考点】16: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分析】1、形成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总和失去水相对分子质量之和2、肽键数=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解答】解:该多肽的分子量=18120(181)18=1854,C正确故选:C3关于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可以用洋葱鳞片叶细胞为材料来观察B都具有相应的结构以增大内部的膜面积C都能体现AU的碱基配对方式D都能在有光条件下产生ATP和H【考点】2D: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1、线粒体可以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以便于观察2、叶绿体

19、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类囊体膜堆叠成基粒,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内膜向腔内突起形成嵴3、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都能进行转录和翻译合成部分蛋白质;4、光合作用只能在有光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都能进行【解答】解:A、线粒体可以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洋葱鳞片叶细胞有绿色叶绿体,会干扰对线粒体的观察,故不能用洋葱鳞片叶细胞为材料来观察线粒体,A错误;B、叶绿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类囊体膜堆叠成基粒,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内膜向腔内突起形成嵴,B正确;C、叶绿体和线粒体都能进行转录和翻译合成部分蛋白质,在翻译过程中mRNA和tRNA碱基互补配对,体现AU的碱基配对方式,C正确;D

20、、叶绿体在有光条件下能进行光反应产生ATP和H,线粒体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都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产生ATP和H,D正确故选:A4将不同植物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同一浓度蔗糖溶液中,形态不再变化后的细胞图如下则有关各细胞液的浓度判断正确的是()A实验前bacB实验前bacC实验后ba=cD实验后bac【考点】3U: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分析】1、渗透作用的发生水分的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扩散2、b未出现质壁分离,c质壁分离现象最明显,所以实验前,b的细胞液浓度最高,c最低,即bac3、实验后,形态不再变化,则a、c的细胞液浓度与外界蔗糖溶液浓度相同,但c失

21、水较多,外界蔗糖溶液浓度低,b的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浓度,所以bac【解答】解:1、a、c都发生质壁分离,c分离程度较大,说明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a和c细胞液浓度,且a细胞液浓度大于c,b没有质壁分离,说明b细胞液浓度与蔗糖溶液相当,故实验前bac2、由于b没有质壁分离,故实验后B细胞液浓度还是和蔗糖溶液实验前浓度相当,而a和c发生质壁分离,实验后细胞液浓度和实验后蔗糖溶液浓度相当,c失水较多,其实验后蔗糖溶液浓度较a实验后蔗糖溶液浓度低,即c细胞液浓度小于a细胞液浓度,故实验后bac故选:B5如图表示不同生态环境下生长的植物其细胞渗透压的大小范围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干

22、旱矮灌木之所以能生活在少水的沙漠,是因为它的细胞渗透压可以升高到接近80B红树植物细胞液渗透压在3060之间,这一数值低于它所生活的海水的渗透压C针叶乔木细胞中的渗透压数值表明有的种类适宜湿地生活,有的种类适宜山地生活D沼泽植物生活的水环境的渗透压一定小于盐沼植物生活的水环境的渗透压【考点】35: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分析】据图分析,不同生态型植物细胞的渗透压与其处的环境相互适应,而且一般情况下高于环境渗透压,才能吸收水分,用于各项生命活动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条件是半透膜和浓度差【解答】解:A、水分运输方向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少,干旱矮灌木细

23、胞渗透压可以升高到接近80,才能在少水的沙漠里吸收水分,故A正确;B、红树植物细胞液渗透压在3060之间,这一数值高于它所生活的海水的渗透压,才能吸收水分,用于生命活动,故B错误;C、针叶乔木细胞中的渗透压数值从大约560之间,渗透压范围较广,表明有的种类适宜湿地生活,有的种类适宜山地生活,故C正确;D、沼泽植物生活的水环境的渗透压一定小于盐沼植物生活的水环境的渗透压,细胞才能从环境吸收水分,故D正确故选:B6将同一新鲜马铃薯块茎切成4根粗细相同长为5cm的条,再将这4根马铃薯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依次在30分钟和4小时时测量每一根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条

24、马铃薯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Bb条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逐渐复原Cc条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Dd条马铃薯细胞浸泡液浓度增加【考点】35: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分析】据图分析,a条长度大于初始的5cm,说明马铃薯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b条马铃薯曾经发生细胞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c条马铃薯细胞明显质壁分离,未恢复原来长度;d条马铃薯长度减小,说明细胞失水,浸泡液浓度降低【解答】解:A、a条马铃薯的初始长度为5cm,放在20的KNO3溶液中,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使得长度大于初始的5cm,故A正确;B、b条马铃薯在30分钟时,长度小于5cm,说明细胞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但由于细胞能主动吸收K

25、离子和NO3离子,使得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开始吸水,故逐渐复原,故B正确;C、c条马铃薯长度小于初始的5cm,说明细胞质壁分离;故C正确;D、d条马铃薯长度减小,说明细胞失水,浸泡液浓度不是增加而是降低,故D错误故选:D7如图表示小麦种子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鲜重的变化据此判断,种子萌发时,干重发生变化的情况是()A在第阶段显著增加,第阶段显著减少B在第阶段显著减少,第阶段显著增加C在第、阶段变化很小,第阶段显著减少D在第、阶段显著增加,第阶段变化很小【考点】3O: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由于种子进行萌发首先要吸足水分,鲜重在开始快速增加,但干重变化不大,在第阶段有机物被大量消耗,

26、所以干重显著减少【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第阶段鲜重显著增加,但干重由于种子没有萌发,所以在第、阶段变化很小;在第阶段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被消耗,又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干重显著较少故选:C8如图所示,把体积与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溶液与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开始时和一段时间后液面情况是()A甲高于乙B乙高于甲C甲先高于乙,乙后高于甲D乙先高于甲,甲后高于乙【考点】35: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分析】本题是对渗透压的概念、渗透吸水的原理的考查,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题干信息进行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甲乙两侧分别是葡萄糖溶液与蔗糖溶液,

27、且质量浓度相同,由于蔗糖是二糖,葡萄糖是单糖,因此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大于乙,甲渗透压大于乙,因此甲液面升高,又知葡萄糖可以穿过半透膜而蔗糖不能,因此乙渗透压逐渐升高,甲渗透压下降,当乙渗透压大于甲时,乙液面升高,高于甲故选:C9将3种植物组织细胞放在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下状态,请推测在发生如图所示变化情况之前,3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AabcBabcCbacDbac【考点】32: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分析】1、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2、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

28、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浓度差越大,细胞失水也多,质壁分离现象越明显【解答】解:据图分析,a细胞没有吸水和失水,说明a细胞液浓度等于蔗糖溶液浓度b和c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说明细胞液浓度都小于蔗糖溶液浓度,但是c质壁分离程度较大,故c与蔗糖溶液浓度差更大,说明c细胞液浓度小于b细胞液浓度,故这3个细胞原来细胞液浓度的高低关系是cba故选:A10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的选择透过性与无关B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C细胞识别与物质有关,

29、与无关D由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考点】2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21:细胞膜的成分;2A:生物膜的功能特性【分析】据图分析,为糖蛋白,为磷脂分子,为蛋白质【解答】解:A、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都有关系,A错误;B、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B正确;C、表示细胞膜外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作用,C正确;D、载体蛋白参加的物质运输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D正确故选:A11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中,镶嵌的蛋白质分子分布在()A仅在内表面B仅在两层之间C仅在内表面与外表面D两层之间、内表面与外表面都有【考点】28: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分析】本题是对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

30、内容的考查,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覆盖、部分或全部嵌入,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中【解答】解: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中,蛋白质分子分布在内、外表面,或磷脂双分子层之间故选:D12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的运输方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电镜下观察该结构,会出现清晰的亮暗亮的三层结构B若该结构是人体心肌细胞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C若该结构是突触前膜,可通过d方式释放神经递质D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组成的结构厚度变小,说明其具有选择透过性【考点】28: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31、;2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3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覆盖、镶嵌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中,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生物膜具有运动的流动性图中A是载体蛋白,B是磷脂双分子层,D是糖蛋白,根据糖蛋白质的分布可知,上侧是膜外,下侧是膜内【解答】解:A、在电镜下观察该结构,会出现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A错误;B、O2、CO2通过膜过程是自由扩散,氧气从膜外进入细胞,既b过程,二氧化碳从细胞内排出细胞外,既c过程,B正确;C、d是主动运输过程,而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C

32、错误;D、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组成的结构厚度变小,说明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错误故选:B13若将细胞膜的磷脂提取后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下列能正确反应其分布的图是()AABBCCDD【考点】28: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分析】根据磷脂分子的特点,组成细胞膜的磷脂亲水的极性头部,疏水的非极性尾部,因此,在水溶液中呈现出头部在水中,而尾部在空气中的分布【解答】解:根据磷脂分子的特点,组成细胞膜的磷脂既有亲水的极性部分,又有疏水的非极性部分,据图分析,亲水的极性为头部,疏水的非极性为尾部,因此,在水溶液中呈现出头部在水中,而尾部在空气中的分布,即图A所示的分布情况故选A14下列所示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

33、式图中,正确的是() AABBCCDD【考点】28: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分析】本题是对细胞膜结构的考查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布特点是疏水的尾部相对,亲水的头部分布在两侧【解答】解: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亲水性头部位于两侧,疏水尾部位于内部;蛋白质分子镶嵌、覆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磷脂双分子层是疏水的尾部相对,亲水的头部分布在两侧2、分析图,只有A中的磷脂双分子层中疏水的尾部相对,亲水的头部分布在两侧故选:A15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鼠细胞膜上的蛋白

34、质把人和鼠的两细胞融合融合后的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将融合后的细胞放在适宜的条件下继续培养,会发生的现象是()A细胞表面红、绿色荧光均匀分布B细胞表面发绿色荧光C细胞一半发红光,一半发绿光D细胞表面发红色荧光【考点】2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1、脂质: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2、蛋白质: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承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含量越高,种类越多蛋白质的位置:有三种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嵌入磷脂双分子层;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 种类:a有的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被,有识别、保护、润滑等作用 b有的起载体作用,参与

35、主动运输过程,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有的是酶,起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3、特殊结构糖被:位置:细胞膜的外表本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作用: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解答】解:由于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把人和鼠的两细胞融合,融合后的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将融合后的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保持其活性,细胞表面红、绿色荧光均匀分布故选:A16胆固醇、小分子的脂肪酸、维生素D等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细胞膜上镶嵌了各种形态的蛋白质C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D细

36、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考点】21:细胞膜的成分;3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物质跨膜运输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方式【解答】解: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胆固醇、小分子的脂肪酸、维生素D等为脂溶性物质和脂质中的双层磷脂分子相似相容,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优先通过细胞膜故选:D17葡萄糖跨膜进入红细胞内的运输方式是()A主动运输B自由扩散C协助扩散D胞吞与胞吐【考点】3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

37、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解答】解:葡萄糖跨膜进入红细胞内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C正确故选:C18下列生理功能必须通过主动运输来实现的是()A钙离子进出细胞B红细胞从血浆中摄取氧气C乙醇进入人体的血液中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考点】33: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对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考查,根据选项描述分析做出判断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

38、酸,葡萄糖,K+,Na+等【解答】解:A、钙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A正确;B、红细胞从血浆中摄取氧气是自由扩散,B错误;C、乙醇进入人体的血液中是自由扩散,C错误;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D错误故选:19如图是洋葱根尖细胞在不同氧浓度条件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曲线图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载体数量 能量 离子浓度 酶的活性A和B和C和D和【考点】33: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分析】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有三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吸收K+和NO3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消耗能量ATPA、B两点表示不同温度下吸收NO3的量,

39、则载体相同,影响因素是能量,B、C两点表示在同一氧浓度下吸收K+和NO3的量,则能量相同,影响因素是载体【解答】解:(1)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与载体和能量有关,据图可知:A、B两点在同一曲线(吸收NO3)上,载体数量相同,因变量是氧浓度,A点大于B,A点有氧呼吸较强,提供能量()较多,则主动运输吸收的NO3较多;(2)B、C两点对应的氧浓度一样,说明有氧呼吸提供的能量一样,不同是B所在的曲线NO3载体数量多于A所在曲线K+载体数量()故选:B20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的是()A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B腺细胞分泌的酶排出细胞C小肠对钙的吸收D红细胞吸收钾离子,排出钠

40、离子【考点】3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跨膜运输和非跨膜运输,跨膜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也需要能量;非跨膜运输包括胞吞和胞吐过程,依赖于膜的流动性,不需要载体,但是需要消耗能量【解答】解:A、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A错误;B、腺细胞分泌酶排出细胞,属于胞吐,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B正确;C、小肠吸收钙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C错误;D、红细胞吸收钾离子、排出钠离子,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D错误故选:B21图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K

41、+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条件均为理想状态 则a、b、c、d四幅图的横坐标分别表示的条件正确的一组是()A载体数量、温度变化、氧气浓度、光照条件B氧气浓度、温度变化、光照条件、载体数量C光照条件、载体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D温度变化、光照条件、载体数量、氧气浓度【考点】33: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分析】据图分析,a曲线中氧气浓度为0时,进行无氧呼吸提供少量能量吸收钾离子,随着氧气浓度增加,K+吸收量增加,由于载体数量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增加;b温度影响酶的活性,酶有最适温度,高于或低于酶活性均降低;d载体数量越多,对离子吸收的速率越多【解答】解:根

42、据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有载体的数量、温度和氧气浓度等理论上载体数量越多,吸收速率越快,所以曲线d对应载体的数量;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都会使酶的活性下降,曲线b对应的是温度变化;当氧气浓度为零时,细胞通过无氧呼吸释放能量,供根细胞吸收K+,氧气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ATP数量达到饱和,根细胞吸收K+的速率达到最大,所以a曲线对应氧气浓度;而光照强度不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曲线c对应的是光照强度变化故选:B22无机盐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大都由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如图是某植物根细胞对某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离子的吸收速率

43、随氧气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强B该离子可能通过被动运输被该植物根系吸收C离子吸收速率低于A点时,三条曲线中限制吸收该离子速率的因素是温度D离子吸收速率高于A点时,曲线2最大离子吸收速率低于曲线1的原因可能是根细胞有氧呼吸较弱【考点】33: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1U: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并且需要消耗细胞提供的能量氧气通过影响有氧呼吸,从而影响主动运输能量的供应图中A点以前限制某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因素是氧气浓度,A点以后3条曲线的差异是由温度引起的【解答】解:A、图中A点以前,该离子的吸收速率随氧气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强,而A点以后则不再增加

44、了,A错误;B、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且图中曲线显示该离子的吸收受氧气浓度的影响,说明该离子的吸收需要消耗能量,是主动运输,B错误;C、图中A点以前限制 某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因素是氧气浓度,A点以后3条曲线的差异是由温度引起的,C错误;D、离子吸收速率高于A点时,曲线2最大离子吸收速率低于曲线1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曲线2的温度过高,呼吸酶的活性降低,使得根细胞的有氧呼吸较弱,供能不足导致的,D正确 故选:D23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A氧气、甘油B脂肪酸、水C葡萄糖、水D钾离子、氨基酸【考点】35: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分析】呼吸酶抑制剂抑

45、制细胞呼吸,影响能量的产生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氧气、甘油、脂肪酸、水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吸收葡萄糖、氨基酸、钾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消耗能量,所以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影响葡萄糖、氨基酸、钾离子的运输【解答】解:A、小肠绒毛上皮吸收氧气、甘油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故A错误;B、小肠绒毛上皮吸收脂肪酸、水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故B错误;C、小肠绒毛上皮吸收葡萄糖属于主动运输,吸收水为自由扩散,故C错误;D、钾离子、氨基酸是通过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而能量有细胞呼吸提供,呼吸酶抑制剂会抑制细胞呼吸提供能量,故会影响主动运输,故D正确故选

46、:D24如图是生物体内常见的一种生理作用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B或的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C图中显示具有高效性,反应完成后,的性质未发生改变D如果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的数量就是实验的自变量【考点】39:酶的特性【分析】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酶的数量和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2、分析题图: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为酶;是反应物,和表示生成物【解答】解:A、是酶,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A正确;B、或表示生成物,它们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B正

47、确;C、图中显示酶具有专一性,反应完成后,的性质未发生改变,C错误;D、如果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则底物的数量就是实验的自变量,D正确故选:C25某同学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表:温度()20406080100结果15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14min内完全凝固1min内完全凝固1min内完全凝固15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注:用煮沸后冷却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根据以上姜汁使牛奶凝固的结果,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可证明新鲜姜汁含有一种酶,该酶能促使牛奶凝固B20和100时酶的活性低,是因为酶的分子结构

48、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D60和80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缩小温度范围,增加温度梯度才可确定最适温度【考点】3A: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分析】本题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先回忆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曲线模型,然后分析实验结果结合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分析题图信息可知,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随温度不同凝固时间不同,又由注解可知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这说明新鲜姜汁含有一种酶,该酶能将可溶状态的牛奶蛋白质转化成不溶状态,A正确;B、20酶的活性降低酶的分子结构没有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49、当温度升高后酶的活性会恢复,B错误;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保证反应起始就是在预设的温度下进行的,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C正确;D、60和80时酶的活性较高,但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题干中温度梯度太大,缩小温度范围,增加温度梯度才可得到最适温度,D正确故选:B26如图的阴影部分表示在四种不同反应条件下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活化过氧化氢分子,四种反应条件是37、60、37下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37下加入FeCl3其中表示37下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的图象最可能()ABCD【考点】39:酶的特性【分析】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

50、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适宜温度和pH值时,酶的催化效率最高,低温降低酶的催化活性,高温、过酸、过碱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永久性的失活)【解答】解:因为FeCl3是无机催化剂,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又因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大约在37左右,因此37下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的条件下反应速率最快,活化的过氧化氢分子最多,比较四个选项,D项活化的分子最多故选:D27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以下关于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A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Ba、b、c表示pH值,则cba

51、C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Da、b、c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cba【考点】3A: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分析】分析题图: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时,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图中a到达化学反应平衡点所需的时间最短,表示a的反应速度最快,该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其次是b,最后是c【解答】解:A、若a、b、c表示温度,在达到最适温度之前,是abc,但在达到最适温度之后,abc,A错误;B、若a、b、c表示pH,在达到最适PH之前,则是abc,在达到最适PH之后,abc,B错误;C、酶浓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所以a、b、c表示酶的浓度时,abc,C正确;D、若a、b、c表

52、示温度,在达到最适温度之前,是abc,但在达到最适温度之后,abc,D错误故选:C28如表为某同学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一组实验,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组别步骤甲乙丙12%蔗糖液2mL2%蔗糖液2mL2%蔗糖液2mL2蒸馏水1mL酵母提取液1mL稀释唾液1mL337恒温水浴,保温10分钟4斐林试剂1mL55065温水中加热2分钟结果蓝色砖红色蓝色A酵母提取液含有蔗糖酶B酶具有专一性C蔗糖不是还原糖D高温使酶失活【考点】3A: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分析】分析表格: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蔗糖液中加入试剂的种类,后用斐林试剂检测,可见是检测还原糖,蔗糖属于非还原糖,只有蔗糖酶能将其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从而产

53、生还原糖,从实验结果来看,酵母提取液1mL含有蔗糖酶,据此作答【解答】解:A、该实验能证明酵母提取液含有蔗糖酶,将蔗糖分解为还原糖,A正确;B、该实验中,唾液不能将蔗糖分解,而酵母提取液能将蔗糖分解,证明了酶的专一性,B正确;C、甲组实验证明蔗糖不是还原糖,C正确;D、该实验不能证明高温使酶失活,D错误故选:D29如图表示某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A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很可能是处理温度的不同B三个处理中b是此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C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可能是反应底物的量不同D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可能是酶制剂的量相同【考点】3A:探究

5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分析】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等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催化某反应过程中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其中a达到化合反应平衡点的时间最短,其次是b,最后是c,说明a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c条件下酶的活性最低【解答】解:A、温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所以三条曲线的差异可能是由于温度不同造成的,A正确B、a条件下的反应速率最快,说明a曲线的处理条件与b、c相比,更有利于此酶催化反应进行,B错误;C、反应底物的量不同时,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同,而图中三条曲线的平衡点相同,说明三条曲线的差异不是反应底物的量不同造成的,C错误;D、酶的数量能影

55、响酶促反应速率,所以三条曲线的差异可能是由于酶制剂的量不同造成的,D错误;故选:A30如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乙、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pH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将增大B图中F点和J点酶的活性都很低,酶的结构可能都遭到一定的破坏C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D将处于G点条件下的该酶溶液调整到H点条件下,酶活性显著升高【考点】39:酶的特性【分析】分析曲线甲:曲线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因此该段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B点时,酶促反应速率达到

56、最大值;曲线BC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数量和酶的活性判断曲线甲和乙,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但并不失活,PH值过低酶失活,据此判断:乙曲线代表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丙曲线代表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解答】解:A、甲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的,B点限制反应速率的是酶浓度,故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增大,A正确;B、图中F点和J点酶的活性都很低,是由于高温和碱性过强导致酶的结构遭到一定的破坏,B正确;C、酶的保存应该在最适pH、低温下保存,C正确;D、G点条件下酶由于酸性过低酶失去活性,故将处于G点条件下的该酶溶液调整到H点条件下酶活

57、性不变,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必修)(注释)31如图为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实验材料进行的一项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请回答问题:(1)图1中通常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填外或内)表皮制作临时装片,以便观察到较明显的实验现象(2)图1中D步骤观察到同一个细胞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先后观察到的图示顺序依次为B、A、C则A、B细胞所处外界溶液浓度大小关系是AB(填或)【考点】3U: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分析】1、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第一次观察的是正常细胞,第二次观察的是质壁分离的细胞,第三次观察的是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开,液泡的体积逐渐变小,液泡的

58、颜色逐渐变深,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与上述现象相反2、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解答】解:(1)图1中通常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作临时装片,以便观察到较明显的实验现象(2)图1中D步骤观察到同一个细胞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先后观察到的图示顺序依次为B、A、C图1中D步骤观察到同一个细胞的变化如图2所示,与B细胞相比,A细胞失水较多,则A、B细胞所处外界溶液浓度大小关系是AB故答案为:(1)外(2)B、A、C32如图是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

59、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所处的生理状态是质壁分离(2)图中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从大到小依次是CAB(3)图中A、B、C三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则A细胞与B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是AB(4)图中各细胞抵抗失水的能力从强到弱,依次是CAB(5)三个细胞中最有可能先死亡的是C(6)假设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渗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形态的变化顺序是图中的BAC(7)在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使盖玻片下的A细胞状态变成B细胞状态?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反复几次,使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考点】32: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60、分析题图:A细胞的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处于分离状态,说明该细胞可能正在进行质壁分离或将要进行质壁分离的复原;B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说明B细胞所处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或等于细胞液浓度;C细胞已经发生质壁分离,其中是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处的物质是外界溶液【解答】解:(1)图中A所处的生理状态是质壁分离(2)由图可知C细胞失去的水分最多,细胞液的浓度最大,其次是A,最后是B,所以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为:CAB(3)图中A细胞已经发生质壁分离,B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说明A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大于B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即AB(4)图中C细胞失去的水分最多,细胞液的浓度最大,因此细胞抵抗失水的能

61、力最强,其次是A细胞,最后是B细胞,所以图中各细胞抵抗失水的能力依次是CAB(5)三个细胞中,C细胞失水过多,因此最有可能先死亡(6)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浓度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顺序是图中的BAC(7)从A细胞状态变成B细胞状态,是质壁分离的复原具体操作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反复几次,使细胞质壁分离复原故答案为:(1)质壁分离(2)CAB(3)AB(4)CAB(5)C(6)BAC(7)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反复几次,使细胞质壁分离复原33如图为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A代表蛋白质分子;B

62、代表磷脂双分子层;D代表多糖链(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能参与细胞识别的是图中编号D【考点】28: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分析】分析题图可知,A是蛋白质分子,B是磷脂双分子层,D是糖蛋白,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另一侧位细胞膜内侧【解答】解:(1)A代表蛋白质,B代表磷脂双分子层,D代表糖蛋白(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D表示糖蛋白,能参与细胞识别故答案为:(1)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多糖链(2)选择透过性(3)一定的流动

63、性(4)D34请完成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的相关问题(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有的横跨;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3)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可以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可以和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考点】28: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分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覆盖、镶嵌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中,磷脂分子是轻油一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生物膜具有运动的流动性【解答】解:(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性的(2)蛋白质分子有

64、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部分蛋白质可以运动(3)在细胞膜中,糖类可以和蛋白质、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和糖脂故答案为:(1)磷脂双分子层 流动性(2)镶嵌 嵌入 横跨 运动的(3)糖蛋白 糖脂35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下列各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不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指出A、B、C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A是自由扩散,B是协助扩散,C是主动运输(2)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主动运输为什么?主动运输需要由呼吸作用提供的能量才能进行(3)

65、乙醇、CO2、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考点】3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据图分析,A曲线图细胞外浓度与运输速率成正比,属于自由扩散;B曲线图中,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细胞外浓度的增加,运输速率加快,到达一定浓度时,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不再增加,属于协助扩散;C曲线图中物质运输方向可以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解答】解:(1)图A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图B是协助扩散,运输速度的限制因素是浓度差和载体,与能量无关;图C是主动运输,细胞内物质浓度不断升高,说明该物质进行逆浓度运输,运输方向与浓度无关(2)主动运输需要呼吸作用提供的能量才能进行,加

66、入呼吸抑制剂抑制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减少,主动运输的速率降低(3)乙醇和二氧化碳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主动运输故答案为:(1)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2)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需要由呼吸作用提供的能量才能进行(3)自由扩散 自由扩散 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36下面的表格分别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和探究某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的实验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实验一)实验步骤分组甲组乙组丙组淀粉酶溶液1mL1mL1mL可溶性淀粉溶液5mL5mL5mL控制温度06090将新鲜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后分别恒温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

67、的剩余量探究某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的实验(实验二)组别A组B组C组D组E组pH值56789H2O2溶液完全分解所需时间(秒)30018090192284(1)在实验一中,pH值属于无关变量(2)实验一的步骤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将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恒温后再混合(3)实验一的第步最好选用碘液(试剂)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剩余量(4)如将实验一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不科学,为什么?因为温度会直接影响H2O2溶液的分解(5)分析实验二的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约为7,pH降低或升高酶活性均降低(或

68、在pH57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在pH79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在该预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可在pH为68之间设置梯度进行研究【考点】3A: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分析】分析表格:实验一探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影响,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淀粉的剩余量)实验二探究的是某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因此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H2O2溶液完全分解所需时间),且在pH57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在pH79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解答】解:(1)实验一探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影

69、响,因此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pH值属于无关变量(2)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应该先设置好酶和淀粉的温度,然后再将相应温度的淀粉和酶混合进行反应,否则不会看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实验一的步骤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将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恒温后再混合(3)淀粉与碘液变蓝,因此实验一的第步最好选用碘液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剩余量,淀粉的剩余量越多,说明酶活性越低(4)温度会直接影响H2O2溶液的分解,因此实验一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不能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5)由实验二的结果可知:在pH57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在pH79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在该预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可在pH为68之间设置梯度进行研究故答案为:(1)无关(2)将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恒温后再混合(3)碘液 剩余量(4)不科学 因为温度会直接影响H2O2溶液的分解(5)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约为7,pH降低或升高酶活性均降低(或在pH57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在pH79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 682017年6月28日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