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西省榆社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次模块诊断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73933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榆社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次模块诊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西省榆社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次模块诊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西省榆社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次模块诊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西省榆社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次模块诊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西省榆社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次模块诊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山西省榆社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次模块诊断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山西省榆社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次模块诊断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山西省榆社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次模块诊断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山西省榆社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次模块诊断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西省榆社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次模块诊断试题考查时间: 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查内容:以复习内容为主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5分)1.周人起于关中,而崤关以东的华北平原及山东半岛,在商代已是文明发达区域。较落后的周人为控制先进的东方的土地与人民,只好大力推行分封制。这说明分封制A.以井田制为基础 B.落后于时代潮流C.有利于巩固统治 D.植根于血缘关系2.周礼言:“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而战国李悝变法时规定“议论国法者诛”。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士人积极干预政治 B集权倾向加剧C法家思想占据主流 D周礼废除殆尽3.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国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著作,他

2、认为“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注重博采众家学说形成独特理论。这反映了A吕不韦企图统一各学派 B政治局势影响学术发展C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形成 D“百家争鸣”局面结束4.萧何原为沛县主吏掾(掾,副职官员的通称),后来升为泗水卒史。曹参原为沛狱掾。任敖为狱吏,周昌及其兄弟周荷也是泗水主史。刘邦反秦队伍中骨干分子的出身特点折射出A.刘邦的号召力强大 B.秦朝统治秩序瓦解C.楚国后人背叛秦朝 D.汉初郡国并行之源5.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 年),霍去病击败匈奴浑邪、休屠等部。汉武帝把投降的匈奴人分别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之故塞外与黄河以南之间地区,因其故俗,为属国。汉武帝的这一

3、做法A.导致王国问题反复出现 B.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消除了匈奴的军事威胁 D.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6.北魏孝文帝时,铸造太和五铢钱并大力推行,然多地“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贸易交换的繁荣 B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C北魏统治集权的弱化 D北方社会动荡的形势7.晋书卷九八王敦传载:“帝(司马睿)初镇江东,威名未著,(王)敦(山东琅琊人)与从弟导等同心翼德,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这一现象反映出A六朝君主均出身寒门 B北方统治集团达成共识C世家大族势力的影响 D东晋偏安政治局面建立8.下表为唐代关于年龄与刑罚的界定。它反映了唐朝政府 年

4、龄刑罚七岁以下、九十岁以上虽有死罪,不加刑。七岁至十岁(含十岁)、八十岁(含八十岁)至九十岁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盗及伤人者,亦收赎。余皆勿论。十岁至十五岁(含十五岁)、七十岁(含七十岁)至八十岁犯流罪以下,收赎。犯加役流、反逆缘坐流、会赦犹流者,不用此律。A法制建设趋向完备B立足维护民众利益C治国包含人文关怀D力图缓和阶层对立A法制建设趋向完备 B立足维护民众利益C治国包含人文关怀 D力图缓和阶层对立9.北宋时,国家承认佃农在契约期满后可以自由迁徙,而在土旷人稀的夔州路等地,佃农随田买卖 、夫死妻亦不得自由改嫁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反映北宋时期 A田制政策遭到破坏 B地方割据势力抬头C经济

5、发展的不平衡 D理学思想渗透严重10.传统上庶民之家不得建祠,其祭祖也有世代限制。自明朝中叶起,这方面的禁忌被打破,朝廷允许一般百姓建立祠堂,追祭远祖。这一政策旨在 A强化伦理维护乡间稳定 B统一思想压制新兴异端C凝聚人力推动农村生产 D强化集权削弱基层自治11.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表(整理自世界经济千年史)时间占世界GDP份额人均GDP中国西欧中国西欧1500年2517.96007741600年29.219.96008941820年32.923.66001232由上表可知A.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总量不断下滑 B.明清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迟滞C.工业革命后西欧社会经济发展迅猛

6、D.人口不断增长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12.重农抑商政策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到了清末却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造成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两个时期A外来因素影响不同 B经济发展水平不同C政策松紧程度不同 D人们认识水平不同13.十二铜表法中的一些条款指出,自由民与贵族,享有同样的财产私有权,还规定“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具有法律效力”。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A强调权利和义务相对应 B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侧重于保护平民的利益 D渗透着注重民主的法治观14.公元前7世纪希腊密集型方阵出现,方阵中的士兵虽互不认识,但只要处在这个位置上,就可以心无旁骛地一直前进。而不必担心自己的侧后翼受到敌人的攻击。只

7、要是站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就可以完全信赖而不管是谁。据此可知,占希腊方阵A利于增进城邦意识 B推进民主政治发展C深化人文主义精神 D促进军事达到顶峰15.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把雅典民主政治描写为穷人对富人的专政。该“描写”实质上揭示了A雅典公民权得以不断扩大 B雅典的社会矛盾日趋激烈C伯利克里改革的严重不公 D雅典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16.公元前2世纪,在罗马征服希腊后,罗马官兵从希腊挑选并带回来的大批人质里面,包含有贵族、伦理学家、政治理论家、历史学家、诗人等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奴隶、杂技演员,甚至还有主厨。这种现象会导致A希腊文化在罗马扩散 B希腊民主遭受致命摧残C罗

8、马的法治迅速发展 D罗马社会矛盾日趋尖锐17.古希脂古典初期的毕达歌拉斯学派认为数量关系是万物的基本属性,和谐的数量关系(比例关系)与美是互酒的。古典盛期的苏格拉底却认为“对于使用它的农夫来说,一个有用的粪筐,就是美的东西”。美学观念的变化反映了古希腊A人文精神的觉醒 B平民权利逐步增加C自然科学的衰落 D出现学术争鸣盛况18.柏拉图认为,闲暇乃是智慧的主要条件;因此智慧就不能求之于那些为了生活不得不从事劳动的人们,而只能求之于那些享有独立的生活资料的人们,或者是那些由国家来负担而不必为生活担忧的人们。这一观点A旨在论证奴隶制存在的合理性 B蕴含着对于希腊民主制的思考C体现了人自我意识的初步觉

9、醒 D强调出身对于人的决定性作用19.下表所示为15、16世纪以来以美洲为中心的物种交流情况流向物种从美洲传出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南瓜、火鸡、羊驼、番鸭、美洲鸵等传入美洲小麦、大麦、水稻、苹果、葡萄、甜橙、柠檬、黄瓜、甜瓜、豌豆、甘蔗、牛、驴、骡、马、猪、羊、鸡等据此可知,当时A.美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B.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C.新航路开辟推动美洲发展 D.物种交流刺激人口增长20.文艺复兴早期,画家琴尼尼最先提出了科学与技艺的关系问题,指出绘画技艺需要以科学为依据的理论原则;画家阿尔贝蒂主张自然是艺术的源泉,数字是认识自然的钥匙,因而透视学、几何学就是绘画的数学基础。上述观点A

10、旨在宣传科学知识以摆脱宗教束缚 B体现了科学精神对艺术创作的影响C为理想社会的建立描绘了政治蓝图 D强调科技水平决定绘画的发展方向21.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22.18世纪时,欧洲不少思想家都是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多面手,例如伏尔泰不仅出版了哲学著作,还发表了大量的史学著作、文艺小说、戏剧和诗歌。这些思想家“多面手”的表现A展现了文艺复

11、兴的盛况 B旨在倡导资产阶级革命C彰显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D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23.启蒙运动之前,西欧知识分子以欧洲生活方式为标准来评判美洲印第安人,认为他们处于野蛮落后的状态。而在法国启蒙运动中,不少启蒙思想家则称赞印第安人自然纯朴,视其为“高贵的蒙昧人”。启蒙思想家此举意在A批判传统认识的狭隘 B肯定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C宣扬自由平等的理念 D批评西欧对美洲的侵略24.有人问伽利略,如果抛弃希腊先贤,谁来指导人类?伽利略反驳说:“只有盲人才需要指导。有眼睛和有思想的人必须利用这些能力自己寻找答案。”这表明伽利略A具有理性精神 B深受启蒙思想影响C宗教意识淡漠 D背离了古希腊精神25.小威廉皮

12、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1783年他获任首相,时年24岁。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A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B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C责任内阁制持续发展 D英国国王的统而不治26.英国议会下院与政府之间存有很大的信息差异:政府有各部门文官向他提供情况,而议员只能在向大臣询问时才能得到一些材料,其余只好自己去找,且政府还对下院保密。这导致了A议会失去对政府的监督权 B议会与内阁权力此消彼长C政府与议会难以有效配合 D议会的立法权被内阁控制27.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于1760年上台,他把持英国政权达半个多世纪,

13、以至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被革命民主主义者骂成“掺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两种古代暴政的残余”。这表明英国A君主仍保留有很大的专制权力 B责任内阁制不能制约国王专权C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不彻底性 D国王和议会共同执掌国家政权28.18世纪6080年代,北美地区“人民主权”的观念经历了一个从付诸实践到走向激进,再到被抑制的发展轨迹,人民的基本权利直到1791年才补上。这一变化反映了美国建国之初A意在强化中央政府权力 B逐渐淡化了启蒙思想的影响C存在着种族歧视的观念 D旨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29.“美国人民之所以服从法律,不仅因为法律是他们自己制定的,而且因为当法律偶尔损害他们时他们也可以修

14、订。”这体现出其法律思想是A法律至上 B以人为本 C人人平等 D天赋人权30.法国1791年宪法在选举制度上规定,按照公民纳税额来确定选举权,每年缴纳直接税达三天工资以上者称“积极公民”,有选举权;1793年宪法则规定,凡年满21岁的男子都享有选举权。出现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启蒙运动的影响 B法国大革命的推动C工业革命的影响 D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3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出现了农业的彻底革命。英国乡村里的许多人变成雇佣劳动者,哪里有工作或工资较高,他们便往哪里去,他们随时可以找到工作。材料反映了A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决定了工业革命的发生B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C农业科学技

15、术的应用使农村出现廉价劳动力D同时期英国以外的地方不具备工业革命条件32.1832年英国贫民卫报登载了一个工人的来信,表达了其对英国议会改革的看法:在世界上所有已提出的法案或是阴谋(除此别无适当的说法)之中,这是最骗人和最阴险的。这个工人的态度表明A.英国的民主政治还有待完善 B.英国议会改革背离民主方向C.欧洲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33.19世纪50年代,尽管美国西北部的农民住所离机械商店很远,但他们能够放心地使用复杂的机械。因为农民只需用电报告知被损坏的机械上任何部件的号码,下一班火车就可能带来一件新的机械部件,他们自己就能够将它安装上。这说明当时的美国A工业革

16、命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B通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C农业生产领域逐步实现机械化生产 D标准化生产方式满足民众生产需求34.马克思曾说:“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材料反映出马克思观察社会的视角是A阶级斗争 B全球联系 C技术革新 D生态变迁35.西方文明史中写道:“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下列选项能最先验证这一趋势的是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B珍妮纺纱机 C发电机 D电子计算机36.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曾指出:“在近代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

17、统的、渐增的。我们知道,我们将制造出越来越完善的机器,这一点,是以前的人们所未曾认识到的。”最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是A钨丝灯泡的问世 B蒸汽机的发明C纺纱机械的革新 D飞梭的诞生37.1862年9月22日,总统林肯以三军统帅的身份发表军事命令解放黑奴宣言。内战末期,美国共和党中的废奴论者推断,一旦战争结束后,解放黑奴宣言将可能被解读成一份违宪的战时命令。废奴论者的担心主要是因为该宣言A发表者总统没有发布的权利 B属军事命令不能产生法律效力C出台过程有悖正常的法定程序 D内容违背联邦宪法的基本精神38.“在美国,只有在南北战争之后,资产阶级才找到它兴起的道路。”其含义是A欧洲资本开始大量输入 B种

18、族歧视问题得到全面解决C资本主义制度全面胜利 D欧亚移民涌入补充了劳动力39.1875年的法国宪法规定:总统签署的法令须有一名阁员会签方能有效;总统解散众议院需要得到参议院同意;内阁虽然由总统任命,但需要对议会负责,而众议院又可被总统解散。材料所述内容A是孟德斯鸠思想的具体实践 B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C确保了总统的权力高于议会 D为法国复辟君主制铺平了道路40.1887年,美国总统克利夫兰否决了一些国会议员关于救济德克萨斯州严重干旱所致农作物歉收的建议,在否决声明中强调:“我不认为联邦政府的权力和义务应该扩至对遭受苦难之个人的救济,它与公共服务或者公共利益不存在任何适当的关联。”这反映出

19、克利夫兰A忽视了政府的社会救济功能 B主张政府进行有限管理C缓和了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 D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41.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这反映出德国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42.1883年,德国通过了工业化国家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险立法医疗保险法,1884年又通过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通过了第一部老龄和残疾保险法。这三大保险法旨在A建立现代社会保险制度 B应对现代化社会的挑战C否定自由资本主义原则 D推动企业自觉

20、科技创新43.1890年,美国俄亥俄州的联邦参议员约翰谢尔曼提出了反托拉斯法,该法规定:托拉斯和任何组织限制贸易的行为皆为非法行为,并可处以5000美元的罚款及一年的监禁。根据该法,从1890-1901年共惩罚了18个托拉斯组织。上述历史事例说明A垄断组织不符合社会经济潮流 B联邦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C自由放任政策在美国的结束 D美国政府积极鼓励自由贸易44.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还会到来,无产阶级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这说明A马克思主

21、义的不断发展和实事求是 B无产阶级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政党C无产阶级确立了夺取政权的目标 D工人阶级还没有登上历史的舞台45.关于下表的解读正确的是:(根据【德】库钦斯基主要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和贸易中的比重(1820-1950)编制)1870、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国家年份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1870年22%8%13%10%/1913年15%11%13%8%4A美国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B英国贸易优势的保持主要依靠技术创新C德国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进步D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各国矛盾加剧二.材料分析题(3小题,共55分)46.(2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22、一 二里头时代(约距今38003500年)的二里头都邑,就是当时的中央之邦;二里头文化所处的洛阳盆地乃至中原地区,就是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化与后来的商周文明一道,构成了华夏早期文明的主流,确立了以礼乐文化为根本的华夏文明的基本特质。许宏最早的中国材料二 至北宋时期,石介对当时“中国”一词的概念进行了总结性的界定在地理上,“中国”是指以“九州”为主的传统意义上的汉族聚居之地,大体上就是指长城以南的黄河流域和长江、珠江流域,即所谓“天地之中”,并不包括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中国”之人主要是知“礼乐”、服“衣冠”从事种植农业的汉族,少数民族也不在其中。郑炜、崔明德辽金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与中华

23、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材料三 经郝经的阐发,元人的“中国观”完备形成,其要点是:“中国”的疆域,是元统治地区加上南宋统治的江南;“中国”的人民是汉人和少数民族两大部分,“中国”的文化是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两大系统;“中国”主权的行使者可以是汉人政权,也可以是“行中国之道”的少数民族政权。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国观”的变化。(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中国观”变化的原因。(8分)(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观”变化的认识。(6分)47.(20分)公共图书馆的出现,在图书馆的发展史上是有划时代意义的。它的规模及被利用的程度,

24、是一个国家科学和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在十九世纪中期之前,英国的图书馆主要是为中上层人士服务的,如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创建于 1602 年),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创建于 1753 年)和一些只为少数人服务或只在小范围内开放的私人图书馆。17 世纪末流行会员制收费图书馆。18 世纪 30 年代,出现提供图书租借服务的流通图书馆。工人阶级也组织了会费低廉的收费图书馆。1850 年,欧洲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案在英国诞生。然而其后 40 多年,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并不理想。直到 1872 年左右,女性工人和非技术工人才拥有会员资格。1893 年,英国议会对该法案做出修正,允许地方政府

25、有权决定设立公共图书馆。此后,公共图书馆得以稳步发展,并逐步消除了图书馆历史上对性别、阶层、经济状况、身份、年龄的诸多限制,实现阅读空间真正的公共性。总体来说,到 20 世纪初,欧洲已经普遍建立起公共图书馆体系。(1)假如你进入 1900 年的英国某处公共图书馆,设想一下你将会看到哪些类别的图书?并试着列举几本具体的书名。(12分)(要求:至少列举两类,每类至少两本书籍。列举类型并阐明原因,表述简洁,逻辑清晰。)(2)结合英国近代公共图书馆的出现及发展,简要说明“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国家科学和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8 分)4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

26、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汉佚名桓灵时童谣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杜甫忆昔(节选)材料三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任意提取一个细节,指出与它相关的重大历史现象,并评述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细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述要准确全面。)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六次模块诊断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5分)15:CBBBB 610:DCCCA

27、 1115:BBDAD 1620:AABBB 2125:DDCAC2630:BCABB 3135:BADCC 3640:ACCAB 4145:CBBAD二.材料分析题(3小题,共55分)46.(23分)(1)民族:从华夏族或单一汉族到汉族与少数民族;疆域:从洛阳盆地到中原再到元朝所有疆域;文化:从单一的农耕文化到农耕、草原(或游牧)文化。(9分)(2)华夏文化的凝聚力与包容性;少数民族的主动融合;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各民族长期交往);大一统王朝的发展与推动。(任意4点8分)(3)中国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国的历史;“多元一体”是中国的重要特征。(任意3点6分)47.(

28、20分)(1)经济类:随着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关于经济运行政策、工厂管理、机器制造与操作类的图书盛行。比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等。法制类:伴随启蒙思想的涌动与世俗化进程,关于倡导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等思想的图书比较普遍。代表作有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等。工人运动类: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与矛盾逐渐加深,随着工人政治意识的觉醒,政治性与时事类图书逐渐增多。比如马克思的资本论、共产党宣言、托马斯潘恩的人权等。文学类:随着资本主义的一些矛盾和弊端也日益显现,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硕果累累。比如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

29、米修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等。科技类:经过文艺复兴、启蒙思想等的洗礼,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科学事业不断拓宽。如达尔文的人类的起源、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等。社会的进步、思想的不断解放、社会分工趋于合理、民主改革不断深化,体现女性解放、男女平等、追求婚姻自由的书籍大量增加。如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安妮勃朗特的艾格妮丝格雷等。(每点 6 分,答出 2 点即可得 12 分)(2)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受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思想的影响, 人们的生活逐渐世俗化,理性观念得以增强。工业和科学不断地战胜神学,阅读的需求在社会各层次人民中间普遍出现,阅

30、读逐渐走向社会化,走向大众。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化。在英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产业革命开始之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公共图书馆逐步消除了对性别、阶层、经济状况、身份、年龄的诸多限制,实现阅读空间真正的公共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体现了整体社会的进步性。随着先进生产力的不断确立、思想的解放、科技的创新等, 新的书籍大量出现,提升了阅读内容的整体水平,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体现了政府公共属性和社会职能的增强。公共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服务大众的、公开的阅读空间,作为辅助社会治理的工具以及国家教育体系的支柱,离不开国家的干预。民众通过在公共图书馆的再受教育活

31、动,道德素质与教育水平、生产技术与社会认知等多方面能力得到提升,反过来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整体的进步。(每点 4 分,答出 2点即可得 8 分)48.(12分)评分标准:细节1分,现象3分,评述6分(应从背景、实质、影响等不同角度进行),总结2分,共12分;只提取细节不给分。示例一:细节: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历史现象:察举制实行后期出现名不副实(变异)现象。评述:察举制是汉武帝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它注重“孝廉”,举荐的标准主要是看德行和才能。察举制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中央获得了充足的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进而巩固了汉朝统治。但由于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

32、官制度,加之德行评价的标准很难把握,因而极易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材料一正是这一现象的生动反映。这一制度实行后期导致地方势力膨胀,削弱了中央集权,危及了汉朝的统治。综上可知,察举制后期的名不副实(变异)与其制度的设计密切相关,这提示我们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示例二:细节:万马齐喑。历史现象:清朝思想文化界死气沉沉。评述:清朝统治建立后,继续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延续明朝的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这使得清朝的文人只得埋首故纸堆,不敢过问世事,于是有了诗人笔下的“万马齐喑”的思想文化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科技的发展,最终制约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但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满怀爱国热情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喊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希望统治者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才”,极大的冲击了“万马齐喑”的死寂现象。 由此可见,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会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提示我们加强文化创新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