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1.03MB ,
资源ID:87316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7316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教师版)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教师版)WORD版含解析.doc

1、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与材料反映时期相符合的生产工具应该是()A铁制工具 B曲辕犁C风力水车 D石刀石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史料中“伐木”“焚烧”等信息,可知耕种方式是原始的刀耕火种,此时使用的生产工具是石刀石斧;A项是小农经济的特点,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排除;B项是唐代出现;C项是明清时期出现的。故选D项。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2兴盛与危

2、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金观涛、刘青峰著)在“历史的奇观:超稳定系统”栏目中认为中国史是从秦汉开始到晚清政权覆亡,王朝更迭不已,然而其轨迹几乎始终摆脱不了一个简单循环的怪圈,你认为其根源在于()A专制体制和封建割据 B小农经济和皇权专制C儒家传统和科举制度 D大河流域和封闭环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认为中国从秦汉至清朝灭亡始终没有摆脱王朝更迭的简单循环的怪圈,其主要原因在于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建立其上的君主专制统治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巨大阻碍作用,B项正确;A C D三项是重要因素但非根本原因和决定性因素。故选B项。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

3、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小农经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中央集权制度3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A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B古代繁荣的大城市C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 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海禁”政策4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A忽视海防的重要性 B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D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西方

4、选择了海洋,指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通过海上路线,疯狂对外殖民扩张;中国选择了陆地,则指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严格限制外国人来华,严格限制中国人出海。故选D项。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海禁”政策5“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这一变化()源于新航路的开辟 推动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以汽船的发明为前提 对于美洲和非洲原居民意味着灾难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里的1500年前、大西洋、一座桥梁,一个

5、启程之地这些关键词可以得出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问题。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横渡大西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但给美洲和非洲原居民带来了灾难。故选B项 。也可用排除法,汽船的发明是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故选B项。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新航路开辟的影响6世界通史:“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新兴的资本主义由海道向全球扩散,突破了亚欧大陆农耕世界自然经济的闭塞性。从此开始了大航海和人口迁移、民族交融的移民大潮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的确立 B农

6、耕经济在全球不复存在C世界各民族特征、界线消失殆尽 D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开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新兴的资本主义由海道向全球扩散,突破了亚欧大陆农耕世界自然经济的闭塞性。”说明新航路开辟,先进的制度、生产方式和人口迁移等在全球展开,全球各民族联系逐渐密切,全球化真正开始;A错在“确立”,仅仅是开始;B错在“不复存在”;C错在“消失殆尽”。故选D项。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新航路开辟的影响7电梯的出现改变了建筑的高度,改变了城市的风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1853年美国纽约世博会上,出现了由美国人奥的斯设

7、计的升降装置,这是电梯的前身。你知道它的动力来自于什么()A电力 B蒸汽 C石油 D畜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的时间是1853年,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未开始,排除A C两项;畜力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的动力;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成果的是蒸汽。故选B项。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蒸汽”的力量工业革命的成果8“大工业在其发源地继续发展的同时,全世界大工业也已经开始发展,它在大陆上出现了。它的历史不再是英国的历史,它的历史已成为西欧的历史了,后来又成为全世界的历史。”这句话最能体现现代化具有()A平等性 B扩散性 C延续性 D

8、包容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现代化的实质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由英国率先进行的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向其他国家扩散,所以现代化具有扩散性,B正确。故选B项。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蒸汽”的力量工业革命9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 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A B

9、C D【答案】B考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特点10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C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为辛亥革命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

10、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只适合B D两项;A项本身不正确。故选C项。考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初步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11下图是1922年上海一书中的弄堂大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上海居民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 B反映了近代社会的性质C中国传统民居、服饰消失殆尽 D英语、民主思想广泛传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上海的变化,从图片中的英文和题干中的时间可以判断B项正确;A C两项太绝对;D项材

11、料中未体现。故选B项。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居室建筑的演进12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的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这说明毛泽东已经认识到()A只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才能促进农业的社会化 B农业的社会化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条件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 D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先完成农业集体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农业的社会化的含义是指农业由孤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转变为分工细密、协作广泛的社会生产。但新中国刚成立,大都是经济落后、小农经济众多的情

12、况,也就是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由此选C项。其它三项不符合题目的要求。故选C项。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3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的影响C国民经济的调整 D自然灾害的影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依据图片可知,从C到D对应的时间大约为19601965年,从1961年起,国家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采取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的办法以缓解困难,所以导致196019

13、65年城镇人口的减少。因此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是城镇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故选C项。A B D三项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原因,排除。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曲折发展的十年14下表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表。由此推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1913年1938年1973年法国8.9%23.2%38.8%英国13.3%来源28.8%41.5%美国8.0%19.8%31.1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 B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C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

14、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美国罗斯福新政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缓解了经济危机。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方式有: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联系本表本题选B项,由于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使各国财政支出大幅增加。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在二战之后初期实行的政策,旨在恢复发展经济;C项明显错误,西方加强国家干预的同时并未放弃自由贸易政策;D项是20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情况。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国

15、家垄断资本主义15崔朝东教授曾说:“在各个发展阶段上,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存在不同的要求,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两次大的自我调整,正说明了这一点。”下列针对 “两次大的自我调整”说法正确的是()A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部调整C调整的结果使资本主义本质发生变化 D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矛盾【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两次大的自我调整”分别是20世纪30年代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和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干

16、预,其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故选A项。B C D项三项本身错误,排除。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走向整体的世界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实质16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下列关于这一做法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化合物”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它是适应当时苏俄国情而实施的政策它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按劳分配 后来出现的经济问题与此政策有关系A B C D【答案】B【解析】试

17、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20年是在俄国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了打败国内外敌人,在物资奇缺的情况下实行配给制的分配原则,故应排除。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期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71933年,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其中“布尔什维克的智慧”指的是()A新经济政策 B计划经济体制C国家资本主义 D民主集中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苏联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

18、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斯大林模式。美国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采用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即在市场经济中有了计划的成分。故选B项。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18针对20年前苏联的解体,环球时报于2011年12月26日公布了在中国7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的调查结果,受访者对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如下看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原 因比 例政策错误,制度僵化,政治腐败,丧失民心52.7%苏联领导人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45.7%苏联在世界搞霸权主义,与美国军备竞赛41%西方颠覆、和平演变的结果37%经济改革失败及长期的经济增长

19、停滞29.9%其他2.2%不知道,不好说4.9%A. 受访者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看法没有历史根据B苏联解体可以归结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C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存在难以克服的制度缺陷D苏联解体是西方反共势力和平演变的必然结果【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表格内容可以看出,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政策错误、制度僵化、政治腐败、丧失民心,苏联领导人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经济改革失败及长期的经济增长停滞;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因此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故选B项。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苏联解体的原因19下表为1盎司黄金与美

20、元的兑换变化表1933年1934年1973年2009年28.35美元35美元42.22美元997.8美元上述变化反映了()A美国长期利用美元优势掠夺世界财富 B美国操纵世界经济的能力完全丧失C美国黄金储备的持续减少 D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日益丧失【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世界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贬值,对于各个国家,是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而对于美国是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这样对于美国而言,造成了贸易顺差,所以反映了美国长期利用美元优势掠夺世界财富。故选A项。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

21、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20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同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二战后初期,体现以上思想的经济领域中的合作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二战后建立的军事组织,不属于经济领域,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21欧洲共同体和欧洲联盟建立的共同点是()不是武力征服的结果,而是欧洲霸权

22、丧失的产物是两极格局形成和美苏争霸激化的产物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反映了欧洲统一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增强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欧共体和欧盟都是通过双边和多边谈判而成立的,其背景都与欧洲霸权丧失,提高欧洲国际地位有关,故正确;欧盟成立于1993年,此时两极格局已经瓦解,故错误;欧共体不是政治一体化的组织,故错误;欧共体和欧盟都属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故正确;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故选B项。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22

23、下表是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1996年),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欧洲南、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跨地区39个40个6个8个1个7个A.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趋势B欧盟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C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D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A项表述不合史实;亚太经合组织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故B表述不正确;图表信息无法说明D项;从图表看,世界各地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分布极不平衡。故选C项。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

24、化趋势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23观察下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某型号飞机的生产网络 西雅图反全球化浪潮经济全球化的领跑者 内地票房之王变形金刚3A图所反映的本质现象最早可追溯到新航路开辟B图表明经济全球化对全球来说是一把双刃剑C图表明发达国家资本都流向发展中国家D图说明经济全球化有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经济全球化趋势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由于其长期控制着资本和技术优势,所以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言机会更大,而对发展中国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故C项表述错误;A项关于全球化的

25、起源、B项关于全球化的辩证作用、D项关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都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4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市政府决定向深圳学习经验。这里的“经验”主要有()实行多元化的经济所有制形式吸收和利用外资充分利用过去的经济优势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A B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可采取排除法做。深圳在设立经济特区前是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故观点不能列入“经验”范畴。故选C项。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伟大的历史转折对外开放2

26、5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A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B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D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可以看出世界文明正走向统一;从材料“在长时期内仍然

27、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可以看出未来的世界文明仍然是多元的文明。故选B项。A C两项都是说了一个方面;D项材料未体现。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走向整体的世界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进入近代时期起,脚步非常清楚地、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地向前发展:15、16世纪是“序幕”;17世纪进入到精神的深处同神学反复“较量”;18世纪最为关键为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全盛期”准备了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这是一个合乎自然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局限在欧洲,它影响着、牵动着全世界前进的步伐。欧洲文明扩张史序材料二正当工

28、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刚刚开始蔓延,形成巨大冲击之时,一场更大的变动在率先进入工业化的少数几个国家又悄然到来了,它更加彻底地改变了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电力、石油和钢以及更小化学物质又加入了人类物质生活,世界以更快的速度向一起靠拢,财富以更快的速度在少数国家聚集,倾斜的世界更加倾斜,现代工业也开始伸展身躯,成为一个真正的巨人。推动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材料三2012年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举行,设立“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三个展区,重点展示太阳能、半导体照明、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以及其他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最新技术及应用产品,为业界搭建一个专业化、国家级、国际性的展示与交易的

29、商贸平台。(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18世纪为19世纪准备的“物质”“精神”条件分别是什么?分别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2)材料二中的“一场更大的变动”是指什么?有何突出特点?对工业发展有什么影响?(6分)(3)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三,分析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是什么?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6分)【答案】(1)条件:工业革命、启蒙运动。(2分)影响:工业革命:加快殖民扩张和掠夺;世界联系更加密切,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分)启蒙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斗争;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弘扬了人文精神。(2分)(2)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

30、与技术紧密结合。工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出现垄断组织。(6分)(3)新成果:新能源、节能技术等。积极影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丰富人们生活;加快社会发展进步等。(只要是积极方面的,言之有理即可。)(6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18世纪最为关键为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全盛期准备了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的时间最关键,18世纪在物质和精神上最突出的事件是工业革命、启蒙运动。根据所学知识答出它们的影响。(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依据“电力、石油和钢以及更小化学物质又加入了人类物质生活”回答出第二次科技革命

31、及特点,并注意由第三小问的限定“工业发展”回答出工业结构和生产组织方面的影响。(3)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设立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三个展区”可以得出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涉及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技术。带来的积极影响可从经济、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等方面分析。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制下的启蒙启蒙运动;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蒸汽的力量工业革命;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走向整体的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新科技革命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江浙财团最早的雏形是宁波商帮。“宁波帮”源于宁波而成于上海。鸦片战争后,宁波人开始向上海进军,最初主要从事

32、商业、沙船运输业和钱庄业,19世纪晚期随着西方经济的进一步入侵,“宁波帮”又向近代工业企业和新式银行扩展,在这一过程中,“宁波帮”还扩展该帮成员,其联络对象由宁波籍扩大到浙江、江苏籍,甚至包括安徽籍,因此“宁波帮”演变扩大为“大宁波帮”“江浙财团”。至中华民国初期,江浙籍人士控制的银行已成为上海金融界最重要的力量,江浙财团至此正式崛起并达到鼎盛时期。材料二“江浙财团”投资人和主办人大都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有些是北洋军阀时期的军阀官僚,出身于买办,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不少集团带有较浓厚的官僚买办资本主义倾向,但其民族资本主义成分则是主要的。其代表人物曾表现过一定程度的反帝、反官

33、僚军阀政府的积极性。又表现了较强的动摇性和妥协性。特别是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胜利,使他们感到恐惧。当蒋介石准备发动“四一二”政变时,许多人站到了蒋介石一边。材料三江浙财团希望南京政府能够实现国内的统一和稳定,取消外国企业在华的经济特权,虽然蒋介石与其有共同点,但蒋介石主政期间致力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对于江浙财团所掌握的银行业这样的命脉行业,是必定要将其纳入国家的控制下,这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三十年代随着日本入侵的威胁日益临近,国民政府对经济的统治程度日渐加深,至1935年时,全国2 566家银行有1 971家被国民政府控制,江浙财团在经济上逐渐失去主导地位,它们中许多银行和企业

34、被兼并,逐步地沦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附庸。这种局面的形成,标志着江浙财团开始瓦解。(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浙财团”在近代崛起并达到鼎盛的主要因素。(6分)(2)请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评“江浙财团”。(6分)(3)联系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江浙财团在近代发展受阻并最后瓦解的主要因素。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6分)【答案】(1)崛起因素:19世纪末帝国主义竞相在中国开设银行工厂,大量输出资本,刺激了江浙商人投资近代工业和金融业;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受到民族危机的刺激和“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辛亥革命后颁布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政

35、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的热情;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6分)(2)评价:江浙财团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其成员主要是民族资本家,因而一开始就受到帝国主义与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而具有革命性;但是由于自身条件有限又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统治者,因而斗争又具有妥协性。这注定了它们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6分)(3)受阻及瓦解原因:国民政府的专制统治及经济统治政策;官僚资本的挤压;帝国主义的压迫(日本侵略的加剧)。启示: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民族资本主义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民族独立是实业救国的前提。(6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

36、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19世纪晚期随着西方经济的进一步入侵,宁波帮又向近代工业企业和新式银行扩展”“至中华民国初期,江浙籍人士控制的银行已成为上海金融界最重要的力量,江浙财团至此正式崛起并达到鼎盛时期”实际上考查的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19世纪晚期、民国初期得到发展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答出。(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三中可以了解到“江浙财团” 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其成员主要是民族资本家,因而一开始就受到帝国主义与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而具有革命性;根据所学,由于自身条件有限又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统治者,因而又具有妥协性。(3)本

37、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江浙财团在近代发展受阻并最后瓦解的主要因素,主要从“日本入侵”“国民政府对经济的统制”“官僚资本”等因素入手。启示,可从民族独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分析,资产阶级受到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和外国的压制,发展缓慢,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的发展资本主义。考点: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在斗争中求发展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雅典每年举行特别公民大会,投票决定民主威胁者的命运。此

38、项行动使用一种特殊的“选票”,即陶片或贝壳。人们把威胁者的名字刻在陶片或贝壳上,投入会场的陶缸中。如某人得票超过600O,就将被判流放国外10年,但其家人不受牵连,本人亦在流放期满后恢复公民权。材料二 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请回答:(1)“陶片放逐法”是由谁确立的?其实质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涉及实行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什么?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所做的决定?(4分)(3)雅典的民主制度有什么局限性?(3分)(4)据材料谈谈其对今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借

39、鉴意义。(3分)【答案】(1)克利斯提尼。其实质是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4分)(2)抽签。最大限度地保证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4分)(3)非公民没有享有民主的权利;女性没有政治权利。(3分)(4)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应该强化民主政治监督功能,强化人民群众对政体的监督。(3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陶片放逐法”是克利斯提尼确立的。“陶片放逐法”驱逐反对民主政治的敌人,以保证民主政治顺利进行,所以其实质是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

40、可知涉及实行民主的方式是抽签的方式。结合课本知识和题目的限定词“积极作用”回答即可,抽签选举体现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有利于调动公民的参政积极性,保证了公平、公正,避免了腐败。(3)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雅典的民主政治,就其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换句话说,非公民没有享有民主的权利;女性没有政治权利。(4)本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说明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需要结合前面的问题进行综合归纳。前面提到了“陶片放逐法” “抽签选举的方式”都体现了民主政治需要监督,需要公平、公正,所以对今天的借鉴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应该强化民主政治监督功能,强化人民群众对政体的监督。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卓尔不群的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对今天的借鉴意义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