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实施过程】学习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实践探究(第一 课时)课堂交流共享自主学习掌握知识通过观察、回忆获得知识通过多种方法突破重点、难点练习巩固(第二课时)创设情景引入探索新知归纳总结设计尝试知识应用练习巩固让学生课外收集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资料。课前指导实验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引导其他学生对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相互评价,提出问题,并进行归纳。用多媒体演示“酵母菌细胞呼吸装置”,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并得出结论。一、 有氧呼吸1. 条件:O2、酶(提问)2. 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立体(用多媒体展示线立体的结构,对其结构进行简单讲解,并板书。)3. 过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
2、阶段:(先指导学生看书,然后边板书边与学生一起归纳三个阶段的具体过程,并比较各个阶段在场所、物质、能量转化上的不同。用多媒体展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表格,师生一起归纳知识点。)4. 总反应式:C6H12O6+6O2 酶 CO2+6H2O+能量(引导学生将3个阶段的反应式左边相加,右边相加,成为总方程式,并配平方程式,即为总反应式。)5. 概念:(指导学生归纳有氧呼吸的概念。)用多媒体展示习题,巩固知识点。(教材P94)讲述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有关无氧呼吸的现象,提问其原因,引入无氧呼吸的学习。1. 苹果放在箱里腐烂,会有酒味。2. 酿酒过程中,要密封处理。3. 剧烈运动后,小腿肌肉会感觉酸痛。二、
3、无氧呼吸对无氧呼吸进行简单的讲述,让学生清楚无氧呼吸是有氧呼吸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是生物适应性的表现。1. 条件:酶2. 场所:细胞质基质3. 过程: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第二阶段:(无氧呼吸的知识点,主要由学生以有氧呼吸的归纳方法为参照,独立归纳,教师予以补充。)4. 总反应式:C6H12O6 酶 2C2H5OH+2CO2+少量能量C6H12O6 酶 2C3H6O3+少量能量5. 概念:要求学生尝试设计一个简明的表格,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利用投影仪,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设计的表格,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用多媒体展示相应的资料,与学生一起分析
4、、讨论细胞呼吸原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提问,分析教材P96中的练习题课外收集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资料。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实验小组汇报如何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对实验的设计、结果进行展示和交流。观察多媒体演示的“酵母菌细胞呼吸装置”,分析实验并得出结论:细胞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观察,并回忆学过的有关线立体的知识,回答问题。看书、分析、归纳。思考、回答问题。动手动脑,归纳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和概念。思考、回答问题,记住与呼吸作用有关的几个数值。联想自己熟悉的现象,思考其中所蕴涵的原理。阅读教材,与有氧呼吸的相比较,归纳无氧呼吸的知识点。思考、构建表格,并展示、交流。展
5、示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学会运用理论知识,指导生活生产实践。观察,分析,讨论。思考,回答问题。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课内课外结合,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中寻找平衡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让学生通过看、听、归纳等方法来突破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归纳,了解有氧呼吸总反应式和概念的由来。并为接下来学生独立总结无氧呼吸的概念提供思考的方向。让学生通过对习题的计算,理解有氧呼吸中物质和能量的的变化规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的深度。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其思维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通过直观的生活实例,使学生加深对本节知识的掌握,并提高应用能力。巩固知识点,提高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