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提升作业 三十五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共7小题,35分)1.(2016桂林模拟)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体现了他主张()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新三民主义【解析】选B。考点为民权主义。孙中山强调即使汉人做君主,也要通过革命根除它,而民族主义强调民族革命,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故A错误;民权主义强调通过政治革命,彻底根除君主专制制度,符合题意,故B正确;民生主义解决的是人们的生活和社会进步问题,故C错误;新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过于宽泛,故D错误
2、。2.(2016昆明摸底)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论战,在“要不要推翻清政府”的问题上,革命派认为,必须坚决推翻“蔑弃我国家权利之异族专制政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满洲去,则中国强”。革命派此立论的缺陷在于()A.斗争目标不够明确B.缺乏广泛群众基础C.斗争方式脱离国情D.忽视国内民族平等【解析】选D。题干中提到必须坚决推翻“蔑弃我国家权利之异族专制政府”,说明其斗争目标明确,A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群众,B错误;题干中提到采取革命的斗争方式,这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C错误;题干中提到“满洲去,则中国强”,说明革命派将整个满族同胞放在了对立面,忽视了国内民族平等,D正确。3.“凡本
3、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A.强调国家垄断,反对私人竞争B.强化国有企业,发展公有经济C.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解析】选D。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民生主义方面,反对私有资本操纵国民之生计,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D正确。4.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毛泽东“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是()A.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B
4、.制定了灵活的方针政策C.找到了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D.建立了工农革命武装【解析】选C。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毛泽东“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C正确。5.1936年,毛泽东告诉斯诺:“我们努力解放中国肯定不是为了把本国交给莫斯科!”对这句话准确的理解是,毛泽东主张()A.实行城市武装暴动B.不与苏联签订不平等条约C.否定苏联的革命经验D.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析】选D。“不是为了把本国交给莫斯科”的含义是,不要完全照搬苏联的革命经验,要结合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正确。【拓展延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1)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产生于新民
5、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邓小平理论。(2)三大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三次转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 1989年3月,邓小平说:“不要怕外国人议论,管他们说什么,无非是骂我们不开明。多少年来,我们挨骂挨得多了,骂倒了吗?总之,中国人的事中国人自己办。中国不能乱。”邓小平意在说明()A.外国的社会制度不合乎中国国情B.中国要坚持独立自主的道路C.崇洋媚外的社会风气必须改变D.要与市场经济体制划清界限【解析】选B。关键信息“不要怕外国人议论,管他们
6、说什么”“总之,中国人的事中国人自己办。中国不能乱”,从中可以看出邓小平强调的是独立自主,B正确;A、C、D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7.延安13年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分别是()A.确定“和平”“民主”方针、确立“依法治国”方略B.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D.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解析】选D。A、B、C表述都过于片面,故A、B、C错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时代的宏观概括
7、,较为全面,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15分)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组织联邦共和政体将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同时仍取数千年前旧有文化而融贯之”。“中国历代的考试制度合乎平民政治”;“从前设御史台谏的官,原来是一种很好的制度”;“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连成一个很好的完璧”。孙中山全集材料二就对待思想文化的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关系问题,在孙中山之前,19世纪下半叶有人认为二者可以并行不悖,形成了新学为用、旧学为体的解决模式;在孙中山之后,又有人突出并夸大现代性与传统性
8、的差异和对立,出现以破旧立新的方式来解决二者关系的模式。前者偏于保守,而后者又偏于激进。据王钧林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儒家的民本主义材料三宇宙的进化,全仗新旧两种思潮,互相挽进,互相推演,仿佛像两个轮子运着一辆车一样;又像一个鸟仗着两翼我确信这两种思潮,都是人群进化所必要的,缺一不可,我确信这两种思潮,都应该知道,须和它反对的一方面并存同进,不可妄想灭尽反对的势力,以求独自横行的道理我又确信这两种思潮,一面要有容人的雅量,一面更要有自信独守的坚操。李大钊新旧思潮之激战(1)孙中山曾自述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
9、出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中分别属于“因袭”、“规抚”和“创获”的内容。(8分)(2)概括材料三的基本观点,并据此对材料一、二中处理思想文化传统性与现代性关系的几种方式作简要评论。(7分)【解析】第(1)题需要从三个角度分析孙中山思想,从“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考试制度合乎平民政治”“从前设御史台谏的官,原来是一种很好的制度”可以总结其继承传统的因素;从“组织联邦共和政体将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可以看出其学习西方的因素;从“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连成一个很好的完璧”可总结出其创新的地方。第(2)题第一问,结合材料三中的信息
10、总结即可;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对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三民主义“处理思想文化传统性与现代性关系”的方式进行评论,分析其利弊得失。答案:(1)因袭: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科举制度和监察制度。(2分)规抚: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或三民主义)和民主共和体制。(3分)创获:实行“五权分立”。(或在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加上考试权和监察权)(3分)(2)观点:新旧思想应互相推演,并存共进。(2分)评论:洋务思潮虽固守传统,但能突破“夷夏之辨”观念引进西方科技,为西学传播开创条件;新文化运动否定传统,肯定西学,对东西方文化认识存在绝对化倾向;三民主义的形成则是立足传统思想,借鉴西方政治学说与体制,并融贯创新。(5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