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昌市三校联考(南昌一中、南昌十中、南铁一中)高三试卷历 史命题:杨诚(南昌一中) 审题:郑广华(南昌一中) 201410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一项)1、 忽必烈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三权相互牵制达到政治平衡 B建立独立监察体制加强君权C中书省独大威胁皇权专制 D行政权和军权受制于司法权【答案】B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强调御史台的“医治”功能可知当时建立独立监察体制加强君权。所以答案选B。2
2、、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A资本主义发展导致政治制度变革 B保留国王但是实现了民主C各阶层沟通妥协最终实现制度变更 D议会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答案】C考点:“光荣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完善。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妥协的结果,既保护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又没有发生大的流血事件,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稳定发展。不同集团的利益斗争,都在议会中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因此选择C。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3、儒林外史记载:两个读书人在茶馆喝茶,看到一个商人,大概挺有钱,也儒冠儒服,一副知识分子的打扮,坐在那里喝茶,于是把
3、那个商人一阵好打:你也敢来冒充儒生!出现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A抑商政策大行其道 B商人败坏社会风气C社会秩序需要维护 D社会等级观念盛行【答案】D考点:材料中描述了在明清之际,社会生活中经商意识较为深厚,出现了大商人群体。但是从读书人对商人的态度可以看出,社会等级观念还是存在轻视商人群体的思想。 4、“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A公民意识 B民主政治 C爱国情怀 D城邦观念【答案】A考点:雅典民主政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4、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指的是雅典的公民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所以,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公民意识。5、恩格斯在论及某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C为中国思考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 D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
5、的统治合法性【答案】C考点:维新变法。题干的核心信息是,“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说明中国已经开始了近代化,所以排除A、B。洋务运动提出的“中体西用”,没有挽救封建政府的危机,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人民开始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因此选择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6、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宜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光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A推动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B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C促使工农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北方 D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答案】B考点
6、:北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先定三湘,武汉,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的信息说明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该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故选择项。7、中国共产党曾发表社论称赞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和苏联并为“民主世界的双璧”。该社论发表的背景是A罗斯福新政成功实施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间的相互支持与配合C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答案】B考点:近代民主革命。C是在 1972年,D是在1978年,此时中苏关系仍然恶化,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中苏关系改善,因此中国共产党不可能既赞美美国又赞美苏联;A与题干也无直接关系;B符合题意,二战期间,中美苏三
7、国有着共同的敌人和利益,因此选B.8、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 A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 B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C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 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答案】A考点:郡县制。汉初实行的郡国并存制度是在全国范围内,并非仅北方地区,D项错误;秦代“驰道”主要北方地区,南方更多的是“五尺道”、“栈道”等,C项错误;若南方地区经济地位更重要,那必须是唐中期(经济重心南移开始)及以后,B项错误;在经济重心南移之前,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主要是
8、黄河中下游一带),北方地区开发程度更高,故郡、县的设置更多、更密,即选A项。9、民谣“山西人,大褥套,发财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反映了古代山西人外出经商的普遍追求。当然,从中亦可解释近代晋商衰落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 B以农为本传统观念的逐步松弛 C财富流向无益于资本原始积累 D投资周期过长致使资金大量积压【答案】C考点:从材料信息看,晋商经商致富后,往往“盖房置地”,这导致无法将财富转化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故选C。A中的“彻底”与史实不符;B与题目含义相反;D与史实不符。 10、北宋首创“钞盐法”,商人用现钱向政府部门“榷货务”购置通行证,然后凭证至产盐地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
9、售。这表明北宋A政府直接从事食盐产销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答案】C考点: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至北宋以前,盐都是实行政府专卖。北宋时,实行盐税法,除蚕盐、两税盐钱外,还推行商运法和官卖法,后改行钞盐法等。从中,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抑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松动,故,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选C;其余ABD三项表述错误或与题干无关。11、有学者断言:“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
10、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其主要观点是A“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殖民扩张推动“工业化革命”C“欧洲奇迹”成就“工业化革命” D“工业化革命”在全球扩展【答案】B考点:殖民扩张对欧洲经济发展的影响。A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全面,所以排除A项。C项内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所以排除C项。D项是无关项,殖民扩张为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故答案选择B项。 12、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举起自由贸易的大旗;19世纪末,美国成为该政策最积极的倡导者。两国倡导贸易自由化都是基于A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B工业革命使经济实力剧增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确立起代议制的政治体制【答案】B考点
11、:工业革命的影响。19 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实力的增强要求实现自由贸易,自己有竞争力的工业品能够进入到世界各国;19 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经济实力发展的更快,也主张自由贸易13、宋代王禹曾这样描述当时一些隐士的衣着:“楮冠布褐皂纱巾。”(注:楮是当时造纸的主要原材料,故称楮冠。)到大德六年(1302年)江西行省规定,对没有依靠的囚犯,每人“支粗布(棉布)二丈六尺,或造絮袄二领”。出现这些变化最基本的前提是 A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B棉布成为主要服饰材料C政府推广棉花种植 D棉纺织技术的革新【答案】D考点:宋代的手工业。从材料“对没有依靠的囚犯,每人“支粗布(棉布)二丈六尺,
12、或造絮袄二领”可以看出当时棉纺织技术已经得到了发展,开始在民间普及开来,故选D。14、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祟明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竞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由此可见A清政府大力支持洋务派创办工业 B封建势力阻碍民族工业健康发展C. 民族资本家之间的自由竞争日趋激烈 D.近代民族工业没有摆脱外来势力控制【答案】B考点: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信息“张謇依仗清政府取得垄断权”“清政府商部竞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可知,封建势力阻
13、碍民族工业健康发展,故B项正确;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属于洋务企业,故A项错误;C项中的“自由竞争”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外来势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5、1933年2月,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二百多家厂家,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右图为1949年1月1日该公司发行的壹仟万元股票一枚。以下关于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A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市场B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C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D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答案】B 考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形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
14、反映的是私人资本主义的情况,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属于官办企业,A表述不符合题意;B项表述符合题意;C项表述出现在19531956年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D项出现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故选B项。16、“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 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大跃进导致了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经济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右倾错误C对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人们有不同态度 D毛泽东认为在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是不对的【答案
15、】C考点:大跃进。从材料可以看出毛泽东在批评某些人对大跃进运动不同的意见,从而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大跃进运动有不同的态度。故选C。A项是大跃进运动的后果,材料并未体现;B项不是材料中心思想;D项与材料信息相反。17、东汉桓谭指出:“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贷,中家子弟为之保役,驱走与臣仆等勤,收税与封君比入,是以众人慕效,不耕而食至。”材料说明A官员普遍挪用公款放高利贷 B政府严格限制高利贷的利率C高利贷影响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D民众纷纷仿效官员放高利贷【答案】C考点:重农抑商。材料“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贷收税与封君比入,是以众人慕效,不耕而食至”,反映了富商大贾多放钱贷,收税可与封君相比,众人纷纷仿效多
16、放钱贷,而不去耕田。这说明材料认为高利贷影响小农经济的稳定。选C。18、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签订了11个双边协定,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它实施的直接目的是A推行贸易自由化 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扩大进出口数额 D克服经济发展困难【答案】D考点: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1932年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各主要西方国家纷纷设置关税、贸易壁垒,以克服经济危机,D符合题意。A不对,题干反映的是贸易保护主义;C不对,题干反映的是限制
17、进口,扩大出口;B不对,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是手段而非目的。19、列宁曾忧心地说:“国家要有大量的借款,才能有发展重工业的资金。”斯大林和他的战友却两手空空地完成了俄国工业的腾飞。对此最合理的史料解释是A“拥护军事共产主义,不劳动者不得食”B“通过恢复商品交换,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C“掏农民的裤兜,成全工业化” D“资本主义大危机继续加剧和深化”【答案】C考点:“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过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及对斯大林模式的理解。斯大林执政时期建立了斯大林模式,这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年宪法的通过。 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
18、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斯大林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其实是牺牲农业了发展重工业,所以答案选A。B、C选项是分别是列宁时期采用的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D选项不符合苏联的史实。20、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礼乐与法制并举 C强调思想文化专制 D融合诸子百家思想【答案】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思想。从题干材料“
19、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一则治,异则乱.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可以看出,吕不韦认识到诸子百家的思想各有其合理性部分,主张用包容的态度来融合诸子百家的思想。故应选D。21、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傩戏 【答案】A考点:古代的绘画。宋元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化的世俗化日趋明显,话本、宋词、风俗画、元曲、小说都是文化世俗化的体现,排除B、C项;而高雅文化的
20、代表是文人画,傩戏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排除D项。22、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一个传教士在基督教世界中只是一个职位的充任者而已。当他担任某种职位时,他享有较高的地位;当他被免职之后,他仍是一个农民或一个市民,与其余的人并无分别。” 他想强调的是A农民或者是市民都有可能成为僧侣 B传教士可能随时被免职C人在上帝面前享有平等权利和地位 D世俗权力一定高于教权【答案】C考点:宗教改革。 本题考查学生全面解读史料及知识迁移的能力,解题时注意关键信息“当他担任某种职位时,他享有较高的地位;当他被免职之后,他仍是一个农民或一个市民,与其余的人并无分别。”强调了“人人皆僧侣”的原则,认为由信仰的
21、人在上帝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否认高居凡人之上的僧侣阶层。故选C。23、中国古代刑罚中以肉刑最为残忍。至20世纪初,清政府宣布废除肉刑。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工业化进程的推动 B封建愚昧思想的革除C西方人文精神的影响 D社会治安的好转【答案】C考点:人文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古代刑法的变化反映了对人权的重视,这是西方人文主义强调人权的思想在中国的影响,故选C。ABD项都没有从根本上进行分析。24、西门子等制成发电机并使它实际可用,开启了以电气化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诞生及卡尔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开创物理学新时代,由此可以看出A美国科技水平超
22、越德国 B德国是当时世界科技中心之一C世界科技中心多元化 D当时有两个世界科技中心:美国和德国【答案】B考点: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成就。AD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美国的成就,无法比较;C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德国的成就,并未说明其他国家的科技成就;B项正确,材料中的科学成就使德国处在了当时的科技的中心之一的地位。25、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A劳资矛盾的激化 B城乡差别的扩大 C经济危机的发
23、生 D垄断现象的出现【答案】A考点: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注意关键信息“1759年”“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不得人心”“威胁社会稳定”,此时的英国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快发展,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矛盾出现。材料的意思是指如果社会分配不公,引起工人的不满,可能导致工人运动的兴起,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26、民国五年,李大钊在民彝创刊号上说:“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李大钊抨击袁世凯复辟帝制 B李大钊主张君主立宪C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D五四运动正如火如荼进行【答案】A考点:
24、新文化运动。从材料的时间可以看出这是反对的袁世凯复辟称帝的事件,袁世凯在1916年宣布复辟帝制,遭到了全国的唾弃,故选A。B项错误,材料中明确说明民与君不两立;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D项错误,五四运动是1919年发生的,与材料时间不符。27、1912年,全国大约有1500余种报刊,1913年由于北京国民政府的镇压一度减少至130余种,1919年后又上升到400余种。1921年,全国有报刊550余种,1926年增至628种,通讯社增加到155个。这一时期中国报刊业呈现出扩大兴旺的趋势,主要原因是A近代印刷技术的革新和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B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民众文化程度显著提高C各种政治势力相互制
25、衡,舆论界的环境相对宽松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国民政治热情普遍高涨【答案】C考点:近代传媒的发展。1912年是我国的大变革时期,清政府倒台,民国政府刚刚建立,政局相对的宽松,在这样的环境下,舆论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28、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而谭嗣同则在他的名著仁学中将儒家的“仁”推而广之,但却要求“冲决”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B以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C“托古改制”为维新创造历史依据 D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答案】C考点:维新思想。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近代西方资
26、产阶级政治学说,B项错误。维新派借助儒家学说宣传变法,而不是否定传统文化,A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D项错误。 康有为在宣传维新变法的过程中借助于传统文化进行,“托古改制”是其特点。29、19世纪中叶开始,许多作家“以研究者姿态出现,试图以科学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研究社会,解剖其中的奥秘。”这些作家的创作风格应属于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答案】C考点:近代西方的文学。从材料“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研究社会”可以看出这是直接反应现实的情况,是现实主义写作的特点,故选C。30、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一学者做过如下评价“所以能在
27、清代学术界占重要位置,第一,在他做学问的方法,给后人许多模范;第二,在他所做学问的种类,替后人开出路来。”材料中梁启超褒奖的学者是A.李贽 B.王夫之 C.黄宗羲 D.顾炎武【答案】D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进行史实再现的能力。梁启超强调该学者在清代学术界占重要位置的理由是做学问的方法及种类,据此可知是顾炎武,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开了一代朴素学风的先河,故选D。二、主观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3分,第33题15分,共计40分)31、(12分)某校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发现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兴起了“国货运动”,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
28、的引领下,进行深入探究。对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态度如何,不言而喻是要以物质力量的建设来解除这个压迫。1933年10月15日申报月刊(某国货品牌)出品精良,价格比外国货便宜了四分之一。1933年1月1日申报庶几(或许可以)与外货竞争,如能急起直追,实不难于最短期,与世界工业国,并驾齐驱。1935年7月2日时报救国的重务是在每一个中国人肩上的,不要以为今年是学生国货年,和大家没关系。1935年6月30日时报我们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当让商品以国货为主,而且最重要的是,让金融以民族性为主。1933年,凯恩斯自给自足的国民经济请回答:(1)请从“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冲击”的角度,简析“国货”与“洋货”的历史关
29、联。(4分)(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国货运动在中国兴起的原因。(4分)(3)材料中凯恩斯“商品以国货为主”的主张,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如何得到实践?概括指出在凯恩斯主义指导下,战后欧美发达国家在经济方面进行了哪些重大调整?(4分)【答案】(1)关联:工业革命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货横行。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国货承担了抵御洋货的历史责任。(4分)(2)国际: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各国对外出口转嫁危机。 国内: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进行;救亡图存思潮的影响;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部分国货价廉物美;中国内忧外患(或民族危机加剧)。
30、(4分)(3)实践:罗斯福新政。变化: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4分)考点:工业革命的影响;罗斯福新政。(1)工业革命后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冲击,大量的商品进入到中国市场,中国逐渐的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此同时,在西方商品的影响下,中国也出现了民族工业,国货成为了抵制洋货,减少权益损害的手段。(2)20世纪30年代国货的盛行是和当时的民族危机分不开的,提倡国货被认为是救国的重要的途径,同时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也刺激了国货的发展,国外经济危机,各国纷纷刺激出口,也是中国保护国内市场的重要原因。(3)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实践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大力干预经济,资本主义逐渐的建立了
31、福利国家。32(13分)海洋自古以来就成为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路径,大国崛起无一不是建立在对海洋的控制上。 材料一 唐中期以后,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忙。宋代积贫积弱,无法经营陆上丝绸之路,“南渡以后,国土日蹙,一切依办海舶”。 据统计,当时一艘海船可载货六七十万斤,相当于2000头骆驼的运输量。 材料二 近代以来,海洋成为财富的象征,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有人认为: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而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近400多年的大西洋时代。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二战后,大西洋时代结束了,太平洋时代已经到来。何芳川太平洋时代和中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03期)请回答:(1)结
32、合材料一,指出唐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路线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5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西方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大西洋时代主导近400多年的原因。(4分)(3)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外史实,从经济的角度列举“太平洋时代”已经到来的具体表现。(4分)【答案】(1)变化:陆上丝绸之路不畅,海上丝绸之路发达(2分) 原因:宋朝造船业发达,指南针的运用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技术条件;唐宋抑商政策松动促进或重视海上贸易;海上运输能力比陆路大。(3分)(2)原因:西葡荷英等大西洋沿岸的国家通过殖民扩张、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代议制民主,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从而实力强大
33、,先后确立海上霸权。(4分)(3)表现:美国经济保持首位;亚洲日本经济的恢复和飞速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的提升;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4分)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日本经济崛起;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1)根据材料一唐中期以后,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忙。宋代积贫积弱,无法经营陆上丝绸之路可以得出变化。变化的原因可以从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江南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角度进行回答。 (2)根据材料二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而结束可以确定大西洋时代开始于新航路开辟,紧扣题目限定条件近代西
34、方经济发展角度,结合必修二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内容,原因可以从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等方面来回答。(3)审题要注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外史实、经济等限定项,太平洋时代主要指二战后环太平洋国家经济的崛起,结合必修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部分内容,其表现应包括美国、日本、中国等国经济崛起和环太平洋地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 33(15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管子曰:“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咙(干扰),其事易(不安心)。”管子曰:“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清净):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管子曰:“相地
35、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陆阜陵瑾井田畴均,则民不憾: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管子曰:“制鄙。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卒有卒帅:十卒为乡,乡有乡帅:材料二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一一管仲列传材料三 孔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1根据材料一归纳管仲的改革主张(9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述管仲的改革结果(6分)【答案】(1)将民分为四个阶层,发挥每个阶层的作用,各司其职;根据土地的好坏制定不同的征税标准;不守旧,主张政治改革;主张因时发展,各得其利;土地平均;不夺民时;建立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每个要点3分共9分)结果:使齐国物质丰富,国家富强,兵力强盛;称霸诸侯,改变民俗。(6分)考点:管仲改革。(1)从材料“四民者,勿使杂处”、“相地而衰征”、“鄙。三十家为邑,邑有司”等分析管仲改革的措施。(2)从材料“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分析管仲改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