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南昌三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命题:廖慧萍 审题:许家蔼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Mg:24 N:14 Cu:64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在常温下,把一个盛有一定量甲烷和氯气的密闭容器放在光亮的地方,两种气体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容器内原子总数不变 B. 容器内分子总数不变C. 容器内压强不变 D. 容器内壁出现油状液滴,且气体颜色变浅【答案】C【解析】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即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故A正确;BCH4+Cl2CH3C
2、l+HCl,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容器内分子总数不变,故B正确;C由于生成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均为油状液体,故甲烷与氯气反应是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反应后压强减小,故C错误;D反应生成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均为油状液体,一氯甲烷核外氯化氢均为无色气体,故D正确;故选C。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分子式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B. 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C. 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D.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结构和性质完全相同的物质是同一种物质,A不正确;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
3、CH2原子团的同一类有机物的,互称为同系物,因此通式相同的不一定是同系物,B不正确;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D不正确,C准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点评:同系物的通式一定是相同的,但反过来通式相同的不一定是互为同系物。3. 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A. 氧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B. 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C. 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答案】D.4. 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 HCN分子的结构式:HCN B. 水分子的球棍模型:C.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D. 二氧化碳的电
4、子式:【答案】A【解析】A、HCN分子中存在碳氢单键和碳氮三键,即分子的结构式:H-CN,故A正确;B、水分子中,键角为108.5,球棍模型不是直线型,故B错误;C、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10+8=18,符号为,故C错误;D、二氧化碳中碳氧之间是共价双键,不是共价单键,电子式为,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子的结构式写法、电子式写法以及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本题的易错点是B,注意常见分子的空间结构。5. 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有:A. C2H4、O2、N2 B. HCl、Cl2、CO2 C. CH4、H2、CO D. SO2、Cl2
5、、O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浓硫酸具有酸性和氧化性,碱石灰具有碱性。SO2、氯化氢、氯气、CO2都不能被碱石灰干燥,所以正确的答案选C。考点:常见常见气体干燥剂选择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属于高考中的常见考点,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类干燥剂的性质以及气体的性质,然后灵活运用即可。6. 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下列有关N(NO2)3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质是只含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 B. 该物质中既含共价键也含离子键C. 该物质是离子化合物 D. 该物质的组成微粒是阴阳离子【答案】A【解析】A. 根据题意,N(NO2)3为分子,因
6、此该物质是只含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故A正确;B. 该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故B错误;C. 该物质是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D. 该物质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阴阳离子,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为通过给出N(NO2)3信息,考查了物质的构成微粒等知识点,注意知识的迁移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审题,注意题眼“分子”。7. 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 将SO2通入溴水中证明SO2具有漂白性B. 将铁屑放入稀HNO3中证明Fe比H2活泼C. 将澄清石灰水滴入某溶液有沉淀生成证明其中存在CO32D. 将乙烯通入KMnO4酸性溶液证明乙烯具有还原性【答案】D【解析】ASO2使溴水褪色是发生氧化还原
7、反应,证明SO2具有还原性,错误;B铁屑放入稀HNO3中不产生H2,而是产生NO,错误;C澄清石灰水滴入含HCO3或HSO3、SO32溶溶中也会产生白色沉淀,错误;D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发生了氧化反应,体现了乙烯的还原性,正确。故选D。考点: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名师点睛】本题属于性质验证性实验的设计:主要是求证物质具备的性质,关键是设计出简捷的实验方案,要求操作简单,简便易行,现象明显,且安全可行。性质实验方案的基本流程为:研究物质结构预测可能性质设计实验方案(方法、步骤、仪器、药品、操作要点、现象及分析、结论等)实施实验结论。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按照课程内容的要求,积极开展实验探究
8、活动。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予以评价和优化;能通过化学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并科学地加以处理;能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初步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A. H、D、T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B. 和互为同分异构体C. H2和D2互为同位素 D. 和是同一种物质【答案】D【解析】AH、D、T都是氢原子,中子数不同,它们是氢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B为四面体结构,碳原子连接的原子在空间相邻,组成相同,为同一物质,故B错误;CH2和D2都是氢元素
9、形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 D分子组成相同,结构相同,为同一物质,故D正确;故选D。9.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3X(g)Y(g) 2Z(g)达到限度的标志是:A. 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 X,同时消耗n mol YB. X的生成速率与Z的生成速率相等C. X、Y、Z的浓度相等D. X、Y、Z的分子数之比为31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项个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所以达到反应限度;B项X与Y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时达限度;C项各物质的浓度为定值时达限度;D项各物质的个数比与反应限度无关。考点:化学反应的限度。10.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
10、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mol/Lr溶液的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的大小WXYB. 元素的非金属性ZXYC. 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D.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答案】C【解析】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则n为Cl2,Z为Cl,氯气与p在光照条件下生成r与s,0.01molL-1r溶液的pH为2,则r为HCl,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则p为CH4等,氯气与m反应生成
11、HCl与q,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则m为H2O,q为HClO,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为H元素,X为C元素,Y为O元素。A所以元素中H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W(H)Y(O)X(C),故A错误;B氯的氧化物中氧元素表现负化合价,氧元素非金属性比氯的强,高氯酸为强酸,碳酸为弱酸,氯元素非金属性比碳的强,故非金属性Y(O)Z(Cl)X(C),故B错误;C氧元素氢化物为水,常温下为液态,故C正确;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碳酸,碳酸属于弱酸,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推断,物质的颜色、溶液pH为推断突破口,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注意抓住短周期元素形成
12、二元化合物。11. 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a中同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下列图中表示其产生H2的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锌和硫酸反应,加入硫酸铜,会置换出金属铜,形成锌、铜、稀硫酸原电池,加速金属锌和硫酸反应的速率,产生氢气的量取决于金属锌的质量解:锌和硫酸反应,加入硫酸铜,会置换出金属铜,形成锌、铜、稀硫酸原电池,加速金属锌和硫酸反应的速率,所以反应速率是:ab,速率越大,锌完全反应时所用的时间越短,所以a所用的时间小于b的时间;产生氢气的量取决于金属锌的质量,而a中,金属锌一部分用于
13、置换金属铜,导致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减少,所以氢气的体积是:ab故选A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周期的第A族与第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B. 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C.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D. 镁、铝、铜、铁、钠五种金属元素中,铜和铁属于过渡元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第四周期开始的IIA族与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不为1;B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如果不是最高价不遵循此定理。比如次氯酸与高氯酸。高氯酸是最强酸,次氯酸酸性比硫酸的低;C项,主要考虑和氢元素结合的能力,非金属性越强,和氢结合
14、的越紧密,不容易电离出氢离子,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D项,正确。考点:元素周期律点评:对于此类题,只有熟练掌握元素周期律,才能快速判断出正确选项。13. 类比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22.4L HCl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推测22.4L HF中含有的分子数也为NA(均在标准状况)B. CO2是直线型分子,推测CS2也是直线型分子C. 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推测Fe与I2反应生成FeI3D. NaCl与浓H2SO4加热可制HCl,推测NaI与浓H2SO4加热可制HI【答案】B【解析】A标准状况下,氯化氢为气体,22.4L HCl为1mol,而氟化氢为
15、液体,22.4L HF的物质的量大于1mol,故A错误;BO和S是同族元素,故形成的CO2和CS2都是直线形分子,该推理合理,故B正确;C因I2的氧化性较弱,在碘单质与铁反应生成的是FeI2,故C错误;D浓硫酸氧化性很强,能够将HI氧化为I2,不能用该方法制取HI,故D错误;故选B。14.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碱性锌锰电池中,MnO2是催化剂 B. 银锌纽扣电池工作时,Ag2O被还原为AgC. 放电时,铅蓄电池中硫酸浓度不断增大 D. 镍镉电池为一次电池。【答案】B【解析】A碱性锌锰电池中,MnO2中Mn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故A错误;B银锌纽扣电池工作时,Ag2O发
16、生还原反应生成Ag,故B正确;C铅酸蓄电池总电池反应为:PbO2+2H2SO4+Pb2PbSO4+2H2O,可知放电时铅酸蓄电池硫酸浓度不断减小,故C错误;D镍镉电池属于可充电断成,为二次电池,故D错误;故选B。15. 将等物质的量的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所得到的溶液蒸干,可得到NaHSO4。下列关于NaHSO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NaHSO4固体熔化时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B. NaHSO4固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是21C. NaHSO4固体溶于水时既破坏离子键又破坏共价键D. 因为NaHSO4是离子化合物,所以能够导电【答案】C【解析】A硫酸氢钠固体熔化时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
17、所以只破坏离子键不破坏共价键,故A错误;B硫酸氢钠固体中其阴阳离子分别是硫酸氢根离子、钠离子,所以NaHSO4固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是1:1,故B错误;C硫酸氢钠溶于水时,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以破坏共价键和离子键,故C正确;D硫酸氢钠固体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为离子化合物,因为硫酸氢钠固体中的阴阳离子不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硫酸氢钠的有关知识,明确硫酸氢钠熔融状态和在水溶液里电离方式的区别是解本题关键,此点为考试热点,也是学生易错点。16. 1.76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密度为1.40g/cm3、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
18、,得到NO2气体1792 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1.0mol/L氢氧化钠溶液,恰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全部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浓硝酸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mol/LB. 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50mLC. 浓硝酸在与合金反应中表现酸性和氧化性,且起氧化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8 molD. 得到的金属氢氧化物的沉淀为3.12g【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密度为1.40g/cm3、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14mol/L,故A正确;B、加入适量的1.0mol/L NaOH溶液,恰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此时溶液中溶质
19、为NaNO3,由N元素守恒可知n(NaNO3)+n(NO2)=n(HNO3),则n(NaNO3)=0.05L14mol/L-=0.62mol,由钠离子守恒n(NaOH)=n(NaNO3)=0.62mol,故需要1.0mol/L NaOH溶液体积为=0.62L=620mL,故B错误;C、起氧化性的硝酸生成NO2气体,根据N原子守恒可知,起氧化剂的硝酸的物质的量=0.08mol,故C正确;D、由电荷守恒可知,氢氧化物中氢氧根的物质的量等于转移电子物质的量,即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0.08mol(5-4)=0.08mol,故氢氧化物质量=1.76g+0.08mol17g/mol=3.12g,故D正确;故
20、选B。考点:考查了硝酸的性质、金属的性质、化学计算的相关知识。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 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HCl=NaClH2O(B)2FeCl3Cu=2FeCl2CuCl2(1)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填“能”或“不能”)(A)_,(B)_;(2)如果(A或B)不能,说明其原因_;(3)如果(A或B)可以,则在下面方框中画出装置图并写出正、负极材料及电极反应式_负极:_、_;正极:_、_。【答案】 (1). 不能 (2). 能 (3). (A)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 (4). (5). 铜片 (6). Cu-2e-=Cu2+ (7). 碳棒 (
21、8). 2Fe3+2e-=2Fe2+【解析】(1)A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中Cu、Fe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且放热,则B能设计成原电池,故答案为:不能;能;(2)A不能设计成原电池,因为A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A;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3)Cu+2Ag+=2Ag+Cu2+中,Cu失去电子,Cu为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选择电解质为硝酸银,正极上银离子得到电子生成Ag,现象为银白色金属析出,装置图为,电极方程式分别为:负极为铜片:Cu-2e-=Cu2+;正极为碳棒:2Fe3+2e-=2Fe2+,故答
22、案为: ;铜片;Cu-2e-=Cu2+;碳棒;2Fe3+2e-=2Fe2+。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等为解答的关键。原电池反应的本质为氧化还原反应。18. 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位于同一主族,C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B、D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B、D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C原子序数之和的两倍。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C2B2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_;(2)请写出C2B2与A2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3)元素B、C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较大的是_
23、(写电子式)。(4)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C2D的形成过程:_。(5)化合物M和N,都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它们在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 (1). 第三周期A族 (2). 离子键、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 (3). 2Na2O22H2O=4Na4OHO2 (4). (5). (6). HHSO3=H2O + SO2【解析】短周期的四种元素A、B、C、D,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C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则C为钠元素,A、C位于同一主族, B、D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即为同主族元素,且B、D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C原子序数之和的两倍,则A为H元素,因此B为氧元素,D为硫元素。(
24、1)D为硫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A族。过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故答案为:第三周期A族;离子键、共价键;(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故答案为:;(3)一般而言,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元素B、C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较大的是氧离子,电子式为,故答案为:;(4)用电子式表示氧化钠的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5)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M和N,分别为亚硫酸氢钠和硫酸氢钠,它们在溶液中相互反应的
25、离子方程式为HHSO3=H2O + SO2,故答案为:HHSO3=H2O + SO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确定元素的种类。本题的易错点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的确定。19. .在恒温条件下将一定量X和Y的混合气体通入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X和Y两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图。(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或生成物用符号X、Y表示):_。(2)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_。.下图是可逆反应X23Y22Z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A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
26、 Bt2时,反应达到限度Ct2t3,反应不再发生D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以下是关于化学反应2SO2O22SO3的两个素材:素材1:某温度和压强下,2升容器中,不同时间点测得密闭体系中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素材2: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时SO2的转化率:(SO2的转化率是反应的SO2占起始SO2的百分数,SO2的转化率越大,化学反应的限度越大。)根据以上的两个素材回答问题:(1)根据素材1中计算2030 s期间,用二氧化硫表示的化学反应平均速率为_。(2)根据素材2中分析得到,提高该化学反应限度的途径有_。(3)根据素材1、素材2中分析得到,要实现素材1中SO2的转化率需控制的反应条件
27、是_。【答案】 (1). Y2X (2). b、d (3). B、D (4). 0.0075molL-1s-1 (5). 增大压强或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温度 (6). 温度为600,压强为1MPa【解析】本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1)15min时消耗0.2molY,生成0.4molY,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Y2X。(2)X、Y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d。.A.反应一经开始,正反应与逆反应一直在进行,故A错误;B.t2时,反应达到限度,各物质的多少不再发生变化,故B正确;C.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反应一直进行,故
28、C错误;D.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故D正确。故选BD。.(1)素材1中2030 s期间消耗二氧化硫0.15mol,用二氧化硫表示的化学反应平均速率为(0.15/2/10) mol/(Ls)= 0.0075mol/(Ls)。(2)分析素材2可知,压强越大,转化率越大;温度越高,转化率越。因此,提高该化学反应限度的途径有增大压强或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温度。(3) 素材1中SO2的转化率为90%,要实现素材1中SO2的转化率需控制的反应条件是温度为600,压强为1MPa.20. 在1105 Pa和298 K时,将1 mol气态AB分子分离成气态A原子和B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键能(kJmol
29、1)。下面是一些共价键的键能:(已知氨分子中有三个等价的氮氢共价键)共价键H2分子N2分子NH3分子键能(kJmol1)436945391(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在298 K时,取1 mol N2和3 mol H2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理论上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1,则Q1为_;(3)实际生产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Q2比较,正确的是_。AQ1Q2BQ1Q2CQ1Q2如此选择的理由:_。【答案】 (1). 放热 (2). 93Kj (3). Q1Q2 (4).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
30、,1molN2和3molH2不能完全反应生成2molNH3,因而放出热量小于93kJ【解析】(1)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破坏化学键吸收能量;N2+3H22NH3,Q=生成物的键能-反应物的键能=23391KJ-945KJ-34360,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2)Q1=生成物的键能-反应物的键能=23391KJ-945KJ-3436=93kJ,故答案为:93kJ;21. (1) 乙烯是重要化工原料,其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请回答:在一定条件下,乙烷和乙烯都能制备氯乙烷(C2H5Cl)。用乙烷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 ,该反应的类型是 _用乙烯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
31、是_ ,该反应的类型是_比较上述两种方法,第_种方法更好。其原因是_。(2) 某烷烃0.1mol完全燃烧时生成11.2L CO2(标况下),则其化学式是_。则该烷烃的结构简式是_。【答案】 (1). CH3CH3Cl2CH3CH2ClHCl (2). 取代反应 (3). CH2=CH2HClCH3CH2Cl (4). 加成反应 (5). (6). 第种方法得到的产物较为纯净,而第种方法会发生多种副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的混合物 (7). C5H12 (8). CH3CH2CH2CH2CH3、 CH3CH(CH3)CH2CH3、 C(CH3)4【解析】(1)乙烷与卤素单质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32、得到氯乙烷,化学方程式为:CH3CH3+Cl2CH3CH2Cl+HCl,故答案为:CH3CH3+Cl2CH3CH2Cl+HCl;取代反应;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氯化氢能发生加成反应得到氯乙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ClCH3CH2Cl,故答案为:CH2=CH2+HClCH3CH2Cl;加成反应;由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的产物有:一氯乙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1,1,1,2-四氯乙烷,1,1,1,2,2-五氯乙烷,六氯乙烷和氯化氢,产物不唯一,而乙烯和卤化氢能发生加成反应得到氯乙烷,产物只有一种,故答案为:
33、;第种方法生成的物质将是一系列混合物,第种方法生成纯净的氯乙烷;(2)某烷烃0.1mol完全燃烧时生成11.2LCO2(标况),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n=0.5mol,该烷烃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为:N(C)=5,烷烃的化学式为CnH2n+2,所以其化学式是:C5H12;该烷烃为戊烷,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2CH3、CH3CH(CH3)CH2CH3、C(CH3)4,故答案为:C5H12;CH3CH2CH2CH2CH3;CH3CH(CH3)CH2CH3;C(CH3)4。点睛:本题考查了氯乙烷的制备和有机物分子式、结构简式的确定,侧重考查方程式的书写。本题的易错点是合理方案的选择,要根据产物是否纯净选择制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