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2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固基题组12015温州期中一部史学著作评论某一事件道:它是一种妥协,是俄国通往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暂时的退却,为的是给国家一个喘息和恢复的机会。用列宁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农民版的布列斯特和约”。这一事件指的是()A退出一战 B余粮收集制的实行C粮食税的实行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答案C解析由“是俄国通往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暂时的退却”并根据所学可知是指新经济政策。故C为正确答案。22016山东临沭月考列宁提出“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要迫使资产阶级的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据此可知苏俄采取的
2、措施是()A实行固定粮食税B实行工业国有化C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D允许自由贸易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共产主义的敌人是指资本主义,“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是指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符合这一特点的是新经济政策,C项所述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C为正确答案。32016邯郸月考“无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国家,所有进行农业改革的尝试在试图以迅速和激进方式进行时,收获的都是深深的失望,因为农业结构是最根深蒂固的结构。”以下史实能够佐证该观点的是()A苏俄的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政策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D中国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答案B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迅速和激进方
3、式”“深深的失望”即可判断为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是渐进的,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而不是“失望”。42016临汾月考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但苏联的经济建设却取得巨大成就。这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苏联()A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B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C与西方国家处于敌对状态D建立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答案B解析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由单纯的市场调节造成的,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指令性的经济计划能够避免经济危机的冲击。故选B项。提能题组52015辽师大附中模拟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
4、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点击观看解答视频A经济大危机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经济危机是市场失灵的表现,而罗斯福新政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加强政府的干预的表现,故只有A项是正确的。62015太原模拟下面是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年份项目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1926年工业产量比重生产资料生产40.7%43.7%48.1%43.4%43.9%消费资料生产59.3%56.3%51.9%56.6%56.1%以下有关这一时期工业发
5、展的结论,符合表中信息的是()A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经济稳定增长B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基础之上C为以后苏联经济结构失衡埋下祸根D关注到了有关国计民生产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观察表格中时间可知反映的是19131926年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生产比重变化,从表格中可看出,消费资料生产所占比例大,说明苏联重视国计民生的发展,联系新经济政策也可以证明,故选D项;A、B、C三项结论不符合史实,表格中也体现不出来。72016山东临沭月考西方史学家评论苏联经济体制:“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效仿的社会主义乐园。”下列能支撑这一观点的史实有()日用生活品短缺取消商
6、品贸易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A BC D答案D解析本题实际是考查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弊端。根据所学可知,日用生活品短缺,取消商品贸易,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都体现了其弊端。而实行固定的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D为正确答案。82016江苏诊断性考试1928年9月,苏联领导人布哈林在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中认为,“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对建筑材料等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他认为苏联应当()点击观看解答视频A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 B优先发展建筑原料产业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遵循工业化建设的规律答案
7、D解析由“1928年”“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可见他不赞成当时的工业化政策,认为当时的工业化不符合工业化规律。故D为正确答案。二、非选择题(20分)92015洛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各国进步人士,或者以朝觐式的拜谒,或者以记者式的评述,或者以文人式的寻味,奏响了一曲访苏交响曲。他们称赞新生的苏联是“一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代表着人类精神的新方向”。但也有一些西方进步人士对苏联国内政策进行了坦率的批评。1935年访问苏联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道:苏联显示了“无比高涨的管理生命力和青春活力,正在为全人类更美好更灿烂的未来而工作
8、”。另一方面苏联“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青年人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社会动荡”。摘编自苏联这面镜子材料二“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这里我们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从供求关系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内在的错误”。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西方进步人士称赞苏联的主要原因。(10分)(2)材料一、二批评了苏联社会中的哪些不健康现象?上述现象反映了苏联工业化中存在的什
9、么严重问题?(10分)答案(1)原因: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使西方进步人士看到了人类解放的希望;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支持西方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赢得西方各国进步人士的好感;苏联工业化取得辉煌成就,使西方各国进步人士感到钦佩;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法西斯势力猖獗,西方各国进步人士对资本主义制度更加失望。(2)不健康现象:出现新的贫困群体农民;社会上缺乏自由氛围;用于建设的投资过大;商品供应紧张,供求关系失衡。严重问题:经济发展不平衡,严重忽视农业生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自由、民主;重建设、轻生活,不重视改善民生,不利于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解析第(1)问根据时间“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结合所学知识从十月革命、苏联工业化成就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概括。第二小问从苏联高度集中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