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选项对应方框内涂黑。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有学者在评论一位伟人时说:“他的第一次胜利是发动和酝酿了一个运动,若干年后,这个运动以推翻清朝专制政治和建立民国而告终。”基于上述贡献,对这位伟人较恰当的评价是 A.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B.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C.他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D.他是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2“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
2、,而吾同志愈益奋大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意豁然。”材料中的“滇黔独立”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A.辛亥革命 B.护国运动 C.北伐战争 D二次革命3.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主要体现了他的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4.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中怀着痛苦的心情感慨道:“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盛。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在孙中山看来,这些“无数强盗之专制”主要是指A.袁世凯倒行逆施镇压革命党人 B.列强为了扩大侵华而瓜分中国C.北洋军阀拥兵自重角逐中央权力 D.列
3、强在巴黎和会上任意宰割中国5.爱因斯坦颂扬一位伟人说:“一位一贯轻视使用武力的胜利的斗士;一位具有智慧与谦逊,用果敢与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武装起来的人;一位将所有的力量都用来推动自己民族崛起与命运改善的人;一位用纯粹的人性尊严对抗欧洲的残暴,并在任何时候都不屈服的人。”他说的这个人是 A.华盛顿 B.孙中山 C.凯末尔 D.甘地6“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下列各项,孙中山落实这一见解的行动是 提出三民主义改组国民党进行北伐战争确立三大政策 A B C D7.1922年,一个村庄的农民与当局发生冲突,杀死了20多名警察。甘地痛心疾首,绝食5天,并宣布停止非暴力运动。甘地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了
4、A.甘地主义不适应印度的国情B.甘地对非暴力思想的执著C.印度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与动摇性D.英国殖民当局的残暴8.“用自我牺牲去感化敌人,用自己的爱去召唤敌人心中的爱,如果爱回到敌人的心灵,哪怕仅存有一丝,敌人顷刻软化、变敌为友,暴力就会这样被战胜。”甘地这种特殊的力量,实际上就是 A.道德的力量 B.政治的力量 C.外交的力量 D.军事的力量 9.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
5、到科学的必要性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10.下列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w.w.w.k.s.5.u.c.o.mW.w.w.k.s.5.u.c.o.mA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作品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B共产党宣言用剩余价值学说,论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C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洛夫王朝,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D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11.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布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
6、为转移”。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依据是: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俄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 B C D12.四月提纲提出 A.把大型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B.推翻沙皇专制政权C.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D.立刻开始夺取政权的武装起义13.列宁在十九世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一文中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并认为,“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是可笑的。”下列哪一政策体现了列宁的以上主张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土地法令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4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
7、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15.“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16.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
8、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17.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不断发展下列各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A. B. C. D.18.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A体制改
9、革 B拨乱反正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19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20下列各项中,属于毛泽东在中国民主革命道路探索中作出的独创性贡献有 以和平赎买方式进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改造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A. B. C. D.21.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范例,集中反映这一理论的毛泽东著作有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
10、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发刊词C井冈山的斗争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2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指A.资本家由剥削者到劳动者的过渡B.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C.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D.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23.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
11、标准问题的大讨论”24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治权,这主要是指A.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B.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C.外国资本不动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25.主持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发表南方谈话,邓小平的这些活动共同体现出他 A.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推动了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 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卷(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30分,共50分。26甘地、孙中山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二人都为民族独立国家
12、富强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20分) 材料一 孙中山、甘地二人享有“国父”称誉的主要理由是什么?(7分)材料二 人类的公正不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真正的公正是建立在自我牺牲、道义和无私奉献的基础上的。我相信非暴力这种武器属于最强者。我相信,一个最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赤裸着胸膛面对敌人而死。这就是不合作的非暴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坚持非暴力的不合作主义 甘地:论不合作(1919年11月)材料三 甘地的手摇纺车 甘地的食盐进军概述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标及其主要事迹。(5分)材料四 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但遭到冷遇。孙中
13、山由此感悟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材料五 1893年以后到22年中,甘地将印度教派的仁爱、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甘地主义”的思想。(以上两则材料均引自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孙中山和甘地在领导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指导思想)上有何不同(4分)?依据上述材料比较分析影响两者走不同道路的原因。(4分) 27. (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思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还会到来,无产阶级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
14、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材料一表明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命力的估计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恩格斯修改结论的经济根源是什么?(6分)材料二 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认为:“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因素”。“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请结合苏俄(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论证材料二中布哈林的观点。(7分)材料三 他(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在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
15、十分落后的缘故”。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也明确指出:“如果认为我们现在不要限制资本主义,这是完全错误的如果认为应当对私人资本主义限制的太大太死,或者认为简直可以很快进入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也是完全错误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二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摘自走向历史的深层材料三表明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对私人资本主义实行什么政策?当时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政策?(5分)材料四 (1978年)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想出了一个借鉴国外发展经济的主意,这就是利用广东靠近香
16、港和澳门的有利条件,在广东省的珠海、深圳试办出口特区,以扩大广东对外经济交流和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就在广东提出这一建议的当天,邓小平就找到广东同志谈话,鼓励说:“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1984年,邓小平在视察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后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引文出自邓小平思想年谱、邓小平文选第3卷根据材料四,概括邓小平在经济“特区”问题上的主要观点。(8分)综合以上材料,可以得出哪些结论?(4分) 第5页 共5页参 考 答 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