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时作业:第一单元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707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时作业:第一单元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时作业:第一单元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时作业:第一单元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时作业:第一单元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时作业:第一单元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时作业:第一单元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时作业:第一单元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程标准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2.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3.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一、商业的发展1商朝时期: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_。2周朝时期:实行“_”政策。3春秋战国(1)出现实力强大的商人,_成为商人主体。(2)形成许多著名都会。4隋唐时期(1)原因: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2)表现:陆上和海上_空前繁荣。5宋元时期(1)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_,集镇、夜市兴盛。(2)_纸币广泛流通,商业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高峰期。6明清时期(1)商业市镇兴起,_占主要地位。(2)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_广泛使用。(3)区域性_出现,如_、晋商、闽商等。

2、二、城市的繁荣1阶段特征显著(1)自周秦迄_县治以上城市设市,并与民居隔开。城市主要职能是政治中心、_。唐代城市布局实行严格的_。(2)宋代打破坊市界限,形成_。打破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官府不再直接监控商业活动。城市_增强,空前繁荣。2商业城市发展(1)唐宋时期:_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市如泉州、明州、杭州等兴起。(2)明清时期:除保留南北两京等大都会之外,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如_地区,兴起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三、“重农抑商”1产生原因(1)商业的_及商人流动性大。(2)与强调耕战、加强_的取向发生矛盾。2发展历程(1)_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崛起。(2)汉初,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

3、丝乘车,重_以困辱之”,严禁商人购置土地。(3)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如鼓励海外贸易和实行_政策。(4)明清时期,强化重农抑商政策。表现a对商业发展不采取鼓励政策,对_盘剥。b禁止_对外贸易。后果a并未完全遏制_的发展。b严重阻碍了_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知识点一商业的发展1下列关于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关系对应正确的是()商业产生商朝工商食官周朝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明清时期A B C D2于昌明正在撰写一部历史小说,背景是明末的江南,故事中的主角正为他的儿子准备上学堂的学费。于昌明不知道在这种情形下,主角应该使用何种货币。根据历史

4、知识判断,当时最有可能使用的货币是()A纸钞 B金币 C白银 D布帛3.三十九集电视剧大清徽商(右图)以大篇幅、大视角、大容量、大手笔,全方位地展示了在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背景下,一代徽商的曲折历史和人生命运。下列有关徽商活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B属于地域性的商人群体C是明清时期实力最强的商帮之一D他们的商业活动得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知识点二城市的繁荣4古诗中“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所描绘的城市出现于()A西周 B唐代 C宋代 D元代5下图截取自一幅古代名画,描绘的是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商业繁荣的情形。你认为,这一经济现象最早产生于()A春秋 B秦汉 C唐朝

5、D北宋6电视剧贞观长歌中有很多剧情发生在都城长安的“市”上,下列“市”的场景布置不符合史实的是()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B“市”里有专职官员管理C“市”门内外店铺林立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7“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这主要反映了南宋()A人民的勤劳B城市的繁荣景象C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D商业经营打破了时间限制知识点三“重农抑商”8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尚农除末,黔首是富”定为基本国策,此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皆秉承了这一政策。“这一政策”指的是()A休养生息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C工商皆本政策 D无为而治政策9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

6、,以供斋祀”的记载,礼记有“仲春,后率内外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籍田礼”和“亲蚕礼”,这主要表明()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D统治者确能“以民为本”10中国古代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造成的主要后果是()A导致中国科学技术逐渐落后B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C使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窄D使地主和商人大量购田置地,不利于扩大再生产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经系辞材料二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

7、,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六典材料三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请回答:(1)由材料一可知商业出现的时间是什么时候?(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商业活动的什么特点?(3)材料三与前两段材料相比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战国前)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战国时)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齐都临淄)甚富而实,临淄之途,车击,人肩摩。其民无不吹竽

8、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 战国策材料三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雍正皇帝请回答:(1)简述材料一所反映的思想及其影响。(2)材料一主张与材料二内容相比,说明了什么?(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答案解析】知识清单一、1.货币2工商食官3(1)私商4(2)丝绸之路5(1)纸币(2)元代6(1)货币经济(2)白银(3)商人群体徽商二、1.(1)唐代军事重镇坊市制(2)街市 经济功能2(1)海上贸易(2)江南三、1.(1)不稳定性(2)中央集权2(1)战国(2)租税(3)官商分利(4)a.商人 b民

9、间a.民间商品经济b新经济因素对点训练1A结合古代商业发展的历史阶段特征分析,商业产生于原始社会。2C抓住关键信息“明末”,结合史实可知:当时白银已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3D清朝实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因此 D项叙述不正确。4B由材料可知城市布局整齐划一,与唐代长安城坊市制相符,而宋代以后已打破坊市制。5D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商业繁荣”我国古代商业从宋代起打破“市”“坊”界限,所以这种现象只有到宋代才能看到。6C当时的“市”是固定的交易场所,店铺不能任意扩大铺面,故“市”门内外店铺林立不符合史实。7D题干材料中所提到的杭城即南宋的都城临安,当时临安城内的夜市已经相当繁华,

10、商业兴盛,买卖昼夜不绝,由此反映出南宋商业经营打破了时间限制。8B由“尚农”可知重农,由“除末”判断实行抑商政策,故选B。9A统治者正是通过这种形式来体现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材料表明,无论天子、诸侯还是王后都亲自从事耕作,这说明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业关系到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统治者的根本统治利益。10B综合运用11(1)原始社会末期。(2)商业活动的时间有所增加,统一管理,但是仍有严格的时间和地点限制。(3)变化: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取消,商业十分繁荣,不再受官府监视。原因:宋代商品经济发达;政府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是基础

11、;南方相对安定等。12(1)思想:重农抑商。影响:在战国时期对发展封建经济起了很大作用,为封建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2)说明了人为的抑制商业的发展是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商业的繁荣,从而引起城市的发展。(3)思想:重农抑商。影响: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致使社会经济发展日益迟滞,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教材问题解答课中思考1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提示反映了当时商业繁荣和人们竞相从事商业活动的现象。原因:“工商食官”政策被破坏,给商业提供了

12、冲破官府束缚的发展机会;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私商的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某些学派鼓励人们追逐商业利益;商业的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一些诸侯国重商政策的推动。2想一想,与唐代长安城相比,北宋汴京有哪些不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不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被打破,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的启闭不再由官府统一规定时间,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出现了市民娱乐活动场所(瓦子)等具备多种商业功能的专业场所。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和城市生活迅速发展的需要,统治者城市管理政策的调整等。3你认为当时实施重农抑商政策是否有合理性?提示有一定合理性。“重农”即重视从事直接生产的农民和农业,“

13、抑商”即抑制商业资本和商人势力。在社会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商人会利用自己积聚的财富形成一股影响社会经济和政治运转的势力,而重农抑商政策则能起到平衡商业与农业的利益分配、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阅读与思考请思考:史记货殖列传的可贵之处何在?提示材料反映了司马迁对商业活动的态度。司马迁热情地为30位大商人立传,肯定追求财富是人的本性,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总结了经营的经验和原则。他高度评价商品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农、工、商并重,强烈反对政府与民夺利。司马迁从社会实际出发,否定“重农抑商”政策,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解析与探究1材料一、二是如何看待商业和农商关系的?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14、你认为是否有道理?提示贾谊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根本,工商业皆末,主张重农抑商。理由是:经商的人多了,则“物力必屈”,农业发展了,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贾谊的观点,在农耕时代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理由是:“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是“世儒不察”所造成的,工商业都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明确提出“工商皆本”。黄宗羲的经济思想反映了明清之际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要求,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2探究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是有利还是有弊,或是利弊参半,还是不同时期各有利弊?提示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农业经济是古代社会赖以

15、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这一政策在农耕时代初期,对当时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巩固新兴的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制度起了积极作用。这是应该给予肯定的。但它有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一面,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的消极作用愈来愈严重,成为我国农耕社会长期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自我测评结合古代商业发展的历程,分析中国古代商业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特色。提示(1)商业发展的特色:中国古代的商业起源较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业的发展既促进了中国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中国商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王朝重农抑商政策的严重制约。由于受此影响,古代社会中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受到严重阻碍,中国在近代落后于世界文明。(2)城市经济发展的特色:商业繁荣总是和城市联系在一起。农耕时代的城市经济发展呈现出不断突破限制、一直向前的趋势,这与商业发展大势是相吻合的。其特色之二,就是随着商业贸易的扩大,古代城市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