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5 ,大小:784.50KB ,
资源ID:869829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6982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扬州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1、江苏省扬州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淀粉属于多糖,是能源物质B. 磷脂属于脂肪,是储能物质C. RNA属于核酸,是遗传物质D. 促甲状腺激素属于蛋白质,是信息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有的蛋白质是结构物质,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2、核酸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遗传物质主要是DNA。【详解】A、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多糖,是储能物质,A错误;B、磷

2、脂不属于脂肪,脂肪是储能物质,而磷脂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B错误;C、RNA是核糖核酸,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细胞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为脱氧核糖核酸,C错误;D、促甲状腺激素的本质是蛋白质,作为信息物质,可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内多种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蓝藻和黑藻()A. 都具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 都具有细胞壁,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和果胶C. 翻译都在核糖体上进行,共用一套密码子D. 遗传物质都是DNA,并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答案】C【解析】【分析】

3、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原核生物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详解】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A错误;B、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B错误;C、蓝藻属于原核生物,黑藻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翻译都在核糖体上进行,且共用一套密码子,C正确;D、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染色体,D错误。故选C。【点睛】能够判断出蓝藻属于原核生物,黑藻属于真核生物为解答该题的关键。3.用新鲜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色素可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可用无水酒精提取并分离色素B. 分离色素时,如发现色素带颜

4、色过浅,应再多划几次滤液细线C. 滤纸条上4条色素带通常都是平齐的,且彼此之间的间距基本相同D. 滤纸条上距滤液细线较远的2种色素对蓝紫光有较大吸收值【答案】D【解析】【分析】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2、分离色素的原理: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的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5、。3、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详解】A、色素可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可用无水酒精提取色素,分离色素用层析液,A错误;B、分离色素时,如发现色素带颜色过浅,应分析可能的原因,再采取对应的措施,B错误;C、滤纸条上4条色素带通常都是不平齐的,且彼此之间的间距也各不相同,C错误;D、滤纸条上距滤液细线较远的2种色素为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6、。4.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且作用后立即被降解B. ATP与ADP能相互转化,说明能量可以循环利用C. ATP的形成需要酶,而酶的合成并不需要ATPD. ATP和酶的组成成分中可能都含有五碳糖【答案】D【解析】【分析】(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作用机理:降低反应活化能;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2)ATP中文名称:三磷酸腺苷,A代表腺苷由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腺苷组成,P代表磷酸,代表高能磷酸键;功能: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直接能源物质)【详解】A、酶即可以在细胞内发

7、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任何变化,A错误;B、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C、酶的合成也需要ATP,C错误;D、ATP中的五碳糖是核糖,有一部分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其中的五碳糖是核糖,D正确。故选D。5.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之一。下图为动物细胞凋亡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成熟动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是通过该过程完成的B. 凋亡小体的形成过程中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无关C. 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 该过程会破坏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答案】A【解析】【分析】图示过程为细胞凋亡过程。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

8、编程性死亡。是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的生命现象,与细胞坏死不同。【详解】A、细胞凋亡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因此成熟动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是通过该过程完成的,A正确;B、凋亡小体的形成过程中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错误;C、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D、该过程的发生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D错误。故选A。6.下图为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Aabb)卵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产生的子细胞,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发生于有丝分裂过程,形成该细胞的原因是基因突变B. 若发生于有丝分裂过程,有丝分裂后期有6条染色体C. 若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该细胞的名称是卵细胞D

9、. 若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形成该细胞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答案】D【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排列在赤道板位置;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若发生于有丝分裂过程,则细胞缺少一条含b基因的染色体

10、,形成该细胞的原因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有一条含b的染色体着丝点未分裂,A错误;B、就图示染色体数目来讲,若发生于有丝分裂过程,有丝分裂后期可能有7条染色体(4条染色体中有一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未分裂),B错误;C、若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该细胞的名称可能是卵细胞,也可能是极体,C错误;D、若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形成该细胞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进而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最终导致了上述细胞的产生,D正确。故选D。7.果蝇的体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灰色)、b(黑色)控制,但只含其中一个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下图为果蝇培育和杂交实验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11、 )A. 乙果蝇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B. 乙产生配子中有2/3是异常的C. F1中雌雄性个体都是灰色的D. F1中雌性个体数等于雄性个体数【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经60Co照射后,筛选得到的乙果蝇的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移到X染色体上,说明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假设乙果蝇中不含B基因的常染色体用“O”表示,则乙果蝇经减数分裂产生的4种配子的基因型为BXB、BY、OXB和OY,它们的比例相等。甲果蝇经减数分裂只产生1种配子,其基因型为bX。【详解】A、乙果蝇的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移到了X染色体上,此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B、假设不含B基因的常染色体用“O”表

12、示,则乙果蝇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BXBBYOXBOY1111,异常的配子(BXB、OXB、OY)占3/4,B错误;C、由图可知:甲果蝇产生的配子为bX,乙果蝇产生的配子为BXB、BY、OXB、OY,理论上,二者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BbXBX、BbXY、ObXBX、ObXY,但因ObXY只含一个b基因而无法发育,所以F1中雌雄性个体都是灰色的,C正确;D、综上分析可知:F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BX、ObXBX,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Y,即F1雌:雄=2:1,D错误。故选C。8.关于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R型细菌和S型细菌不可能通

13、过肉眼观察分辨B.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变异属于基因重组C. 用含32P的肉汤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而标记噬菌体D. 两个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和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是遗传

14、物质。【详解】A、R型细菌和S型细菌的菌落特征不同,可通过肉眼观察分辨,A错误;B、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本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上,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C、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增殖,用含32P的肉汤培养基不能培养T2噬菌体,C错误;D、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9.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

15、 诱变育种的原理是突变,能加速变异进程,缩短育种年限B.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能将优良基因集中到同一品种中C. 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能较快获得纯合优良植株D. 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答案】D【解析】【分析】该题涉及多种育种方式的原理及其优点,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考生对课本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归纳,然后对各选项逐项判断。【详解】A、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A正确;B、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B正确;C

16、、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常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后,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获得每对染色体上成对的基因都是纯合的植株,C正确;D、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将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加以修饰,然后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改造生物性状,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错误。故选D。1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多样性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C. 进化过程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D. 袁隆平在野外发现了野生水稻用于杂交育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

17、】D【解析】【分析】1、共同进化指不同的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2、共同进化的结果是形成生物多样性。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详解】A、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A正确;B、不同的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

18、发展,经过长期的共同进化形成了生物多样性,B正确;C、捕食者的存在,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有利于物种多样性形成,C正确;D、野生水稻用于杂交育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共同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和理解共同进化的概念,掌握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1.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由无机盐的含量决定C. 内环境是生物体代谢的主要场所D. 内环境稳态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答案】A【解析】【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

19、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A正确;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错误;C、细胞质基质是生物体物质代谢的主要场所,C错误;D、内环境稳态是内环境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成分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D错误。故选A。12.下图是人体

20、对低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其中激素a是胰高血糖素释放因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分别是垂体细胞、胰岛A细胞B. 体内的激素b能够促进肝糖原的分解C. 激素a能特异性的运输并作用于甲细胞D. 与过程相比,过程速度快、时间短【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a是胰高血糖素释放因子,b为胰高血糖素,为激素调节,为神经调节,细胞甲为胰岛A细胞,乙为肝细胞。【详解】A、细胞甲为胰岛A细胞,乙为肝细胞,A错误;B、激素b为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的转化,进而升高血糖,B正确;C、激素a通过体液运输到达全身各处,但只能靶细胞甲上受体结合,C错误;D、为激素调节,为神经调节,与过

21、程相比,过程速度较慢,时间较长,D错误。故选B。13.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侵染脊髓灰质中的传出神经元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口服“糖丸”可以预防该病。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脊髓灰质炎患者的某些非条件反射可能消失,但通常不会出现感觉障碍B. 浆细胞接受脊髓灰质炎病毒刺激后,能产生特异性结合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C. 口服“糖丸”的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予以预防脊髓灰质炎D. 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特异性地进入脊髓灰质中的传出神经元内【答案】A【解析】【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

22、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1)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脊髓灰质炎病毒侵染脊髓灰质中的传出神经元”,影响了反射弧,所以某些非条件反射可能消失,但感觉中枢在脑部,并没有受损,所以不会出现感觉障碍,A正

23、确;B、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是浆细胞没有识别作用,B错误;C、“糖丸”是一种口服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口服“糖丸”的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予以预防脊髓灰质炎,C错误;D、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仅仅核酸注入到宿主细胞内,不是主动运输,D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重点是理解疫苗发挥作用的机理。14.下面是研究两种药物TIBA和S-3307对豌豆黄化苗茎切段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有关本实验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实验中两种药剂浓度为0的是对照组B. 实验使用的黄化苗可在无光条件下培育获得C. TIBA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特点D.

24、S-3307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与其浓度呈正比【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1: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的TIBA促进茎的伸长,高浓度的TIBA抑制茎的伸长;图2:与对照组相比,S-3307对豌豆黄化苗茎切段生长起抑制作用。【详解】A、实验中两种药剂浓度为0的是对照组,A正确;B、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实验使用的黄化苗可在无光条件下培育获得,B正确;C、根据试题分析可知:TIBA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特点,C正确;D、S-3307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与其浓度不一定成正比,如S-3307浓度为30、60、120对豌豆黄化苗茎切段生长抑制作用相同,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相关的知

25、识,理解植物激素的“两重性”的含义。15.红嘴鸥是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东部沿海的候鸟。为了给滇池越冬红嘴鸥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科研人员通过数码相机拍摄取样,调查了滇池越冬红嘴鸥种群幼鸟比例的变化,结果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科研人员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红嘴鸥幼鸟比例B. 决定滇池冬季红嘴鸥种群数量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C. 20102013年间,红嘴鸥的年龄组成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D. 长期高密度的红嘴鸥会对滇池生态平衡造成较大压力【答案】D【解析】【分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

26、、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2、分析题图:20102013年间,红嘴鸥幼鸟比例先增高后保持稳定。【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调查红嘴鸥幼鸟比例采用的是数码相机拍摄取样法,A错误;B、决定滇池冬季红嘴鸥种群数量的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B错误;C、20102013年间,红嘴鸥的幼鸟的比例有所增加,但不知道老年个体所占的比例,因此不能判断其年龄组成的变化,C错误;D、长期高密度的红嘴鸥会对滇池生态平衡造成较大压力,D正确。故选D。16.如图为某人工生态系统的碳流动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建立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

27、理B. 碳元素以CO2形式流动过程有、C. 该生态系统碳元素的流动需要能量驱动D. 该人工生态统的建立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是光合作用,是呼吸作用,是流向分解者,是捕食。【详解】A、在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多级利用,说明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A正确;B、碳元素以CO2形式流动的过程有、,以有机物形式流动的过程有、,B错误;C、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该生态系统碳元素的流动需要能量驱动,C正确;D、该人工生态统的建立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正确。故选

28、B。17.中国科学院孙强团队对一流产雌性猕猴进行克隆,成功获得 “中中”和“华华”两姐妹,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体细胞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为建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疾病机理,研发诊治药物带来光明前景。下图为“中中”和“华华”培育的流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将成纤维细胞注射在放射冠和透明带间,可降低对卵细胞的损伤B. 过程在培养基中加入动物血清,可为激发成纤维细胞核的全能性提供物质条件C. 过程进行同步发情处理,可降低代孕母猴对“中中”、“华华”的免疫排斥反应D. 与模型小鼠相比,模型猴更适合于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病机理、研发诊治药物【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图示过程为

29、体细胞克隆过程,对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去核,是取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是融合后的细胞激活后培养到早期胚胎,再进行胚胎移植,最终得到克隆猴。【详解】A、过程将成纤维细胞注射到去核的卵母细胞透明带间中,可降低对卵细胞的损伤,A错误;B、在培养细胞时需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动物血清的作用是模拟内环境和补充未知的缺少的营养物质,激发成纤维细胞核的全能性的是卵细胞的细胞质中的物质,B错误;C、过程进行同步发情处理,是为了为胚胎移入受体提供相同的生理环境,C错误;D、猴子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比小鼠近,与模型小鼠相比,模型猴更适合于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病机理、研发诊治药物,D正确。故选D。18.三聚氰胺

30、特异性抗体可用于检测乳制品中可能存在的微量三聚氰胺,然而三聚氰胺分子量过小,不足以激活高等动物的免疫系统,因此在制备抗体前必须对三聚氰胺分子进行有效“扩容”。下图是三聚氰胺特异性抗体的制备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可以用蛋白质、果糖等物质使三聚氰胺“扩容”为抗原分子B. “扩容”后的三聚氰胺复合物进入小鼠体内能被吞噬细胞识别C. 过程中常用灭活的病毒诱导细胞融合D. 过程原理之一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该图是制备三聚氰胺特异性抗体的过程。由于三聚氰胺分子量过小,不足以激活高等动物的免疫系统,制备抗体前必须对三聚氰胺分子进行有效“扩容”。2、单克隆

31、抗体制备流程(1)对小鼠注射特定的抗原蛋白,使小鼠产生免疫反应;(2)得到相应的B淋巴细胞;(3)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再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4)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种细胞才能生长(这种杂种细胞的特点是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5)对上述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6)最后,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这样,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就可以提取出大量的单克隆抗体。【详解】A、果糖分子量过小,不足以激活高等动物的

32、免疫系统,不能使三聚氰胺“扩容”为抗原分子,A错误;B、“扩容”后的三聚氰胺复合物作为抗原进入小鼠体内能被吞噬细胞识别,B正确;C、分析题图可知,过程中常用灭活的病毒诱导两种动物细胞融合,C正确;D、过程原理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筛选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正确。故选A。19.下列对实验变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温度和pH是自变量B. 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培养液中的溶氧量是无关变量C. 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中,插条生根数是因变量D. 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原生质层外侧溶液的浓度

33、是无关变量【答案】C【解析】【分析】实验组:经过处理的组是实验组;对照组:未经过处理的组是对照组;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自变量:想研究且可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可变因素,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要注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实验设计时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等。【详解】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pH是无关变量,A错误;B、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有无氧气是自变量,B错误;C、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实验中,

34、生长调节剂的浓度是自变量,插条生根数是因变量,C正确;D、在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原生质层外侧溶液的浓度是自变量,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20.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标志重捕法调查某鸟类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造成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小B. 湖泊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C. 若第二营养级生物长时间大幅度减少,第一营养级物种丰富度可能会降低D. 北极

35、苔原生态系统与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抵抗力稳定性弱而恢复力稳定性强【答案】C【解析】【分析】1、生物群落的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原因:由于

36、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则越差。【详解】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鸟类种群密度进行重捕时,个别标志物脱落,会导致重捕个体中带标志的个体数量减少,所得数值可能偏大,A错误;湖泊的近岸区域和湖心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这是不同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同,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B错误;若第二营养级生物长时间大幅度减少,则一段时间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由于缺少天敌而数量增加,使不同种群之

37、间的竞争加剧,故可能会导致物种丰富度降低,C正确;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弱,D错误。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 21.如图为不同遮光处理对东北铁线莲光合作用影响的结果,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10%80%遮光时,铁线莲均能生长B. 100%遮光时,铁线莲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C. 90%遮光时,铁线莲不进行光合作用D. 遮光后,铁线莲叶绿素b的含量降低了【答案】BC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随着遮光比例的增加,叶绿素的含量逐渐上升,净光合速率先升高后下降,而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详解】A、由图可知,10%80%遮光时,净

38、光合速率大于0,铁线莲均能生长,A正确;B、100%遮光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铁线莲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错误;C、90%遮光时,净光合速率为0,说明铁线莲的光合作用强度=呼吸强度,C错误;D、遮光后,铁线莲叶绿素的含量逐渐上升,D错误。故选BC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理解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是解答该题的关键。22.某品系小鼠皮毛色素由两对常染色体上基因A、a和B、b共同决定,其色素合成的机理如下图所示,且AA纯合体在胚胎期死亡。现有两亲本黄鼠杂交,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白鼠黄鼠黑鼠121,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亲本黄鼠的基因型是AaBB、

39、AaBbB. 黄鼠的基因型有2种,且没有纯合子C. 子代杂合黑鼠与杂合白鼠杂交,后代白鼠占1/ 2D. 子代白鼠中的纯合子占1/4【答案】B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小鼠皮毛色素由两对常染色体上基因A、a和B、b共同决定,说明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纯合体在胚胎期死亡,黑色鼠的基因型为aaB_,黄色鼠的基因型为AaB_,白色鼠的基因型为Aabb、aabb,两亲本黄鼠杂交,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白鼠黄鼠黑鼠=121,由于子代出现白鼠和黑鼠,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详解】A、由分析可知:亲本黄鼠的基因型是AaBb、AaBb,A错误;B、黄鼠的基因型有2种,即AaBB和AaBb,且没有纯合子

40、,B正确;C、子代杂合黑鼠(aaBb)与杂合白鼠(Aabb)杂交,后代白鼠占11/21/2,C正确;D、子代白鼠的基因型有两种Aabb、aabb,纯合子占1/3,D错误。故选BC。【点睛】本题结合图解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根据杂交子代的表现型推出亲代基因型。23.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多囊性纤维病患者编码某跨膜蛋白的基因突变,导致肺功能严重受损B. 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个体是否患病与基因与环境因素均有关C. 苯丙酮尿症患者缺乏苯丙氨酸羧化酶,导致不能生成苯丙氨酸而患病D. 先天愚型患者第五号染色体上缺失部分染色体片段,患儿哭声似猫叫【答案】AB

41、【解析】【分析】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2、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42、【详解】A、大多囊性纤维病患者编码某跨膜蛋白的基因突变,导致肺功能严重受损,A正确;B、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个体是否患病与基因与环境因素均有关,B正确;C、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导致苯丙氨酸不能沿正常途径转变成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使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而患病,C错误;D、先天愚型患者是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D错误。故选AB。【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掌握基因控制性状的两条途径,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4.下表为不同浓度海藻酸钠与氯化钙对固定化啤酒细胞凝胶颗粒完整率及发酵的影响研究结果。据表分析下列叙述

43、正确是( )项目实验组123456789海藻酸钠/%225322532253CaCl2/%222333444凝胶珠完整率/%606367747882858583酒精量/%(V/V)373535373432373433A. 实验使用的固定化细胞方法属于包埋法B. 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CaCl2溶液浓度有利于增加凝胶珠的完整率C. 凝胶珠完整率与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强度具有正相关性D. 据表格可知固定啤酒酵母细胞较适宜的是2%海藻酸钠、4 %CaCl2【答案】ABD【解析】【分析】分析表格数据:如表为不同浓度海藻酸钠与氯化钙对固定化啤酒细胞凝胶颗粒强度及发酵的影响研究结果,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海藻酸钠

44、浓度和氯化钙浓度,因变量是固定强度和酒精量。【详解】A、实验使用的固定化细胞方法属于包埋法,A正确;B、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CaCl2溶液浓度有利于增加凝胶珠的完整率,B正确;C、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凝胶珠完整率与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强度之间没有正相关性,C错误;D、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固定啤酒酵母细胞的理想是2%海藻酸钠、4%CaCl2,D正确。故选ABD。【点睛】本题结合表格数据,考查酵母细胞的固定化,要求考生识记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方法及过程,能正确分析表格信息,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25.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

45、因植物的培育B.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多倍体植株的培育C.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 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可用于试管牛的培育【答案】ABC【解析】【分析】克隆动物和试管动物的比较:试管动物克隆动物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技术手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遗传规律遵循不遵循【详解】A、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植物的培育,A正确;B、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多倍体植株的培育,B正确;C、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C正确;D、试管牛的培育采用了体外受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等,没有采用核移植技术,D错误。故选AB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要

46、求考生识记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涉及的技术及相关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三、非选择题: 26.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如图是其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1)与大肠杆菌细胞相比,其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酵母菌具有_;酵母菌细胞在低渗溶液中能保持正常的形态,是因为它具有_。(2)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是_;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是_;图中含RNA的细胞器有_(填序号)(3)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可以通过_(方式)运输到细胞外。(4)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

47、养;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用滤纸吸去血细胞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上述操作中有两步错误,请指出并改正:_;_。【答案】 (1). 核膜 (2). 细胞壁 (3). (4). (5). (6). 自由扩散 (7). 中,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之前,应将试管震荡几次 (8). 中,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让培养液从盖玻片边缘渗入【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酵母菌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为细胞壁;结构为细胞核;结构为内质网;结构为核糖体;结构细胞膜;结构为线粒

48、体;结构为液泡;结构为细胞质基质。【详解】(1)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与大肠杆菌细胞相比,酵母菌具有核膜(或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细胞含有细胞壁,对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因此酵母菌细胞在低渗溶液中能保持正常的形态。(2)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含有RNA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线粒体。(3)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酒精,都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运输处细胞外。(4)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之前,应将试管震荡几次;在滴加酵母菌之前,应先将

49、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让培养液从盖玻片边缘渗入。【点睛】本题结合酵母菌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掌握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的相关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27.图1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氧元素的变化示意图,其中甲、乙表示相关物质,表示相关过程;图2是研究人员利用实验装置探究光照强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影响以及得到的曲线图。请回下列问题:(1)图1中,甲、乙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50、_。(2)图2中,实验中选择长势良好的健康植物的目的是_。(3)图2中A点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于图1中的_(填序号)。(4)有同学提出:在本研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装置中CO2供应减少,植株幼苗的光合速率会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该同学试图证明他的想法,设计了如下主要实验步骤,试补充并回答相关问题:步骤1:取上左图所示的两个相同装置,编号A、B,其中A装置内加放一只加有一定量CO2缓冲液(保证装置内CO2浓度维持稳定)的小烧杯,B装置内放一只加有等量_的小烧杯。将两个装置放在光照强度为_(选择图2曲线图中的点代号)和适宜温度等环境中。步骤2:每隔一定时间,测量并记录装置内空气中CO

51、2浓度。结果预期:请在答题纸对应位置的坐标图中以曲线表示最可能的实验结果_。【答案】 (1). 二氧化碳、 氧气 (2). 叶绿体基质 (3). 防止除光照强度以外其它因素(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 (5). 蒸馏水(清水) (6). B (7). 【解析】【分析】分析图1:甲为二氧化碳,乙为氧气,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为光反应,为暗反应。分析图2:A点为光补偿点,B点为光饱和点,A点净光合速率为0,限制AB光合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限制B点之后的是温度、二氧化碳浓度。【详解】(1)由分析可知:甲、乙代表的物质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为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2

52、)图2中,实验中选择长势良好的健康植物的目的是防止除光照强度以外的其它因素(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图2中A点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强度等于呼吸强度,故A点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于图1中的。(4)要验证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装置中CO2供应减少,植株幼苗的光合速率会受到限制的正确性,可取上左图所示的两个相同装置,编号A、B,其中A装置内加放一只加有一定量CO2缓冲液(保证装置内CO2浓度维持稳定)的小烧杯,B装置内放一只加有等量蒸馏水的小烧杯;由于实验的自变量为二氧化碳浓度,故光照强度和温度应选择最适宜,故将两个装置放在光照强度为B和适宜温度等环境中,每隔一定时间,测量并记录装置内空气中CO2

53、浓度。由于B组缺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B组光合作用速率将会降低,故结果为。【点睛】本题结合图解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考生需要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结合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解答。28.miRNA是含有茎环结构的miRNA前体,经过加工之后的一类非编码的小RNA分子(18-25个核苷酸)。下图是某真核细胞中miRNA抑制甲基因控制的蛋白质甲合成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内miRNA基因复制过程中,子链延伸需要引物的原因是_,子链片段在_ 作用下连接起来。(2)过程以_为原料,催化该反应的酶是_,该酶与miRNA基因的_相结合。(3)miRNA通过抑制甲基因的_而

54、抑制蛋白质甲的合成,与过程相比,过程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4)研究人员发现某种矮生水稻细胞中存在一种小分子RNA(miR393),该RNA能抑制生长素受体基因表达,施加外源生长素能否使矮生水稻增高?简要说明理由_。【答案】 (1).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续结合到已有的核酸片段上 (2). DNA连接酶 (3). 核糖核苷酸 (4). RNA聚合酶 (5). 启动子 (6). 翻译 (7). U-A (8). 不能,因为是生长素受体受到了影响,所以施加生长素后,植物仍然无法长高【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过程为转录,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催化该反应的酶是 RNA聚合酶。为翻译过程,

55、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翻译的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上。翻译的本质:把DNA上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转化成为蛋白质分子上氨基酸的特定排列顺序。【详解】(1)细胞内miRNA基因复制过程中,子链延伸需要引物的原因是: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续结合到已有的核酸片段上;子链片段在DNA连接酶作用下连接起来。(2)转录过程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催化该反应的酶是RNA聚合酶,该酶与miRNA基因的启动子相结合。(3)miRNA通过抑制甲基因的翻译而抑制蛋白质甲的合成,翻译过程,与转录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T-A、C-G、G-C)比较,该过程(碱

56、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U-A、C-G、G-C)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为U-A。(4)RmiR39能抑制生长素受体基因表达,施加外源生长素也不能使矮生水稻增高,原因是生长素受体受到了影响,所以施加生长素后,植物仍然无法长高。【点睛】本题考查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产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作答。29.某品系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如图所示),A对a显性,B对b显性,A或B纯合都致死,且A基因所在的大片段发生倒位,抑制2号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该品系称为平衡致死系。请回答问题:(1)

57、2号染色体发生大片段的倒位属染色体属于_变异, A、a与B、b的遗传_(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2)该平衡致死品系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其后代的基因型有_种。(3)已知果蝇X染色体上还有控制红眼(W)和白眼(w)的基因,用上述平衡致死品系中的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作杂交,F1都是红眼果蝇,F1雌雄果蝇杂交,F2中卷翅星状眼红眼雄果蝇的概率是_。(4)科研人员用射线处理野生型雄性果蝇(aabbDD),研究其对2号染色体上另一显性基因D致突变作用。射线处理后使之与平衡致死系的雌果蝇(AaBbDD)杂交,在F1中挑选卷翅雌雄果蝇相互交配,观察F2的性状分离比,其过程如下:若F2中正

58、常翅果蝇占_且无新表型出现,说明射线处理未能导致基因突变。若F2中卷翅果蝇占_,说明射线处理导致D基因发生了隐性致死突变。 若F2中出现新表型,且新表型个体占_,说明射线处理导致D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答案】 (1). 结构 (2). 否 (3). A、a与B、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4). 1 (5). 1/4 (6). 1/3 (7). 100% (8). 1/3【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

59、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问题同时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进行解答。【详解】(1)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重复、缺失、易位、倒位,2号染色体发生大片段的倒位则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A、a与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由于题图可知,AaBb产生的配子类型是Ab:aB=1:1,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1:2:1,其中AAbb、aaBB致死,因此后代基因型是1种,为AaBb。(3)该平衡致死品系中的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作杂交,F1都是红眼果蝇,说明红眼是显性性状,红眼、白眼果蝇位于X染色体上,子一代相

60、互交配,F1雌雄果蝇杂交,F2中卷翅星状眼红眼雄果蝇的概率是AaBbXWY=11/4=1/4。(4)只考虑卷翅和正常翅,AaAaAA:Aa:aa=1:2:1,其中AA致死,如果射线处理未能导致基因突变,则aa(正常翅)=1/3。射线处理导致D基因发生了隐性致死突变,则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D:ad=1:1,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DD:AaDd:aadd=1:2:1,其中AADD、aadd致死,子二代只有一种基因型是AaDd,全部表现为卷翅,即卷翅个体占100%。射线处理导致D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则子二代基因型及比例是AADD:AaDd:aadd=1:2:1,其中AADD致死,aad

61、d是新表型,占1/3。【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使用条件,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预期结果、获取结论。30.绵羊是短日照发情动物,褪色素和催乳素在绵羊的繁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图是长日照抑制绵阳发情的机理图(虚线箭号表示抑制作用或分泌量减少),其中褪色素是由松果体合成、分泌的胺类激素,催乳素能促进乳腺发育,抑制卵泡成熟。请回答下列问题:(1)长日照调节褪黑素分泌过程中的效应器是_,此过程中,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单向”或“双向”)

62、的,从激素a分泌的调节过程看,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是_。(2)催乳素和激素a在影响卵巢排卵方面起_作用,长日照条件下绵羊体内的催乳素浓度_,激素a浓度_,抑制排卵。(3)科研人员欲通过两种方案来启动长日照条件下绵羊排卵,请判断是否可行并写出判断理由:注射褪黑素,_;注射激素a,_。【答案】 (1).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 (2). 单向 (3). 神经调节调控体液调节 (4). 拮抗 (5). 高 (6). 低 (7). 可行,注射褪黑素后降低催乳素浓度,提高激素a,促进排卵 (8). 不行,因为长日照条件下,催乳素浓度高,仍会抑制卵泡的发育【解析】【分析】据图分析,长日照信号

63、通过“视网膜视交叉上核松果体”,松果体通过分泌褪黑素作用于垂体A区域,抑制垂体A区域分泌催乳素,催乳素再抑制卵巢不排卵的途径对排卵进行调控,该调控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为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为效应器。【详解】(1)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的,长日照调节褪黑素分泌过程中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在反射过程中,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从激素a分泌的调节过程看,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是神经调节调控体液调节。(2)据图分析,催乳素抑制排卵,激素a促进

64、排卵,因此催乳素和激素a在影响卵巢排卵方面起拮抗作用;长日照条件下绵羊体内的催乳素浓度高,激素a浓度低,抑制排卵。(3)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注射褪黑素来启动长日照条件下绵羊排卵,原因是注射褪黑素后降低催乳素浓度,提高激素a,促进排卵。注射激素a不能启动长日照条件下绵羊排卵,原因是长日照条件下,催乳素浓度高,仍会抑制卵泡的发育。【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点,弄清楚长日照条件下绵羊排卵调节的两个途径,注意图中箭头的种类和含义,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3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某研究所开展了“探究太湖流域寒冷冬季条件下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

65、能力”的项目研究。科研人员在人工模拟条件下利用两种不同水生植物进行实验,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TN、TP分别表示水体中的总氮、总磷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常采用_法调查不同地区的河道中两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并将其从原产地取来后,先置于模拟环境条件下培养10天,目的是_。(2)从经过上述处理的每种植物中选取等量植株,均分为三组,置于等量的不同浓度氮、磷的模拟污染水中开始培养,定期检测每组水体中的_等离子含量,同时还需以_为对照组,并测定其中的相应数据。(3)实验表明,_(填“石菖蒲”或“水芹菜”)对富含_的污染水体耐受性更强。利用这两种植物修复被污染水体时,需要严格控制水体中NO的浓

66、度,理由是_。【答案】 (1). 样方法(等距取样) (2). 使植物适应实验环境条件(或驯化) (3). NH4+、NO3、PO43- (4). 不含石菖蒲和水芹菜,只加入等量的富含氮、磷的模拟污染水 (5). 水芹菜 (6). 氮(或NH4+) (7). 水体中NO3浓度超过一定程度后,植物对氮的吸收下降【解析】【分析】据四个曲线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的种类、营养的程度,因变量是植物对TN的总吸收量、对TP的总吸收量、对NH4-N的总吸收量、对NO3-N的总吸收量。【详解】(1)研究人员调查两种植物的种群密度通常用样方法(等距取样);将两种植物从原产地取来后,先置于模拟环境条件下培养1

67、0天,目的是让植物适应实验环境条件(驯化)。(2)根据题意分析,将三组实验置于等量的不同浓度氮、磷的模拟污染水中开始培养,则应该定期检测每组水体中的NH4+、NO3-、PO43-等离子含量;同时还需以仅加入等量的富含氮磷的模拟污染水、不含石菖蒲和水芹菜的组为对照组,并测定其中的相应数据。(3)分析图3可知,水芹菜对富含氮(NH4+)的污染水体耐受性更强;图4表明,利用这两种植物修复被污染水体时,水体中NO3浓度超过一定浓度后,植物对氮的吸收下降(甚至使水体污染加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水体中NO3的浓度。【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曲线图,判断高浓度的氨根和硝酸根条件下,两种植物的耐受性以及对相

68、关离子总吸收量的情况变化,进而得出相关结论。32.融合PCR技术是采用具有互补末端的引物,将不同来源的扩增片段连接起来的方法,其过程如下图1。下图2是中间载体1和中间载体2(利用融合PCR技术构建成)构建成叶绿体定点整合表达载体示意图(限制酶酶切位点标注于载体外侧),叶绿体定点整合表达载体通过与叶绿体基因的同源重组,将目的基因整合于叶绿体 DNA的特定位点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在第一阶段获得两种DNA的过程中,一般须将引物1、2和引物3、4置于不同反应系统中。这是因为_。加入到PCR反应体系的物质,除图中所示引物、模板DNA外,还应包括Mg2、扩增缓冲液、_和_。(2)图1中,在

69、引物1、引物2组成的反应系统中,经第一阶段要形成图示双链DNA,至少要经过_次复制。引物1、引物2组成的反应系统和引物3、引物4组成的反应系统中均进行一次复制,共产生_种双链DNA分子。(3)图2中,构建成定点整合表达载体需用到的工具酶有_和_酶,图中定点整合表达载体上未标出的结构是 _。(4)利用定点整合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的优点是_。【答案】 (1). 引物2和3中存在互补配对片段,置于同一反应系统时它们会发生结合而失去作用 (2). Taq酶 (3). 4种脱氧核苷酸(dCTP、dATP、dGTP、dTTP) (4). 2 (5). 4 (6). Spe、 Sal (

70、7). DNA连接酶 (8). 复制原点 (9). 能实现定点整合到叶绿体中,且不易随花粉扩散带来安全问题【解析】【分析】1、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看作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2、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利用DNA在体外摄氏95高温时变性会变成单链,低温(经常是60C左右)时引物与单链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结合,再调温度至DNA聚合酶最适反应温度(72C左右),DNA聚合酶沿着磷酸到五碳糖(5-3)的方向合成互补链。3、PCR需要的条件:引物、Taq酶、模板、脱氧核苷酸(dCTP、dATP、dGTP、dTTP)4、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7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根据图2显示,中间载体1的启动子一端有SpeI的切割位点和在终止子一端有SalI切割位点;并且“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子”这一段是插入在中间载体2的SpeI、SalI切割位点之间,因此构建如图的定点整合表达载体需使用SpeI、SalI和DNA连接酶。【详解】(1)由于引物2和3中存在互补配对片段,置于同一反应系统时它们会发生结合而失去作用,故在第一阶段获得两种DNA的过程中,一般须将引物1、2和引物3、4置于不同反应系统中;加入到PCR反应体系的物质,除图中所示引

72、物、模板DNA外,还应包括Mg2+、扩增缓冲液和Taq酶和4种脱氧核苷酸(dCTP、dATP、dGTP、dTTP)(2)图1中,在引物1、引物2组成的反应系统中,经第一阶段要形成图示双链DNA,至少要经过2次复制;引物1、引物2组成的反应系统和引物3、引物4组成的反应系统中均进行一次复制,共产生4种双链DNA分子。(3)图2显示:启动子和终止子的两端分别有Spe I和Sal I的识别位点,叶绿体同源重组基因1与2之间也存在Spe I和Sal I的识别位点,因此图2中需使用Spe I、Sal I和DNA连接酶将两中间载体构建成定点整合表达载体;图中定点整合表达载体上未标出的结构是复制原点。(4)

73、综上分析:在叶绿体定点整合表达载体中,叶绿体同源重组基因1和叶绿体同源重组基因2能使目的基因准确插入叶绿体DNA上的特定位点上。与利用农杆菌转化法相比,利用定点整合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中的优点是:能实现定点整合到叶绿体中,且不易随花粉扩散带来安全问题。【点睛】熟记并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特别是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并从题图中提取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作答。33.异烟肼(isoniazid)又名雷米封(rimifon),是吡哆醇的结构类似物或代谢拮抗物。科研人员为了定向培育抗异烟肼的吡哆醇高产酵母菌突变株,采用梯度平板法

74、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灭菌后的培养皿中加入10 mL融化的普通培养基,皿底斜放(一边垫起),待凝(如图1);待培养基凝固后将培养皿放平,倒上第二层含适当浓度的异烟肼的培养基(10 mL),这样便得到异烟肼含量从一边到另一边逐渐升高的梯度平板(如图2);用移液管移取经诱变处理后的酵母菌细胞悬液01 mL到梯度平板上,进行涂布;将平板倒置于2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到梯度平板上酵母菌的生长情况(如图3)。据分析回答:(1)从作用来看,本研究使用的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为了使其能够凝固,在配制时通常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_。(2) 步骤中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步骤中移液管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3

75、)步骤中,滴加到梯度平板上的酵母菌细胞悬液一般不超过01 mL的原因是_。(4)步骤中,培养基上接种后将平板进行倒置培养的目的是_,恒温培养箱的温度控制在22左右,其主要目的是_。(5)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图3抗性菌落主要位于图2 中_端,其具有抗药性的主要原因是_。【答案】 (1). 选择 (2). 琼脂 (3). 高压蒸汽灭菌 (4). 干热灭菌 (5). 培养基表面的酵母菌细胞悬液会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 (6). 防止冷凝后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 (7). 为酵母菌细胞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温度 (8). B (9). 酵母菌合成更高浓度的吡哆醇,以克服异烟肼的

76、竞争性抑制【解析】【分析】1、培养基按功能分:种类制备方法特征用途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成分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加入青霉素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鉴别培养基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依据微生物产生的某种代谢产物与培养基中特定试剂或化学药品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变化而设计鉴别和区分菌落相似的微生物伊红和美蓝培养基可以鉴别大肠杆菌2、无菌技术:(1)关键: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2)具体操作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为避免周围

77、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接触。【详解】(1)该实验所用的培养基中含有药物,只有能抗药物的微生物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存,因此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为了使培养基能够凝固,通常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2)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移液管常用的灭菌方法是干热灭菌。(3)滴加到梯度平板上的酵母菌细胞悬液一般不超过0.1mL的原因是培养基表面的酵母菌细胞悬液会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4)培养基上接种后将平板进行倒置培养的目的是防止冷凝后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恒温培养箱的温度控制在22左右,其主要目的是为酵母菌细胞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温度。(5)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图3抗性菌落主要位于图2 中B端,其具有抗药性的主要原因是酵母菌合成更高浓度的吡哆醇,以克服异烟肼的竞争性抑制。【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及种类;识记无菌技术及实例,能根据题中信息准确答题。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