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北京东城期末)有学者认为:“作为秦始皇统一海内以来历代沿用的辅政制度,早已为士大夫官僚集团所认同和接受,有其巨大的制度惯性。”突破这一制度惯性的演变是()A从世卿世禄制到官僚制 B从察举制到“恩荫”制度C从宗主督护制到三长制 D从废宰相到实行内阁制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作为秦始皇统一海内以来历代沿用的辅政制度,早已为士大夫官僚集团所认同和接受,有其巨大的制度惯性”可知为宰相制度,而废宰相设内阁打破了这一制度,故选D项。2(2019河南开封定位)明代内阁大学士张居正是神宗的师傅,代皇帝管事,要各衙门奏章公事每样备两份,一份送内阁,一份送纠察六部的六科给事中(给事中职责
2、:参加审核,单独发表意见,若反对,可原旨退回)。张居正的做法()A符合明代政治体制的规定B体现了六部是政府最高行政机构C说明内阁是皇帝的私人顾问D属于越权行为答案D解析内阁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没有行政权,根据材料可知,张居正的做法属于越权行为,故选D项。明代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机构,所以张居正的做法不符合明代政治体制的规定,排除A项;B项材料未体现,排除;内阁是皇帝的私人顾问,但张居正的做法已经超出了顾问的职责,排除C项。3(2020河南非凡联盟调研)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将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布政使司”“藩司”,派布政使到地方掌管一省之民政与财政。明太
3、祖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地方藩王割据势力B提高地方机构的行政效率C削弱丞相行政管理职权D改变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实行中书省制度,行省长官集地方军政、财政和民政等大权于一身,权力较大,明太祖将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派布政使到地方掌管一省之民政与财政,分割地方权力,改变了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故D项正确。A项错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三司的目的是分散地方权力,并非针对地方藩王;B项错误,分散地方权力不利于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C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削弱地方权力,与中央官员丞相无关。4(2019昆明市高三摸底调研)有学者对“忠观念”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后发
4、现,“忠观念”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所占的比例为7.97%,在宋代官修史书中所占的比例为15.89%,在清代所修的明史中所占的比例为22.71%,越往后世“忠观念”出现的频次越高。这从本质上反映出()A专制主义日益强化 B伦理教化逐步加强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D史官思想日益僵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汉代到清代,“忠观念”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越来越高,体现了社会对“忠观念”的重视程度,而“忠观念”是指忠于帝王,因此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故A项正确。“忠”不等于伦理教化,本质上不能反映伦理教化逐步加强,排除B项;强调“忠”不等于思想控制,排除C项;是官方强调“忠”,这与史官思想无关,
5、排除D项。5(2019福建福州质检)据统计,明代监察御史共209人,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有29人。实际充任给事中之职者,一般都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这表明当时()A科举是官员的主要来源 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C注重考察监察官员素质 D监察机构日益膨胀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明代的监察御史大多出身进士,并且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说明注重监察官员的素质,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只是监察御史的出身,不能说明科举在选官中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监察官员的出身,而不是监察机构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并未说明监察机构的发展,仅仅说明监察官员的考核和
6、选拔,排除D项。6(2019浙江杭州高二期末)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出:“明朝是中国传统政治之再建,然后恶化了。”下列各项史实中能佐证明朝政治“恶化”的是()A设立厂卫特务机构B内阁成为中央正式机构C宦官开始参政D雇佣劳动关系出现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明朝是中国传统政治之再建,然后恶化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设立了监察机构厂卫特务机构,但造成宦官权力过大,影响了明朝的政治建设,故选A项。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排除B项;明朝之前已经出现了宦官专政,排除C项;雇佣关系的出现不属于政治,且是历史的进步,排除D项。7(2020福建三明一中返校考)宣德八年(1433年),提升安南(今越南)州土巡检李
7、保担任州判官,成为当地土司官。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石南龙州(今四川青川等)土知府段龙死,养子段进忠杀死段龙儿子段嘉龙,自任土知府,朝廷派兵镇压并在此地改设流官。以下对明朝做法的分析,正确的是()A因地制宜,保持西南地区稳定B改土归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C统筹全局,推进西南社会进步D先设后废,扼制地方武装增长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不同地区措施不同,体现了因地制宜,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保持西南地区稳定,A项正确。改土归流意在加强统治,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维护稳定,巩固统治,而非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排除B项;明朝做法是加强统治而非统筹全局推进西南社会进步
8、,排除C项;明朝做法不仅仅是扼制武装增长,更重要是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排除D项。8(2019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一联)下面是清朝雍正到光绪时期军机大臣人数统计表。据此推知,清朝军机处()皇帝军机大臣雍正起初三人,最多时期六至七人乾隆多则十人,少则一人,70%的时间六至七人嘉庆、道光、咸丰88%以上的时间四至六人同治五至六人光绪76.5%的时间四至六人A精干高效 B保密性强C机构健全 D权力稳固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大臣人数不多,说明军机处人员设置上精简,办事效率高,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9(2019北京四中高二期末)廷寄是清代的一种官方文书。到了
9、雍正年间,皇帝的上谕先由军机处撰拟,再交给兵部捷报处寄往外省的总督和巡抚。廷寄的内容大多是告诫臣工、核查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封函的表面通常标注“某处某官开拆”的字样。上述资料可以说明廷寄()A不易保密,且办事效率较低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是清朝政情传达的唯一方式D与内阁分别掌管文武决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皇帝的上谕先由军机处撰拟寄往外省的总督和巡抚告诫臣工、核查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可知,廷寄是中央给地方官员的信函,这反映了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正确。廷寄易保密,且办事效率高,故A项错误;“清朝政情传达的唯一方式”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廷寄与内阁均无决策权,故D项错误。10(2
10、019湖南重点高中联考)从康熙朝开始,清廷建立了“密折奏事”的制度。到了雍正朝,更规定科道等官(中级官员)每天一人以密折轮流奏事,事无大小,都可照实奏告,即使没有什么事可说,也须说明为什么没有事可说。奏折的内容主要是各地粮价、雨水、收成、民间與论、官员的清贪。这说明密折制度()A实现了官员之间的相互监督B有益于皇帝治理国家决策的制定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权D有益于提高各级官员的办事效率答案B解析材料中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信息,一是密折奏事常态化、规范化,二是奏事的内容涉及面相当广泛,这反映出皇帝意在通过密折制度了解社会情况,这有益于避免决策的盲目性,B项正确。享有密折奏事权力的官员可以监督其他官
11、员,而不是“互相监督”,排除A项;C、D两项虽属对密折奏事的评价,但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11(2019湖南期末)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写的溥仁寺碑文中说:“柔远能迩,自古难之。我朝祖功宗德,远服要荒;深仁厚泽,沦及骨髓。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无别矣。”这反映出()A当时开明的政治制度 B清朝版图最终奠定C稳定和谐的阶级关系 D民族凝聚力的加强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远服要荒;深仁厚泽,沦及骨髓。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无别”可知,清朝统治者维护统一、稳定边疆的举措推动了民族融合,增强了大一统局面下的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故D项正确。A、B两项材料并未体现,均排除;
12、材料强调的是民族关系而非阶级关系,排除C项。12(2019北京四中高二期末)1787年,陕西巡抚在奏折中称西藏达赖喇嘛的使者为“夷使”,乾隆帝斥责:“夷使字样,甚属错谬。国家中外一家,况卫藏(今西藏地区)久隶版图,非若俄罗斯之以外夷目之者可比。”这说明乾隆皇帝()A对大臣的思想严密控制B强调对西藏的主权管辖C通过外交解决中俄争端D“华夷之辨”的观念消失答案B解析乾隆意为,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同于俄罗斯等“外夷”,不能称西藏使者为“夷使”,故B项正确。斥责大臣使用“夷使”一词并不能说明皇帝对大臣思想的控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俄争端,排除C项;乾隆仍旧将俄罗斯等国家目为“外夷”,“华夷之辨
13、”的观念并未消失,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2019广东潮州月考)明清时期的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但仍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阶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中国,皇权居于权力的最高峰,然而实际上的行政权力掌握在官僚政治系统手中,官僚政治系统的核心是宰相,负责处理全国的一切政务。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而且对大臣十分猜忌,他绝不允许人们染指皇权。胡惟庸的权力增长,把亲密盟友提到了高级职位上,驱逐他认为不大会支持他的人。朱元璋杀胡惟庸,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将在我国实行了至少一千五百年的宰相制度正式废除。作为数代
14、沿用不移的一种重要政治制度,宰相制度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朱元璋不可能从根本上废除宰相制度。摘编自牟珊珊浅谈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材料二从明代内阁制度发展与演变过程来看,内阁是有议政权的,内阁通过票拟、驳正,既可以为君主出谋划策,处理全国政务,解除君主政务负担;又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统治质量与效率。自永乐直至明亡,明代阁臣尽管比历代秘书咨询官员的权力有所扩大,但基本上还不是宰相,万历明会典所开列“文职衙门”名目,竞未专列内阁这一机构。仅在翰林院一卷中予以附带介绍。摘自杜志明明代内阁制度的宰相化及其终结材料三到洪、宣之世,内阁大学士身兼部职,阁权渐崇。由于宫廷的禁例和大臣理事的规矩,
15、皇帝无法随时召唤近在咫尺的内阁大臣,皇帝和阁员之间难以随时配合。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在明代是由宦官实现的。清朝吸取明朝的教训,严禁宦官擅权。于是,雍正帝选调内阁大学士等官“日值禁廷,以待召见”,形成了军机处制度。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朱元璋不可能从根本上废除宰相制度”?(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和作用。(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明清中央官制的变化发展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的实质是什么?答案(1)原因:宰相位高权重;元朝权臣乱政的教训;权力欲望导致的猜忌
16、;胡惟庸的专权跋扈。理解:君主政务繁多;统领百官的需要。(2)特点:拥有一定的议政权;是皇帝的侍从顾问(始终是非正式的中央行政机构)。作用:减轻皇帝的政务负担;制衡六部权力;提高统治质量与效率。(3)趋势:相权不断削弱以至取消;皇权不断加强。实质: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官僚政治系统的核心是宰相,负责处理全国的一切政务”“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而且对大臣十分猜忌”“朱元璋杀胡惟庸”等概括。第二小问,结合丞相的职责分析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内阁是有议政权的”“内阁通过票拟、驳正
17、,既可以为君主出谋划策,处理全国政务”得出答案。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解除君主政务负担”“又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统治质量与效率”得出答案。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反映的实质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14(2019江苏苏州期末)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
18、)也。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共议国政。但由于尚书令权力太大,遂以唐太宗曾任此职为理由,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代行职权。左右仆射起初是当然的宰相,但后来要加“同中书门下”头衔才是宰相。由于中书令、门下侍中的名位较高,所以也不常设。于是就给其他官员加上“参与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担任宰相。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材料三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他起草敕令;部分由于它是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帝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帝的旨意,
19、然后回去起草谕旨。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西周相比,秦朝地方和中央政治体制发展的表现。(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三省的职能。根据材料二,概述三省制度的变化。(3)根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的认识。答案(1)表现:实行郡县制;确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2)职能: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变化:起用低级官员担任宰相;增加宰相人数。(3)原因:起草诏令的需要;巩固皇权、提高效率的需要。职能:讨论国是并提出建议;记录旨意
20、,起草谕旨。(4)认识:因时因势进行调整、改革和创新,以巩固统治为目的。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地方实行郡县制,中央确立皇帝制度。第(2)问,第一小问,唐朝三省的职能,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于是就给其他官员加上参与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担任宰相”等可知,三省制度的变化表现在起用低级官员担任宰相、增加宰相人数。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他起草敕令;部分由于它是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分析得出。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军机大臣与皇帝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帝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分析得出。第(4)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因时因势进行调整改革和创新、以巩固统治为目的等方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