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6月月考生物一、单选题:共40题 1赤霉素和脱落酸是植物体的重要激素,种子萌发时释放大量的赤霉素会降解脱落酸。研究者向野生型玉米中转入基因E,使其细胞中赤霉素含量减少(突变体),并以野生型和突变型植株为材料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转入到玉米植株的基因E,可以通过花粉传入其他物种B.当赤霉素含量降低时,有利于玉米在逆境中生长和发育C.突变体对外源脱落酸敏感性高,可能是由于植株中脱落酸含量较高D.据表分析可知,脱落酸对两种玉米种子萌发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转入到玉米植株的基因E,可以通过花粉传入其它物种,A正
2、确;由图1分析可知,向野生型玉米中转入基因E,使其细胞中赤霉素含量减少(突变体),当赤霉素含量降低时,有利于玉米在逆境中生长和发育,B正确;由图2分析可知,随着脱落酸浓度增加,突变体种子萌发率显著降低,则其对外源脱落酸敏感性高,可能是由于植株中脱落酸含量较高,C正确;据表分析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脱落酸对两种玉米种子萌发的调节均具有抑制作用,不具有促进作用,D错误。 2垂体主要由前叶和后叶两部分组成,其中垂体后叶没有激素合成能力,它所释放的激素由下丘脑产生。如图表示人体下丘脑参与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图中表示结构,af表示激素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中属于垂体后叶的是B.血糖浓度高时,f的
3、分泌会减少C.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可作为效应器的组成部分D.若给动物饲喂含有大量c的食物,下丘脑合成并分泌a的量将增加【答案】C【解析】垂体的产生的物质b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性腺产生的雌性激素作用于垂体和下丘脑,属于垂体前叶,A错误;血糖浓度高时,f胰岛素的分泌会增加,B错误;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可作为效应器的组成部分,C正确;若给动物饲喂含有大量c雌性激素的食物,由于性激素对垂体和下丘脑的分泌活动有负反馈调节作用,下丘脑合成并分泌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将减少,D错误。 3遗传物质的改变可能导致人类遗传病的发生,但也可用于培育生物新品种。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猫叫综合症的变异类型属于染
4、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B.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所依据的原理与基因工程的原理相同C.地中海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为调查其发病率,必须以家庭为单位随机调查D.染色体片段的互换若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则可能不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答案】D【解析】猫叫综合症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错误;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错误;地中海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为调查其发病率,必须在人群中随机调查,C错误;染色体片段的互换若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则属于基因重组,D正确。 4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
5、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无机环境B.物质循环是指碳、氢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内循环往复,反复利用C.生态系统都必须有能量输入,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存在负反馈调节【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无机环境,及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A错误;物质循环是指碳、氢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反复利用,B错误;生态系统都必须有能量输入,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确;因为生态系统存在负反馈调节所以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错误。 5进行器官移植时,器官在被剥离后必须马上放入一种“特殊液体”中,对这种“特殊液体”的
6、成分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红细胞,为离体器官提供氧气B.有免疫细胞,清除抗原C.有氯化钠,保持细胞形态D.有多种水解酶,为细胞提供生物催化剂【答案】C【解析】器官在被剥离放入“特殊液体”中,这种液体相当于组织液,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故应用氯化钠(生理盐水),C正确;离体器官得到氧气与红细胞的有无无关,A错误;免疫细胞会对异种器官进行排斥,B错误;多种水解酶可能会破环离体器官,D错误。【备注】本题考查无机盐的作用及特殊细胞的功能6抗丁顿氏病(HD)是一种基因突变引起的显性遗传病,患者大脑的局部神经元(M)发生退化,正常情况下M对大脑皮层产生掌管身体动作的兴奋性“讯号”具有抑制作用。下列
7、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脑发出“讯号”所需的能量,主要通过线粒体中H与O2结合过程释放B.正常的抗丁顿氏基因发生突变时,其突变方向与环境变化无明确的关系C.HD可导致患者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过度兴奋,身体产生不自主的动作D.神经元M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来实现的【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抗丁顿氏病(HD)是一种基因突变引起的显性遗传病,患者大脑的局部神经元(M)发生退化,正常情况下M对大脑皮层产生掌管身体动作的兴奋性“讯号”具有抑制作用。大脑发出“讯号”所需的能量,直接由ATP水解释放,而ATP主要通过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中H与O2结合过程产生,A错误;正常的抗丁顿氏基
8、因发生突变时,其突变方向与环境变化无明确的关系,B正确;HD可导致患者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过度兴奋,身体产生不自主的动作,C正确;神经元M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来实现的,D正确。 7浆细胞合成的蛋白质不具有的生理功能是A.在细胞内的各种生理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B.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C.在ATP的协助下跨膜运输葡萄糖进入细胞D.识别抗原后使浆细胞开始一系列增殖分化【答案】D【解析】浆细胞合成的多种酶在细胞内行使催化功能,A正确;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B正确;葡萄糖进入浆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且消耗细胞代
9、谢产生的ATP,C正确;浆细胞无法识别抗原,且已经高度分化,不能继续增殖分化,D错误。 8食物进入胃会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引起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由胃进入小肠的食物和盐酸会刺激小肠分泌促胰液素,也能引起胰腺的分泌。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胰腺细胞分泌消化酶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不通过神经中枢直接到达胰腺C.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胰腺细胞D.上述调节机制既保证胰腺及时分泌又可减少物质能量的浪费【答案】D【解析】胰腺细胞分泌消化酶的过程是胞吐方式完成,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A错误;感受器产生的兴奋都要通过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经分析和综合后,再经传出神经传导效
10、应器,B错误;体内分泌的激素都要经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接触,但不会定向运输至靶细胞或者靶器官,C错误;结合题干信息的分析,D正确。 9脊椎动物对糖和氨基酸的反应分别需要独特的味觉受体分子,味觉受体R2可“发现”甜味,而结构与其相近的味觉受体R1则可“发现”氨基酸味道。在进化过程中,蜂鸟的祖先失去了编码R2的基因,只有编码R1的基因,但蜂鸟还会被糖液所吸引。下列有关蜂鸟味觉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糖诱导编码R1的基因突变为编码R2的基因B.味觉受体R1可能出现了感知甜味的结构变化C.味觉受体分子位于反射弧的感受器部分D.特殊味觉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A【解析】基因突变本身就
11、存在,只是花蜜(自然条件)对其进行了定向选择,A错误;味觉受体R1与感觉甜味的受体R2结构相近,蜂鸟的祖先失去了编码R2的基因,只有编码R1的基因,但蜂鸟还会被糖液所吸引,这说明味觉受体R1可能出现了感知甜味的结构变化,B正确;味觉受体分子可“发现”甜味和氨基酸味道,发现后可将其进行传递,说明味觉受体分子位于反射弧的感受器部分,C正确;在自然界中,特殊味觉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10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A.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B.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C.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
12、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D.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属于能量流动,A错误;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B正确;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属于物质循环,C错误;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D错误。 11TGF-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1与靶细
13、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答案】D【解析】本题以“TGF-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这一新情境考查癌细胞特点、基因表达、信息传递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间黏着性降低而易转移分散,A项正确;抑癌基因阻止细胞异常增殖,由题干
14、信息可知,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可阻止细胞异常增殖,因此具有抑癌基因的功能,B项正确;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C项正确;若靶细胞膜上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则会使靶细胞异常增殖从而不能正常凋亡,D项错误。 12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D、d控制,图一为两种病的系谱图,图二为10体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关基因定位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B.不考虑基因A、a,11是杂合子的概率是1/2,14是杂合子的概率是1/4C.12和13婚配,后代两病均不患的概率是1/8D.乙病的遗传特点是: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患者病症较轻。男
15、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答案】C【解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是伴性遗传的概念,A正确;由于13是甲病患者,且父母不患甲病,所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图二可知乙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不考虑基因A、a,2基因型是XdXd,6基因型是XDXd,11是1/2XDXD、1/2XDXd。4基因型是XDXd,9是1/2 XDXD、1/2XDXd,所以14是3/4 XDXD、1/4XDXd,B正确;12和13婚配,12基因型是AaXdY,13基因型是3/4aaXDXD、1/4aaXDXd,后代正常的概率是1/21/8=1/16,C错误;伴X显性遗传病的
16、遗传特点是: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患者病症较轻。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D正确。 13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二倍体动物,可以产生如图中各种基因型的细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此动物的睾丸中能同时找到AaBb、AB、Ab、aB和ab的细胞B.与过程、相比,过程特有的现象是产生了新基因C.、过程产生的变异都属于可遗传变异D.过程结果产生的原因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答案】D【解析】动物睾丸中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体细胞,也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基因型为AB、Ab、aB和ab的生殖细胞,A正确;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
17、产生了新基因a1,B正确;过程的变异是基因重组,过程的变异是基因突变,过程的变异是染色体缺失,三者产生的变异都属于可遗传变异,C正确;过程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D错误。 14蜜蜂蜂王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雌蜂(2n=32),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下图为蜜蜂体内的某一细胞示意图(n=16,只画出部分染色体,英文字母表示基因)。下列推测符合事实的是A.该细胞是蜂王或雄蜂体内的生殖细胞B.该细胞如继续分裂只有一个时期含有32个DNA分子C.该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如继续分裂则A、a将分离D.该细胞中有4个中心粒,3
18、2条姐妹染色单体【答案】D【解析】图示细胞可能是蜂王的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也可能是雄蜂的体细胞或精原细胞,A错误;该细胞如继续分裂只有一个时期(末期)不含有32个DNA分子,B错误;该细胞可以是二倍体雌性蜂减数分裂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因此一条染色体上同时出现A基因和a基因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也有可能是雌蜂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交叉互换的结果,C错误;中心粒在间期完成了复制,因此该细胞中有4个中心粒,16条染色体,32条姐妹染色单体,D正确。 15下列是生物学中一系列有关“一定”的说法,其中完全正确的是人体细胞内CO2的生成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种群基因库一定会随个体的死亡而逐渐变小直至消失染色体中
19、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的改变一定会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在真核细胞的增殖过程中,一定会发生DNA含量变化和细胞质的分裂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植株一定是二倍体而且是纯合体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此生物一定只含一对等位基因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此生物一定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A.B.C.D.【答案】C【解析】人体细胞内只有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才有CO2的生成,这一过程在线粒体中完成;种群中既有个体的死亡,也会有个体的产生,所以种群基因库不会随某些个体的死亡而逐渐变小甚至消失;染色体中发生改变的DNA如果是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区段,就不会引起遗传性状的
20、改变,即使是发生在能编码蛋白质的区段,由于遗传密码的简并性,蛋白质分子中相应位点的氨基酸也不一定会发生改变,那么也就不会引起遗传性状的变化;真核细胞的增殖过程中都要进行DNA的复制,也都会将DNA和细胞质在分裂结束时分配给子细胞;单倍体幼苗是指利用植物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至于单倍体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则取决于提供花粉的植株的染色体组数,只有二倍体的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植株才是二倍体,其他的则不是;中现象只能说明被研究的对象是一对等位基因,而此生物还可能具有其他等位基因,只是不在研究范围之内;中现象的产生是等位基因发生分离的结果,等位基因分离时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备注】【方
21、法技巧】针对表述绝对型选择题,在最后的复习阶段要注意回归教材,加强结论性语句的记忆。某些结论性语句中常包含“主要”“大多数”“一般”等字眼,也可能存在特例,需要熟记。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限制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等。1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有可能含有等位基因,但一个染色体组内一定不含等位基因(不考虑变异)常染色体上的某种遗传病在男、女中的发病率不一定相等含有致病基因不一定会患遗传病,但遗传病患者一定含有致病基因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一定相同,但形状大小相同的一定是同源染色体(不考虑变异)A.B.
22、C.D.【答案】A【解析】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因此有可能含等位基因,但一个染色体组就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其内一定不含等位基因(不考虑变异),正确;常染色体上的某种遗传病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因此在雌雄群体中的发病率一定相等;但在一对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某种遗传病在雌雄群体中的发病率相等,此病不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病(群体够大,无致死),也可能是染色体遗传遗传病,正确;含有致病基因不一定会患遗传病,如隐性遗传病的携带者;遗传病患者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错误;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一定相同,如X和Y染色体;形状大小相同的也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染
23、色体形态大小相同,但不是同源染色体,错误。综上,A正确。 17已知果蝇翅膀后端边缘的缺刻性状是由染色体上某个DNA片段缺失所致,在果蝇群体中不存在缺刻翅的雄性个体。用缺刻翅红眼雌蝇(没有白眼基因)与正常翅白眼雄蝇杂交,F1出现了缺刻翅白眼雌果蝇且雌雄比为2:1。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决定缺刻翅性状的DNA片段缺失可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B.果蝇的白眼和缺刻翅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的缺失片段上C.F1缺刻翅白眼雌蝇的X染色体一条片段缺失,另一条带有白眼基因D.F1雌雄比为2:1的原因是含缺失 DNA 片段染色体的雌配子致死【答案】D【解析】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X染色体发生的片段缺失为染色体
24、结构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A正确;亲本雌果蝇缺失片段恰好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基因所在的位置,则F1缺刻翅白眼雌蝇的X染色体一条片段缺失,另一条带有白眼基因,B、C正确;从“雌雄比为2:1”看出,缺刻翅雄蝇不能存活,F1雄蝇的成活率比雌蝇少一半。若X染色体的一段缺失导致果蝇雌配子致死的话,雌雄果蝇都会有一半不能存活的,D错误。 18下图为一对近亲结婚的青年夫妇的遗传分析图,其中白化病由基因a控制,色盲由基因b控制(图中与本题无关的染色体省略),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E细胞和F细胞的DNA数目都是23个B.从理论分析,图中H为男性的概率是1/2C.该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患一种病概率为7
25、/16D.正常情况下,H个体和G个体的性别相同的概率为0【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可知,图中的E细胞和F细胞均为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所以二者的核DNA数目都是23个,但因细胞质中也有DNA分布,因此细胞中的DNA数目都大于23个,A错误;据图可知,在这对青年夫妇中,男性的X染色体上不含有色盲基因b,而含有正常的显性基因B,母亲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男性将X染色体及其上的B基因将遗传给女儿,女儿不可能患色盲,因此图中H为男性的概率是100%,B错误;该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和AaXBXb,所生子女中,患一种病概率为1/4(白化病aa)3/4(视觉正常XBXBXBXbXBY)3/4(肤色正
26、常A_)1/4(色盲患者XbY)6/16,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H是一个患两种病的男性,则形成H个体的精子中含有的性染色体是Y,所以E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不含Y染色体,E与F受精形成的受精卵所发育成的个体为女性,D正确。 19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嘧啶核苷酸比例增加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氢键连接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答案】C【解析】DNA为双链结构,复制时
27、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基因突变后,嘧啶碱基的比例不会改变,A错误;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以磷酸二酯键相连,B错误;增加一个AAG,如果插在3的整倍数后边就增多一个氨基酸,如果插在非3的倍数后有两个氨基酸不同,C正确;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1种tRNA参与,D错误。 20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杂交实验中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性状分离比将分别是1:3,1:2:1和1:1B.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将保持不
28、变C.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其稻穗、米粒均变小D.无子西瓜与无子番茄都属于无子果实,但无子西瓜不可育,其无子性状不能稳定遗传,而无子番茄可育,其无子性状能稳定遗传【答案】B【解析】如果具有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杂交实验中,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性状分离比将分别是1:3,1:2:1和3:1,A错误;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则Aa占48%,因此A的基因频率=16%+48%2=40%,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40%40%=16%,B正确;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
29、倍体水稻,由于该单倍体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不育,不会结出稻穗,C错误;无籽番茄与无籽西瓜培育的原理不同,无籽番茄是采用了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无籽性状不能遗传下去;无籽西瓜培育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无籽性状能遗传下去,D错误。 21若下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结构或物质如表中所示,则相应的叙述与图示不符的是【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甲到乙,乙可以到丙而丙又可以到乙,如果甲离体培养经过脱分化可以形成乙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可以形成完整植株丙,A正确;如果甲是二倍体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乙花粉,在此过程中有的含有2个染色体组,乙花粉经过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丙,而不是秋水仙素处理,B错误;如果甲
30、是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都有反馈调节作用,C正确;如果甲表示的是基因,经过转录形成RNA,RNA翻译形成蛋白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在转录过程中是T-A,在翻译过程中是U-A。在原核细胞中转录和翻译同时发生在细胞质中,D正确。 22白绵羊与白绵羊交配,后代出现了白绵羊和黑绵羊,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性状分离B.等位基因分离C.基因重组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答案】B【解析】白绵羊与白绵羊交配,后代出现了白绵羊和黑绵羊,该现象称为性状分离,是控制绵羊体色的一对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B正确。
31、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性别也都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雄性体细胞中有杂合体的基因型XY,雌性体细胞中有纯合体的基因型XX。人类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女孩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一定由父方遗传来的。男人色盲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可不显色盲,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外孙,代与代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连续现象。A.B.C.D.【答案】D【解析】豌豆没有性染色体,错误;XY型生物,雄性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雌性也有纯合子和杂合子,XX表示染色体组成,不是基因型,错误;人体色盲基因b在X染
32、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正确;女孩若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可能来自父亲也可能来自母亲,错误;男性的色盲基因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不显色盲,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儿子,代与代之间出现了明显的间隔现象,表现出交叉遗传的现象,正确。综上,D正确。 24人类Y染色体上的S基因能控制合成睾丸决定因子(TDF),TDF能诱导原始性腺发育成睾丸,无TDF时原始性腺发育成卵巢。某男子的性染色体组成为变异类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男子与正常女性的婚配后代中,XX为男性,XY为女性B.S基因能控制合成雄性激素,使个体发育为男性C.该男子的X、Y染色体发
33、生交叉互换后导致了基因重组D.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与基因无关【答案】A【解析】根据图形分析可知,该男子Y染色体上的S基因转移到了其X染色体上,其Y染色体上不再含有S基因,而S基因能控制合成睾丸决定因子(TDF), TDF能诱导原始性腺发育成睾丸,无TDF时原始性腺发育成卵巢,故该男子与正常女性的婚配后代中,XX为男性,XY为女性,A正确;S基因能控制合成睾丸决定因子(TDF), TDF能诱导原始性腺发育成睾丸,使个体发育为男性,B错误;该男子的X、Y染色体没有发生交叉互换,仅Y染色体上的S基因转移到了其X染色体上,不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及其基因共同决定的,D错
34、误。 25下列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有CO2的产生H2O的生成淀粉酶的合成H的形成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答案】A【解析】细胞呼吸过程中,CO2可在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中产生,错误;原核细胞无线粒体,其进行有氧呼吸时H2O的生成在细胞膜上,错误;真、原核细胞内,淀粉酶的合成一定发生在核糖体上,正确;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可产生少量的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错误。综上,A正确。 26化能合成作用与光合作用的主要区别是A.化能合成作用不制造有机物B.化能合成作用不需要CO2和H2OC.化能合成作用不贮存能量,而是释放能量D.化能合成作用以周围物质氧化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答案】
35、D【解析】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而化能合成作用以周围物质氧化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D正确。 27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成人可以“憋尿”体现了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作用B.感受器和效应器不一定分布于机体的同一组织或器官中C.体内外刺激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兴奋只有传到大脑皮层,机体才能产生感觉D.学习和记忆是只有人脑才有的高级功能【答案】D【解析】成人可以“憋尿”体现了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作用,A正确;感受器和效应器不一定分布于机体的同一组织或器官中,B正确;大脑皮层是产生感觉的场所,体内外刺激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兴奋只有传到大脑皮层
36、,机体才能产生感觉,C正确;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语言功能,D错误。 28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人体的体温调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是汗液的蒸发和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A错误;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B正确;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C正确;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可感受到体温的变化,D正确。 29浆细胞产生抗体是免疫调节中的重要环节,下
37、列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与记忆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种类有差异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中的遗传信息有明显差异C.浆细胞内对抗体进行加工的细胞器中含有DNAD.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浆细胞的表面【答案】A【解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因此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种类不同,A正确;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来自同一个受精卵,遗传信息相同,B错误;抗体是分泌蛋白,对分泌蛋白加工的细胞器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这些细胞器中没有DNA,C错误;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D错误。 30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D.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
38、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能力。被LCM病毒感染的51Cr标记的同种小鼠细胞为靶细胞,效应T细胞能与其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离心后51Cr在上清液中。可见给小鼠注射抗原(LCM病毒)是为了刺激T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故D项正确。 31实验室内有一群发生基因突变的老鼠,只要按时喂食并且不让其运动,它们就能维持正常。当这些突变老鼠进食后,其血糖浓度会轻微上升,然后下降至一个恒定状态;但只要让它们运动或禁食一餐,其血糖浓度就会迅速下降,导致昏迷。这些突变老鼠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A.胰岛B细胞受损B.甲状腺被切除C.无法将血糖转换成肝糖原D.体内细胞缺乏胰高
39、血糖素的受体【答案】D【解析】从题意可知,突变老鼠的血糖浓度在进食后可下降至恒定状态,说明胰岛B细胞未受损,能产生胰岛素,可以将血糖转换成肝糖原。而突变老鼠在禁食一餐或运动的情况下不能使血糖浓度上升,说明可能是其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使胰高血糖素不能发挥升血糖的作用。 32破伤风外毒素是由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强毒性蛋白质,注射破伤风外毒素可导致小鼠死亡,该毒素经脱毒处理后可成为类毒素,下图是关于这种类毒素的一组免疫学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小鼠存活是因为其产生细胞免疫B.免疫血清能诱导甲组小鼠产生外毒素抗体C.1-3周后,乙组小鼠体内有相应的记忆B细胞D.乙组的二次免疫中抗原直
40、接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答案】C【解析】甲组小鼠存活是因为其注射免疫血清含有抗体,产生体液免疫,A错误;免疫血清直接提供抗体,不能诱导甲组小鼠产生外毒素抗体,B错误;乙组小鼠注射类毒素,激发产生相应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再次接触外毒素,外毒素作为抗原刺激相应的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消灭外毒素,C正确,D错误。 33“Na+K+泵”是细胞膜上的一种重要载体,也是能催化ATP水解的酶。该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同时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K+泵”水解ATP时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B.“Na+K+泵”转运K+
41、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C.“Na+K+泵”被破坏后的细胞膜允许K+自由通过磷脂分子层D.“Na+K+泵”正常工作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体积和静息电位【答案】D【解析】细胞呼吸时水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Na+K+泵”水解ATP时释放的能量主要是把细胞内多余的Na+移入细胞外和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 A错误; “Na+K+泵”转运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错误;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Na+K+泵”被破坏后,细胞膜不允许K+自由通过磷脂分子层,C错误;“Na+K+泵”正常工作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体积和静息电位,D正确。【备注】
42、本题考查的是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34同位素标记技术正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研究领域,下列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A.利用35S和32P探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B.利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研究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C.利用32P标记的探针对早期胚胎进行性别鉴定D.利用14C探究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极性运输的方向【答案】B【解析】赫尔希和蔡斯利用35S和32P探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利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只能研究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变化,不能显示染色体数目的变化,B正确;利用32P标记的探针对早期胚胎细胞内有无Y染色体上特有的基因进行鉴定,从而确定
43、性别,C错误;利用14C标记可探究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极性运输的方向,D错误。 35在某只鸟的一窝灰壳蛋中发现一枚绿壳蛋,有人说这是另一种鸟的蛋。若要探究这种说法是否成立,下列做法中,不可能提供有效信息的是A.观察该鸟是否将该绿壳蛋啄毁或抛掉B.该绿壳蛋孵出小鸟后观察其形态特征C.将该绿壳蛋与已有的鸟蛋标本进行比对D.以绿壳蛋蛋清与该鸟血浆蛋白为材料做亲子鉴定【答案】D【解析】该鸟的行为属于母性行为,可以提供有效信息,A错误;让该绿壳蛋孵出小鸟后看形态是否与亲本鸟大致相似,如果完全不同应最可能是另一种鸟的,B错误;将该绿壳蛋与已有的鸟蛋标本进行对比,如果有比较相似的,说明可能是其它鸟的,C错误;亲
44、子鉴定应选用的材料是遗传物质DNA,而不是蛋白质,不能提供有效信息,D正确。 36关于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答案】C【解析】若以A、a这一对等位基因为例,在一个种群中,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即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错误;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1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错误;鉴别一棵植
45、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C正确;由于测交是与隐性个体杂交,而隐性个体只能产生1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所以通过测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和比例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D错误。 37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C.假说的核心: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D.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答案】B【解析】孟德尔在利用“假说演绎法”得出基因的遗传
46、规律时,并没有指出基因的具体位置,B错误。 38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能诱导-淀粉酶的产生,而脱落酸加快植物衰老,对-淀粉酶的合成起抑制作用,两者在淀粉酶的合成中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抑制剂在第11小时加入,见图中“”。请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抑制淀粉酶的产生B.在淀粉酶合成中,脱落酸与赤霉素是拮抗关系C.脱落酸加快植物衰老,其作用机理是促进mRNA的合成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答案】C【解析】淀粉酶的合成经过转录和翻译,6甲基嘌呤通过抑制mRNA合成而抑制淀粉酶的产生,A正确;
47、在淀粉酶合成中,脱落酸与赤霉素是共同作用的,且作用相反,B正确;由图示可知脱落酸的作用结果和6甲基嘌呤类似,作用机理是抑制了mRNA的合成,C错误;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D正确。 39甲、乙、丙及NAA等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B.乙、丙最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素C.用NAA形成的无子果实属于不可遗传变异D.甲、乙、丙在细胞中大量合成后去调节生命活动【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甲能促进种子休眠和抑制生长,乙的作用是抑制种子休眠促进
48、植物生长,甲乙之间属于拮抗关系,A正确;分析题图可知,乙是赤霉素,丙是生长素,B正确;NAA是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变异,C正确;由分析知,甲是脱落酸,乙是赤霉素,丙是生长素,三者都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植物体中存在的微量有机物,D错误。【备注】本题的知识点是植物激素的种类、作用及相互关系。40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搞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15N标记核苷酸搞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
49、中的转移途径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用15N标记核苷酸只能搞清核苷酸(或DNA)的数量变化规律,A错误;用18O标记H2O和CO2可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B错误;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C正确;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二、综合题:共5题 41盐胁迫是指在高盐度环境中,植物生长受到影响。当今,世界上约20%的耕地和50%的灌溉地正在受盐分的影响,低浓度的盐胁迫能刺激植物产生应激反应,通过提高一些生理生化的代谢过程抵抗盐
50、胁迫。亚精胺(Spd),是一类含有氨基的化合物,能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某课题组研究了外源亚精胺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黄瓜的缓解效应。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一致的黄瓜幼苗随机均分为10组,15组分别用质量分数为0、20mmol/L、60mmol/L、100mmol/L、140mmol/L的NaCl处理,另外5组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的基础上再喷施等量的0.1mmol/LSpd。五天后用氧电极法测定植物组织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用氧气的释放量和吸收量表示)。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有_。在NaCl浓度为0时,对照组氧气产生的速率是_mol/(m2s)。(2)随着NaCl
51、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的呼吸作用速率变化趋势是_。条件都适宜,用100mmol/LNaCl处理的黄瓜幼苗在每天光照12小时情况下,能否正常生长?_。(3)课题小组成员从用高浓度的NaCl处理的黄瓜幼苗中,分离出一株抗盐胁迫较强的植株。高浓度的NaCl对该植株的形成起了_作用。(4)从表中数据分析,在高盐胁迫下,植物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使植物因缺水而引起部分气孔关闭,导致_,从而使黄瓜幼苗暗反应明显减弱。同时由于_的分解加快,影响植物光反应阶段中光能的吸收和转换。(5)实验结论:_。【答案】(1)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是否喷施0.1mmol/LSpd 15.73(2)先增加后降低 能(3
52、)选择(4)CO2吸收量减少 叶绿素(5)亚精胺能缓解盐胁迫【解析】(1)表中信息显示:在NaCl浓度为0时,净光合速率是11.21mol/(m2s),呼吸速率是4.52mol/(m2s),因此实验组氧气的产生速率,即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是11.214.5215.73mol/(m2s)。(2)表中信息显示:当NaCl浓度分别为0、20、60、100、140mmol/L时,呼吸速率分别是4.52、4.61、3.36、1.08、0.91mol/(m2s),因此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的呼吸作用速率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降低;用100mmol/LNaCl处理的黄瓜幼苗,其净光合速率
53、是5.35mol/(m2s),呼吸速率是1.08mol/(m2s),因此在每天光照12小时的情况下,在一昼夜中,黄瓜幼苗的有机物的积累量大于0,能正常生长。(3)气孔是二氧化碳进出植物体的门户,气孔关闭,导致进入叶肉细胞间隙的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固定量减少,从而使黄瓜幼苗暗反应明显减弱。表中数据显示: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叶绿素的含量逐渐减少,说明在高盐胁迫下,叶绿素的分解加快,影响植物光反应阶段中光能的吸收和转换。(4)分析表中信息可知,在相同的NaCl溶液浓度的前提下,加入亚精胺的实验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都高于不加入亚精胺的对照组,这说明亚精胺具有缓解盐胁迫的作用。 42激素是一种
54、起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含氮类激素与类固醇激素对靶细胞的作用原理是不同的。下图为E.W.Sutherland于1965年提出的第二信使假说用以解释含氮类激素的作用机制。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含氮类激素作为第一信使先与靶细胞膜上的_结合,激活胞内的_,该物质通过促进胞内_进而影响细胞内某些酶的合成等生理反应。(2)性激素、胰岛素这两种激素的作用机制符合图示的是_,若图中的靶细胞是肝细胞,则该激素与受体结合后所引起的生物学作用主要是_。(3)若图中所示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靶细胞应该位于_(填器官名称)中,该激素引起细胞内反应的酶系统应该是与合成_有关。(4)按照第二信使假说,多种激素的第
55、二信使都是cAMP,激素作用的特异性是通过_来实现的。【答案】(1)特异性受体 腺苷酸环化酶 ATP转化为cAMP(2)胰岛素 促进血糖合成肝糖原,降低血糖(3)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4)接受激素(第一信使)的特定受体【解析】(1)含氮类激素作为第一信使先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胞内的腺苷酸环化酶,该物质通过促进胞内ATP转化为cAMP进而影响细胞内某些酶的合成等生理反应。(2)性激素属于类固醇类激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含氮类激素,因此胰岛素的作用机制符合图示,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含量,若图中的靶细胞是肝细胞,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所引起的生物学作用主要是促进血糖合成肝糖原,
56、降低血糖。(3)下丘脑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刺激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4)按照第二信使假说,多种激素的第二信使都是cAMP,激素作用的特异性是通过接受激素(第一信使)的特定受体来实现的。【备注】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动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43野生型果蝇的眼色是暗红色,现发现三个隐形的突变群体,眼色分别为白色、朱红色、棕色。以上群体均为纯合子,相关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1)隐性的突变群体中,任何两个隐性突变群体个体间的杂交后代都是暗红眼,说明眼色至少受_对等位基因控制。(2)如果发现任何一种双重隐性个体眼色都是白眼,而野生型的暗红色眼是由两种不同的色素朱红色和棕色在眼中积累导致的,
57、那么哪种眼色对应的等位基因控制另外两种眼色的表达_(白色/朱红色/棕色)。(3)现有一暗红色眼雄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型是杂合的,但不知有几对基因杂合,现将该果蝇与多只隐性的雌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都是隐性的)进行测交,请预测测交后代结果,并做出杂合基因有几对的结论。如果测交后代_,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一对杂合;如果测交后代_,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两对杂合;如果测交后代_,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三对杂合。【答案】(1)3(2)白色(3)暗红色占1/2暗红色占1/4暗红色占1/8【解析】(1)四种表现型并且都为纯合体,假设是受两对基因控制,AABB(表现型为暗红眼)、 AAbb、 aaBB、 aabb
58、 可对应白色、朱红色、棕色。但是当aaBBaabb 或者AAbbaabb,后代就不是暗红眼,由此判断不是受两对基因控制。假设是受三对基因控制,AABBCC(表现型为暗红眼)aaBBCC AABBcc AAbbCC表现型为白色、朱红色、棕色。经过验证满足上述条件。可知眼色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2)按照题目所给信息,三对基因对应了白色,朱红色和棕色三种眼色的性状,当有任何一种双重隐性个体眼色都是白眼。假设控制白色的基因为显性时,其它两种颜色对应的基因都为隐性,表现白色很好理解。假设控制白色和其中任意一种眼色的基因对应为隐性,那么另外一种颜色控制基因就为显性,但仍表现为白色,显性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不能
59、表现,说明了白色所对应的基因控制另外两种眼色的表达。(3)暗红色眼雄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型是杂合的,如果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一对杂合子,假设是AaBBCC,进行测交,后代暗红眼占1/2;暗红色眼雄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型是杂合的,如果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两对杂合子,假设是AaBbCC,进行测交,后代暗红眼占1/4;暗红色眼雄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型是杂合的,如果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三对杂合子,假设是AaBbCc,进行测交,后代暗红眼占1/8。 44在很多淡水湖泊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某湖泊中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该
60、湖泊中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作为生态系统的淡水湖,其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_。该湖泊风景优美,其旅游业发达,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2)当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_很快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_。(3)湖泊中绿藻和蓝藻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其中鱼类由于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的不同分布于不同水层,这属于群落的_结构。(4)从乙图来看,鲤鱼体长在4.2cm时,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鲤鱼、小虾、藻类,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kJ,则最少需要藻类_kJ。(5)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
61、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具体措施: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较理想的藻类是_,理由_。现要投喂鲤鱼去除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_。【答案】(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直接(2)微生物的分解 负反馈调节(3)生产者 垂直(4)240(5)绿藻 绿藻在碱性水体中藻毒素含量低植食性比例高,能量利用率也高【解析】(1)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C、H、O、N、P、S等元素)不断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过程,循环的物质是生物体的化学元素(C、H、O、N、P、S等元素) 。(2)旅游属于生物多样性中的直接价值。(3)消除污染物的
62、方法常见的有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4)绿藻和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是生产者;在群落中垂直方向上分布不同的生物类群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5)由乙图可知,4.2cm时,鲤鱼的取食肉食性为0.25,植食性为0.75;“最少需要”说明利用最高传递效率计算,根据题意绘出一下食物网:鲤鱼通过小虾需要的藻类为:24Kj0.2520%20%=150Kj,鲤鱼直接利用的藻类为:24Kj0.7520%=90Kj,合计:240kj。据甲图知,在PH8时,即碱性水体中,蓝藻的藻毒素含量太高,不宜采用;鲤鱼体长4.2cm时,植食性比例较高,能快速去除藻类。 4
63、5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控制疟疾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为了获取更多的青蒿素,科学家采用多种方法。方法一: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18条),通过传统的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方法二:科学家用基因工程技术,利用酵母菌细胞合成靑蒿素(如图所示)。(1)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青蒿素的工厂化生产,可将青蒿素细胞经培养获得的_细胞置于发酵罐中培养,经_方式实现细胞数目的增多并产生大量的青蒿素。(2)根据图示代谢过程,科学家在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酵母菌细胞过程中
64、,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_,继而可利用_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3)实验发现,酵母细跑导入相关基因后,该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原因可能是_。(4)某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中心,各类植物的秸杆、枝叶用来生产饲料喂养畜、禽、鱼,人、畜、禽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水返还农田、菜园、果园、苗圃、渔塘,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原理。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_。该生态系统把鱼塘、农田、果园等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优化了系统结构,遵循_原理。【答案】(1)愈伤组织 有丝分裂(2)ADS酶基因、CYP71AV1酶基因 DNA分子杂交(3)酵母细
65、胞中部分FPP用于合成固醇(4)物质循环再生 环境容纳量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解析】(1)要获得细胞产物可以先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青蒿素的工厂化生产,应将青蒿素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置于发酵罐中。愈伤组织通过进行有丝分裂得到大量细胞进而获得更多的细胞产物。(2)由图可知要产生青蒿素还必须有ADS酶基因和CYP71AV1酶基因,所以应导入这两个基因。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到受体细胞可以采用DNA分子杂交。(3)酵母细跑导入相关基因后,该基因能正常表达,说明基因的表达过程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由图可知,FPP是合成青蒿素的重要的代谢中间物质,还可以合成固醇,因此猜测可能是FPP用于合成固醇,造成合成青蒿素的FPP的量减少。(4)某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中心,各类植物的秸秆、枝叶用来生产饲料喂养畜、禽、鱼,人、畜、禽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水返还农田、菜园、果园、苗圃、渔塘,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环境容纳量。该生态系统把鱼塘、农田、果园等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优化了系统结构,遵循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