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目前,我国研制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成功率在90%以上,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实验卫星系列。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背景之一是(D)A废除了人民公社旧体制B深圳成为最早的经济特区C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文革”造成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倒退解析:本题的切入点是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1970年。A、B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成就,C发生在1971年。2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指出:“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
2、和大炮,而且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确切地说,这句话中“今天的世界”是指(C)A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严峻挑战B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在军事上大体赶上了美国C美苏垄断核武器和航天技术,并到处挥舞“核大棒”的国际局面D世界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日本等共同构成世界多极化趋势3阅读下图,下列关于该项成就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A)A从此,我国跨入核国家行列B从此,我国拥有导弹和原子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C从此,中国在空间科学领域领先于世界D从此,中国成为一个航天大国4从人文精神角度来看,下列科技成就中最有价值的是(B)A网
3、络技术B杂交水稻C“两弹一星” D火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杂交水稻有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体现了人文精神。5下图中人物的科技成就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C)A第一个培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2号”B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C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D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由图可看出此人物为袁隆平。A项是袁隆平的科技成就;B、D两项是袁隆平个人的地位而非影响;由于他发明的杂交水稻产量高,有助于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故C项正确。6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
4、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A“一五”计划促进了时期的科技发展B“两弹一星”是在时期取得的C“文化大革命”使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D“南优2号”杂交水稻是在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知识迁移能力。“一五”计划从1953至1957年,A正确;“两弹一星”成果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的,B错误;C不符合史实;“南优2号”是1973年培育成功的,D错误。故选A。7我国首次在巨型计算机研制方面取得的突破是(A)A“银河”研制成功 B“银河”研制成功C“银河”研制成功 D“银河”研制成功解析:1983年“银河”型计算机是我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达亿次的巨型计算机。
5、8我国在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标志是(D)A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B“银河”型机诞生C“银河”型机诞生 D“银河”型机诞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97年,“银河”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这个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9.下图是献给祖国华诞的高科技礼品。事实证明,中国有能力征服太空,有能力将中国人从地球引力的束缚中暂时的解脱出来,去探寻宇宙的奥秘。下列最能证明我们载人航天有“能力”的事件是(C)A1964年原子弹试爆成功 B1970年“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C2003年“神舟”五号升空D2007年“嫦娥一号”飞临月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注意关
6、键信息“征服太空”和“载人航天”,首先可将原子弹爆炸成功排除;“东方红1”号是地球卫星,虽也涉及空间领域,但不是载人航天;“嫦娥一号”具有迷惑性,它是绕月卫星,同样只是人造地球卫星;可排除A、B、D,所以选C。10“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在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里的“它”指的是成功发射了(C)A“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 B“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C“神舟”五号飞船 D“神舟”六号飞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11美国的新闻媒体曾这样评论中国的某一科技成就:“这
7、表明中国已成为21世纪舞台上科技与经济的强大参与者。”“这”是指(C)A“两弹一星”技术 B银河系列计算机研制成功C“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D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与推广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与分析能力。材料中强调的时间为“21世纪”,在四个选项中只有C符合条件。A是在20世纪60年代,B是在20世纪80年代,D是在20世纪70年代。12从地面迈向天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C)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C“东方红1”号的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
8、载人航天成功解析:人造卫星是属于太空航天方面的成果,A、B两项明显不符。D项时间较晚。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而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近代科学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这个疑问后来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材料三:“把人送上天跟把其他的仪器送上天大不相同,因为人是有生命的,要保证绝对的安全,要有一套生命的保证系统,这个系统很复杂。我国载人航天系统的可靠性、
9、运载能力、控制系统和安全保证系统都达到了世界前三名的位置,而且我们在这方面的投资比起美国要少得多。”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材料四:“这表明中国已成为21世纪世界舞台上科技与经济的强大参与者。”“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中国的航天计划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中国展示了强大的航天技术能力。”美国、欧洲航天专家对“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的评论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说明中国科技发明占世界比重的两个显著的特点。(4分)(2)请从政治、经济、文化、对外政策四方面来破解一下“李约瑟难题”。(6分)(3)分析材料三中所提到的中国航天事业迅
10、速发展的有利因素。(6分)(4)结合材料四,概括“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的意义。(4分)答案:(1)特点:秦汉至明朝前期,中国科技发明一直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明朝中期以后至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明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2)政治: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加强,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缺乏有利的政治环境。经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了应有的物质基础。文化:统治者的文化专制政策直接阻碍了近代科技的产生与发展。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人为地阻断了中外科技交流。(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各科研部门齐心合作;科
11、学家的探索和努力。(4)它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跻身先进国家行列,成为21世纪具有强大科技和经济竞争力的国家;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4年,毛泽东主席询问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能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就是把中国所有的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我们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搞它。”材料二: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材料三:国外
12、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袁隆平闻言挥动着满是老茧的双手说:“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材料四:“神舟”五号的研制从一开始就处于航天技术前沿,使用了大量现代高科技成果,实现了技术大跨越,飞船性能可与美俄现代飞船相媲美。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2)材料三中,袁隆平用什么科技成果解决中国与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4分)(3)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影响?(10分)答案:(1)尖端科技要靠自己创新,不能依赖别人。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同样可以办到。(2)杂交水稻技术。(3)原子弹、杂交水稻、航天技术。原子弹打破了大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振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杂交水稻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对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载人宇宙飞船上天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解析:第(1)问,材料中的意思比较明显,就是在关键问题上不能让别人卡脖子。第(2)问,袁隆平采用的主要是杂交水稻技术。第(3)问,根据材料及所学归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