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广西百色市平果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6861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广西百色市平果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解析》广西百色市平果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解析》广西百色市平果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解析》广西百色市平果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解析》广西百色市平果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解析》广西百色市平果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解析》广西百色市平果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解析》广西百色市平果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解析》广西百色市平果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平果二中2020年秋季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试卷文科综合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对一些远古传说进行了重新解释,如把“黄帝四面”解释为“派遣四个大臣去治理四方”,把“黄帝寿长300年”说成“影响后世300年”。这表明A. 儒家思想具有理性精神B. 儒家对鬼神敬而远之C. 远古神话是儒家的根源D. 儒家宣扬君权神授【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儒家把黄帝四面解释为派遣四个大臣去治理四方,把黄帝寿长300年说成影响后世300年”可知,儒家能够更为客观地认识远古传说,体现了理性精神,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与儒家对待鬼神的态度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指出是

2、“重新解释”,与儒家的根源无关,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并不主张君权神授,故D项错误。2.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有“举贤才”之语,韩非有“因能授官”之说,墨子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他们的主张A. 体现了百家思想的融合B. 反映了平民的政治诉求C. 否定宗法官僚世袭制度D. 导致了大量人才的涌现【答案】C【解析】【详解】“举贤才”、“因能授官”、“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都反映出选官要按照才能,从而否定了宗法官僚世袭制度,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融合,排除A;孔子并不代表平民,排除B;D项与材料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排除。3. 史学界认为,宋明理学家“推崇

3、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这反映出宋明理学A. 注重道德教化的重要性B.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C.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求D. 融合了佛道的合理成分【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宋明理学家推崇四书,是因为有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感,故B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四书并非真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A选项排除。商品经济的需求材料不体现,C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宋明理学是否融合佛道思想,D选项排除。4. 王阳明说:“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孔孟既没,此学失传几千年。赖天之灵,偶复有见,

4、诚千古之一快,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据此可知,王阳明A. 强调孔孟思想才是圣人的理论B. 主张知行合一C. 论证了心学道统思想的合理性D. 认为人性本善【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大意为:内心之良知是至高无上,圣人之学问也就是致良知,乃因知善知恶为良知,良知本是内心之本然至善状态,人人都有,不论圣贤还是愚钝之人,只要致其良知,则都可以成为尧舜。材料论证了王阳明理在心中、致良知的思想,论证了心学道统思想的合理性,故C正确;A不符合材料的主旨;B材料没有涉及;D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5. “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在宋明以后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

5、但在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对三纲的解释是: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这种现象的出现直接反映了明朝A.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 市民文化开始兴起C. 思想界对理学的批判D. 民主启蒙思想的萌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主要阐释是思想文化方面内容,没有对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进行描述,故A项排除;市民文化开始兴起于宋朝,与题干时间不合,故B项排除;材料中“封神演义中对三纲的解释”是对传统三纲五常思想的冲击,即对理学的批判,故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明清思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民主启蒙思想,故D项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

6、思想对理学的批判6. 清初的学者颜元指出:“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由此可见颜元A. 抨击理学的空疏无用B. 赞扬儒家的忠君思想C. 反对理学的统治地位D. 赋予了儒学新的内涵【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从材料内容来看,颜元对宋元以来儒者的轻视,认为他们做妇女态,只要能报君王一死即是最好的。体现出宋元以来理学的空疏无用,故A项正确。从行文语气来看,并没有赞扬的意思。所以B想错误。从材料中也并未体现反对理学统治地位的内容,故C项错误。新内涵更是谈不上,D项错误。点睛:本题的核心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7.

7、 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A. 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B. 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C. 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D. 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答案】A【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人类理性建立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即可选出A项;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自然科学支配整个世界”不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故C项中“追求王权公平”、D项中“倡导阶级平等”的表述与其

8、不符。【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启蒙运动。8. 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A. 维护教皇权威B. 主张圣像崇拜C. 倡导信仰自由D. 支持宗教改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威廉廷得尔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这说明他主张宗教改革,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 ;A项和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材料体现不出“信仰自由”,故C项错误。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宗教改革英国宗教改革9. 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

9、意是要A. 抨击愚昧B. 倡导平等C. 讽刺贪淫D. 推崇人性【答案】D【解析】伊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斯的代表人物,“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反映了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的思想,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项正确。ABC项不符题意。10. 启蒙运动中,一些思想家提出,“世界可以根除一切邪恶,因为任何邪恶的存在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这反映出他们已经理性地思考A. 宗教改革运动的缺陷B. 社会的改造问题C. 科学的价值与作用D. 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邪恶是人造不良环境导致,因此人类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根除邪恶

10、,结合启蒙运动相关知识可知,这里的邪恶指的是专制、迷信等,而人类环境的改造指的是对社会的改造,B正确;题干中并未指出宗教改革的缺陷,排除A;题干主旨强调的是人类改造社会的能力,即人本身的主动性,而非科学的价值和作用,排除C;D中的环境指的是客观的自然环境,非人造所成,排除。11. 15491560年,约4776名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控制下的日内瓦,其中1536人是工匠。他们将技术和资金由奢侈品行业投入普通的钟表业,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这反映出,当时A. 人文主义传播缓和了社会矛盾B. 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C. 工匠精神决定了城市生活面貌D. 宗教改革助推日内瓦经济发展【

11、答案】D【解析】【详解】加尔文教派主张发财致富,支持商业,受到加尔文在瑞士宗教改革的影响,法国的逃难者涌向日内瓦,其中这些人将技术和资金投入到日内瓦的钟表业,促进了瑞士钟表业的繁荣,这说明当时的宗教改革促进了日内瓦的经济发展,D正确;宗教改革虽然促进了人文主义传播,但是材料未涉及对社会矛盾的缓和,A排除;材料未涉及经济发展和技术转移之间的关系,B排除;C说法过于绝对,城市的生活面貌主要和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排除。故选D。12. 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 洛克B.

12、 孟德斯鸠C. 伏尔泰D. 卢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阐述的是分权思想,而且将权力一分为三,这与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相似。A是三权两分,C、D与分权学说无关,故本题答案选B项。考点: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与发展启蒙运动孟德斯鸠思想【名师点睛】三权分立:亦称三权分治,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其核心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三权分立具体到做法上,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持有此思想的主要代表人是孟德斯鸠。孟德斯鸠的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

13、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13. 利普斯(德)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写道:“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段材料表明造纸术的西传A. 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B. 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兴起C.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D. 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知识普及”,其反映的是造纸术传播到西方,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故C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反映的是印刷术西传的影响;D项“消除”说法错误,排除;所以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造纸术的影响14. 中国历史上的

14、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而不是注重探索其原理和原因,因而形成了“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的学术倾向。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 强调实用价值B. 没有理性思维C. 长期领先世界D. 都有官方印记【答案】A【解析】【分析】从材料中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主要重视的是实用价值,而不是注重他的根源和根本问题,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中国古代的科学中存在含有理性思维的内容,比如圆周率;C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说明这一点;D选项说法过于绝对。【详解】 15. 唐朝节度使冯宿上奏章说: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的百姓都用刻板印刷日历,在市上售卖。

15、每年中央司天台还没有颁布新历书时,这些印好的日历已满天下皆是。这说明( )A. 雕版印刷术在民间流行B. 买卖日历成为普遍现象C. 新技术影响了行政管理D. 活字印刷技术已经出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的百姓都用刻板印刷日历”、“这些印好的日历已满天下皆是”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雕版印刷术推动的结果,A符合题意,正确;B项“普遍现象”没有依据,仅从几个地区不能得出;C项属于无关项;D项本身不符合史实,活字印刷术在北宋才出现的。故选A。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四大发明雕版印刷术二、非选择题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

16、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1)概括材料一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17、(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答案】(1)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2)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3)多元性(兼收并蓄)。唐朝实行开放政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等。【解析】(1)从材料“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

18、强,慢法者弱。”结合所学可知分别是儒家的“仁政”、道家的“无为”、法家的“法治”。背景:分别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大变革、经济上生产力发展分析历史背景。(2)特征:根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得出董仲舒强调“大一统”。影响:根据所学可知,董仲舒发展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3)特点:从材料“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可得出多元性的特点。原因:可从唐代实行开放政策、政

19、治稳定、经济繁荣等角度分析。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二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 (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

20、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材料三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对一个问题的回答:什么是启蒙?(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背景?(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 路德的主张,并说明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这些构想是材料三中康德阐述的哪一观点的体现?【答案】(1)基本观点:

21、“美德即知识”。背景: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社会道德,导致社会道德沦丧。(2)主张:信仰得救,因信称义。积极意义: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3)政治构想 :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君主立宪等。体现:理性即用自己的理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可得出,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这一观点提出的背景是:当时以普罗塔格拉为代表的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社会道德,导致社会道德沦丧。(2)根据材料二“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可得出,马丁 路德主张“信仰得救,因信称义”;这一主张,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3)结合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有: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君主立宪等。这些构想是材料三中康德阐述的“理性即用自己的理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观点的体现。- 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