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单元评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甘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下图所示),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据此回答13题。1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来防沙、治沙,是因为(B)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保持水分,利于植物成活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ABCD解析:采用麦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从而降低风速,减轻沙丘面风沙侵蚀;另一方面,沙障还可以截留水分,提高土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成活。2图中绿洲在
2、发展种植农业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农业生态问题是(A)A次生盐渍化B水土流失C土壤酸化 D地面沉降解析:荒漠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大量引水灌溉会使绿洲地下水位升高,地表水蒸发后使盐分在地表集聚而出现次生盐渍化。3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D)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发展旅游业解析:沙漠景观、麦草方格景观和少数民族文化对东部民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发展旅游业有一定的优势,且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较小。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46题。4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
3、(D)A春季 B秋季C冬季 D夏季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区域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河流补给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最高,湖泊水量最大。5现发现图中绿洲退化现象严重。对这一现象成因的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C)A人口增长迅速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C水源污染严重且难以治理D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发展粮食生产解析: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污染严重不能成立。6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A太阳辐射强 B热量充足C水源丰富 D土壤肥沃解析:绿洲地区晴天多、降水少、太阳辐射量充足是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读贵州省典型石漠化治理区特征对比表,回答78题。7.三个石漠化治理区中,鸭
4、池的治理效果最差的主要原因是(D)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人口密度大B石漠化程度最严重,治理难度大C坡地比重最高,水土流失严重D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短解析:由表可知,鸭池气候温凉,蒸发较弱,降水较多。该地可以发展粮食种植,石漠化程度不是最严重的。坡地比重较高,但低于花江,不是最高的。该地发展种植业,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比另外两地短,所以效果最差。8下列关于表中所示地区石漠化治理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A以生态恢复为主,如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B重点治理强度石漠化的土地,以种植经济林和发展畜牧业为主C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减小人口压力D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
5、改善该区域水环境解析:石漠化地区的治理应以生态恢复为主,如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对石漠化地区应全面治理,治理强度石漠化的土地,应以封山育林育草为主。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可以减小人口压力,但不符合实际,会产生其他问题。该地区降水较多,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不合理。读漫画“如此汲水”,回答910题。9图示漫画主要说明(C)A井越深,水质越好B水有多深,植被根系就能扎多深C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植被枯死,生态恶化D应以植被根系的深度作为掘井深度的依据解析:漫画的教育意义主要在于提醒人们应该珍惜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进而保护地表植被,防止生态恶化。10植被对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
6、适应特征,我国西北内陆荒漠化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乔木是(B)A白杨 B胡杨C红树林 D栎树解析:西北荒漠化地区的耐旱植物有胡杨、梭梭、沙拐枣等,其根系一般较发达。乌兰布和地区地势低平,引黄灌溉率为60%以上,经过近20年来的土地开发,耕地面积增加近一倍。读图分析回答1112题。11本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C)A沙漠化、水土流失 B盐碱化、水土流失C沙漠化、盐碱化 D水源短缺、植被破坏解析:由图可知,乌兰布和地区位于内蒙古黄河沿岸,由于气候干旱,若大规模发展农业易引起荒漠化;大量引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会使地下水水位上升,从而引起盐碱化。12欲对此地区近2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更状况进行
7、快速、准确地分析和测评,所需最佳的材料或技术手段为(A)A卫星遥感图像、GISB地形图、乌兰布和土壤类型分布图C乌兰布和土壤类型分布图、卫星遥感图像DGPS、GIS解析:最佳的途径是把不同时期的卫星遥感图像信息录入GIS中进行对比分析。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读图,回答1314题。13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观赏到红树林景观的是(C)A大连 B青岛C深圳 D上海解析:由材料可知,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地区。我国大连、青岛纬度高
8、,位于温带地区,不易生长红树林;上海虽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纬度高于深圳,热量较少;因此最易观赏到红树林景观的是深圳。14近年来,我国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有(B)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保持生物多样性增加用材林A BC D解析: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功能;红树林不是用材林。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1516题。15.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D)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
9、坡耕地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解析:通过表格中“泥沙量”一栏的数据对比,很容易发现其正确的排序。16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B)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A BC D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相同降雨强度下,坡耕地的径流量和泥沙量最大,说明不利于水土保持,其生态效益最差,即可排除。把“荒草地”和“油松幼林地”的两组数据对照可以看出,荒草地的水土保持效果较好,所以不能简单地说“退耕还林优于退耕还草”,可排除。当然也可以通过分析得出选项正确。在8 000年前,地球上大约有61亿公顷森林
10、,近1/2的陆地被森林覆盖,目前,地球上仅存有39亿公顷森林和12亿公顷的稀疏林。被破坏的世界森林面积估计每年在1 000万公顷以上,许多著名的“森林之国”(如泰国)已名存实亡。早在1977年,泰国已从木材出口国变为木材进口国,泰国呵叻高原葱郁的森林已不复存在,裸露出砖红色的土壤,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此回答1718题。17关于上述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上的森林面积在不断减少世界上的森林面积没有什么变化世界上森林面积减少造成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世界上森林面积减少使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A BC D解析:材料主旨内容有两部分:森林遭受破坏,面积不断减少;森林被破坏后,土壤裸露,水土流失严重。18
11、在无林地区20厘米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B)A净化空气 B保持水土C调节大气成分 D涵蓄水源解析:冲刷20厘米厚土层所需时间:无林区40年,有林区需75年以上。有林区冲刷同样厚度土层所需时间比无林区长,说明森林对水土有保持作用。一棵10米高的树长成可能需要50年,而同样高的竹子却只需约50天,不到5年便可以利用;因此,竹子产业被称作“黄金绿色产业”。中国的成片竹林面积、年产竹材、年产竹笋数量分别为世界总量的1/3、1/3、1/2,位居全球之首。据此回答1920题。19要发挥竹子的经济效益,应着眼于(B)A发挥优势,扩大竹子的种植
12、面积B加大科技投入,进行深加工C扩大竹笋食品的出口D加强管理,提高竹子产量解析:竹子生长速度快,环境效益好,要发挥其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20竹子产业被称作“黄金绿色产业”,是因为(D)A常年绿色,多用作园林绿化B能帮助农民快速脱贫致富C适应性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都可推广种植D分布广,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解析:“黄金绿色产业”的“绿色”是指成材快、环境效益好,“黄金”是指用途广、经济效益好。下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2122题。2116501780年该区域(B)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经历了移民开垦C农业结构复杂 D注重生态保护解析
13、:分析图可知,16501780年该区域原始林地迅速减少,耕地面积增加,说明该地没有注重生态保护,而是进行了移民开垦,且当时农业结构并不复杂,以种植业为主。22进入20世纪该区域(D)A气候持续干旱 B大力发展畜牧业C种植业产值降低 D实施了退耕还林解析:自1900年以来,该区域次生林地比重不断增加,耕地比重不断下降,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56分)232004年至2009年,内蒙古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4 671平方千米,年均减少934平方千米,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1)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主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省区)。从自然区来看,该山脉以东是
14、东部季风区,以西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3分)(2)B地区是内蒙古的科尔沁地区,近年来土地沙化严重,试分析原因。(3分)(3)C地区是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试分析荒漠化的特点及成因。(4分)(4)针对该区域的荒漠化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4分)答案:(2)过度农垦,破坏植被。(3)特点:斑点状的荒漠化圈。成因:水井周围集中了大量牲畜,过度放牧。(4)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扩大林草面积;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营造护田林和防护林等。解析:第(1)题,A山脉是大兴安岭,主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第(2)题,科尔沁沙地是由过度开垦形
15、成的。第(3)题,呼伦贝尔草原的斑点状荒漠化圈,主要分布在水井周围,集中连片的掘水工程使得牲畜数目迅速增加,大面积的草地被破坏。第(4)题,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24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我国甘肃省的降水分布及生态治理模式图。材料二:兰州东南部定西人民总结形成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1)读上图判断甘肃省自然景观由东南向西北的变化是(2分)(C)A荒漠草原森林 B草原荒漠森林C森林草原荒漠 D森林荒漠草原(2)分析A地区的治理开发模式带来的生态效益。(4分)(
16、3)B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为遏制荒漠化的趋势,结合图中所给信息,你认为当地应种草还是植树?并说明理由。(8分)答案:(2)保持水土;涵养水源。(3)种草。理由:该地气候干旱,水源匮乏,种草成活率高。解析:第(1)题,甘肃省自东南向西北降水量变化规律为: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50毫米,导致自然景观的变化为森林草原荒漠。第(2)题,A地区发展立体农业,陡坡植树种草,缓坡修筑梯田,保持了水土,涵养了水源。第(3)题,B地区年降水量为50毫米200毫米,是我国干旱地区,种树成活率低。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巴西总统为了解决该国人口分布不均和东北部的贫困问题,决定开发亚
17、马孙地区,这一决策使该地区大量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巴西中西部和亚马孙地区的森林被毁掉了11万多平方千米,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材料二:(1)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8分)(2)根据水循环原理,由于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直接导致乙图中水循环哪个环节(写字母)发生变化,推测将来亚马孙河的水文特征如何变化?(6分)答案:(1)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多上升气流,降水丰沛;平原地形及三面高、向东敞开的地形地势,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受暖流和信风影响大;流域内支流多、流域面积广,地表水从三面向亚马孙河汇集。(2)D
18、。植被覆盖率降低,河水含沙量增多;因降水量减少,河流流量减少,水位下降,流量季节变化大。解析: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水循环及河流的水文特征。第(1)题,亚马孙河流量大与降水量、河流流域面积、大气环流及地形有关。第(2)题,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直接影响到地表径流输送环节,植被的破坏影响流量大小及季节变化、水位高低、含沙量等水文要素。26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下面为2011年世界原木消耗量最大的五个国家原木消费量、自给率及中国原木进口主要来源图。材料二:下图为19952011年中国原木生产量、消费量变化曲线图。(1)原木自给率最高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原木进口最
19、大来源国的森林类型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或针叶)林。(2分)(2)自1999年(或2000年)年以后,我国原木进口量明显增加的重要原因是在东北、西南林区加强了对天然林(或森林)的保护工作。(2分)(3)森林的过度砍伐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或温室效应增强)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或大量物种灭绝)。(2分)(4)芬兰、瑞典两国森林覆盖率高,人均木材蓄积量很大,但两国仍需大量进口木材,简述其原因。(4分)(5)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我国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4分)答案:(4)木材加工业发达(或木材消费量大);保护本国森林资
20、源;本国木材品种较单一(或本国森林生长较慢)。(5)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木材利用效率;开发木材替代品;从国外进口木材。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图可判断原木自给率最高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原木进口最大来源国是俄罗斯,主要森林类型是亚寒带针叶林。第(2)题,读材料二图可知,1999年(或2000年)后我国原木消费明显大于生产。我国东北、西南主要是天然林。第(3)题,森林被毁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第(4)题,芬兰、瑞典地处高纬度,且均为发达国家,本国木材品种较单一,木材消费量大,且为保护本国森林资源所以仍需大量进口木材。第(5)题,我国森林覆盖率比较低,对木材的需求量又比较大,因此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上应采取的措施有: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木材利用率、开发木材替代品、从国外进口木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