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188KB ,
资源ID:868322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6832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说:“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由此可知,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的性质是A. 旧民主主义革命B. 无产阶级革命C. 新民主主义革命D. 社会主义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干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以五四运动为界,中国的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都属于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D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不同是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

2、是资产阶级,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故排除A而选C;从世界范围来看,五四运动开始中国的革命就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了,故B的说法是对的,但是与题干材料不符,所以排除C。【点睛】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还有的题涉及的是几个概念的区分和准确理解,只有把握每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才可以,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深入理解才能做对。这一题的考查就涉及到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几个概念的区分。2.“打倒列强,除军阀!”这一革命口号

3、出现于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 辛亥革命时期C. 国民革命时期D. 抗日战争时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民大革命,在1924年国民大革命的背景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才开始了国共合作,所以C项正确,BDA不符合题意。3.秋收起义暴动歌唱道“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歌中“秋收起义成了功”主要是指A. 起义军占领了大城市长沙B. 放弃攻打大城市,向山区进军C. 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革命D. 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成了功”指的是毛泽东根据敌我力量对比,指挥队伍向井冈山进军,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4、开辟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项正确;秋收起义的队伍在攻打长沙时损失严重,并没有成功占领长沙,A项错误;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革命是在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之后,C项不符合题意;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是向井冈山进军时进行的三湾改编,D项错误。4.“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这是某部历史电视剧的主题歌,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的直接原因是A. 王明的“左”倾错误在根据地全面贯彻B. 我党主要领导人犯了“左”倾机会主义错误C. “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 日本扩大侵华,要抗日必须北上【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的直接

5、原因是“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故选C。王明等中央领导人犯得“左”倾错误是长征的主要原因,而非直接原因,排除AB;红军长征是在1934年,此时日本并未扩大侵华,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长征的原因,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要学会区分主次,主要原因是造成结果的一种或几种原因中占主要位置的原因,而直接原因是可以导致某一结果产生的点火索。5. 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核心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转折点的重要会议是A. 遵义会议B. 八七会议C. 中共一大D. 中共二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纠正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C 是宣告中国

6、共产党建立,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是李大钊、陈独秀;D是确定了民主革命纲领;A狮子长征途中召开,纠正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核心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因此选A.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6.“你从不曾看见,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他们的热血。”该歌词描述的是A. 北伐战争的革命洪流B. 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C. 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D. 人民群众支援解放战争的豪情【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全民族的团结以保卫国家,它反映

7、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的抗战,故本题选C。A、B、D都不符合题意。7.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A. 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B. 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C. 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 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答案】D【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根据史料学的一般观点,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侵华日撰写的回忆录均存在一定的主观色彩,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等具有客观性。故D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详解】8.全面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积极抗击日军,其中最大的一次胜利是A. 平型

8、关大捷B. 忻口战役C. 雁门关伏击战D. 台儿庄战役【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面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上最大的一次胜利是台儿庄战役,D项正确;平型关大捷是全面抗战初期的第一次胜利,不是最大的一次,A项错误;忻口战役、雁门关伏击战是太原会战中的重要战役,不符合最大胜利的要求,BC两项错误。9.柳亚子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堪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据此推断此诗创作于()A. 武昌起义期间B. 北伐战争期间C. 抗日战争期间D. 重庆谈判期间【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判断,柳亚子的这首诗

9、创作于重庆谈判期间,是对毛泽东“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安危精神的赞美之作,故D项与题意相符;武昌起义、北伐战争均与重庆无关,排除A、B;抗战时期,毛泽东并未去重庆,排除C。【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中“重庆”和毛泽东的解读。10.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思想来源不包括A. 德国古典哲学B. 法国启蒙思想C.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启蒙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B项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包括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ACD三项不符合题意。11.马克思主义是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它诞生的标志是( )A.

10、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B. 巴黎公社的建立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联系所学,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项符合题意。B项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排除;D项是无产阶级走向联合的组织,A项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12.160多年前的2月,英国伦敦瓦伦街一家并不起眼的印刷所,印刷了一本字数不多却震撼世界、影响人类的小册子共产党宣言。那么其诞生的最基本条件是A.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B. 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C. 人类19世纪创造的优秀理论成果D. 马

11、、恩的天才与革命实践【答案】A【解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工业革命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更加充分地暴露出来,这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经济根源,也是最基本的条件。故排除BCD,选A。13.巴黎公社起义事实上体现了共产党宣言中A. 资本主义所有制已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B. 将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的理论C. 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D. 资本主义社会将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理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起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在事实上体现了共产党宣言中用暴力推

12、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C项符合题意;巴黎公社发生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A项错误;巴黎公社并没有将一切生产资料收归公有,B项错误;巴黎公社并没有建立社会主义,D项错误。14. 俄国二月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A. 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B. 建立了两个并存的政权C. 使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D.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答案】A【解析】【详解】德国二月革命主要是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A正确;B是二月革命后政权存在形式;C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之后;D是十月革命胜利意义。15.十月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确的解释是A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B. 沉重打击了资产阶级统治C. 退出了帝国主义大战D.

13、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答案】D【解析】【详解】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不是十月革命,排除A;十月革命最终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不是沉重打击了资产阶级统治,排除B;十月革命以后,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这不是它划时代的意义,排除C;俄国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划时代意义,故选D.16.新中国人民政府管理和建设国家的最早法律依据是A. 论人民民主专政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论人民民主专政颁布于新中国成立之前,排除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

14、革法颁布于1950年,排除B;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在宪法颁布之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我国建设的基本方针和行动纲领,故选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1954年,排除D。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7.当前我国法律并不允许“安乐死”,而宁夏女孩李燕患有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症,现在已经丧失了自理能力,她希望能够合法地“安乐死”。她的情况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能够审查讨论安乐死申请议案,决定就“安乐死”是否立法的是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 最高人民法院D. 国务院司法部【答案】A【解析

1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拥有立法权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而“安乐死”立法属于全国性的法律,因而能够决定“安乐死”是否立法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故A项正确;B项是统一战线的组织,排除;CD项没有立法权,故排除;18.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首要任务是A. 总结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的经验B.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D. 选举新一届国家主要领导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首要任务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项正确;总结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的经验、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选举新一届国家主要

16、领导人等,均不是一届人大的首要任务,ACD三项错误。19.19661976年间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受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当时正在进行A. 社会主义改造B. “大跃进”C. “文化大革命”D. 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C【解析】19661976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十年没有召开,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是1953-1956年,故A项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是1958年,故B项和D项错误。20. 对于推进基层民主、农村民主制度建设起重要作用的一部法律文献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C.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选项A、C、D均不牵涉基层民主、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才论述基层民主、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基层民主21.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 1949年9月召开的人民政协会议B.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提出C. 第一届人大会议D.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16字

18、方针的提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949年9月召开的人民政协会议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BD两项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发展的标志,第一届人大会议是人大制度建立的标志,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2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以下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政治制度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 B. C. D.

19、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解题关键是扣住“人民民主”,选项中能够体现人民民主的即可。由所学知识可知都能够体现人民民主;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准则,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23.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 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B. 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C. 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D. 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C【解析】【详解】该题主要

20、考查学生对文革的历史教训的理解。文化大革命期间,“个人崇拜”非常严重,大量的冤假错案足以证明国家的法律已经不能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力,国家的各项民主制度遭到破坏,所以文革的教训主要是健全和完善民主法制建设,故C项说法正确;文革期间没有涉及调整生产关系问题,故A项不合题意,排除;文革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便不存在是否遵循经济规律的问题,故B项不合题意,排除;当时社会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发展经济的手段和方式,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24.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A. B. C. D. 【答

21、案】B【解析】试题分析: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通过,此时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不可能在宪法中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进行总结,排除。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当然要规定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出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正确,故答案为B。含有的选项均不正确,排除ACD。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25.2008年3月在西藏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意图是挑拨藏族同胞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分裂祖国。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对待西藏一直给予特殊照顾政策,这一政策主要是指A

22、.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 一国两制政策【答案】A【解析】材料“西藏”是指西藏自治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对待西藏一直给予特殊照顾政策,这一政策是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A项正确;B项中国的政党制度;C项是中国的政体;D项国家统一的政策。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点是要明确“西藏”是中国的一个民族自治区,然后从四个选项中找出哪个是民族政策即可。26. 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话:“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这表达了A. 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B. 海峡两岸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C. 实现统一是台湾各党的迫切要求D.

23、 “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这首诗主要说明了两岸由血浓于水的亲情,故选B。A项材料未体现;C项明显错误;这句诗体现不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内容。考点: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点评:两岸同胞血浓于水,有着剪不断的亲情,这就决定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潮流,近年来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在迅速的发展。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27.1980年,当时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材料主要表明蒋经国()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 希望完成国家统一C

24、. 希望两岸人民共同维护民族利益D. 希望两岸同胞团结反对外敌入侵【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干可知蒋经国的言论“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体现了“海峡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的观点,故选A;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蒋经国希望共同维护民族利益、希望实现中国的国家统一,故BC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两岸同胞团结反对外敌入侵的信息,排除D。28.以下两幅图反映了“一国两制”战略构想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香港和澳门进入了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时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中国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

25、据材料中提供的澳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们的出现是“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得到成功运用,回归祖国以后,香港和澳门进入了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时期,说法正确,A项符合题意;指导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的是一国两制的构想,不是1953年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是中国的外交成就,与港澳问题解决,祖国统一事业发展无关,说法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BCD三项错误。29.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A. 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C. “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D 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

26、大增强【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香港回归祖国原因的理解。题目考查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原因,原因是诸多方面的,比如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因此ABCD均是原因,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提高了国际地位,故选D,ABC选项排除。30.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著名的“九二共识”,其核心内涵是A. “和平统一”方针B. 海峡两岸加强经济合作的愿望C. “一国两制”构想D.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答案】D【

27、解析】【详解】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故排除ABC,选D。31. 邓小平在 1984 年 5 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A. 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B. 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C. 中、美、苏要友好平等D.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答案】D【解析】【分析】当时的国际局势主要是美苏对峙,邓小平之所以这样说就是说明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材料中“不打牌”表明中国不与之结盟,说明了中国坚持不结盟的

28、政策。故D正确。【详解】32.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由封锁、孤立、威胁到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其主要原因是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相对缓和B. 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C. 在苏美争霸中,美国由攻势转为守势D. 中国推动了正确灵活的外交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调整对华政策,谋求中美关系的正常化,B项符合题意;美国调整外交政策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利益,不是社会制度,A项错误;苏美争霸中,美国转为守势不是其调整对华政策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中国实行正确灵活的外交政策,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提供的条件,不是美国

29、调整其外交政策的主要原因,D项正确。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D. 北约组织的建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发展,发生在“杜鲁门主义”提出以后,B项正确;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不是美国政策的政策,C项不符合题意;北约组织的建立是冷战进一步发展的表现,D项错误。34. 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基础是( )A. 反对法西斯主义B. 谋求和平、民主C. 美苏实力均势D. 两在阵营的对

30、立【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尔塔体制,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二战结束之后,美苏两国势均力敌,雅尔塔体制实质上是美苏两分天下,促成了冷战的局面,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ABD项不符合题意。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详解】35.“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A. 美国20世纪“金元外交”的继续B. 以经济手段控制欧洲C. 援助希腊、土耳其D. 帮助日本复兴经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以经济手段控制欧洲,B项符合题意;美国20世纪“金元外交”的继续是其目的之一,不能体现美国的根本利益,A项错误;援助希腊、土耳其是杜鲁门

31、主义的目的,C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欧洲复兴计划,与帮助日本经济复兴无关,D项错误。36.二战后的美苏对峙导致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下列事件中,对美苏两极格局具有冲击作用的有日本的崛起 欧洲共同体形成 不结盟运动兴起 华沙条约组织建立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的崛起、欧洲共同体形成和不结盟运动兴起,在经济、政治上冲击了两极格局,说法符合题意,B项正确;华沙条约组织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正确形成,说法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ACD三项错误。37.二战后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A. 美国重新称霸世界B. 中国改革开放,迅速崛起

32、C.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D.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二战后两极格局终结,故D正确;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二战后两极格局终结,ABC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联系所学两极格局的瓦解的史实和意义分析解答。38.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根源是A. 两极格局的结束B. 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C. 美国、西欧、日本的相互竞争D. 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是导致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根源,B项符合题意;两极格局的结束加速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

33、化进程,A项不符合题意;美国、西欧、日本的相互竞争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的表现,C项错误。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加强的是世界经济、政治的合作,而不是竞争,D项不符合题意。39.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在某些国际事务中向美国说“不”。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A. 美苏两极格局即将解体B. 日本受到不结盟运动影响C. 日本经济发展实力增强D. 中日之间实现邦交正常化【答案】C【解析】结合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社会状况可知,日本政府采取措施发展经济,促进了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试图摆脱美国的控制,开始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故C项正确。A项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B项是在19世纪60年代,

34、D项是在19世纪70年代,均不符合题意,排除。40.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全球战略攻势,一方面积极推动北约东扩,另一方面加强了与日本的战略合作,其目的是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继续施压 推动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压缩俄罗斯的势力空间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推动北约东扩的目的是压缩俄罗斯的势力空间,加强与日本的战略合作是为了继续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施压,说法符合题意,D项正确;美国加强全球战略攻势的目的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势力,建立单极世界,不是为了推动全球一体化进程,更不是要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说法错误,与之组合的A

35、BC三项不符合题意。41.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使用了荷兰纸张、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 )A. 说明分别利用了各国最先进技术B. 体现了各国分工合作精神C. 象征着六国的合作D. 说明文本制作工序复杂【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中涉及的国家是欧共体的创始会员国,涉及的文件在欧共体成立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因此题干中的做法体现了六国的相互合作。C正确。42.理论界通常称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交替”主要是指A. 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 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C. 由民族冲突向地区

36、性冲突发展D. 由意识形态的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旧格局的交替指国际经济力量中心变化基础上的国际政治格局的转换,即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故B项正确;新旧格局的交替既不是指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变化,也不是指地区性冲突的演变,故ACD项错误。第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43. 从1931年到1945年8月,日本给中国人民带来哪些苦难?中国人民是如何克服并最终取得胜利的?【答案】答案见教参(10分)【解析】【详解】本题 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可从日本的侵略罪行,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以及全民族的抗战的角度进行回答。44.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

3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了哪些努力?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有什么意义?【答案】提示:(1)A.争取和平民主斗争阶段。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参加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治协议,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争取中国的和平与民主。B.战略防御阶段,军事上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政治上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C.战略反攻复阶段,千里挺进大别山。D.进行战略决战和渡江战役,基本解放全国。(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

38、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解析】【详解】努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战胜利后,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参加了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第二年还参加了政协会议,团结民主党派和进步人士,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治协议,用实际行动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蒋介石发动内战后,先后通过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等努力,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基本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中国历史、人民、世界政治格局和思想理论

39、发展等方面,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45.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什么?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答案】提示:方针:新中国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千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50年代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就:(1)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在会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声誉;(2)70年代的外交成就:1971年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

40、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1979年中美建交;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正常化;许多国家掀起与中国建交热潮。(3)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推进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特色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解析】【详解】方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为基础,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千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个具体方针;在50年代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分别从新中国成立初期、70年代和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介绍新中国成立到今天,我国在外交政策、实践中取得的主要成就。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