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68274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12题。1该生态环境问题是(A)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我国西北各省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加上长期以来人类的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等,土地荒漠化严重。2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B)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解析:防止土地荒漠化切实可行的措施是保护现有植被,严禁乱

2、砍滥伐。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 km,全线有140 km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读图完成34题。3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用来防沙、治沙,是因为(B)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B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C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解析:采用麦草方格可以增加地面粗糙度,从而降低风速,减轻沙丘风沙侵害。4图中绿洲在发展种植业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农业生态问题是(A)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C土地酸化 D地面沉降解析:该处绿洲附近引水灌溉发展种植业

3、,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而出现盐碱化。草地植被指数是指草地植被覆盖率与草层高度的乘积,下图是宁夏某牧场的草地植被指数与羊只数量的相关关系图,读图回答56题。5图示信息表明(D)A草地植被指数越低,能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B草地植被指数越低,牧场的承载力越大C草地植被指数过高,不利于养羊业的发展D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对牧场植被的破坏越大解析:图中显示,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植被指数越低,说明羊只数量越多对牧场植被的破坏越大,故D项正确。6针对上述问题,下列措施最为切实可行的是(C)A尽力削减牧场上的养羊数量B改变畜牧方式,大力发展先进的游牧业C合理规划草地载畜量、合理轮牧D将牧场整体改建为自然保护区解析:

4、图中反映的是超载放牧引起的草场破坏,因此,合理规划草地载畜量、合理轮牧,既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又能保护草地植被。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反映出(B)A同一植被覆盖率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C在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D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风速的关系不明显解析:图中显示同一风速条件下,植被覆盖率越高,输沙率越低,故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8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B)A合理利用水资源B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C设置沙障固沙D小流域综合治理解析: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5、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农牧过渡带是较为脆弱的地区。读我国近代农牧过渡带范围图,完成910题。9下列措施能有效防治甲地区荒漠化的是(B)A加强天气预报 B改变农业生产结构C发展耐旱农作物 D全面种草,发展畜牧业解析:甲地主要表现为过度农垦造成的环境问题,解决措施应为改变农业生产结构。10农牧过渡带会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的改变发生移动。推断在近代之前的农牧过渡带可能位于现在过渡带的(B)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C现在位置 D北方解析:历史上的农牧过渡带位于现在的东南方向,由于过度农垦造成过渡带向西北方向移动。民勤绿洲位于河西走廊三大内流河之一的石羊河的最下游,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三面包围

6、之中,东南距黄河约200 km,年均降水量110 mm,年均蒸发量2 646 mm。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示意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位变化。读图回答1112题。11“生态裂谷”的位置最可能位于距县城(A)A020 km B2040 kmC4060 km D6080 km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绿洲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中距县城020 km的距离,地下水位下降明显,说明过度开采地下水,是“生态裂谷”的位置。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12“生态裂谷”附近的地

7、带(D)A植被覆盖率较高B风力侵蚀作用较弱C地下水流向荒漠区D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生态裂谷”附近的地带水资源短缺,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故A错误;由于气候干旱,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故B错误;由于“生态裂谷”地下水位低,不会流向荒漠区,故C错误;由于气候干旱,地表植被少,固定沙丘在风力作用下有可能转化为流动沙丘,故D正确。二、综合题(共40分)1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8分)(1)按干湿区的划分,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干旱区和半干旱区。(2分)(2)我国沙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降水少,太阳辐射强,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4分)(3)我国沙漠化地区不断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有过度放

8、牧、过度垦殖等。(2分)(4)图中显示的固沙措施有营造防护林;育草封沙和工程防沙。具体地说,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已营造了“三北”防护林带,该防护林带的具体作用是减轻风沙危害。(8分)解析:第(1)题,干湿区的划分主要是通过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划分的,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是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一般年降水量800 mm是湿润地区;400 mm年降水量800 mm是半湿润地区;200 mm年降水量400 mm是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00 mm是干旱地区。回答气候特征时须从降水、气温、光照等方面回答。沙漠多分布在常年降水稀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第(2

9、)题,沙漠地区太阳光照强,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均很大;降水少且变率大。第(3)题,导致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人们对植被的破坏,包括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等。第(4)题,图中的固沙措施既有生物措施,如营造防护林、育草封沙,也有工程措施,如工程防沙、建人工固沙带。“三北”防护林的作用是防风固沙,从而减轻风沙的危害。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中国是受沙漠化严重危害的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就已开始大规模的沙漠治理研究。土地沙漠化对土壤的肥力、草地的面积以及河流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材料二:我国某区域图。(1)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

10、界线,其主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省级行政区域名称),从自然区来看,该山脉以东是东部季风区,以西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6分)(2)B地区是内蒙古的科尔沁地区,试分析荒漠化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4分)(3)C地区荒漠化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是什么?(6分)(4)针对该区域的荒漠化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6分)答案:(2)特点: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原因:过度农垦,破坏植被。(3)特点:呈斑点状的荒漠化圈。原因:水井周围集中了大量牲畜,过度放牧。(4)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扩大林草面积,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营造护田林和防护林等。解析:第(1)题,A山脉是大兴安岭,主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第(2)题,科尔沁地区属于半干旱的旱作农垦区,荒漠化是由过度开垦形成的,荒漠化土地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第(3)题,呼伦贝尔草原的斑点状荒漠化圈,主要分布在水井周围,集中连片的掘井工程使得牲畜数量迅速增加,大面积的草地被破坏。第(4)题,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