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届《金版教程》历史一轮复习题库(通史版):专题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年~1840年前) 5-2B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67938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金版教程》历史一轮复习题库(通史版):专题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年~1840年前) 5-2B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届《金版教程》历史一轮复习题库(通史版):专题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年~1840年前) 5-2B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届《金版教程》历史一轮复习题库(通史版):专题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年~1840年前) 5-2B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届《金版教程》历史一轮复习题库(通史版):专题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年~1840年前) 5-2B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届《金版教程》历史一轮复习题库(通史版):专题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年~1840年前) 5-2B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7届《金版教程》历史一轮复习题库(通史版):专题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年~1840年前) 5-2B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时间:2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固基题组12016淮安月考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A强调重农意识 B关心百姓疾苦C申饬官员无能 D关注地方稳定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材料信息反应雍正帝在青黄不接时,关注湖南雨水及粮价问题,指责地方官员隐瞒不报,C项材料未体现;A、B两项是表面现象;关注地方稳定,维护统治秩序是其本质意图。D项正确。22016湖北名校联考明清时期,北京出现了大量的地域性会馆,集客馆、试馆与商馆于一身。其中

2、广东会馆的数量约有45所,绝大部分是由广州府和潮州府等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县所建立。明清时期推动会馆文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北京是商业中心 B繁忙的海外商运C交通运输的便捷 D区域商帮的出现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会馆的出现,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因此明清时期推动会馆文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区域商帮的出现,故D项正确。32015长春调研欧洲瓷器史第一章提道:“(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中国传统手工业

3、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B明清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C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D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答案A解析从题干欧洲器皿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使中国瓷器也包括欧洲风格,故A项正确;官窑的产品主要是为政府、皇家服务,故不会出现大量投放市场的现象,故B项错误,C项在题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题干意思是说中国瓷器有了欧洲风格,而不是欧洲采用中国制瓷技术,故D项错误。42015衡水调研清朝地方县志记载:“市有定居,墟惟趁赶。南曰墟,北曰集”“货物辐辏,处古谓之务,今谓之集,又谓之墟”“日中为市,神农氏之教也。南人曰趁墟,北人曰赶集”。据此可知明清时期()A农村集市的名称带有地域特色B政府对草

4、市的地点有严格管理C南北方呈现不同的专业化市场D长途贸易促成区域经济的活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集市)。墟市是乡村定期集市,从东晋南朝到隋唐文献记载中的草市就是这类市场。明清时期是乡村集市发展、繁荣的时期。广大的北方地区仍称这种集市为草市,两广称为墟市,所以“南人曰趁墟,北人曰赶集”。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提能题组52015吉林摸底在古代中国,人口多少往往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该表可以说明()历代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较表(人/平方千米)上游中游下游西汉15.310.113.6东汉16.014.212.4唐代13.999.8115.87北宋

5、21.413.823.6南宋27.214.822.7明代11.124.293.6清代65.6132.8326.8根据侯家驹中国古代经济史等改编A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B长江流域的发展是先西部后东部C明朝时期我国经济全面衰落D我国政治重心南移的过程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长江流域的发展是先西部后东部,B项正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明朝时期,我国经济继续发展,而我国政治重心是向东移、向北移的过程,排除C、D两项。A项符合所学,但题干只涉及长江流域(南方),并不能体现南北方的比较,所以也不可选。62015宿州模拟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地区一些

6、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B民营手工业技术精良、经营灵活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答案A解析民营发展在明清超过官营,原因在于自身发展的动力,而这个动力来自于市场的需要,即面向市场生产商品,这恰是官营手工业的局限性。官营技术仍占优势,排除B项;分布的地点不是决定其后来居上的主要原因,地区的选择还是源于市场因素,排除C项;明清制度的腐朽是其阻碍因素,排除D项。72016临沭月考清雍正年间的官窑督造官唐英一方面积极向民间工匠学习制作技法,另一方面也不断摹仿东西洋的彩法。一次出口的瓷器由于毫无创新

7、之处,雍正不报销该瓷器的制作费用,唐英不得不自掏腰包。该材料说明()点击观看解答视频A官营手工业最能促进技术创新B官营手工业管理者要自负盈亏C官营手工业管理仍然十分严格D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应出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官营手工业相对于私营手工业比较保守,且产品主要供皇宫和官府使用,A、D项不合史实,排除;B项表述未能全面说明材料主旨,排除,只有C项正确。82015大庆期中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七八十万两(白银),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

8、回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丝绸开始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货物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非常兴盛外商贸易瓦解了中国朝贡贸易体系A BC 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及“海禁”政策。根据材料“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结合时间可知,当时政府采取海禁政策,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故正确;材料虽然显示“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但不能说明“开始成为”,故不正确;“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说明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非常兴盛,故正确;结合时间可知,西方列强还没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维持的是朝贡贸易体系,故不正确

9、。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20分)92015盐城模拟“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然而中国古代商业在特定时期仍取得长足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材料二(唐代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乘,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通典食货七历代盛丧户口材料三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

10、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原因。(6分)(2)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唐代商业与汉代相比有何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代在商业市场上的新变化。(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朝商业发展的新气象,分析其出现的原因。(4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

11、出有利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4分)答案(1)状况:商运活跃,富商众多,交易广泛。原因:国家统一;疏通交通,有限度开发山林川泽。(2)发展:具有较为健全的商业保障措施(交通发达、店肆众多)。新变化:出现夜市;草市发展为地方商业中心。(3)新气象:出现数量多、分布密集的商业市镇;形成城镇网络。原因:江南经济的发展:水陆交通便利。(4)因素:国家统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利润的刺激;政府政策的影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可从交通条件、商业保障等角度概括;第二小问,根据基础知识可从夜市与草市的发展、柜坊的出现等现象作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可从商业市镇的数量、密度等角度概括;第二小问,可从经济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等角度作答。第(4)问从国家统一、政府政策、交通条件、利润刺激等角度概括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